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做视频博主的第4年,我不再为了流量而表演

Liko 新经典 2023-07-02

写在前面

气气没想到,她用无人关注的小号上传的一段视频日记,竟然被挂上了B站热搜,一夜之间播放量猛增了400多万。


视频中,她身穿宽大的居家T恤,素颜,头发有些凌乱,就像在跟好朋友打视频电话,对着手机的前置摄像头,手舞足蹈地讲述了自己第一次告白后的心理状态。


“说到细节处,她整个人的脸红到不行,”粉丝思凡说,“(气气的视频)实在是太真实了,不是摆拍或者段子。”


“真实”是关注者们对气气共有的评价,在精致滤镜与营销人设大行其道的时代,气气的视频显得格外地朴素,没有靓丽的妆容、密集的金句, 记录大都围绕她的生活展开。情绪低落时,她会蓬头垢面地崩溃大哭,更多时候她像你高中邻桌的同学,会分享一些搞怪的笑料,跟你倾吐恋爱的烦恼。


可是,气气的视频并非从一开始就是那么的坦然与自在。她曾一度受困于流量,在表演人设和真实性格的别扭中缠斗,最终越来越无法自由创作,情绪也逐渐走向失控。


气气为什么会一步步陷入其中,她又是如何从中走出来的?




被关注的感觉,太爽了

我最开始做视频时,根本没有太多流量意识。


只是看到别人都在拍Vlog,就干脆买了一台相机,漫无目的地拍。那段时间我简直着了魔,去哪里都带着那台卡片机,和朋友吃饭、逛街、爬长城,但凡能用镜头记录的,我都想拍下来。

 

剪辑方面,我更是一窍不通,只能跟着网上的各种教程自学,好不容易剪出一条视频,也不知道应该找个契合峰值的时间段投稿。


通常来说,下午五点半到晚上七点半,是视频发布的最佳时机。但我白天一般要工作,只有晚上才有时间剪辑,等片子剪完再投稿,多半已是深夜或凌晨了。这么一说,我早期的视频好像从没赶上观看的高峰。


拍摄视频的房间,受访者提供

 

一条视频发出去,顶多也就一两百的播放量。粉丝数更不用说,一共十个关注者,其中五个都是我现实生活中的朋友,还有一个是我爸。


那阵子做视频,感觉就像自娱自乐,比起要红,那个“无中生有”的过程更让我亢奋。


这种状态大概持续了好几个月吧,第一个转机就出现了。


之前某段时间,B站很流行一种名叫“不心动挑战”的视频。UP主拍摄这类视频,要浏览很多俊男靓女的影视合集,然后实时表现自己的真实感受。在观看过程中,如果流露出诸如“嘴角上扬”这类心动的迹象,就必须面对镜头,接受惩罚。


“不心动挑战”很考验挑战者的即时反应能力和吐槽功底。我朋友觉得我本来也爱看帅哥美女,很合适这个内容,就怂恿我也跟风做一期。


我用业余时间折腾了两周,好不容易把这个视频做了出来。发出去的当晚,数据反响平平,我想多半又和往常一样,所以就去睡觉了。


结果没想到,第二天一早等我醒来,我的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天之内,原先二三十的播放量蹭蹭猛涨,一路飙升到一百多万。粉丝数也暴涨500倍,从10直接起跳到5000多。更不可思议的是,短短6分钟的视频内,竟然有3.8万条弹幕,而在此之前,我保持的弹幕最高纪录,只有11条。

 

“不心动挑战”的满屏弹幕

 

数据刷新的速度令人瞠目结舌。早年无人问津的消息列表,如今挤满了未读的红点,等我点进去一一查看,退回主页,消息列表又变成了“99+”。


我整个人都懵了!那个周六我过得恍恍惚惚,像空腹的时候吞了一大杯咖啡,一直在心悸。不记得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只记得每隔几分钟,我就忍不住拿起手机,刷新播放量,回复评论,刷新弹幕,回复评论……直到我再也追不上评论的更新速度,再也看不见被密密麻麻的弹幕遮住的我的样子。


“这种被关注的感觉,也太爽了吧!”像指甲划过黑板,我的内心迸发出一阵尖鸣。



站上流量顶峰, 我飘了

从那以后,我就变了,变得对数字异常执着。


我会定期去搜索栏检索“不心动挑战”的关键词,然后从上到下反复确认视频的排位。我也比以往,更加关注数据中心里不断变化的数值:点赞、投币、分享、收藏……


“不心动挑战”一炮而红以后,我曾经出过一期视频,分享“重做高考试卷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在视频中,我穿上了压箱底的校服,还找来了当年的考试试卷。我觉得自己的创意很有意义,一定也能收获大家的喜欢。


穿着高中校服的气气和寥寥无几的弹幕


但那一次,惨淡的数据甚至不到5000。我知道很多人会说,这已经相当厉害了。可我还是难以接受。你想想看,我上一个视频还是一百多万,下一个视频却只有寥寥数千。这之间的心理落差能有多大?我太崩溃了。


一旦尝过甜头,就很难回去了。我觉得这样不行啊,我得复刻“不心动挑战”的成功,所以我又回去好好琢磨了一下自己的“成名之路”——


我发现,除了我把“不心动挑战”惯用的“吃柠檬”惩罚,换成了“啃苦瓜”,给千篇一律的模式注入了一点创新元素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我蹭到了流量。


那时候,B站作为平台,为了能拓宽受众,打破“二次元”的小众印象,一直在大力推广生活区内容。加上,“不心动挑战”这类视频形式特殊,本就会以画中画的形式,放出很多明星、网红的视频合集,各家粉丝闻讯赶来,流量自然水涨船高。


了解到其中的缘由,我很快便吸取了教训,选题不再随心所欲了,而是更有策略地连着出了好几期“不心动挑战”的系列视频。


结果显而易见,播放量再次回到10万以上,仅凭流量变现,我就拿到了近一千的创作补贴。


这种真金白银的正反馈,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在那种情况下,我很自然地就会觉得,做迎合平台,迎合流量的东西,才是“正确”的事情。


生日蛋糕上写着朋友们的期许,受访者提供


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更加坚定了我的这种想法。


2020年的秋天,一个名叫“马保国”的人红遍全网。他的“不讲武德”“耗子尾汁”等金句,在B站鬼畜区一时广为传播。


那阵子,B站连续几周的“每周必看”都有和他相关的二次创作。我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不管怎么说先参与进去,说不定就能又蹭上一波流量。


为了抢速度,我直接用手机拍了一条视频。在视频中,我顶着一个马保国的仿妆,模仿着他的神态,一字不漏地还原了他在某条超千万视频中的讲话。正式发布前,我还特意给这条视频取了一个挺有噱头的标题——“我敢说这是全B站最像马保国的女UP主”。


视频投出去,我没想过会大火,初衷只是想多蹭点热度。可万万没想到,这条视频发出去就像坐上了火箭,一路扶摇直上。如果说“不心动挑战”的动态是按每分钟实时刷新的,那么“女版马保国”简直可以以秒计算。


10万、50万、100万、200万……播放量不断攀升,留言区的评论蜂拥而至:“从首页信息流来的”“看到热门进”“热搜空降”,入口端一次比一次出圈,流量一浪高过一浪,就连B站也发来了殷切的站内信:“你的视频上热门啦”。


短短数小时内,我的视频从热搜榜50多位,跳到30多位,杀进15位,最后升到第2,短暂挺进过第1。


热搜第一和全站热门第三

 

这种感觉,简直令人目眩神迷!我的心脏怦怦直跳,拿着手机的手也一直哆嗦,那是一种比彩票中奖、情侣热恋,还要令人颧骨升天感受。飙升的数字不断地刺激我的多巴胺分泌, 平台的消息推送更是强化了这种反馈,站上流量的顶峰,一时成为我戒不掉的诱惑。


视频大热以后,陆续有几家MCN公司登门拜访,就连一些多年不联系的朋友,看到我发在朋友圈里的截图,也纷纷前来道贺。


不可否认,我有点飘了。


“女版马保国”的出圈,更让我确信,当初裸辞成为全职up主,是一件完全正确的事情。


为了能在视频领域继续高歌猛进,我抱着肯定会红的心态,在经纪人的劝说下,和一家MCN公司签约了。


刚签约的时候,我非常开心,因为MCN公司有渠道向B站编辑推荐我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他们承诺会为我的视频花钱做投放,会力捧我。


UP主靠拍视频实现财富自由的故事,或许正在我的身上上演。



力捧我的承诺, 落空了


一般来说,短视频的爆红,需要经过一个又一个流量池的推荐发酵。平台通常有一套算法,会根据用户的行为反馈来判定,是否将视频投入到下一个更大的流量池中,以此类推。

但如果你的MCN公司,有渠道直接向平台的编辑投稿,视频就能直接进入排序更佳的推荐位曝光。不过,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现实模式下,平台的资源位其实非常有限,而MCN公司和UP主却像超市货架上的商品,完全供大于求。

因此,如果UP主和MCN公司自身没有特别大的影响力,编辑推荐这条路,实际上很难走通。据我所知,之前带我的运营,就向编辑推荐过我的视频,但从结果看,那些推荐大都石沉大海了。
 

剪视频剪到花屏,受访者提供

 

至于“公司会为我花钱做投放”这件事,也得提前满足设置好的隐藏条件。只有你的自然流量够好,基础数据达标,他们才肯砸钱。所以,一条视频火不火,更多依靠的还是内容本身,公司的投放更像是锦上添花,而绝非雪中送炭。


如此一来,MCN公司此前给我的承诺,好像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落了空,而他们给我的很多建议,更是成了我煎熬的开始。


比如,公司那时建议我把视频往金句迭出的大爆款方向做。可我本就不是一个能随口说出金句的人。所以,我只能在运营的建议下,提前写好逐字稿,然后再一字不差地去“表演”。可是这种“表演”会让我在镜头面前更加紧张和不自然。


除此以外,那种为植入商单创造空间的测评类视频,也特别让我头痛。


记得有一次,为了做一期自热食品的测评,我装作兴致勃勃地一口气吃了四五盒自热锅,却根本评价不出它们究竟是什么味道。最后,为了能让拍摄尽快结束,我只能演出很亢奋的样子,一个劲儿地对着镜头点头说:“哇,好吃,真的好吃!”


其实,我不是一个对美食很敏感的人。但是为了做测评,我必须得对产品做出这些夸张的反应。


自热食品那期视频

说真的,我觉得观众也不是傻子,但凡我自己觉得拍得别扭的视频,播放量通常也不会太高,而播放量不高,又会进一步影响我拍摄下一段视频的心情。这就让我陷入一个永远无法逃离,只会越陷越深的噩梦。


后来,我愈发逃避拍视频这件事。


原来上班的时候,我走在通勤路上,都在思考下一次的视频框架。一到周末,就会支起布光灯,调整好角度,抓紧时间拍摄。最快的时候,我上午布置场地,下午录视频,晚上剪辑,凌晨就能发布。但现在,整整三四天,我也没法弄出一个视频来。


有时为了能顺利交稿,我还不得不在正式开拍前,强行给自己灌点酒,确保自己在按下红色录制键后,能展现出高昂的情绪。


最夸张的一次,到了约好的发布时间,我的运营发信息问我,你视频剪完了吗?我说,还没有呢。但其实那会儿,我根本都还没有开始拍摄。


就这样,拍视频逐渐从一件我热爱的事,变成了我生活痛苦的来源。我想跳出这种困境,和公司解约,但高达300万的违约金,时刻提醒我,你逃不掉了。


 

再次意外走红, 放下了

 

就在我感到进退维谷之际,公司因为战略调整,把重心全部转移到某短视频平台,B站业务停止运营,我如愿以偿地被公司解约了。


按理说,无须支付违约金,就重获自由,应该件值得举杯庆贺的事,但这段经历已经让我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解约第二天,我躺在床上想把被“被开除”的经历录下来。


刚开始,我还在用半开玩笑的语调调侃自己,说着说着,我突然想到,我已经27岁了,还躺在逼仄的小房间的床上,既没有工作,也没有爱情。辞职以后,信誓旦旦和父母承诺的“你们就相信我吧”,成了本年度最好笑的笑话。一时间,我没有忍住,对着镜头嚎啕大哭起来。


或许说出来,哭出来真的对释放压力有奇效。从那之后,我感觉自己慢慢放下了对流量的执念,回到了最初的状态。


我想啊,这是我的频道,我应该想拍什么就拍什么,我要拍能让自己开心的东西。所以,哪怕我知道拍Vlog一定没流量,也没人看,但我不在乎了,我就想记录下我生活的样子。


一直陪伴气气的小猫咪奥仔,受访者提供

 

那段时间,我用手机拍好多的Vlog,在家躺平的,出去逛书店的,一个人吃烤肉的……面对镜头,我就像和朋友对话一样松弛,视频里的我和现实中的我,终于同频了。


放松后的我,尝试了新的方向,拍摄的法语视频反而收获了更多人的喜爱。我又重新找回了自信。只是这次,我不再想着一夜爆红,不再期望把拍视频当成自己谋生的手段,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被流量数据裹挟,要保持刚拍视频时最纯粹的那种快乐。


去年8月的时候,我靠着自己拍视频的经历找到了新的工作,我以为我重回轨道的生活,从此应该和热搜无缘了。


没想到,一个月后,我用一个零关注的小号发布的恋爱视频日记,又把自己卷进了流量的漩涡。


这条表白视频冲上热门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慌了。视频里,我红着脸声音颤抖地讲述着刚才表白的经历,双手因为成功的兴奋,不受控制地在空中扭曲挥舞着。

 

表白视频截图

 

我不知道视频的大热,是因为没有剧本的真实恋爱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还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把别人的恋爱当作情感代餐。


总之,再次面对百万级的播放量,我好像变得更加坦然了。


这一次,我没有主动迎合大众的口味,为了流量有选择性地发布那些“好嗑”的甜蜜片段。而是记录起恋爱中最真实的样子。所以,我如实地拍下了从表白到恋爱试用期,从热恋到吵架、冷战,甚至最后分手,以及分手后如何治愈自己的整个过程。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失去了大量的关注,甚至遭受了不少的质疑。就像分手之后,总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不删掉那些视频呢?你还觉得自己不够丢脸吗?


或许对习惯看视频的人来说,我的视频不过是他们手指上下滑动几百万次的信息流中,微不足道的一条,在他们记忆里转瞬即逝的一条。但对我来说,视频里记录的一切都是真实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是我起起伏伏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活印记。


我希望等我老了,到80岁的时候,还可以拿出这些视频放给我的孙子、孙女看,很臭屁地告诉他们——


你看!奶奶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上过热搜、敢爱敢恨的酷女孩!




撰文:Liko
排版:小豆
封面:《逃避可耻但有用》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新经典公司所有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