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念萱:挖掘真相的勇气与毅力
--- Tips:点击上方蓝色【大家】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如果你出身贫困地区,父亲离奇死亡,母亲有精神分裂症,忽然出现一位和蔼可亲的神父,带你去吃冰淇淋,你只有10岁,这位扮演着“神”一样的角色人物出现,有如救星,一步步地将你引领去天堂,直到各种色情指向出现。
检察官听完儿童性侵受害人的具体陈述后,表示这还算是幸运的,因为“他还活着”。根据波士顿神父心理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记录,辖区内有百分之六以上的神父曾经性侵儿童,这个数字表示,波士顿地区至少有90名神父具体性侵,而经过记者们地毯式的搜索,找到了87位有名有姓的当事人,事件报导后,共有两百多名神职人员受到指控,受害者以千计。然后,美国地区纷纷有教区揭发了同样的案例,最后,扩及到全球天主教教区,乃至族繁不及备载。
受害者,锁定贫困无助的儿童,自卑内向,求告无门。这件丑闻可以无尽绵延数十载未被揭露,最大的原因,是整个制度的保护遮蔽与默许,箭头直指大主教,将涉案神职人员以病假等各种理由调离辖区,支付受害人少许遮羞费,让恋童癖者得以持续作案,而未受到任何制裁。直到本案彻底爆发后,涉案主教被调回罗马教廷,不但未罢职,反而升了官。
▲ 《聚焦》剧照
你可以想象,在教廷势力深入地方士绅权力中心、集体管控遮掩的崩坏制度下,记者要如何挖出深喉咙?
多年前看过两个版本引起罗马教廷大震荡的《神父》,其中一个是1994年英国版的Priest同性恋与性丑闻;另一个是2002年墨西哥版的El crimen del padre Amaro,内容是小镇神父的性丑闻。前后两部电影,深度讨论了教会制度下的禁欲,反深化隐匿了更庞大的性犯罪。无论如何,这两部电影当年引爆的热议,都远远不如2016年初一举拿下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与最佳剧本的《聚焦》(Spotlight,台译《惊爆焦点》),改编自真人真事,《波士顿环球报》揭发天主教神父性侵儿童事件全记录,整起事件的揭露,撼动了全球积弊已深的神父禁欲世界。
《波士顿环球报》揭发天主教神父们的儿童性侵丑闻,赢得了2003年的普利策公众服务奖。这整个过程的惊涛骇浪,由五名资深记者组成深度报导“焦点小组”,一开始,每个人都以为是三两起特殊案例。首度拿到证据指向有13名神父,不但常年有性侵记录,且从未受到惩罚,而辗转以轮调方式,继续进行同样的罪行,整组资深新闻团队震惊了。然而,更吃惊的结果,不断地爆发出来,一发不可收拾。
如何决定一起新闻的恰当报道时间,决定了这起事件可以挖多深,拯救多少人。为争取新闻效益,一两宗案件足矣!若为天职,打击一人不如掀开整体制度弊端,那么,新闻利益便需搁置。这场辩论,可以无止尽延伸,孰对孰错,只能靠经验与直觉,以及只有自己才清楚的“良知”。
导演Tom McCarthy邀约一众资深演员,获得立即肯定的加盟,一场看似极小众的电影,全是熟面孔大卡司的演出,从导演到演员,都与丑闻当事人深入讨论过,有如事件重现。
这起事件,可以挖得如此深而一发不可收拾,绝非三日之寒。最远可追溯至1960年,乃至1990年代,“焦点小组”的新闻组长,在任上便走了25年之久,竟放任这么重大的弊案在眼前轻易飘过?一关护一关的社交网络,彼此包庇的共犯结构,该如何撼动?谁有权拿走谁的奶酪?
若非一名外来空降部队坚持新闻职责的追查,还不知会有多少人继续受害,忍受屈辱与终身心理伤害。难道,这宗新闻的追踪,只是为了竖立新闻权威?
整部电影的叩问,不仅仅是性侵丑闻本身,包括信仰的根基、社群网络共生结构、慈善活动背后的伪善动机、上流社会彼此掐着脖子存活、鸵鸟心态的共犯脉络,更令人发指的,是教职人员自身价值观的变异。
在所有受访的加害者与受害者里,其中有位坦然承认性侵的神职人员,认为自己:“没有伤害任何人,我也被性侵过啊!”承认性侵,但不认为这是“伤害”,这几乎让记者崩溃的答案,恐怕让人打开更大的脑洞,想象该有多少没被打开的黑洞进行着?
正如受害者回忆,一开始,神职人员的出现,有如天使,甚至扮演着上帝的角色,让自己“舒坦”,代价则是不堪回首的童年。
英国版的《神父》,讨论的是隐匿禁欲者的世界,在强制性压抑下,却纵容了更大的恶进行,这难道是教廷赖以为生的制度本质?墨西哥版的《阿玛罗神父》,则更赤裸裸地展示了教会与黑道共生结构的恶,活生生让原本正常的神父,成为共犯结构的一部份,其中,讨论到人性的本质,超越善恶,制度,才是最大的恶。
马丁路德在16世纪走出罗马教廷的控制,除了解放“赎罪券”与主教职位贩售迷思外,就是自己结婚,让基督教教会从禁欲的世界走出来。没想到梵蒂冈的强大组织,持续到20世纪,被全面揭发神职人员庞大的性侵丑闻后,仍坚持禁欲。马丁路德主张的“因信称义”,在《聚焦》被提出了大哉问,不得其解。
很遗憾地,整部电影除了揭露真相外,没有更好的进展,甚至没有最基本的答案。片尾,列举了新闻焦点惊爆后,更多的真相被揭露,数据庞大到令人咂舌,涉及面遍布全球。若非这五位新闻从业人员的勇气与坚持,至今,恐怕会有更多的受害者在世界各地保持沈默。
你一定想问,是谁让你走进了教堂?
片中,不论是访问或受访者,自己即便是模拟两可的教徒,可有可无断断续续地进出教堂,然而,这些遍布儿童性侵的教区,除了极少数的犹太教与基督教徒,多半是主教与神职人员控制的区域,信仰是世代传递延续,根深柢固,谁也不敢质疑,即便心中有疑问,也无人胆敢不参加每周教堂的固定聚会,集体共生,创造了极大的利益与权柄,有利有权,就有深不可测的罪恶,渊薮日积月累,再大的震荡,亦难以撼动。片尾,一行字明确指向涉案大主教被调回罗马教廷。你如果坚持看完最后的字幕,很难不崩溃。
然而,毕竟,这群资深新闻从业人员,历经重重困难与威胁,还是挖出了深喉咙。最大的力量,我相信是受害者过于普及,几乎毫不费力便拉出一长串,如骨牌效应般应声遍地倒塌。
我想要问的是,当你走进教堂,将自己交给上帝的同时,你怎么知道自己的灵魂没有交给魔鬼?谁来确认这是神还是魔?同样的问题,可以拿来问佛教的诸位大师。有力量的神,是谁赋予了这个“原力”?难道不是聚众成城的虔诚信徒们?谁又加持了谁?谁给予了谁真正的祝福?
【作者文章推荐】
◆◆◆◆◆◆◆◆◆◆◆◆◆◆◆◆◆◆◆◆
《大家》在此等你来!
成为大家读者成员,留下你们的声音
当前,《大家》平台互动通道有:微信后台消息、文章评论功能、大家读者信箱及官方微博等,另外还有日渐壮大的读者微信群,该群旨在聚合更多读者朋友,进行线上交流,即时互动,活动参与,福利回馈,等等。
即日起,微信群向读者敞开大门,有愿意加入我们编读交流群的读者,请通过微信后台发送消息“微信号+申请加入大家读者群”,我们会尽量及时回复并安排。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ipress@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