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艺守护舌尖上的甜蜜年味儿
声明:本公众号对原创稿件享有版权,转载需注明出处
全媒体记者:武艺群
编辑:陈春芳责编:郭巧
彩色圆糖球、橘子瓣糖、胶皮糖、祭灶糖、花生酥……十余种糖果整齐地摆放在木盒中,看上去朴实无华,尝一口却香甜酥脆,十分可口。
腊月里,我市北戴河区的牛头崖大集格外热闹,李彩民和老伴儿徐桂琴的糖果摊位人气很旺,买糖的人络绎不绝。糖果寓意甜甜蜜蜜、幸福美满,人们备年货少不了买糖果。很多老顾客直奔而来,麻利地挑选几样糖果称重;还有年轻人、小孩子看着糖果好奇,李彩民都会热情地让他们尝一尝。
视频:朱绍阳 杨毅 马跃 王歆铭
“我这是老式糖果,纯手工制作的,好多人从小吃到大。”60岁的李彩民做糖果近40年,在当地,他的手工糖是经久不衰的年货,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个糖非常好吃,每年来赶集爸爸妈妈都会给我买,又香又甜。”李玥彤小朋友尝过水果糖后很兴奋,果断决定每样都买一些带回家。
看着顾客高兴地挑选糖果,李彩民和老伴儿都觉得很欣慰。传承老一辈的手艺,坚持纯手工做糖,工序繁琐,耗时费力,产量小,两人赶集卖货,罢集就要开始做糖,挣的是辛苦钱。然而,正是他们的传承和坚持,让一代代人的记忆中留下了甜蜜幸福的味道。
“我们家做糖的手艺是祖传的,从我爷爷那辈儿开始做糖,走街去卖。我父亲1982年开始带着我做糖,追集去卖。”今年58岁的徐桂琴15岁时就学会了做糖的手艺,李彩民的手艺也是从岳父身上学到的。
走进李彩民家,锅里的糖水冒着泡,甜香四溢。李彩民不时地观察糖泡的状态,他说熬糖最关键的是要掌握好火候,火候大了,拔糖的时候容易断;火小了,糖浆稀,不好拉丝。
把熬好的糖浆晾凉后,李彩民开始拔糖。把棕黄色透明的糖浆放到架子上,双手配合着将其从架子上往外拉,然后再甩回架子上,一来一回,糖浆慢慢从棕黄色变成乳白色,逐渐被拉出丝状。
“这个糖拉的时候用力要均匀,口感才好,你看这糖好不?”李彩民说,看似简单的工序非常考验体力和手上的功夫。
腊月糖果销量大,每次赶集能卖几百斤糖,十余种糖制作工艺不同,夫妇两人整日忙碌不停。
徐桂琴说,做手工糖需要韧性和耐力,近些年,有周边和外地的人找他们学手艺,但身边还没有人把它当营生、当成事业来做,他们希望把祖传的手艺传给更多的人,让人们记忆中甜蜜的老味道传承下去。编审:李庆伟
监审:周岩 赵明
终审:朱志勇 费依冰热点回顾19日起报名!秦皇岛选拔选调生70名→
“我们下次见!”这个约定,已延续了10年
安全抵达!“爱心之城”@爱,继续!今日接他们回家……
警惕!“妇癌之王”是它!70%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
秦皇岛日报社全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