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房有车还要众筹百万治病?吴鹤臣事件伤到了谁?丨大家

姚遥 大家 2019-05-16




吴鹤臣(吴帅)突发脑出血就医治疗,家人通过网络平台帮助他筹集治疗费用。



图片来自网络


正常的剧本应该指向一个美好的结果,众人拾柴火焰高,在社会的关心帮助下,吴鹤臣病愈出院,继续幸福的生活。


毛病出在几个地方。


第一,吴鹤臣是德云社郭德纲的徒弟,这是个话题。


第二,他们家有房有车,这不符合一般情况下对贫困的想象。


第三,病情不大,发起的筹款目标定在了100万。


最终,质疑声浪不断。



吴鹤臣的妻子张泓艺的微博截图


吴鹤臣家属在网上发起的信息,法律意义上不属于慈善活动,这是个人求助的范围。因为网络个人求助而起的争议,已经很多,这也不会是最后一起。今天,无论是吴鹤臣的家庭,还是网络上发言批判的人,他们都觉得很受伤。


对个人求助的积极回应,是人们对个体苦难更加关注的天性。对这份人性的美好,值得用心呵护。




网络个人求助,就是一只薛定谔的猫,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天生就带着争议的标签。


一个人对自己处境的判断,决定是否对外发起求助的信号,没有能够理性衡量的标尺。有的人不食周粟,满腹诗书也宁可流浪街头。有的人容易放大不确定的恐慌,小问题面前也会满脸愁容。一千个吴鹤臣的家属,会做出一千种不同的选择。不同选择的背后,存在鄙视链,和吴鹤臣家属感同身受的人能够认同这种选择,不认同的人就会提出质疑。


这种鄙视链,在互联网上的结果就变得很诡异。


如果没有互联网,吴鹤臣家属在自己的社交圈子范围内发出了求助信号,信息只在熟人的圈子里面流传,最后拼的就是人品,熟人里面互相大致知根知底,是否伸手相助就看人情。找熟人伸手借钱,最难还的是人情债。如果人品不好,不仅找不到人帮助,还会被冷嘲热讽一番,甚至一辈子看不起。如同有人质疑,吴鹤臣怎么不找他的师傅郭德纲求助。问题也就在这里,钱债易了,情债难偿。


互联网上去求助,看起来有很大的好处。无论是谁,在信息发布的时候,只需要面对冰冷的屏幕,而不是尴尬的看着真实的人。在这里求助,就像进了乌托邦,没有了人情债的负担,不用碍着面子担心熟人给脸色,也不用担心朋友背后说闲话。互联网筹款平台出现以后,各种个人求助几乎井喷一样的爆炸性增长,正是互联网看起来省去了复杂的人情世故,变得简单。



这种个人求助的蓬勃,背后是在收割社会信任的红利。在互联网上那些愿意伸手的陌生人,他们愿意对远方发布的求助信号做出呼应,首先就有着对陌生人无私的信任,因为相信这些求助的信息,从而愿意激发悲天悯人的情怀。


这种没有熟人和人情制约的求助,也无疑可能放大一些人内心的脆弱。既然人们的信任如此好获得,为什么不让自己更加轻松一点。


吴鹤臣家属遭到质疑,并不是因为他们家的行为多么恶劣,而是因为他们不巧赶在了人们释放对个人求助过盛反感的风口。




收割社会信任的红利,迟早都是要还的。问题是,是谁,在哪里,怎么还。


吴鹤臣的求助,在网络平台上获得了148,184元的捐助,来自5,269人次,平均每人次的额度为28元。在这个价位上的支持者,往往更加看重自己对对方苦难的体谅,而不十分介意结果。在此前闹得沸沸扬扬被质疑的个人求助事件中,真正回到退款环节的时候,主动申请退款的人并不多。



水滴筹上的捐助信息


不过,既然个人求助发布到了网络的平台,也就变成了一个公共的事件。在公共的空间里,网络个人求助的事件,就需要面对公共的舆论拷问。


在此前的诸多网络个人求助案例上,最终演变成事件的,多是因为募资金额过于巨大,从而引发关注。


在网络个人求助刚刚兴起的时候,常常出现一个家庭动辄收到数百万捐赠的情况。这些有能力收到海量捐赠的家庭,一般有两个基础,文案功底好,社会关系广泛。有这两个基础,普通的情况被描述到催人泪下,然后再通过人脉网络的广泛传播,带来巨大流量并成功吸收捐助。


这样案例的反转也来自于此,一个具备这两项因素的家庭,即便不是大富大贵,生活通常都能过得去,比多数普通家庭还是要好一些。当事件在网络上被踢爆的时候,绝大多数公众难以接受这个现实。



同样,还有人洞悉了网络个人求助如何成功的特点,甚至故意打造这样的情景,来骗取钱财。比如安徽的李娟,在男朋友的养狗场被咬伤,结果包装成见义勇为救小女孩的故事,获得社会支持。更有甚者,自编自导了一场大戏,用小号伪装成为无钱治病求捐助的女大学生,再用网络大号呼吁捐款,声情并茂的双簧大戏,获得了八方支援。


回首看去,一起起的事件出现之后,类似的争议还在出现,但是个案遇到巨额捐赠的现象已经极大地减少了。综合看来,很多人已经意识到,有网络影响力是好事,滥用了还是会变成坏事,网络个人求助需要谨慎。另一方面,传播者和捐助者也更加理性。


整个社会对于网络个人求助的态度趋于理性,并不能完全遏制非理性的现象。迄今为止,依然不断出现利用网络求助的便利,随意发布求助信息,甚至诈骗的现象。


这些不好的现象,数量不多,但是对摧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破坏力巨大。吴鹤臣的家庭遇到有房有车的这个标签之时,遭遇质疑就在所难免了。


重建信任的过程,必然漫长而艰辛。




重建信任的过程,质疑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不是过度的质疑。毕竟,个人求助的性质,就决定了这件事情难以简单公断,但也有基本的底线可以遵守,就是客观的诚实。



第一个核心的质疑,就是求助者的身份。在个人求助的争议案例中,最伤害人心的情况是用一个不存在的人和故事,去骗取捐助。目前对个人求助的界定,严格限定在本人就自己的事情去求助。那些用虚构人物和故事诈捐的案例,不仅仅是需要舆论谴责,已经触犯了法律,属于诈骗的范畴。如果是一个真实的求助者,用真实的身份去表达自己的需求,无论是否认同,也应当得到尊重。


第二个核心的质疑,是求助者对于个人情况的描述是否客观。这里选用客观这个标准,而不是属实,在于属实在现实中无法做到。吴鹤臣的求助信息里面,简单描述了家庭情况,这些描述的内容,没有撒谎,也没有完全准确地描述出家庭的全部情况。如果用是否属实去衡量,就变成了对个人动机的质疑,最终只有各自表述的争议。


对于求助者而言,不管他们是主观想少表达一些信息,还是表达能力不足,这点无法判断。为此用属实来衡量,现实中难以做到。在一个事件的描述之中,客观是可以做到的。比如一个疾病的救助,究竟是需要5万,还是50万,如果医院或者医疗专家给出了相关的信息,这部分需求能够准确的表达出来。过往的一些争议案例,是家属明知需要承担的医疗费范围,但是却故意用模糊的语言放大需求,这样明显不诚实的表达,就无法让人尊重。


第三个核心的质疑,也是留有善意的质疑,而不是抛出并不完全的论断。将心比心,一个人愿意将自己的伤疤拿出来说,即便是在互联网之上,也是艰难的。在提出质疑的时候,基于被充分验证的信息,将不确定的部分留给被质疑方解释的空间,而不是直接一棍子打死,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也是用善意去呵护善良。吴鹤臣求助信息的描述,过于简略,有诸多模糊不清的地方。在遇到质疑后,他的家属并没有回避,而是积极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对这些解释,信与不信是一回事,支持和不支持是一回事,在下判断之前,给人说话的空间,总是必要的。



吴鹤臣的妻子张泓艺关于房子和车子的解释



张泓艺在微博上公开的家庭情况证明


网络的个人求助,是所有人面对一个陌生公共空间摸索交往规则的过程。在这个摸索的过程中,出现过恶意的诈骗,出现过无意的过度帮助,也出现过更多温暖。个人求助不是慈善,是社会对紧迫需求的互助,这份温暖,不可缺少。


大家一周阅读排行

1.苏琦 | 靠低欲望社会和极简主义生活缓解不了年轻人的奋斗焦虑

2.闫红 | 宝钗和黛玉的友谊能地久天长吗

3.侯虹斌 | 谁来回答颜宁之问:我们的女科学家都去哪里了?

4.杨早 | 那一代青年,最终是如何让先生们失望的

5.许倬云 | 美国文明进程中的罪恶,今天仍在支配人类命运

点击文末在看,帮喜欢的文章冲榜


原标题:《吴鹤臣求助旋涡,如何展开标准的批判姿势》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