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短短20年间,这100多样东西在上海消失了,每件都让人泪流满面~

2018-03-22 上海社区发布

魔 · 都 · 最 · 有 ·  ·  · 的 ·  ·  ·  · 

你 真 是 个 有 眼 光 的 人


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

上海已逐渐从一开始的物华天宝

到现在的四衢八街

高楼大厦一座座崛地而起

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了

然而有些我们以前引以为豪的东西

也伴随着这样的变化

永远地消失了……

甚至很多人还不知道

今天掌门君就来为大家盘点一番


已经消失的地标……


上海电视塔



以前,高210米的上海电视塔是上海最高建筑物了

而现在,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上海曾经有过它



曾经,印在红红火火的布票上的他

可见其地位有多高

比较可惜的是,后来东方明珠建成了

它就被拆了~


虹口大戏院



现在,上海电影院也是很多了

随便一个区拎出来就有几十个吧

但是,要是问起上海的第一家电影院

不知道你们是不是都知道



上海第一家电影院

也是中国首家营业性电影院

就是虹口大戏院

那个时候

去虹口大戏院看一次电影

真的很拉风~


外滩情人墙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后期

自外白渡桥旁的黄浦公园开始

至金陵东路新开河结束

全长大约一千六七百米

那是一条由钢筋水泥制成的防汛墙

但那同时也是,“情人墙”



而且,就算是下雨的时候这里也不冷清

各色雨伞一字排开

简直就是当时情侣约会的首选地


亚洲第一弯



作为延安高架路东段工程一部分的"亚洲第一弯"

高架工程于1997年12月建成使用

建造时,解决外滩中山东一路的交通需求

才是它的主要目的

但由于中山东一路的下行弯道

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

在不知觉中

造就了一道上海滩最酷的风景



据说因"亚洲第一弯"的景色太美

司机们经过时为饱"眼福"

会情不自禁放慢车速

致使这个下匝道经常出现拥堵


八埭头



在上海的黄浦江畔,陆家嘴对岸

有着百年繁华沧桑史的 “八埭头”

这样一个传奇之地

1922年,爱因斯坦夫妇在八埭头获悉

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讯息



而八埭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自诞生之日起

这片传奇之地便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衍生地

以1883年时任北洋通商大臣的李鸿章

拧开杨树浦水厂阀门开闸放水为重要标志

上海杨树浦水厂、上海船厂

怡和纱厂等近现代工业在这里起步


太平洋数码




曾经的徐家汇“数码王国”

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数码城之一

在经历14年的风风雨雨后最后关门

曾经那“买电脑就去徐汇”的风光已不再~


东台路古玩市场



上海东台路古玩市

场曾一度被称为上海的琉璃厂

与北京琉璃厂两地南北相映

形成国内最大的两个专业古玩市场

盛名享誉海内外

随着时间的推移

卖古玩的店家也是逐渐退出了这里


沪西工人文化宫



缤纷的西宫记忆中

有一片属于小商品市场

随着时代变迁

西宫的一部分形成了以

服饰、礼品、鞋帽经营等小店铺组成的市场

市场尽管不如城隍庙知名

但也能淘到各种各样的小商品

是不少周边市民休闲娱乐的去处

每天中午,熟悉的吆喝声都会响起

如今拆除后,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去

对面的“新西宫”了?


铜川路水产市场




2016年10月31日

是很多上海人不能忘记的一天

曾被食客们誉为“海鲜圣地”的铜川路水产市场

就在那天正式关闭了

如今,那里正在重新改造中

而为了呼应铜川水产市场的场地记忆

提炼水产元素,

这里将营造出一片别具特色的

露天展示馆与商业港湾


电话亭



以前拿着电话卡在电话亭打电话的画面

还历历在目呢

那个时候,10元的电话卡能用好久

现在,上海的街边虽然还有电话亭

但却再也没有人去用它们了……


辫子车、巨龙车



巨龙车在上海跑了40多年

是很多70、80一代人的青春回忆

上个世纪60年代

为了解决“乘车难”的矛盾

上海引进一批两节车厢的大容量铰接式公交车

车厢可容纳乘客140人左右

是目前单节公交车车厢载客量的两倍

看着熟悉的照片

你们的回忆,涌上心头了没?


彭浦夜市



曾经异常火爆的彭浦夜市

但因影响交通、环境等问题最终被取缔

而现在,曾经的热闹都已不再


曹家渡花鸟市场



去年9月份

曹家渡花鸟市场也和我们say goodbye了

至此,曾陪伴我们13年的

曹家渡花鸟市场正式落幕



曾经的老上海习惯用“沪西小上海”来称呼曹家渡

是位于普陀、静安、长宁三区交界处的黄金地段

在这里,有着一家人气颇高的花鸟市场

进口或者国产的鲜花在这里都有出售

玫瑰、绣球花、洋牡丹……

各种叫得出或叫不出名字的花卉

最主要的是,它们的价格也十分实惠

几乎只需要用批发价的价格就可以买得到

这也就是曹家渡花鸟市为什么这么火的原因



现在曹家渡花鸟市场全部拆迁

小伙伴们再想卖到心仪又廉价的花卉

也不如以往便捷了

我们也只能在过去那些回忆里

看看我们的过去了……


绍兴路汉源书店



汉源书店,开张于1996年

是当年大上海第一家咖啡茶座+书店 

在那个新华书店一家独大的年代 
简直是时代弄潮儿

这里来过的作家与诗人不计其数

王安忆、北岛、阿城、陈村、

王朔、孙甘露、陈丹燕……

然而就在去年

汉源书店结束了21年的运营


美国梦幻乐园



美国梦幻乐园曾是上海三大乐园之一

位于上海嘉定黄渡镇

园区占地约450亩

包括五个主题区

该乐园于1996年开业

2001年倒闭,2012年被拆除


大众书局福州路店



作为上海唯一一个24小时营业的书局

也在去年因合约到期结束了营业

大众书局在福州路一共呆了12年

想必,也有不少人

在这里有不少珍贵的回忆吧~


已经消失的这些身份证号码……


南市区 310102(与黄浦区合并,绝版)

卢湾区 310103(与黄浦区合并,绝版)

闸北区 310108(与静安区合并,绝版)

吴淞区310111(与宝山区合并,绝版)



南汇区 310119(与浦东新区合并,绝版)

上海县 310221(与闵行区合并,绝版)

嘉定县 310222(撤县设区,绝版)

宝山县 310223(与宝山区合并,绝版)

川沙县 310224(与浦东新区合并,绝版)



南汇县 310225(后设区与浦东新区合并,绝版)

奉贤区 310226(撤县设区,绝版)

松江县 310227(撤县设区,绝版)

金山县 310228(撤县设区,绝版)

青浦县 310229(撤县设区,绝版)


已经消失的这些词汇……


随着生活节奏的飞快

有很多词汇,我们也在渐渐遗弃



比如,曾经的我们

一逮东西向的联排屋

东笃底叫“东山头”,

西笃底叫“西山头”;

一排三个单元叫“三间头”,

一排九个单元叫“九间头”;


单元里面再分:

前房间、后房间、前天井、后天井

东厢房、西厢房、三层阁、亭子间

灶披间、马桶间、后楼梯、后阳台

五斗橱、夜壶箱、八仙桌、

长板凳、方矮凳,小矮凳、竹交椅、

三泡台、梳妆台、玻璃橱、博古架



弄堂里,

和左邻有啥打招呼一般讲“晏歇会”

如果约好了下次的碰头辰光

那就“明朝会”、“后日会”

年前散伙则讲“明年会”或“开年会”。

生活当中,吃不准的事情

总归比吃得准的事情多得多

所以上海人还有一句万试万灵的“改日会”

当然,消失的还有这些“绰号”

大块头、斜扁头、铲扁头、旱鸭子

小眼睛、塌鼻头、大嘴巴、烂苹果

眯起眼叫“睏弗醒”或者“天弗亮”……



还有这些消失的称谓

v

小苏州、老山东、小皮匠、老裁缝、

新嫂嫂、老爷叔、新倌人、旱鸭子、

过房爷、过房娘、小懂经、小诸葛。


以及消失的脏话们

v

臭瘪三、小赤佬、十三点、神经病

戆棺材、寿棺材、老不死、小菜皮

阿木林、馋痨坯、小敨乱、轻骨头


已经消失的这些天桥……


延安东路外滩天桥



1982年建立的延安东路外滩天桥

是上海市的第一座人行天桥

当时的设计采用的是“U”型

主要就是为了交通便利

然鹅,在07年拆除亚洲第一弯的时候

将其一并拆除了


四平路大连路方形天桥



位于市区东部大连西路、大连路、四平路交叉口

桥平面呈“口”字型的方形天桥

这是上海第一座十字路人行天桥


沪西工人文化宫Y形天桥



武宁路东新路天桥边的沪西工人影剧院

还记得当时和她第一次进影剧院时的

大紧张和小窃喜吗?

2000年后,淞沪铁路改建成明珠线轨道

这座天桥的功能被大大削弱

2001年,这座天桥被拆除


南京路西藏路椭圆形天桥



1985年底建造的南京路西藏路椭圆形天桥

大多数上海人和到上海观光的游人

都到过这座天桥,并在桥上拍照留念

2003年5月

南京路西藏路大圆天桥

完成了18年的使命

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王家沙S形天桥



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王家沙天桥

横跨南京西路、石门一路

石门二路、凤阳路4条道路的5个路口

呈一个“S”形

和外滩延安东路天桥一样

王家沙“S”形天桥是上世纪80年代兴建的第一代天桥

这些都是上海许多市民不可磨灭的城市记忆~


提篮桥人行立交桥



位于虹口霍山路、海门路、东大名路交叉口

按不规则地势呈不等边扇形的提篮桥人行立交桥

于1984年8月始建,同年12月竣工

桥上设庭园灯,在花鸟商店一角

设S形相连2座扶梯

另4座均为顺人行道侧石边弧形扶梯

其中一出口还可直达大名电影院咖啡厅呢~


西藏路延安路人行天桥



西藏路延安路人行天桥曾位于市中心

桥的平面呈高脚酒杯型

杯脚在西北角采芝斋食品店门前

杯口朝向东南角大世界游乐场

可惜的是,这座桥于2003年8月拆除


徐家汇人行天桥



徐家汇于1984~1985年间

先后建造2座人行天桥

图为肇嘉浜路、天钥桥路人行天桥

2007年拆除重建


已经消失的这些地名……


提篮桥



提篮桥位于虹口区东南部

北外滩以北,面积2. 36平方千米

1956年,提篮桥区被撤销

并入了虹口区

最近,虹口区将撤销提篮桥街道

也是很让人感慨了


八仙桥


八仙桥,现在既没路牌,又没站名

但是上了老上海人一定都知道的

就在西藏路、青年会这一段啊


卢家湾


开埠之前的上海水道纵横
肇嘉浜小河弯弯向东流流到打浦桥这里拐了个弯拉出一个“S”型的弧度,继续向东现在的路名从肇嘉浜路变为徐家汇路就在肇嘉浜路和徐家汇路接头之处泰康路以南,原有一条肇嘉浜的支流“芦家湾”“卢湾”二字的由来,即在于此
泥城桥


这是一张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老照片

照片拍摄的地点是在西藏中路,南京路口

原本这里还有座天桥

2000年之后,随着人民广场改造工程启动后

天桥就被拆除了

如果上了一点岁数的老上海见了这张照片

尤其是看到照片远处的原型钢结构

我想,你们一定会脱口而出说出 “泥城桥自来火厂”的名字~


大自鸣钟


1926年公共租界老勃生路(今长寿路)

小沙渡路(今西康路)交叉口的道路中央

建起一座钟塔,人们称它为大自鸣钟

这就是上海滩远近闻名的“大自鸣钟”的由来

有时候,“大自鸣钟”代表的更多的是

几代上海人心里的符号


已经消失的这些弄堂……



说起上海,想起的就是弄堂才对

不过,最近几年的发展

摩天大楼越来愈多了

弄堂也就越来越少了……


消失的弄堂有

豆市街

v


外郎家桥街

v


吉祥弄

v


肇嘉浜

v


吉庆里

v


如意街

v


公义码头街

v


赖义码头街

v


白渡路

v


已经消失的这些匠人……


剃头匠

v


弹棉花

v


修表匠

v


箍桶匠

v


修棕棚

v


磨刀

v



狄种生意

v


已经消失的这些味道……


擂沙圆

v


油氽馒头

v



生炒热白果

v


两面黄

v



老虎脚爪

v


马头牌冰棒

v


老式爆米花

v


麻糖

v


上海麦乳精

v


棉花糖

v


搅搅糖

v


诸如此类的变化

上海还有很多

比如曾经的日料一条街古羊路

酒吧圣地衡山路

最早的美食街乍浦路、娄山关路等等

如今都辉煌不再

……

都说“越发展,越消失”

不知道未来的上海还会有什么消失呢

还请珍惜这座正在“消失”的城市吧!



点击文末“写留言”

把想说的都告诉掌门君吧~

掌门君会列出来和大家分享哦~

近期热点

终于要来了!上海到宁波全程只需51分钟,就靠这条铁路了


精彩内容

权威完整版!2018上海小学对口公布

权威完整版!2018上海初中对口公布

巴黎“老佛爷”上海10月开业,你的荷包撑得住吗

你家微波炉、电饭煲就放在冰箱旁吧!太危险了

还没考驾照的上海人,以后可能不再有考驾照了


源于魅力上海、上海观察、上海事体及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回复"优惠券"索取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等当季优惠!

 为了防止你再也找不到我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就可以关注我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