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骁骥:购物中心,我们时代的隐喻
--- Tips:点击上方蓝色【大家】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我已经记不起是第几次带着书和笔记本来到这间咖啡馆。它位于市中心的一家开业多年的购物中心内,咖啡馆巨大的玻璃落地窗让我可以在写作时也能抬头看到,顾客们在旁边的专卖店涌进涌出的热烈场面。
窗外的嘈杂被玻璃隔离开,咖啡馆内是静谧的,这让我能够安下心来,阅读一本关于维克特?格伦(Victor Gruen)的传记,他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最早为人类设计出购物中心的建筑师。
格伦自己恐怕也没料到,作为一名为了逃避纳粹党而移民美国的奥地利人,他居然凭借一己之力就颠覆了二次世界大战后整个人类的购物形态。上世纪50年代,格伦开设的建筑公司为零售商哈德孙公司(Hudson’s)在美国底特律附近的郊区设计了诺斯兰购物中心(North land Mall)。1954年,诺斯兰购物中心正式开业。这是关于跨国大型购物中心的故事起点。
这时,诺斯兰购物中心还只是一种“开放式”的购物中心,其后,更为巨大、独立的“封闭式购物中心”在美国各个州的大城市兴建起来。传记作者写道:故土情结浓厚的格伦,其实是在用建筑设计来“怀旧”,怀念他心目中那个完美的维也纳。20世纪初叶的维也纳,商品消费和文娱活动之繁荣,可谓冠绝欧洲大陆。“看见就是销售”(Seeingisselling),成为了那时商家们奉行的商业准则。于是,格伦把年轻时关于维也纳的商业记忆移植到了战后的美国。
格伦曾如此形容旧时代奥地利人的经商手段:“你得让那些只逛不买的人推开你的店门,走进来。只需要跨过这关键的一步,他就从一名橱窗消费者变成了一个真正的顾客。好的商店门面会让顾客更容易地跨出这一步,甚至让他察觉不到自己跨出了这一步。”
这句话在多大程度上塑造了当代购物中心的商业个性呢?来到购物中心的顾客们轻易地“跨出这一步”,很大程度上并不在于他们需要购买什么,而在于购物中心实现了购物之外的社会功能,它更像是一种公共社区。格伦把关于维也纳的美好记忆统统都装进了购物中心的设计理念当中。他要告诉人们的是,人们聚集来此并非仅仅为了购物,更重要的是享受生活,生活本身却又最大限度地促进了购物。到了70、80年代,不断进化、整合能力越来越强的购物中心很大程度上已相当于商业化的“人民公社”,社员(或者叫消费者)可以在这里买到任何商品,做任何想做的文娱活动。
这是一种全新的商业辩证法。事实上,早年的维克特?格伦就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把专卖店、百货、超市、电影院、餐厅、酒吧、停车场等等元素糅合于一体的设计理念,除了带有对旧时代维也纳故乡的怀念,更带有浓烈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风格。商业意义上的“集中制”,消费意义上的“公社化”,被商品经济“包裹”进了一座座矗立于资本主义世界的购物中心。这让我们了解,有时候,两种对立意识形态的距离似乎并不像想象的那么远。
购物中心在美国的繁荣与美国独特的历史有关。美国相对较寒冷的气候,平坦宽阔的地形,高度发达的城市化共同造就了美式购物中心文化。这也足以解释为什么美国的购物中心大多修建在郊区而不是城市中心。当美国大城市的中心地带实际上已经密布建筑、无多余空间可用之时,郊区广阔的土地就成了最佳选择。
二战后美国汽车文化发展迅速,美国总统胡佛早年提出的理想“每餐吃鸡,每家车库两辆汽车”(A chicken in every pot,two cars in every garage)在数十年后已经普遍实现。托汽车普及的福,许多美国工薪家庭在70、80年代离开了拥挤的城市,举家搬到了郊区居住,每日驾车上下班,节假日驾车出游。郊区的大型购物中心,正好为这些从城市移居郊区的有车家庭提供了购物方便。
当维克特?格伦和他的购物中心理念被从美国移植到遥远的亚洲和中国的时候,所要面对的情况也与美国大为不同。上世纪90年代,购物中心刚刚进入中国时,中国家庭的汽车尚不普及,公共交通资源也远不如今天发达,因此,在郊区修建大型购物中心绝对是一个最坏的选择。在城市中心修建购物中心,才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商业方案。
就像美式大型购物中心当初进入日本、韩国和许多亚洲国家时发生的那样,中国城市中心商业购物中心的建设开始了。于是,我们最早看到了在王府井步行街旁的东方新天地购物中心,以及更早期的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国贸商城、上海港汇广场、上海恒隆广场、广州天河城广场、上海友谊南方商城等等体积庞大的购物中心。一个又一个的“Mall”,不断改写、刷新着中国城市中心的地标。
我回想起了上世纪90年代自己所在的咖啡馆的景象。彼时,这里并没有什么咖啡馆和购物中心。此处是一个散发着浓烈市井气息的自由贸易市场,有上百个商铺群杂乱地堆在大街两旁,门面陈旧不堪,顾客穿梭于此购物时还不得不忍受并不宽敞的街道上的混乱交通。除了商铺,在街道的角落旁边还布满了狭窄混乱的小胡同,那里是小商品的零售集散地。
但很快,一纸文件下来,小巷被迅速拆除铲平,小商铺也被赶走。一大片吵嚷的工地取而代之,XX购物广场即将开业的牌子竖了起来……从整个90年代延续至21世纪,中国内地的许多城市都兴起了大规模建设步行街和商业中心的浪潮。但凡去到一座中国的城市,不论大小,必然能找到至少不止一个由地方政府牵头修建,以代表当地“商业文化”的步行街和购物中心。
里泽在《麦当劳梦魇:社会的麦当劳化》一书中曾说:购物中心的崛起已是一个全球皆然的奇异景观,它们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商品消费的场所,同时也配套了人们的衣食住行(购物中心通常优配套楼盘)。其强大的社会功能属性让其实至名归地成为了城市生活的焦点地带。回顾这些年,我们今天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城市景观被以野草般速度疯涨的购物中心和步行街改变了多少。
从无到有,现代化的大型购物中心和步行街的发展不过才经历了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但其对人们购物的形态和城市生活方式的影响恐怕是历史上出现过的任何一种建筑都难望项背的。而维克特?格伦自己是怎么评价购物中心的呢?很“意外”地,他认为,购物中心的真正含义是落后和荒凉,只有像美国这样地广人稀的地区才需要购物中心,用大型建筑刻意营造出一种“人造的繁荣”。不过,当他在二战后回到奥地利,回到维也纳,却非常失望地发现,维也纳此时也在忙于兴建庸俗不堪的美式购物中心。
格伦黯然神伤,他认为这亵渎了他心中堪称“完美”的维也纳,破坏了他对故土的美好记忆。后来,格伦成为了购物中心的激烈批评者。
我们似乎违背了格伦的初衷,购物中心的出现理所当然意味着“先进”和“现代化”吗?当一个概念过于泛滥,甚至把人们牢牢困在其中,也就意味着它已悄然走向反面。购物中心,成为了我们时代的隐喻,也是20世纪众多灾难性隐喻中的一种。这个笼罩在我们周围的隐喻已让人无处可避,于是,我们只好选择了接受,并渐渐体会到一种安然自得。这也是我的内心写照。一会儿离开咖啡馆,我会到购物中心底层吃上一顿午餐,然后,就到了下午充裕的购物时间。傍晚时分我将回到公寓,它就在购物中心旁边,二者拥有相同的名字。
【作者文章推荐】
更多作者文章,请在对话界面输入“@作者名”调取。
◆◆◆◆◆◆◆◆◆◆◆◆◆◆◆◆◆◆◆◆
《大家》在此等你来!
成为大家读者成员,留下你们的声音
当前,《大家》平台互动通道有:微信后台消息、文章评论功能、大家读者信箱及官方微博等,另外还有日渐壮大的读者微信群,该群旨在聚合更多读者朋友,进行线上交流,即时互动,活动参与,福利回馈,等等。
即日起,微信群向读者敞开大门,有愿意加入我们编读交流群的读者,请通过微信后台发送消息“微信号+申请加入大家读者群”,我们会尽量及时回复并安排。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ipress@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