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听上师怎么说

达玛妙林 2023-11-07


有人会问:“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它实际上是一种满足感。马克思也认为,幸福是“欲望得到满足的心理状态”,这个定义比较贴切,跟我们佛教讲得很相似。佛教里是怎么说的呢?《遗教经》云:“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只要内心满足了,就算生活再简陋,也仍是一种幸福;假如内心不满足,就算生活再富足,也不会有幸福可言。可见,幸福是内心的一种状态,并非完全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


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推知,内心若没有得到满足,科学发达了,物质条件好了,也不一定就能带来幸福。爱因斯坦也说:“单靠知识和技巧,不能使人类走上幸福和高尚的生活。人类有充分的理由,把那些崇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价值的传播者,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也主张:“善就是知,知就是德,德就是福。”意思是说,要想获得幸福,其方法是先求知,再修德行善,然后才能是一个幸福的人。



可是现在人缺少的,恰恰就是德,一个没有德的人,怎么可能真正幸福呢?金庸先生就说:“今天的中国,有的人很有权力,有的人很有财富,有的人很有知识,有的人很有名气。可他们普遍都没有一样东西——良知。如此一来,纵使你拥有得再多,依然只能算衣食无忧的穷人!”


尤其是一些知识分子,像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在知识方面并不是很欠缺,跟过去的知识分子比起来,他们精通电脑等先进技术,拥有前人所不具备的能力。但是在做人方面,由于从小的教育所致,大多数人只知道想着自己,从来不考虑别人、不考虑社会,这是相当悲哀的。其实,汉地历来有很好的传统文化,教人该怎样为人处世,其中释儒道三教是中国文化的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尤其是佛教精神,对生命没有任何危害,若能懂得其中意义,对你短暂的今生、长远的来世,都会有特别深远的利益。



如今很多大学生对佛教感兴趣,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不然,完全把幸福寄托在物质上,只会让自己越来越痛苦。为什么呢?因为欲望是无有止境的,哪怕你一个人得到了天下的一切,也不一定会心满意足。佛陀在经中亦云:“世人求欲,不知厌足。假使一人得一切欲,无厌无足。


一个人拥有得再多,享用实际上也是有限的。俗话说得好:“家有豪宅万千,夜寐仅需七尺;纵有良田千顷,日食不过三斗。”所以,希望大家将眼光放低一些,生活上尽量知足少欲,不要太奢侈、太浪费。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生命渴望得到帮助,他们每天在等待、失望中饱受煎熬,对此,有能力的人不应该置之不理。


敬摘录于《寻觅爱的足迹》



清明节做什么对亡者最有利?

广大布施和极大布施的区别

若能真正了解到这点,我们对安忍痛苦就很容易做到

小心!这些罪业很容易造下,且果报非常严重……

照顾病人、父母、可怜人,比供养佛陀的功德更大!

科学之父:佛教最令我惊讶的两个概念就是……

空行荟供日 | 索达吉堪布和度母的甚深因缘

使用这个甚深的窍决,当下即可远离痛苦!

我们对某些人看不惯,很可能是前世的业缘在作怪

普贤菩萨圣诞 | 这种供养是诸佛最欢喜的,能快速圆满无量资粮!


点击“阅读原文”,有惊喜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