查看原文
其他

天下虽大,已难容一个拾荒的读书人 | 大家

老猫在村里 大家 2019-03-27



这两天沈巍火了。这个喜欢捡拾废品的上海男人,对着别人的镜头谈古说今、引经据典,思路清晰且表达明确,视频被传上了网络,然后他就成了网红,成了大师,成了很多人膜拜的对象。


对着媒体的记者,对着无数的镜头,他反复说不想红,不要捐助,劝围观的人散去,嗓子都哑了。


有人分析了一下他的走红,比如衣衫褴褛的形象和思考社会的责任感、捡拾废品境遇和饱读诗书的自信,流离失所的经历与谈吐的从容,都给人强烈的反差,甚至他的声音也是清亮悦耳但不锐利,富有魅力。这些可能都是他被人追捧的原因。



网络上的沈巍视频


以上分析有道理,不过我倒觉得他红起来,最重要的因素是他对着镜头聊起了稻盛和夫。这就无意中和发财致富沾边了,路数有点像成功企业家给民众灌鸡汤。他要光聊《左传》、《战国策》可能不至于。现在的人都太实际。


可这并不是他的本意,至少稻盛和夫不是他阐述的重点,他只是想表达自己的观点,官员的亲属为什么不能卖草鞋。


再往后,他就被推手推出去了,这中间还夹杂着对他身世的造谣。不管他自己是否愿意,在现在这个网络社会,这都是不可逆转的。所以,他过了26年的平静的、拾荒加读书的生活,突然就转化成热闹的、崇拜加互联网的生活。他被人消费,被人换了流量,而且,他自己也意识到,他的邻居,以及栖身的小区的管理者,甚至警察和城管,都不可能再由着他这么生活了。所幸,从报道和视频里,看到他还算冷静,还能坚守自己,说明书没有白读。


关注沈巍的人群,大约分成两种。一种可以称为“旧主流”,就是觉得这人不务正业。你看好好个大学毕业生,还当了公务员,就算不能治国齐家平天下,至少用读的书干点正事。再不行,娶妻生子买房子,过正常人的生活,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也行啊。这种人群估计包括他的家人,可能也是原先大多数人的看法。只不过,在沈巍火了之后,这种看法迅速从主流退位,有位主持人大概希望他回头是岸,恨铁不成钢地叮嘱他“是金子总会发光”,还遭到了网友的反驳。而另外一种“大师派”迅速占了上风。



被网红包围沈巍


说沈巍是“大师”,我都没弄懂他是哪方面的大师,有说他是“国学大师”的,这个称号挺Low,说出去都臭街了,我觉得显然不符合沈巍的身份。还有人说他是“流浪大师”,大概是形容他算流浪汉里最有学问的吧。反正,不管是什么“大师”,有了这个名号就可以膜拜了。于是,我们看到了乌泱泱的人群包围了沈巍,这里面有人是真喜欢,有人是可怜他,有人想靠他赚流量挣钱,还有人恐怕是集体无意识,就像街上有人打架,围观看个热闹。你说你图什么?有工夫去买本稻盛和夫回家看看,比这也强啊。


当然,给一个人贴标签,是让他迅速走红的好办法。先不管准不准,Low不Low,贴上再说。金钱和互联网结合,带来了好多势利眼。


这个时候,我还挺佩服沈巍本人的,他说自己爱读书是真的,但学问还是不行。这是他迷人的地方。


红星新闻透露了沈巍个人的身世,这里不再复述,只想强调两个点。一是沈巍小时候在和父亲交流的时候,违心地选择了审计专业。这样的事情估计每个人都遇到过,在父辈强权的压制下,做出了不情愿的选择。二是在工作之后,坚持收集废品。这一次是遵从了自己的内心,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比如不能上班,比如离开家庭。其实他内心中并非没有抱负,他说自己想去成都,喜欢诸葛亮出将入相。只是随着时光的推移,他更加专注于现在的生活方式,内心深处的梦想已经被主动掩埋。


从违心地服从,到尊重自己的想法,沈巍的勇气比大多数人都多。他就是喜欢拾荒,从小养成的习惯与爱好。现在他在自己的爱好里生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难道不是一种快乐吗?


相信很多人也有自己从小养成的嗜好。有的人喜欢闻汽车尾气,有的人喜欢看着树杈冥想,还有的人喜欢搜集烟盒、糖纸、小人书……生活的环境不同,每个人的嗜好也不同,而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属于个人的东西被放弃,被遗忘。沈巍的嗜好是收集废品,他和大多数人不同的地方,并非捡废品、吃剩饭、过极简的生活,而是他最终没有投降。


也许,这种坚持太出乎许多人的预料了,甚至会颠覆很多自觉正常人的三观。所以他不能再上班,还被送进过精神病院。所以这次他一露面,就让很多人有了一种异物感。可不要忘了,这只是小众的、个别的一种活法而已。大众不可将自己对事物、对人生的认识强加于他,包括“旧主流”希望强行让他回到人们共同认知的轨道上来,也包括“大师派”们的贴标签、送温暖和漫无目的的崇拜、试图商业化的吹捧。


我有个朋友曾经说过:“我已经过了五十岁了,我要是再妥协就是个混蛋。”


不要逼着他做什么了,放过沈巍,就让他成为一个存在。这个世界上有不同的信仰,有同性恋,有不婚者,有养猫的也有养狗的,有人喜欢大叔也有人喜欢小鲜肉……只要不伤害别人,就让他们成为一种存在又如何。所谓宽容,就是能接受存在的多样化,即使自己觉得不是那么正常。



网络上沈巍的照片


但也许,已经晚了。很可能从沈巍引人关注的那一刻起,他就回不去了。天下虽大,可你一个拾荒者还读书,还有思想,还那么会说,可能就容不下了。


说句实话,在内心里,我还是十分希望沈巍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今后依旧过自己的生活。好不容易又冒出来一个“野生”的网红,还是让他保持自然状态的好。实在不行,比如有人管了,不能由着自己性子拾荒了,我也希望他能换个方式,在网上多讲讲他看的书,说说他悟出的道理。水平不水平的单说,但要知道,这个世界上一定是有许多人只爱钱不看书的。他们对蹭热点跟风,要比对获取真才实学敏感很多。他们还真需要一个“大师”去开导他们,这样他们可以省心省力,沈巍以自己的储备和口才,能胜任这样的工作,至少比那些总在网上装腔作势,拿一些段子充数讲道理的伪演讲家强得多,不在一个次元。那些人都是戴面具的,内心空空如也,只想红不想事。沈巍是反着的。要是这么做也算度人度己了。


当然,有条件还要去捡废品。诗书塑造气质,废品营造气场。


这些只是我个人对他的期望。最后怎么样,还是他自己说了算。


我们已经有太多不敢了,不敢熬夜看球,因为次日要上班;不敢和朋友出去喝大酒,因为身体不行;不敢在网上乱发小视频,因为云里都记着呢……可是总得留一个敢的吧。


若说沈巍能带来点感动,他敢这么多年坚持,就算。


大家一周阅读排行

1.张丰 | 在坠机遇难的第二天,这位中国女孩经历了第二次死亡

2.闫红 |「都挺好」最可怕的不是重男轻女,是权力饥渴

3.叶扬 | 我对男女平等的进展毫无信心

4.维舟 | 看不惯90后,说明你已经老了

5.吴晨 | 在高科技的今天,我们坐飞机可能会变得更危险

点击文末在看,帮喜欢的文章冲榜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