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玛妙林

其他

萨嘎月第四天 | 遇到逆境、困难时,正是检验自己修行

萨嘎月第天人生的旅程,不会永远是那么平坦宽畅,风和日丽,作为因善恶业力交杂而投生的人,不可能不遇到一些逆境违缘,特别是修持佛法时,更是充满着种种不顺遂的惑业和魔境。在遇到这些时,修行人千万不可扰乱自己的欢喜心。所谓的欢喜心,是不乐意相反的心态,包括种种因世出世间善法而引生的愉悦安乐心。在《无尽意经》中,欢喜心定义为随念佛法而生起的信心和胜解心。作为一个修行人,保持欢喜心非常重要,这其中有许多深妙的道理。浅层次来说,如果一个人总能保持着平和安乐的欢喜心,则不易为外境改变,做事情能高度专注,易于成功;如果总是闷闷不乐,修法做事自是无法顺利进行,就连身体也会弄得病羸不堪。丹增活佛写了《如何面对痛苦》,大家看了都很有启发,我想还应该给大家写一本《如何保持快乐》,让大家修持保持快乐的法门,像古代的大修行人一样,在任何环境中,都过着安乐无比的生活。我们都看过密勒日巴尊者的传记。尊者在山中修行时,无衣无食,一个朝拜他的僧人见到后,以为尊者生活很痛苦,哪知尊者不分昼夜浸润在佛法甘露中,“老密随心所作事,皆在大乐法界中……”随口吟出的《八种快乐歌》,其中阐述的快乐,他人是难以品尝到的。以前贝若扎那大译师遭人迫害流放时,也唱过修行人的快乐歌。这些大修行人,内心安住于对佛法的胜解信心中,一生都保持着快乐心境,外境如何险恶,也无法损减、动摇他们的修行。一般的凡夫虽无法达到这种高度,但在遇到痛苦时不能过于厌烦,遇到安乐时,也不能过于贪执,这是做人的一个基本准则。《月灯经》中说:“若遇安乐境,不应起贪欲,若遇痛苦境,亦不生厌烦。”能保持平等的心态,我们的生活就会安乐而圆满,修行也必定会日日增上。遇到违缘时,如果让忧恼不乐的情绪侵蚀自心,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引生更大的烦恼,甚至嗔心大发,彻底破坏补救、改变的机会,也失坏多生累劫所积的善行,当下与将来的生活都陷入痛苦之中。我们大多有过遇到违缘的体验,比如说生病,患病之后,如果为病苦而忧恼,对治疗疾病不但无有益处,反而会使病情加重,服多少药都起不到作用,慢慢就会发嗔恨心,恨病魔非人制造障碍,恨医生不给自己好好治疗……结果越来越糟。相反,如果在遇到疾病时,仍保持豁达、欢喜的心境,即使是重病,也会变得轻微起来。每个修行人,随自己往昔的业力,在修法中难免要遇到一些逆境、困难,这种时候,正是检验自己修行的机缘。藏族人的俗话说:“在快乐的时候,大家都像是修行人,遇到挫折时,各自的烦恼就会露出来。”这时候,可不要生忧恼,特别是男众,“男儿有泪不轻弹”,一边大发雷霆,一边挥泪大哭,那可是软弱、心理崩溃的表现。世间人的痛苦违缘,要比修行人大得多,可是那些保持着轻松愉悦心境的人,他的生活相对别人来说,是很安乐的。有一次我去朝礼拉萨,住在一家很大的私人旅馆里,旅馆的旁边住着十几个乞丐,白天他们到处乞讨,到了晚上,他们就在一块唱歌跳舞,过得特别快乐。可是旅馆里老板与我交谈时,谈吐的全是担忧、苦恼,好像他完全沉浸在悲惨生活中。我当时非常感叹:人的苦乐确实不在外境,而是在于内心对生活的态度啊!一些世间人尚能以开朗的心态将困难转变为安乐,我们修行人有更为殊胜的窍诀,为什么不能呢?《宝积经》中说:“若心得自在,诸法亦自在。”能保持欢喜而自在的心境,则于诸逆境中,自然远离引发嗔怒的忧恼情绪,而一切外境困难也就变得无关紧要。敬摘录于《入行论广释》萨嘎月第三天
2019年6月7日
其他

萨嘎月第三天 | 随时随地都可以禅修!

萨嘎月第天真正的禅修,不需要影响工作。你甚至不必单独安排时间来修行,坐车开车、上下电梯乃至行住坐卧都可以。事实上,在禅宗本来的修行中,只要你懂得以心观心,从而认识心的本性,随时随地都可以转变意念;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将心念转变为对实相的了解,就是在禅修了。《五灯会元》里有一则公案:唐宣宗问弘辩禅师:“什么叫佛心?”禅师答道:“陛下每日处理种种事务的心,即是陛下的佛心,即使千佛来作开示,也别无其他。”在座诸位每天的事情也不少,但如果你能观心,也一样会明白“即心即佛”——我们的心与佛无别。这种禅宗的修行窍诀,在密法中也有很多,不过,要有些境界才做得到。为了引发这种修行,我们要培养每日打坐的习惯。比如,早上起床后,你可以禅坐10分钟到半个小时。坐好后先排垢气:吸气,然后伴随呼气,观想贪嗔痴等烦恼从鼻孔呼出体外;这样连排三次。之后,静静地安住一会儿,不要小看这十几分钟的修行,从这里得到的平静,将为你一整天的心态输入正能量,起到很好的调整作用。晚上睡觉前,最好也禅修几分钟。这时候禅修,就像通过按摩去除身体的劳累一样,轻轻松松坐一会儿,内心的疲倦和杂乱就消失了。可以说,这是一种心理按摩。对于只会调身而不会调心的现代人来讲,很多人心理出了问题,有时也作心理咨询,但这个效果很难说。倒不如平时就培养禅修的兴趣,以启发内心的宁静,当你有了这份宁静,在生活的所有时刻,都可以保持良好的条理性。佛教认为,现实中的一切都是心的造作,而当你的心完全处于一种宁静、澄清状态时,会形成强大的专注力。就像非洲猎豹专注猎物并捕获一样,专注力可以让管理者迅速作出合理抉择,让科学家一瞬间得到新的发现,而前辈的佛教智者们,更是以一种非同寻常的专注,开启了智慧。所以,如果能把握好规律性的禅坐,以及行住坐卧中随时随地的禅修行为,我相信,只要假以时日,不论是男士女士,我们终将迎来自己生命中的奇迹。敬摘录于《禅宗与心灵救助》萨嘎月第二天
2019年6月6日
其他

萨嘎月第二天 | 贪吃也会引起死亡……

萨嘎月第天在饮食方面,致死的因缘不计其数:许多人抱着对身体有利的希望,争相享用一些昂贵的食品,结果不但对身体无益,反而食物变成毒,诱发各种各样的疾病;或者有些食物不宜合在一起食用,如牛肉配红糖、狗肉配黄鳝,同吃则发生不良反应引起中毒,乃至会置人于死地,但很多人却没有这种常识;还有些食物因烹调方法不当,或者贮存不当,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毒素。尤其是一些肉食更为可怕。2004年,广东佛山超过100万人感染了肝吸虫病,据了解,这次致病的原因,是当地人有吃生鱼肉的习惯,却不知这些“美味”竟然是肝吸虫的大宿主。以前藏地也有人爱吃生的羊肉、牛肉,其实这些生肉中含有大量细菌、病毒、寄生虫,吃到肚子里以后,可引起种种恶疾。还有,南方很多人喜欢吃猴脑,但医学专家表明,猴子身上有一种可致命的病毒(猴白血病),一只携带病毒的猴子,即使只对人吐口唾沫,也可能致人感染,更不要说去生吃猴脑了。然而在当今时代,大多数人过分贪爱荤腥,肆无忌惮地享用血肉,根本没有佛教因果观念。在藏地,华智仁波切没有出世之前,因受苯波教传统的影响,享用血肉的现象非常严重,人们似乎没有不染上“玛敦”病或“夏珍”病的。而在汉地,尤其是住在海边的人,经常生吃虾蟹等海鲜,因此而罹患肺吸虫病、肝吸虫病、菌痢、肝炎的不胜枚举。如1983年和1988年,上海发生了两起甲肝大流行,前一次发病人数2万人,后一次发病人数达31万多人。调查证明,这都是由于生食毛蚶引起的。现在人不但对“海味”极有兴趣,即便是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的“山珍”,也不愿意放过。可是食用这些野生动物,并非安全无虞、高枕无忧。例如巨蜥的身上,就被检测出有近700个寄生虫体,一旦将其吞食下腹,其危险性不言而喻。不过,不吃肉就不会有这些担忧,所以对吃素的观念,大家理当广泛弘扬。如果你懂因果,读过《楞严经》、《涅槃经》,就会对此非常清楚,但即使你不信这些,仅仅是为了身体健康,吃素也有很大利益。前不久,我看到老年编委的一本书中,有个记者问本焕老和尚:“佛门里的人不吃肉,好像不太科学,我觉得人体需要营养。”本老笑笑说:“你看看我的身体,活到102岁了,我缺不缺营养?”吃肉为什么能损害健康呢?因为肉食会破坏人体的免疫力。吃肉过度的人,体内细胞酸会堆积过多,超出一定的负荷时,身体的细胞会发生老化,影响白血球的抗病毒能力。而且,肉食吃进身体之后,在大肠里会堆积很多残渣,进而产生大量细菌,散发出种种毒素,形成致癌物质,造成身体不健康。所以,他们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断肉茹素、改变饮食习惯,才可以让人健康长寿。因此,我们确实不适宜吃肉,否则,各种疾病会在身上此起彼伏,直接影响寿命的延长。为何汉地高僧大德中,百岁老人比比皆是,而世间人中,长命百岁者寥寥无几?实际上原因也在这里。所以,凡是希望长寿的人,最好能够坚持素食。如果你长期茹素实在有困难,那也应该少吃肉,每个月的佛教节日中尽量吃素,逐渐把这种习惯培养起来。不然的话,我们的生命本来就不长,再加上饮食习惯不合理,活的时间就会更短了。敬摘录于《前行广释》萨嘎月,功德百万倍
2019年6月5日
其他

萨嘎月,功德百万倍 | 行持善法最好的7种方式

萨嘎月第天藏历四月氐宿出现,故名氐宿月(萨嘎达瓦)。这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期间不管行善与恶都会变动百万倍的数量。(6月4日)今天就是萨嘎达瓦的第一天。萨噶达瓦节又称佛吉祥日,是藏传佛教的传统节日,藏语称:萨噶达瓦节。南传佛教国家的信众又称:卫塞节,意为月圆日。对于佛教信众来讲,是一极不平凡而又神圣的日子。它与佛陀一生中三件重要的大事联系在一起,即:诞生、成道、涅盘,是个三期同庆的吉祥的日子。在萨嘎月执任何善法,功德都不可思议。经书记载:在普通殊胜日行持善法也有极大功德,尤其是在四大节日中行持念咒、顶礼、供养、为僧众供斋、持戒、修持慈悲心与菩提心等任一善法,其功德都会呈十亿倍地增长。也就是说,仅仅念诵一遍咒语,就能得到念诵十亿遍的功德,其它所有善法也可依此类推。为了感恩佛陀的慈悲教诲,在藏历四月份,很多佛子素食放生,专意朝佛供佛,有的还会斋戒修行,或是去转经磕长头。因为佛祖释迦牟尼曾言:“此日行一善事,有行万善之功德。”
2019年6月4日
其他

以欢喜心行善,一定能成办,功德增上无量倍!

以欢喜心行善,事无不办
2019年6月3日
其他

​这样的心态,是世间当中最好的!

于诸乏乐者,多苦诸众生,足以众安乐,断彼一切苦,更复尽其痴,宁有等此善!安得似此友!岂有如此福!
2019年6月2日
其他

儿童节|孩子调皮、厌学、爱玩手机怎么办?堪布送你育儿经

跟小孩子们一起,自己也变得天真无忧了。敬摘录于索达吉堪布新浪微博成长过程中,需要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教育,而孩子现在正面临的,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汉地有个好习惯:只要有孩子,就尽量让他读书,不像以前鲁迅先生所说的,富人和穷人都不愿意读书。可是读书的话,现在很多人读不到人类智慧的结晶,对人生没有什么引导。关于这方面,父母理应善加观察,倘若你觉得我讲的有失公允,不愿意接受,那也可以当我没有说。
2019年6月1日
其他

我们的住处和外在环境会经常变化,该如何应对?

当年米拉日巴尊者离开玛尔巴罗扎上师的时候,玛尔巴上师对米拉日巴尊者说:“你回去之后,修行的地方可以是雪山,可以是山洞,也可以是森林,不管在哪里,住处不重要,最关键的是你修行的心态不要改变。”——索达吉堪布我们的环境在不断地更换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拥有的田地是无常的,表面上看归“我”所有,其实主人换过无数次了,不一定是“我”的。恐怕你们不太懂什么是所谓的牧场,我们藏地有牧区,澳洲、欧美国家也有一些,他们可能也要放牧。帕单巴尊者当时是指印度牧场还是藏地牧场?应该是藏地吧。藏地牧场是什么样呢?牧民选定一个地方后,马上搭帐篷居住在那里,周边的草被牛吃完以后,又立即搬迁,春夏秋冬搬过无数次。色达和炉霍附近的牧民,有时会在马路边支帐篷,你们坐车时偶尔能看到,今天有两个帐篷,过两天就搬走了,春天又回来了,之后又消失了,始终无定期地搬来搬去。同样,我们现在拥有的大环境,整个世界、国土、草原,乃至自己的房间,都像牧场一样不断地更换。这一点在生活中不难看出,比如在我的记忆中,汉族四众道友上课的地方,最初是在桑耶塔那边,后来在甘多拉经堂上面的小房子里,其后有了汉经堂,1997年又在“国际学经堂”,后来我们搬到了大经堂这边上课,又到教学楼那边,现在在这里,以后搬到哪里去也不得而知。从我们上课的地方,包括很多道友居住的地方都能看到无常。可能你刚来的时候住在土房里,之后换到某个地方,现在又换了地方,在无可奈何中变来变去。本来认为是自己的住房,有些道友把房子装修得非常好,晚上出现一场大火便全部吞没了,消失了,第二天一看:“哇,我刚刚装修完,天哪!”(众笑)对环境不要特别地贪恋所以,我们对环境不要特别地贪恋,但并不是说对环境、住所,一点不打扫。只是不要像有些世间人,为了房屋、为了院子、为了一件小事,就与他人吵架、打架,甚至付出自己宝贵的性命等等。世间上的事千奇百怪,这些都是一种贪执,根本没有意义。当年米拉日巴尊者离开玛尔巴罗扎上师的时候,玛尔巴上师对米拉日巴尊者
2019年5月31日
其他

皈依戒一定要受,否则来世无法获得人身!

尸罗,译作戒,戒是一切功德之本,有大小乘之分。大乘的菩萨戒,须以小乘别解脱戒为基础,阿底峡尊者在《菩提道灯论》(《菩提道灯论》云:“若常具余七,别解脱律仪,乃有菩萨律。”)中也说:若具有七种别解脱戒的任何一种,方有菩萨戒,否则菩萨戒便无依处。如今有些人,对戒律有诸多误解。个别学密的人不重视戒律,说修大圆满、大威德不必执著,什么都可以随心所欲。其实这是错的,因为在你接受灌顶时,首先受的就是别解脱戒。也有净土宗的个别法师认为:只要你念佛就行了,念佛本身就具足皈依与戒律,所以不必单独受戒,戒只是佛教的一种形式。这种说法也不对,学净土的也要以戒作基础,如《观经》云:“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可见,戒是一切功德的基础。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说:“戒如动静之大地,一切功德之根本。”此义其实源于《华严经》,如云:“如诸众生及草木,一切生长咸依地,世及出世诸善根,皆依最胜尸罗地。”意思是说,就像众生与草木都要依地而住一样,世出世间的一切功德与善根,也必须依赖于戒律的基础,才能得以增长。因此,不论学习显宗还是密法,都不能轻视戒律,离开了戒律,也就失去了功德的所依。即使你是在家人,学佛也要从三皈五戒开始。倘若受持五戒有困难,那皈依戒也一定要受,否则,来世便无法获得人身。
2019年5月30日
其他

故意摧毁佛像、佛经,以轻毁心使用僧衣,当场就会感受报应!

于佛塔像法,诽诋损毁者,吾亦不应嗔,因佛远诸害。对佛像、佛塔、佛法说非理诋毁之词并加以摧毁的人,我们理应生起悲心,知道他是业力现前、非常可怜,千万不要生嗔恨心。原因何在呢?因为三宝的所依,从究竟的名言实相来讲,诚如《宝性论》中所说,这些属于无为法,远离一切损害;从名言现相来讲,佛像、佛经、佛塔全部是无情法,摧毁一尊佛像,佛也不会觉得特别痛,因此没有必要特别伤心,更没有必要生嗔恨心。有些人自己学佛,而家里人反对,到佛堂去把佛像砸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痛不欲生,一边大声哭着,一边生起无法抑制的嗔心:“你这个该死的,敢砸我的佛像?我今天非要跟你拼了!”和家人闹得天翻地覆、不可开交。其实,这种做法并非明智之举,为什么呢?此举一方面能使你的罪业增长,另一方面,也无法让别人对三宝生起信心。现在这样的家庭冲突经常上演,很多人为此大打出手,搅得四邻不安。但真正按照佛教的原则,修行人即使为了佛像、佛塔、佛法,也不应该造恶业。《亲友书》中说,哪怕为了供养处的比丘、婆罗门、父母上师等,也绝不能造罪业,否则自己感受地狱痛苦时,他人一丝一毫也不能分担(颂云:“汝为沙门婆罗门,师客父母王妃眷,亦不应造诸罪业,地狱异熟他不分。)。而且,三宝本性空寂,并没有真实自性,《金刚经》中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究竟的三宝,不管是佛宝还是法宝,都是灭谛所摄的无为法,根本不会受到任何损害。既然没有损害,为此生嗔又有何必要呢?且若对他又吵又打,很可能以后无法摄受他。所以大家平时遇到这种情况时,尽量不要让自他产生烦恼。他人损害三宝的恶业,自有因果来判定裁决。阿富汗灭佛,不久后就受到了严厉的报应,还有汉地“三武灭佛”、藏地朗达玛灭佛,这些帝王无所顾忌地摧毁佛像、烧坏佛经,后来果报统统成熟在自己身上。《法苑珠林》中也有一则公案:唐朝有一妇人,家里很穷,儿子在寺院里出家。有一次,这个妇人没有小衣(小衣:衬裤,贴身穿的单裤。),就到儿子的寮房中,取用旧袈裟作小衣。刚穿在身上,和邻家妇女站在一起,突然觉得脚开始发热,渐上至腰。瞬间天上疾雷震空,该妇女被雷火烧焦,背上提有一行字:“用法衣不如法!”可见,不要说故意摧毁佛像、佛经,就算以轻毁心随便使用僧衣,也会当场感受报应。纵然今生没有受报,来世也会受倍尝痛苦,对境极严厉殊胜之故。所以,对这些人的愚痴之举,我们不但不能生嗔心,反而应生起大悲心。然而,有些人可不是这样,自己出了家或者受了菩萨戒,看到家人诽谤三宝造恶业,就随顺他们——有些还俗了,有些再不学佛了,跟着他们同流合污。这种行为是不合理的!你应该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能随着外境而转。尽管很多人刚开始不接受,甚至诽谤佛法、摧毁佛经,但通过你的坚定发心,慢慢会感化他们的。所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对境,自己的欢喜心不要搅乱,别人摧毁三宝所依时,不应该对他生嗔心。原来阿富汗的大佛被毁时,世界上许多佛教徒极为愤恨,准备采取行动进行报复。但这不是佛教徒的做法,大乘佛教的精神,跟世间行为和其他宗教完全不同。如果你有能力,可以用方便善巧阻止他,假如实在无能为力,也不要生气,而应对彼生悲悯心,多念金刚萨埵心咒回向给他。听说有些居士遇到家人反对,经常被外境所转:“算了算了!你不要摧毁佛像,为了保护你,我今后不学佛了,也不看经书了!”这样的话,对方认为这是最好的一种手段,从此以后只要你看经书,他就马上把经书烧掉。其实,如果你对教理有所了解,更应精进学佛,家人反对得越厉害,自己应该越坚强,学佛的决心永远不能动摇——“你烧就烧吧!反正它是无情法,你烧一本,我再到寺院请一本,你烧多少也无所谓。”若是这样坚决,对方也无计可施。现在汉族人家里,烧经书、毁佛像的现象非常多,此时大家不要苦恼,也不要生嗔恨心,这就是作者给我们的教言!敬摘录于《入行论广解》皈依三宝的人今生遣除一切损害,后世将获得解脱和佛果!当个平凡的修行人,有多少钱比较好?在自己死之前,最好对财富的分配做好准备!有些鬼魔比人还可怜,为什么?能不能吃供过佛的东西?供养三宝需要哪些特殊供品?在漫长的轮回中,亲人的本来面目很“可怕”!人与人之间很多的不愉快都因贪嗔而引发,如何才能不受情绪的损害?千万不要看电视、闲聊等浪费时间,务必精进来学习佛法!对身体非常执著、喜欢打扮的人,修行不会成功!该如何对治?与人交往时,要去除虚浮的成分——承诺前必须慎重!点击“阅读原文”,有惊喜哦!
2019年5月29日
其他

皈依三宝的人今生遣除一切损害,后世将获得解脱和佛果!

举个例子来说:从前,一个盗贼被主人逮住。主人一边念皈依偈,一边用棍棒打他,念一声“皈依佛”就打一下,这样三句皈依全部念完后,才将他放了。盗贼想:“释迦牟尼佛的恩德实在很大,幸好皈依偈只有三句,如果有四句的话,我可能已被打死了。”在他心中,好像皈依偈的声音与疼痛成了无二无别,脑海里一直回响着朗朗的皈依偈。他到一个桥下躺了下来。这时桥上来了许多鬼魔,说“这里有个皈依三宝的人”,都不敢过桥害他,便吵吵嚷嚷地逃走了。其实《大庄严论经》里也有这个公案,说是往昔有一位比丘,家里常被盗贼光顾。一次他在家里时,盗贼又来撬门。他发现后,说:“我看到你就害怕,你不要进来了,只要把手伸进来,我把你需要的东西给你。”盗贼信以为真,就将手从门缝里伸进来。比丘马上用绳子把他手捆起来了,然后拿着一个棍棒,念一句“皈依佛”就打一下,盗贼因害怕就重复一遍;念一句“皈依法”打一下,盗贼重复一遍;念一句“皈依僧”打一下,盗贼重复一遍。这样打了三下,就把他给放了。后来这个盗贼也出家了。所以,就算在别人的逼迫下,自己口里念诵,或心中忆念皈依偈,也有这么大的功德,三宝的加持确实非常殊胜。当然,在这里要给大家澄清一下:现在汉地有些人,引用这个公案反驳藏传佛教的四皈依,说“四皈依害死人”。理由是什么呢?因为刚才那个盗贼之所以出家,是他觉得:“佛陀真是慈悲,多亏只讲了三个皈依,如果有四皈依的话,就把我给打死了。”所以,这些人就说四皈依不合理。这完全是一种可笑的谬论。那个盗贼说幸亏没有四皈依,不然就被打死了,是此经中特定的故事情节,不能以此就说四皈依害死人。其实,四皈依并无任何不合理之处。藏传大德在皈依三宝的基础上,加上皈依上师,也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如果上师是魔鬼的话,你不皈依也无可厚非,但不管是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中,上师都是值得皈依的对境,那为什么不能皈依呢?比如,汉地的《苏悉地经》云:“弟子之法,视阿阇梨,犹如三宝。”还有《大辨邪正经》也说:“未知者令知,亦当归依真善知识;未觉者令觉,亦当归依真善知识;未悟者令悟,亦当归依真善知识;未通者令通,亦当归依真善知识。”尽管皈依三宝非常重要,但三宝的教义依靠谁来传给我们呢?就是善知识。没有善知识的话,根本无从得到佛教的真义。《华严经》中也说:“尊重恭敬诸善知识。”为什么呢?因为善知识“满众生心,如如意宝”。可见,《华严经》说上师就是“宝”,我们皈依三宝和皈依四宝没什么差别。还有,《大教王经》云:“此阿阇梨佛无异。”《瑜伽大教王经》亦云:“此金刚阿阇梨,即是一切如来。”既然上师就是佛陀,那你皈依佛之后,再皈依与佛无别的上师,会不会害死你呢?所以,有些人真的太愚痴了,什么道理都不懂,就随便胡言乱语。其实,若把魔众或石头放在三宝当中,让你皈依,你不愿意也可以。但上师是那么殊胜的对境,汉传佛教中早晚课的念诵仪轨,也并非全是佛说的,好多都来自上师的结集、上师的语言,你们天天都念这些,怎么可能害死你?我平时给别人皈依的话,有时候念《圣解脱经》中的“南无布达雅,南无达玛雅,南无僧嘎雅”,用的是三皈依;有时候按照藏传佛教的“皈依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念的是四皈依。这两个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差别。就像你从印度请来一个金戒指,上面再镶嵌一个藏地的金刚钻石,这有什么不可以的?现在汉地个别人,对自己的语言不负责任,看到一段佛经就断章取义,开始诽谤这个、诽谤那个,这实在是愚痴之举。你连三相推理的基本逻辑都搞不懂,就想推翻藏传佛教的智慧大山,真的是白日做梦,非常可笑。这样的结果,不会是四皈依害死你,而是你的语言会害死你,让你永远沉溺在地狱中感受无边痛苦,所以说话不可不慎啊!言归正传,假如我们从内心诚挚皈依三宝,不但今生可遣除一切损害,后世也将获得解脱和佛果等,有不可思议的功德。《无垢经》也说:“皈依之福德,若其具色相,遍满虚空界,彼将胜虚空。”皈依的功德无法衡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故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能舍弃皈依,有因缘的时候,还应通过各种方法劝他人皈依。《杂宝藏经》中讲过一个故事:昔日有位长者,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女儿虔诚信奉三宝,出家后证得阿罗汉果;另一个女儿不信三宝,持有各种邪见。后来,父亲跟不信佛的女儿说:“如果你皈依佛陀,我就给你一千金;若能再皈依佛法和僧众,并受五戒,我给你八千金。”这个女儿特别贪财,为了金钱就皈依了。她死后转生于天界,用神通看到生前的因缘,对三宝生起了信心,于是来到人间向佛陀求法,之后获得须陀洹果。所以,有些人的父母亲友,实在不信佛教的话,你若有钱财方面的能力,可以跟他们说:“你要能皈依的话,我每个月给您一百块钱!”(众笑)要知道,皈依三宝的功德相当大。《般若摄颂》中云:“皈依福德若具相,此三界亦成小器,大海乃为水宝藏,藏合
2019年5月28日
其他

当个平凡的修行人,有多少钱比较好?

有些人拥有财产和名声后,了知这些无有实义,因此不是特别执著。而有些人恐怕不是这样,有了这些就开始生傲慢,这是非常不好的。其实一辈子当个平凡的修行人,这应该是我们最希求、也是最羡慕的,即使没有这种因缘,有一些财富名声时,也应该尽量把握自己。以前卡绕巴尊者在讲法时,旁边有一只鹞鹰抓麻雀,尊者就用神通观察它的来世,发现它来世会成为势力雄厚、财富圆满的大德。但这个大德死了以后,变成特别可怕的恶蝎,由于业力所感,它被闭在岩石中,无数含生蚀食着它,长年感受巨大的痛苦。所以,具有财富之时,对自己有利无利也不好说。有些人认为有了财产,生活就有着落了,很多居士也经常抱怨,现在生意不顺利,别人都有洋房轿车,自己看起来非常可怜。其实有了这些以后,修行不一定会上进的。大多数财富丰足的人,修行不会成功,这也是真事,并不是我诽谤很多人。当然,不敢说所有的人都是如此,有些人就像蒋阳钦哲旺波一样,尽管财富非常圆满,但了知这不过是如幻如梦,像云彩般无有实质,自己不起一点执著,只是用它来帮助众生、利益众生,这样的高僧大德肯定有。但一般的修行人有了财产以后,可能什么事情都不成功。以前格鲁派有一位格西,他的修行非常好,可与文殊菩萨如人与人对话般进行交谈。后来他的施主比较多,一段时间内见不到文殊菩萨了。于是他向一位有神通的大德请问原因。那位上师问:“你以前就有这么多财产吗?”他回答:“以前没有,最近我遇到一个大老板(开玩笑!古代可能没有这种说法。),最近我遇到一些施主,财源比较不错。”上师说:“你做一次灭财佛事吧!(就是把所有财富不要了。这样的佛事,可能现在人都不喜欢,大家很喜欢发财佛事。)”他如是照办后,以三宝的加持力,财富逐渐化为乌有,他又成了知足少欲的平凡修行人。在那个时候,所有的修行境界恢复如初。我经常这样想:在座这么多的出家人,已经学了这么多年,以我的分别念来推测,今后你们在各大寺院里当方丈、当住持,肯定有很多了不起的高僧大德。但我唯一希望你们有财富、地位、名声时,尽量要把握自己。如果那个时候趾高气扬,觉得在世间上自己说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越来越贪得无厌的话,恐怕你的修行和事业不一定成功。因此,当你们成为受到众人赞叹的高僧大德时,不要太贪了,财产犹如水泡,没有实在的意义,在修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仅是我们出家人,居士也要明白财富无实的道理。有些人因前世做了一点小功德,即生中的财富可能突然暴涨,如前段时间国内房价特别高,人们像发疯了一样,开始大搞房地产,后来又是股市猛升,大家纷纷买股票……实际上你遇到一些机会的话,发财虽然很容易,但灭财更容易。尤其像我们藏地,一家人若有一两百头牦牛,大家就认为他非常富裕,如同龙王一样。(当然,这只是偏僻山沟里的说法,不然龙王的财富岂止一两百头牦牛就可以了,两百头牦牛最多几十万。)可是冬天出现雪灾、饥荒时,牦牛马上就全部死掉了。现在有些大老板也是有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几亿等等,后来因生意破产、公司倒闭,一下子就家破人亡了。财富的增减相当容易,所以我们有了财富时,应尽量用它去帮助可怜众生、做上供下施,除此之外,也没有必要太执著,否则一定会堕入恶趣的。《弥勒狮吼经》中云:“以利养恭敬、亲友、施主、智者或贤者这四缘生起骄慢,则为速堕地狱之因。”因此,有了名声财富时不要贪了,太贪不会有好结果,自己应该把握自己,不然来世变成什么也很难说,这方面的公案是比较多的。敬摘录于《入行论广解》在自己死之前,最好对财富的分配做好准备!有些鬼魔比人还可怜,为什么?能不能吃供过佛的东西?供养三宝需要哪些特殊供品?在漫长的轮回中,亲人的本来面目很“可怕”!人与人之间很多的不愉快都因贪嗔而引发,如何才能不受情绪的损害?千万不要看电视、闲聊等浪费时间,务必精进来学习佛法!对身体非常执著、喜欢打扮的人,修行不会成功!该如何对治?与人交往时,要去除虚浮的成分——承诺前必须慎重!修行中感觉疲惫时,要继续坚持还是先暂时休息?什么是慈善?小女孩的这句话,让巴菲特赞叹!点击“阅读原文”,有惊喜哦!
2019年5月27日
其他

在自己死之前,最好对财富的分配做好准备!

不管在任何时代,慈禧时代、宋美龄时代或是今天的时代,人们对富贵的执著是一样的,但当你了解了它的无常性,就不会那么执著了。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富贵虽乐,一切无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轻躁不定。”财富虽然可以给人带来快乐,但这是暂时的、无常的,终将被他人享用;而且,钱财总是让人心思散乱、心神不宁。今天在座的有很多是两岸商会中的有钱人,所以我想提醒大家:在你死之前,最好对财富的分配有个准备。人什么时候死很难说。有法师说:“我们暂时不会死。”这是不了义的。禅宗里是有“不生不灭、不来不去”的境界,一切都是鸟语花香,开开心心、快快乐乐,但在了悟这种境界之前,谁能那么洒脱?我们要真切地面对死亡。然而,当你死的那一天,再一条条去安排,可能就来不及了。前段时间李开复在微博上说:“世事无常,生命有限。原来,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乔布斯也说:“记住,你即将死去。”他确实把每天都当最后一天对待。可能绝症就有这种作用:你知道活不久了,你醒了,于是理性地看待生命。其实理性不一定要在这时候才开始,越早越好。我们不是钢铁制成的,我们身体里有的只是血、肉、骨头,哪一样都不坚固。到时能不能烧出舍利?很难吧,要修行。但这个无所谓,最重要的,就是你活着时有没有找好接班人?有没有发现更有意义的事情?说这些也没什么不吉祥的,因为我们一定会离开,而且,说不定非常突然。人什么时候死是不好说的,很多大企业的总裁就是年富力强时离开的,突然离开了,均瑶集团总裁死的时候只有38岁,留下了39亿。当时人们都觉得突然,但佛教认为这很正常,因为一切法的存在离不开因缘:因缘聚合了,生;因缘离散了,灭。这就是无常,客观事实,任何人都无法颠覆。对于这种事实,我想,我们认识它不难,但要正视它,很难。敬摘录于上海佛学文化社会化传播高峰论坛演讲有些鬼魔比人还可怜,为什么?能不能吃供过佛的东西?供养三宝需要哪些特殊供品?在漫长的轮回中,亲人的本来面目很“可怕”!人与人之间很多的不愉快都因贪嗔而引发,如何才能不受情绪的损害?千万不要看电视、闲聊等浪费时间,务必精进来学习佛法!对身体非常执著、喜欢打扮的人,修行不会成功!该如何对治?与人交往时,要去除虚浮的成分——承诺前必须慎重!修行中感觉疲惫时,要继续坚持还是先暂时休息?什么是慈善?小女孩的这句话,让巴菲特赞叹!要达到什么修行境界才可以捐献自己的器官?点击“阅读原文”,有惊喜哦!
2019年5月26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有些鬼魔比人还可怜,为什么?

本来,所谓的上师、僧人,是无偏救护一切众生的依处与怙主。可如今有些上师,认为对自己热情款待、大作供养的施主是自方,口中也说“我保护你们、救护你们”,并赐予灌顶加持。而将那些由恶业牵引转为低劣身体、兴风作浪的鬼魔看作敌方,对它们生起嗔恨,口中喊着“杀杀、打打”,身体做出打击的姿势,认定这些害人的鬼魔该打该杀,并用恶咒进行降伏。这样的话,说明他相续完全落入了贪嗔的控制中,没有生起平等的悲心。《正法念处经》云:“若悲心庄严,则为人中天。若人无悲心,是则常贫穷。”一个人如果没有悲心,就算外表再怎么风光,实际上也很贫穷。其实若好好观察,我们就会发现,那些作害的鬼魔比施主还可怜。为什么呢?因为它们以恶业感召,转生为低劣之身,感受着无量的痛苦、恐惧,常常是饥渴交迫,始终处于忧虑之中,相续充斥着嗔恨、野蛮与粗暴,大多数死后会立即堕入地狱,再没有比它们更可怜的了。而对于施主来说,虽然暂时遭受一些病痛或苦恼,表面上看来很可怜,但实际上依此只会消恶业,不会积恶业。可那些鬼魔,怀着恶心危害众生,必然会被这一恶业引入恶趣深渊。所以,释迦牟尼佛才以大慈大悲、善巧方便,宣说了强行驱逐、降伏鬼魔的法门,这也是在悲悯它们,就像母亲打骂不听话的小孩一样。这种降伏事业,只对那些有能力断绝众生造恶、并将其神识引到净土的人才有开许。否则,认为施主为自方而贪执、鬼魔为他方而嗔恨,这种以贪心护持自方、以嗔心打击他方的方便法门,佛陀又怎么可能宣说呢?我们一定要知道,在佛教的教义中,绝对没有以嗔恨心来饶益众生的。《十住毗婆沙论》也说:“若以贪欲心,嗔恚怖畏心,舍一可度者,是断佛道根。”如果你要行持降伏事业,必须有斩断众生造恶业的能力,还要能把这些众生接引到清净刹土,不然的话,佛陀也不开许行持。降伏法门,不但密宗中有,显宗中也提到过。比如,《涅槃经》里讲过一个圹野饿鬼,每天都吃人。后来佛陀发现度化它的因缘已成熟,就幻化成一个大力鬼,震动它的宫殿,令其不得安宁。圹野饿鬼带着眷属出来,见了大力鬼特别害怕,昏厥倒地。佛陀把它救醒,恢复了如来身相,给它宣讲佛法,令其受不杀生戒。受戒以后,圹野饿鬼问:“我及眷属向来以食用血肉为生,如今受戒不杀生,岂不要饿死?”佛陀承诺:“从今以后,我会让声闻弟子无论在何处修行佛法,都为你们布施饮食。”这部经中佛陀的示现,也是一种间接的降伏。其实,假如你以贪心、嗔心降伏鬼魔,不但它们不会言听计从,反而会令自己深受其害。不仅心怀贪嗔不能驱逐鬼魔,甚至执其为实有,也同样制服不了它们。从前,米拉日巴尊者住在穷隆穹县时,有一次出门去拾柴,回来遇到一阵猛烈的狂风,把破烂的衣衫吹得四处飘掀。他用手拉住衣衫,手中的柴差点被风卷去;用手紧紧抱住柴,狂风又把他的衣衫吹得四散飞扬。两难之际,他突然意识到这是一种我执,于是放下一切不管,静坐在地上。狂风过后,他再捡起一点点柴薪,带回山洞。刚进山洞,他发现五个丑角鬼,瞪着碗大的眼睛,在他的洞中。一个丑角鬼坐在他床上讲法,另两个坐在下面听法,一个在旁边伺候,还有一个则在随意翻阅他的经书。米拉日巴尊者一见,最初觉得很惊奇,以为是本地的护法山神来捉弄他,就唱了一首道歌,说这里的山怎么吉祥,水怎么吉祥,我们之间和谐共处,唱完这个歌后,希望你们还是高高兴兴回去。结果五个鬼听后,不但没有离开,反而一个个瞪着大眼睛,獠牙毕露,想要吃他一样。这时,米拉日巴才发觉它们是魔的化身,马上祈祷上师、观想忿怒本尊,持诵猛咒,但起不到作用;然后又观大悲心,讲因果法门,仍不能赶走它们。尊者暗想:“上师玛尔巴曾传授我:轮涅诸法的一切显现,全部是心的幻化,而心的本体也是空性光明。若将魔障执为实有,肯定起不到什么作用。”于是他安住在鬼神为自心显现的定解中,唱了一首大手印道歌,然后径直走入山洞。这个时候,五个丑角鬼非常害怕,眼睛骨碌碌地东张西望,找寻逃处。慌乱中四个妖魔消融于一个主魔身中,这个主魔变成一股旋风,当下消失得无影无踪。米拉日巴这才明白:“原来是魔王哦那雅嘎来寻隙扰乱。方才我在洞外捡柴时的那阵狂风,也一定是它作的怪。蒙上师加持,此番它毫未得逞!”敬摘录于《大圆满前行》能不能吃供过佛的东西?供养三宝需要哪些特殊供品?在漫长的轮回中,亲人的本来面目很“可怕”!人与人之间很多的不愉快都因贪嗔而引发,如何才能不受情绪的损害?千万不要看电视、闲聊等浪费时间,务必精进来学习佛法!对身体非常执著、喜欢打扮的人,修行不会成功!该如何对治?与人交往时,要去除虚浮的成分——承诺前必须慎重!修行中感觉疲惫时,要继续坚持还是先暂时休息?什么是慈善?小女孩的这句话,让巴菲特赞叹!要达到什么修行境界才可以捐献自己的器官?因可怕的恶咒而发狂杀人,佛陀一句话就让他醒悟!点击“阅读原文”,有惊喜哦!
2019年5月25日
其他

能不能吃供过佛的东西?供养三宝需要哪些特殊供品?

皈依了三宝以后,阿底峡尊者说,供养三宝不能间断,因此,很多老修行人在吃饭时、睡觉时、起床时,经常念一些偈颂来感恩三宝、忆念三宝、供养三宝,自己的一切威仪摄于三宝的氛围中,在三宝的加持阳光下进行运作。不间断的供养三宝真正的大乘修行人,有生之年最根本的就是对三宝生起诚挚信心。要想有这种信心,就应该推翻外道的观点,与外道的见解不能混为一谈,始终提醒自己是一个佛门弟子。皈依了三宝以后,阿底峡尊者说,供养三宝不能间断,因此,很多老修行人在吃饭时、睡觉时、起床时,经常念一些偈颂来感恩三宝、忆念三宝、供养三宝,自己的一切威仪摄于三宝的氛围中,在三宝的加持阳光下进行运作。然而末法时代,很多修行人并不是这样,所以我希望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应当时时忆念三宝和祈祷三宝,只有这样,修行才会逐渐归入正道。藏传佛教专门有一个偈颂,不管到哪个寺院或者居士团体,大家在饮用食物之前,都会将献新部分先放在献新杯里,然后念这个偈颂供养三宝。献新杯就是供护法杯,它不仅可以用来供护法,还可以当作供三宝的碗(拉萨等地称之为“献新碗盏”)。现在有些人分别念非常强,认为护法杯就是供护法的,每个护法神要准备不同的杯,不然他们到时候会打架,而且本来是护法神的杯子,如果再让佛法僧三宝用,那肯定不行。这种分别念是不合理的。作为修行人,我们平时喝茶、喝水、吃饭时,应该将献新部分放在献新杯里供上。假如没有条件每顿都供,至少早上起来要供一次,其他时候只是念诵就可以。念诵的偈子是:无上本师即佛宝,无上救护即法宝,无上引导即僧宝,供养皈处三宝尊。用藏语来说,就是:敦巴拉美桑吉仁波切,秀巴拉美丹秋仁波切,珍巴拉美根登仁波切,嘉内滚秋森拉秋巴波日。
2019年5月24日
其他

在漫长的轮回中,亲人的本来面目很“可怕”!

圣者嘎达亚那曾说:“口食父肉打其母,怀抱杀己之怨仇,妻子啃食丈夫骨,轮回之法诚稀有。”这个公案前面已讲了,在此不再赘述。《法句譬喻经》中也有个公案,跟它的情节比较相似:往昔佛陀在舍卫国时,当地有一位婆罗门,财富无数,但为人非常吝啬。有一次,他杀了一只鸡,把所有的门全关上,烹调做成美食,跟妻子和儿子一起分享。佛陀知道度化他的因缘已成熟,就化现成一个沙门,以神通突然出现在他面前,请他布施修福。这一家吃得正欢,看到沙门来化缘,就很不高兴。婆罗门狠狠地骂道:“你真是无耻,不知惭愧!我们正在吃饭,你却不请自来。”沙门回答说:“卿杀父妻母,供养怨家,不知惭羞,反谓乞士,何不惭羞?”意思是,你杀的鸡是父亲转世,娶的妻子是母亲转世,养的儿子是前世的怨仇,如此都不知道羞愧的话,却反说我这个沙门无有惭愧,简直是岂有此理。婆罗门听后大惊。佛陀以神通令其忆起宿命,并为其说法,他当下得证了须陀洹果。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美国阿拉斯加州有个人叫波特,他出生于1907年,2岁时就能讲自己的前世,说他前世是印第安族的一个人,在一次战争中,被敌人用长矛刺死了。而杀他的凶手,正是他这一世妈妈的舅舅,也就是舅公。所以,杀人者与被杀者今生虽然是亲戚,但前世却是互相残杀的敌人。著名人类学家马里奥博士,曾通过催眠等方式,证实人确实存在前世。在他研究的一千多个案例中,有一个轮回再生的事例是这样的:瑞士的一位大学女教授史贝克,49岁时丈夫艾米去世。之后她买了一只鹦鹉,这鹦鹉是她丈夫去世那天出生的。她给它起名叫耶维斯,但它就不听,自顾自地大叫“艾米、艾米”,并能说出他们结婚日,以及过去的婚姻生活。有人刚开始对此不相信,但跟那只鹦鹉交谈之后,不得不承认它是艾米的转世。当然,生死轮回非常神秘,不一定每个人身上都能发生同样的事,但不管怎么样,如今这样的事例非常多。所以,亲怨都是不定的,没有必要家人死了就哭,敌人死了就笑,这是一种特别愚痴的执著——听说明天是“愚人节”,许多人会以骗人为乐,这完全是在造恶业。本来我们凡夫人就很愚痴了,不需要再加一个“愚人节”。原本这是西方的节日,但现在汉地也喜欢过,很担心藏地有一天也变成这样。还有一则公案:从前,法王赤松德赞的王女莲明公主,非常美丽、聪明,深得父王疼爱。她刚到17岁时,忽然得了急病,类似于现在的胃出血。国王得知后,连忙派人带着公主,前往莲花生大士的修行处,他自己也骑马随后赶到。当时莲花生大士在桑耶青浦闭关。益西措嘉佛母在另一个山洞修法,此时在她的修行境界中,突然出现莲师的召唤,于是她立即动身过去。到了山洞之后,她发觉洞口拴了两匹马。进到洞里,只见到公主的尸体躺在莲师面前,国王却因伤心昏倒在一旁。益西措嘉空行母特别惊讶,问莲师他们到底怎么了。莲花生大士说:“先别问这些,快把国王扶起来。”空行母就用白绸带,抬起国王的头,让他慢慢苏醒过来。国王醒来后,为公主的死而痛哭失声。莲花生大士开示道:“一切万法都是无常的,有生就必然有死。不仅你的公主会显现无常,到了一定的时候,国王你也会离开世间。无论是什么人,临终时只有佛法最重要……”国王听后,心情缓了过来,于是问莲师:“我现在明白了无常之理,但我的这个王女莲明公主,也算是一个宿业清净的人,因为她转生为国王我赤松德赞的女儿,并有幸遇见了您们这些犹如真佛一样的大智者、大译师,可为什么她的寿命如此短呢?”莲师回答:“这也是公主前世的业力所致。往昔,她曾出生在印度东部的嘎玛西日达城,是布拉古札王的大王妃。那时大王妃没有孩子,小王妃却怀了王子,因为嫉妒,大王妃谋害了小王妃的儿子。这位大王妃,就是现在的莲明公主,由于杀生的果报是短命,以此前世因缘,她今生早早就夭折了。”莲师紧接着又说:“其实,莲明公主也并不是因为宿业清净,才投生为您的王女。而是因为以前我莲花生、君王您、菩提萨埵曾转生为劣种的三个儿子,我们在尼泊尔修建夏绒卡绣大塔,莲明公主那时生为一只毒蜂,叮入国王您的微血管,您无意中用手擦拭,碾死了那只毒蜂。正是由于当时的命债,它才转生为您的王女。”(要知道,法王赤松德赞是真正的文殊菩萨,他都有这样以宿债而生的后代,更何况是其他人了?而且,无意中杀死虫,尚且有这么可怕的果报,故意杀生就更不用说了。我那天听说有一个佛教徒,经常给别人讲大圆满,说他的境界如何如何,但在生活中,他特别爱打蚊子,甚至开车时看到蚊子,也会马上停车打死,然后再继续开。如果真是这样,那他以后有什么样的命债,会感受怎样的痛苦?可想而知。)后来,莲师为莲明公主念经,通过密宗的勾招方法,把她的神识勾回身体,然后在她的顶、喉、心三处,分别标嗡、啊、吽三个字。当莲明公主复活后,莲师又对她进行灌顶,传授密法,并在她心中埋下伏藏(这种伏藏,不像把宝瓶埋在地里一样,而是通过加持,把法要隐藏在心间。)《空行心滴》,授命她为法嗣,随后她就去世了。莲明公主的后世,就是无垢光尊者。尊者每每忆起前世,都对莲花生大士非常感恩,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常会提到“大恩莲花生大士”。后来,他开取了《四心滴》中的《空行心滴》。(以前法王如意宝传过,我们也讲过、修过一部分。)他示现圆寂时,还跟弟子说:“我莲明公主如今不再住留娑婆世界,就要去往那无死的大乐永地,我的寿命、事业、愿力均已圆满……”这在我翻译的《全知无垢光尊者略传》中有。可见,圣者也好、凡夫也罢,在漫长的生死轮回中,都经历过很多很多,有时候令人欢喜,有时候令人悲哀。尤其是关于莲明公主,本来我还有一些要讲,但在这里,暂时没有必要。这种公案不仅藏地有,汉地历史上也不乏其数。《华严五祖纪》中记载:唐代杜顺和尚,有一次到外面化缘时,有个施主抱着儿子,求和尚给他消灾延寿。和尚定睛对孩子看了许久,说:“这孩子本是你的冤家,现在应该给他忏悔。”吃完饭以后,和尚叫施主把小孩抱到河边,自己将其抛入水中。这时,施主夫妇捶胸顿足,号啕大哭。和尚说:“你们的儿子还在。”说完用手一指,结果小孩化为六尺丈夫身,立在水波之上,怒目斥责施主说:“你前生拿了我的金帛,还杀了我推入水中。若不是菩萨与我解怨,我决不饶你!”说完就消失了。可见,有些人最疼爱的孩子,也不一定是真正的“亲人”。另外,汉地古代有个员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特别孝顺,家中事无大小,均尽心尽力而为;一个不务正业,终日吃喝嫖赌、花天酒地。后来在同一天中,两个儿子皆因故突然离世。员外万分伤心,昏厥倒地。他的神识离开身体后,到中阴法王那里哭诉。中阴法王听了,便命人将员外二子押至面前。员外见后喜出望外,立即要长子跟他回去,可原本孝顺的长子,此时冷冰冰地说:“我已不是你儿子了。我之所以给你当儿子,是因为前世受你三年恩惠,需要偿还这段恩情。十几年来,我日夜工作,替你效劳,现已还清,你我之间互不相欠,你还是自己回去吧。”员外听后深感意外,失望之余,只好又劝次子回去。次子说:“我也不是你儿子了。我之所以给你当儿子,是因前世你借我五百两银子,一直未还,我是专门来讨债的。现在债已还清,我也没有回去的理由了。”所以,大家明白亲人的本来面目后,对他们就不要特别执著。有些人刚刚学完舍无量心,听说亲朋好友病了、死了,就哭得天昏地暗,这说明你没修好这些道理,否则对他们不会这么贪执。当然,这样的话,世人也许觉得你无情,但实际上,若是懂得了轮回的真相,这种执著确实没有实在意义。敬摘录于《大圆满前行》人与人之间很多的不愉快都因贪嗔而引发,如何才能不受情绪的损害?千万不要看电视、闲聊等浪费时间,务必精进来学习佛法!对身体非常执著、喜欢打扮的人,修行不会成功!该如何对治?与人交往时,要去除虚浮的成分——承诺前必须慎重!修行中感觉疲惫时,要继续坚持还是先暂时休息?什么是慈善?小女孩的这句话,让巴菲特赞叹!要达到什么修行境界才可以捐献自己的器官?因可怕的恶咒而发狂杀人,佛陀一句话就让他醒悟!莲师荟供日
2019年5月23日
其他

人与人之间很多的不愉快都因贪嗔而引发,如何才能不受情绪的损害?

我们时常对悦意的对境产生贪爱之心,对不悦意、不可爱的对境产生嗔恨心,贪嗔都非常强烈,人们经常在相续当中冒现贪嗔烦恼。对于我们这些地地道道的凡夫人,贪嗔烦恼对相续是有损害的,非常可怕,一旦产生贪心,不管是贪人、贪财,后果都很恐怖,产生嗔恨心也有特别大的后果。但是如果认识了心的本性、烦恼的本性,那么贪嗔就像一群飞在空中的鸟,飞过之后,根本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同样,所产生的贪嗔之心,也只不过是显现罢了,它真正的本体了无可得。所以,贪心、嗔心等一切感受,当下即逝、无足轻重,特意去执著、痛苦,只不过是自己愚痴罢了。但是虽然口头上说“不耽著贪嗔之境”,实际却难以做到,你可以用中观的方法进行观察,这种方法虽然会慢一点,但却具有非常大的作用,或者你也可以用密法的窍诀来观察。总的来讲,一旦了悟贪嗔的本性,那就没有什么能损害你。以前禅宗的第三祖也讲过:“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我们只要不对憎恨的对境生起嗔恨,爱恋的对境生起贪欲,这个时候会“洞然明白”,意即恍然开悟。凡夫人经常心生贪嗔,无始以来都被贪嗔所害,我们都是它的受害者吧?有些修行人,虽然很想做一个好修行人,可是一产生贪嗔之心,就没办法对治,但如果稍微认识了心的本性,从道理上也会明白,“噢,贪心和嗔心只不过是心的一种映射而已,实际上在法界中从来没有动摇过。”比如说波涛虽然显现上汹涌,但实际上是如如不动的,可惜懂得此理的人少之又少。现在人与人之间很多的不愉快都因贪嗔而引发,因为贪爱而产生嗔恨,因为嗔恨而发生种种冲突,甚至国家与国家之间也产生巨大的矛盾等等,导致死亡的人数相当惊人。如果在座的人都是开悟者,贪心和嗔心并不会特别强烈,产生贪嗔会认识它的本性,在与这样的人相处的时候也会非常快乐,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徒增烦恼,自己的生活也会过得无忧无虑。敬摘录于《入行论广解》千万不要看电视、闲聊等浪费时间,务必精进来学习佛法!对身体非常执著、喜欢打扮的人,修行不会成功!该如何对治?与人交往时,要去除虚浮的成分——承诺前必须慎重!修行中感觉疲惫时,要继续坚持还是先暂时休息?什么是慈善?小女孩的这句话,让巴菲特赞叹!要达到什么修行境界才可以捐献自己的器官?因可怕的恶咒而发狂杀人,佛陀一句话就让他醒悟!莲师荟供日
2019年5月22日
其他

千万不要看电视、闲聊等浪费时间,务必精进来学习佛法!

当今时代,有些声称“我无有空闲听法”之人,真是把自己置于暗劫中还不知晓,实在可悲!的确,在这个时候行持佛法对我们最为关键,因为佛陀出世极为难遇、佛法极其难闻、善知识非常罕见。但许多人却经常声称:“我没时间学佛”、“我现在忙得很”、“我要养家糊口”、“我退休以后再学”、“我老了以后再学”……他们以非法将自己的时间全部占有。其实这些人非常可怜。本来佛光普照的时候,无数众生皆可依靠佛法的甘露得以苏醒,但他们却偏偏将自己置于没有佛法的暗劫当中,自己根本不愿听闻佛法。实际上这就像不懂事的孩子,认为读书是为了别人而不是自己的事一样荒唐可笑。如今获得人身之时,如果没有空闲闻法,那将来只有堕入恶趣而别无出路,难道那时还有空闲闻法?确实是业力现前,很多人都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斩断自己闻法、亲近善知识的因缘。这样的话,必将随着恶业之风而堕入三恶趣,在那个时候你难道还有机会听闻佛法?看看三恶趣中较好的牦牛、猴子、旱獭等旁生吧,虽然它们很多也一直在“闭关”,但这根本不是佛法。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再将大好时光浪费在看电视、闲聊等毫无意义的事情上。无论再怎样忙、再怎样苦,也要挤出一部分时间来学习佛法。实在说,将无聊的事放下,自然就有听法的时间。否则人生几十年眨眼就过了,到时后悔也来不及。佛经中说:“获得人身不闻法,乃为第九无暇处。”通常佛经论典讲的是八无暇,然而获得人身后不闻佛法,按有些经论的观点,这是第九无暇处。现在这个时代就有许多这样的第九无暇者,日常法师曾说:以前的人再怎么忙,学习知识和听闻佛法的时间还是有的,而现在的人终日忙于各种琐事,根本没有学佛的时间,这就是所谓的第九无暇。在现在的人中,孩童沉迷于游戏之乐,年轻人沉迷于令人眼花缭乱的贪嗔之境,老年人沉迷于身心衰退的迷乱当中,而真正以佛法来内观的人却非常罕见。不要说像古人那样学习佛法,就是真正钻研优秀传统文化的人也很少见。以前我遇到的老师都很喜欢唐诗宋词,古文也能倒背如流。可是现在很多老师除了上网、发短信之外,对传统文化一无所知。表面上看,现代社会物质有巨大的发展,科技有前所未有的进步,可是伦理道德和高尚行为却不断退堕,所以这并非真正的文明。道友们应该清楚,获得人身之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习佛法,所以大家应严格要求自己,一定要下定决心:从今天开始,早上早点起床,晚上晚点睡觉,白天少一点散乱,每天都要挤时间学习佛法。我们原来没有安排学习《入行论》的时候,很多人的生活都很散乱,双休日要么去观光旅游,要么跟朋友聊天吃饭,经常做一些无意义的事。自从安排学习以后,很多人都有时间学法,可见我们并不是没有学佛的时间,只是自己没有安排好时间而已。本来政府官员学佛很不方便,但有些人还是有办法,比如领导讲话时默念咒语等。当然,像前辈高僧大德和山洞中的修行人那样,把所有时间全都用在佛法上,这对城市里的人来讲非常困难,但抽一部分时间来学佛也应该没有问题。对于安住在寂静地方的修行人来讲,自然应该放下一切琐事,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佛法上;即使不能完全放下,也要尽量约束自己,千万不要过于散乱。学院很多道友都佩戴“止语”牌,门口上也挂着“闭关”牌,这非常好。但有些人虽然佩戴着“止语”牌,却一直在说话;有些人在门上写着“请勿打扰,内有闭关”的字样,但人早就出去了,这样就不太好。当然有止语、闭关的心也很不错,但更希望大家都能名副其实。要提醒大家的是,今后没有重要的事情,最好不要打扰别人修行。有些居士打电话特别啰嗦,把别人的时间全占了。有些出家人也很麻烦,去道友家时主人往往很害怕:请他吃一顿饭倒没什么,但是这个人很啰嗦,他会一直不走,耽误我看书。所以希望各位,除了跟别人交流佛法之外,最好不要打扰别人,因为时间非常宝贵;即使你对时间无所谓,也应替别人考虑考虑。而大家务必清楚的是,佛教的根本就是讲法、闻法和修行。虽然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佛教徒,但真正能认清佛教的人却少之又少,比如很多人都将建寺院、做慈善等行为认为是佛教,其实真正的佛教就是闻思修行,也就是说唯有教法和证法二者堪为佛教。佛经中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其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教法,“自净其意”是证法,这两者合起来就是所谓的佛教。世亲论师亦云:“佛之妙法有二种,教法证法之体性,持教法者唯讲经,持证法者唯修行。”意思是,佛陀的妙法有教法和证法两种,受持教法者唯一讲经说法或听闻佛法,受持证法者唯一修行佛法。由此可知,闻思修行乃佛教的命根,所以只有具有教法和证法的道场,才是真正的道场。如果一个道场光有佛像和形象上的佛教徒,而没有真正的闻思修行,那也只能说这个道场徒具形象,并不存在真正的佛法。所以,今后各个寺院一定要有闻思修行。如果一个家庭有闻思修行,那这个家庭就是佛教家庭。有些人认为,我们全家都办了皈依证,家里也设有佛堂,所以我们家是佛教家庭,这也不一定。因为,是不是佛教家庭,要看你家是否有教法和证法。如果你们家没有闻思修行,那就不可能有教法和证法,既然如此也就不是佛教家庭。如果有闻思修行,那才是名副其实的佛教之家。现在前辈高僧大德纷纷示现圆寂,很多年轻的佛教徒又不懂佛法,这样佛教将面临断层的危险,所以弘扬佛法乃当务之急。虽然弘扬佛法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就是学习佛法与实践佛法。其实,不仅仅是弘扬佛法,要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应如此。如果只挂着孔孟等圣贤的像,或仅做一些表面仪式,这也不算什么弘扬。只有首先理解孔孟等圣贤思想,之后再实践,这才是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同样的道理,虽然佛像是见解脱,摆在哪里都有功德,但若佛法的理念没有深入人心,只单单在形象上大做文章,如盖大庙、塑金身,那也不是真正的弘扬佛法。故大家今后应常用世亲论师的教证来作反观,看自己到底受持的是教法还是证法?同时还应知道,教法和证法二者绝对不能脱离。《札嘎山法》中云:修行者要有听闻,听闻者也要有实修,这两者绝对不可脱离;否则,即使整天都坐在山洞里,也没有实在的意义。比如要修持六度,如果连六度的本体、数目、作用等都搞不懂,那还修什么六度?肯定是盲修瞎炼。相反,只是闻思根本不实修,这也是误区。可惜的是,现在很少有人能懂得这些道理。所以,首先懂得佛法的道理非常重要,否则自称佛教徒也非常可笑,那更何况是出家人,故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佛法。敬摘录于《藏传净土法》对身体非常执著、喜欢打扮的人,修行不会成功!该如何对治?与人交往时,要去除虚浮的成分——承诺前必须慎重!修行中感觉疲惫时,要继续坚持还是先暂时休息?什么是慈善?小女孩的这句话,让巴菲特赞叹!要达到什么修行境界才可以捐献自己的器官?因可怕的恶咒而发狂杀人,佛陀一句话就让他醒悟!莲师荟供日
2019年5月21日
其他

对身体非常执著、喜欢打扮的人,修行不会成功!该如何对治?

对身体不要有贪执,如果贪执身体的话,修行就不会成功。自古以来的高僧大德舍弃对身体的贪执,依靠知足少欲的心态,在清净的殊胜圣地修持,最终获得了成就。以白骨观对治强烈的贪执我们特别执著自己的身体,哪怕落上一点小火星也忍不住,别人稍微撞一下或者说你身体不好,也会勃然大怒。譬如在庞大的身体中,鼻子是一块小东西,假如别人说你鼻子不好看,也不应该为此生气。但有些人却气得暴跳如雷,好像把他鼻子割掉了一样,原因是什么?就是无始以来对身体有强烈的贪执。这种贪执对修行而言,实际上非常有危害。但若以白骨观、不净观来观察身体,对修行会有一定的帮助。以前在佛教的修行中,有很多这方面修法。现在泰国、缅甸等国家的修行人,到了一定时候,也是专门到清净的森林中观白骨。我去泰国的时候,有好几处道场修白骨观,尸体就一直放在那里,修行人专门去看身体糜烂、白骨的颜色,再到山里修几天、几个月,然后又下来观白骨。这样,对身体的贪执逐渐逐渐减少,修行也有成功乃至证悟的机会。关于此理,《清净道论》中也有个公案:有位修行人白骨观修得非常好,把白骨都看得清清楚楚,但始终没有证得圣果。有一次,一个美女跟丈夫吵架,生气后就回娘家去。她在回去的路上,把自己打扮得像天人一样漂亮,想以此勾引其他男人来让自己丈夫生气。路上,她正好看见那个人在修白骨观,(她太不幸了,遇到一个观白骨的人。)他长相端严,威仪又好,目不斜视。她一见便动心了,两只眼睛一直盯着看,心里打算引诱他。正在此时,修行人也看到了她,但在他的境界中,所见完全是一具獠牙毕露的白骨向他冲来,他不但没有被美女迷倒,反而当下证悟阿罗汉果。由此可见,如果有了一定的修行境界,即使遇到极其严厉的对境,自己也有证悟的机会。无论在印度还是汉地藏地,历来都有一些清净道场修持白骨观。各大传承的上师们对此修法也相当重视,通过这种修行,能令自相续中炽盛的贪心消失无余,对解脱轮回有相当大的助益。从外表也能观察修行境界一般来讲,有时候从人的外表也可以看出他修行如何。若对身体非常执著,平时喜欢打扮装饰,那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对修行肯定不会特别重视。原来我有一次在某城市里念《窍诀宝藏论》的传承,有一段讲装饰身体是非常惭愧的行为。(
2019年5月20日
其他

与人交往时,要去除虚浮的成分——承诺前必须慎重!

我们的古圣先贤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会首先观察:我这样说,能不能做到?做的话,会不会有结果?如果他有把握,在有必要时就会说,说了就会做,做了就能做到,这就是“言出必行,行之必果”。在这种言行一致、有头有尾的处事态度当中,因为对诚信理念的严格遵循,古代君子们养成了言语谨慎的态度,诚如孔子所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古人不会轻易做出承诺,因为担心做不到,他以说了又做不到为耻辱。与这样的道德要求相反,我们看到,现在有些人不以做不到为耻辱,只以说不出为耻辱,一有什么就爽快答应,说得也漂亮,但什么都做不出来。这是不讲信用。这个要改正,因为做远比说重要。我们在与人交往或者教育后代的过程中,要尽量去除那些虚浮的成分,不让它成为习惯。说了就要做到,这样才是对的。曾子对于信的重视,被孟子继承了下来,孟子说:“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马车没有辕(车前驾驭牲畜的那两根直木)就无法行走,而人没有信用则无法立足。这也就是孔子说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没有信用,不知道还能做什么。古人是这样,今天的人更是这样,没有信用,就没有信任,所以要“言出必行”。麦彭仁波切在《二规教言论》里说:“直士自己所述语,虽无大义亦不舍,若具大义或发誓,永不违越何须说。”意思是,一个正直的人对自己做出的承诺,即使并无大义也不会舍弃,如果具有大义,或者是曾经发过誓的,那更不用说,永远都不会违越。以前我在修建一个建筑的时候,有个人在我和另外一位上师面前都发愿资助,但建设过程中,他发现两方面同时资助有困难,于是找我说,他想先放下对那位上师的资助,专门帮助我。我说:“不能这样。这边你帮不上也不要紧,我熟悉你,那边你承诺了,就不要失信。”他反复考虑之后,觉得有道理,就照做了。为了让他放心,我说我会另想办法的。我不是说自己如何如何,但信用就是这样,承诺过的东西不能像刻在水上或沙上的文字,而要像刻在石头上那样,坚实而稳固。修行也一样,你在佛菩萨面前发愿闻思修一辈子,结果一年就退了;你说要发心五年,结果没五天就退了,这是不对的。承诺前必须慎重,而一旦承诺了,就要认认真真地履行。敬摘录于《漫谈弟子规》修行中感觉疲惫时,要继续坚持还是先暂时休息?什么是慈善?小女孩的这句话,让巴菲特赞叹!要达到什么修行境界才可以捐献自己的器官?因可怕的恶咒而发狂杀人,佛陀一句话就让他醒悟!莲师荟供日
2019年5月19日
其他

修行中感觉疲惫时,要继续坚持还是先暂时休息?

末法时期,莲师降魔有巨大的加持力!身心如果调柔,一切善事轻而易举即可成办!母亲节
2019年5月18日
其他

什么是慈善?小女孩的这句话,让巴菲特赞叹!

所谓慈善,其实就是无条件关爱一切众生。在这方面,有钱的人可以作物质上的支持,而没有钱的人,则应发起一份爱心。我们虽不要求世界上所有人都变成比尔·盖茨、巴菲特,但至少也应效仿特蕾莎修女,先从身边的众生关心起。特蕾莎,是天主教的一名普通修女,当她发现修道院外穷人的悲惨遭遇后,毅然决然舍弃了天堂般的舒适生活,用一生的时间,挑起了拯救贫民、麻风病患等的重任。从表面上看,她不过是个平凡而普通的女人,但实际上,她所做的事远远超出我们想象。且不说别的,仅仅在6年时间里,她就收留了六万多个弃婴……这些可歌可泣的善举,赢得了全世界的认同。1979年,她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去年,诺贝尔基金会一致认为,她是诺贝尔奖百余年历史上最受尊崇的3位获奖者之一。(其他两位是1921年物理学奖得主爱因斯坦、1964年和平奖得主马丁·路德·金。)所以,不管是佛教徒,还是天主教等其他宗教徒,以慈善来帮助他人都非常有意义。现在人生存的目标各不相同,但若是只一味追求外在的物质,内心充斥着自私自利,那就算生活条件再好、世界变得再美丽,一切的一切也无有任何实义。所以,要想人生真正具有价值,就应该用佛教的利他理念来调整自心,若能做到付出一切而不求回报,这才是最有意义的。然而,如今不少人认为,慈善只是有钱人的消遣,跟自己这种平民百姓没多大关系,故对这方面不闻不问、从不关注。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对此,我常想起一个非常难忘的故事:2007年2月16日,刚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自己的庄园举行一场慈善晚宴,旨在为非洲贫困儿童募捐,应邀参加的都是富商和社会名流。晚宴将要开始时,一位老妇人领着一个小女孩来到庄园的入口处,小女孩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瓷罐。保安见状,拦住了这一老一小,请她们出示请柬,否则不能进去。小女孩说,她从电视上知道这里要为非洲儿童举行慈善活动,很想为那些可怜的孩子做点事,就把自己储钱罐里的钱都拿来了,想全部捐给他们。保安却仍以没有请柬为由,拒绝她们入内,并说这种场合不太适合她们。小女孩问道:“叔叔,慈善不是钱,是心,对吗?”她的话让保安愣住了。见自己实在无法进去,小女孩就将手中的储钱罐递给保安,请求道:“我知道受到邀请的人有很多钱,他们会拿出很多钱,我没有那么多,但这是我所有的钱。如果我真的不能进去,请帮我把这个带进去吧!”正在此时,旁边突然有位老人说:“不用了,孩子,你说得对,慈善不是钱,是心。你可以进去,所有有爱心的人都可以进去。”他,就是美国大名鼎鼎的“股神”巴菲特。后来,这场慈善晚宴的主题改为:“慈善不是钱,是心。”当天的主角并不是捐出300万美元的巴菲特,也不是捐出800万美元的比尔·盖茨,而是这仅仅捐出30多美元的小女孩,她赢得了最多、最热烈的掌声。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就是普普通通的人也可以参与慈善,这并非仅仅是有钱人的专利。在此问题上,李连杰的“壹基金”就做得非常好,他号召每人一个月捐一元钱,或者做一个小时的义工,如此一来,只要有颗善良的心,谁都可以参与到慈善中来。敬摘录于《关于慈善的思考》要达到什么修行境界才可以捐献自己的器官?因可怕的恶咒而发狂杀人,佛陀一句话就让他醒悟!莲师荟供日
2019年5月17日
其他

要达到什么修行境界才可以捐献自己的器官?

上师达玛日杰达,最初是小乘一切有部的班智达,从来没有听过大乘法(虽然他没有听过大乘佛法,但由于前世的善根所感,他自己所持的见解,是唯识宗的观点,也有说是中观宗的观点),却安住在大乘种性中,不经勤作自然具有大悲心。(现在泰国、斯里兰卡也有些高僧大德,学的是小乘佛法,但利益众生的心相当切,远远超过整天说利他、但什么事都不愿做的大乘行者。)一次,他的邻居患了一种严重疾病。医生说:“治疗此病,需要活人的肉。如果有,就能够治愈。但活人的肉不好找,看来没有办法了。”达玛日杰达上师说:“如果能治愈他的病,我施给肉。”说完,便割下自己大腿的肉,交给他。病人吃了肉,果然见效。达玛日杰达尊者由于当时还没证悟空性,所以感受了特别剧烈的疼痛。但因为悲心极其强烈,并没有生起后悔之心。他问病人:“您感觉好些了吗?”那人说:“是的,我的病已经好了,却给您带来了痛苦。”尊者说:“只要您安乐,即便是死,我也心甘情愿。”他当时作为凡夫人,疼痛极其难忍,晚上根本无法入睡。到了黎明时,才稍稍入睡。梦中出现一位身着白衣之人,对他说:“要想获得菩提,必须经历像您这样的苦行,善哉!善哉!”之后用唾液涂抹他的伤口,用手擦拭。他醒来以后,伤口竟然完好如初,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梦中的人,就是大悲观音菩萨。从此以后,尊者如理如实地证悟了实相密意,并对龙树菩萨所著的中观理集五论(中观理集五论:印度龙树菩萨撰著的《中论》、《回诤论》、《七十空性论》、《六十正理论》、《细研磨论》。)之词句,全部能够朗朗流畅地背诵,不费任何力气。像无著菩萨,也是生起大悲心后,现见了弥勒菩萨,到兜率天获得了《弥勒五论》的法要。达玛日杰达上师,就是因为悲心极其强烈,身为凡夫时,却将身肉布施给他人,以此因缘,最终证悟了空性。我们在学《中观庄严论释》时也说过,大乘根基有两种情况:一是先产生大悲心,然后证悟空性;一是先证悟空性,然后再生起大悲心。达玛日杰达上师,就属于前者。不过,对凡夫而言,一般不要求布施身体。上师如意宝也经常讲,只有到了一地之后,布施身体像布施蔬菜一样,才不会有任何耽著。但没有获得一地之前,若要布施自己的身体,包括《入行论》中也没开许过。不过,达玛日杰达上师,在历史上应该算是一个特例。《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也说:“不怖地狱,不求生天,不为己身,自求解脱。”像这种境界,应该是一地菩萨以上。否则,不怕地狱的话,只有不信因果的人才敢说:“我堕落就堕落吧。”但这种人是因为太愚痴,不是因为境界太高了。就像喝酒后发疯的人一样,说:“我不怕监狱,谁杀我就杀吧,谁抓我就抓吧!”这完全是一种愚痴之举。在这个世间上,一个人在没有得地之前,并不提倡布施身体。当然,对身体损害不大的捐献,比如献血,这倒是可以。但如果在你活着时,让你捐出眼睛、身体,这样你最后很可能后悔,甚至生起嗔恨心,以此毁坏一切善根。现在有些人捐献器官,在自己没有生存希望的情况下,把肝、肾、眼角膜等器官,捐献给其他病人使用。这种发心虽然非常好,各大医院也很提倡,大量媒体都在宣传,我们作为大乘佛教徒,按理来讲,其他没学过利他教义的人都能做到,我们就更应该如此了。但如今的话,有些情况也很难说。本来按照法律,捐献者必须在生前表示愿意捐献,或由其直系亲属同意,才能进行器官捐献。但现在有些现象比较黑暗,个别医生为了赚钱,在病人还没有断气之前,就把他的肝、心脏取出来。这样的话,病人的知觉还没有完全消失,他以前即使已承诺过,此时也可能生嗔恨心。因为一般人在断气时,心识较以往更加敏锐,对身边人的所作所为都非常清楚。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很早以前在这方面就有立法。但现在个别医院和个别人,为了自己谋求暴利,为了保证肝源、肾源的质量,根本无视捐献者死前的痛苦。目前在中国,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非常多,据资料显示,每年大概有150万人,其中只有约1万人能做上手术,供需现状为1:150。在这种情况下,有些病人很有经济实力,本来一个肝源需20万,他却愿意花100万买。这样的话,有些医生因为贪著红包,对明明可以救活的病人,故意不去尽力挽救,反而诊断为没有希望了,然后在病人还没有断气前,把他的有些器官取出来,这的确是比较可怕的事。所以,对于器官捐献,我们不是完全反对,也不是完全赞同。如今的当务之急,是应当先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否则,你想捐就捐,没有法律的正当约束,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毕竟,现在人们的综合素质,还没有达到能对他人负责的水准,有时候为了金钱,就会无恶不作。若是如此,你以前的承诺或遗愿,最后变成什么样也很难说。以前在四年级的课本中有一篇课文,说是一个14岁的女孩,她母亲发生车祸死后,医院需要她母亲的眼角膜,她父亲就答应了。对此她非常反对,哭喊着说:“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但父亲说:“我们以前已经商量过,希望自己死后,能帮助他人恢复健康。”后来这个女孩长大,结了婚,并有了自己的孩子。当时她父亲患病,临死前也愿意捐献所有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她女儿此时也正好14岁,但听到这个心愿后,反应和她当年完全不同。她女儿非常赞同外公的做法,并说自己一旦死了,也愿意捐献眼角膜。没有想到,仅仅两周之后,她女儿就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她按照女儿生前的愿望,把她的眼角膜捐给他人,令两位盲人重见光明,享受世界的美好。这个故事,是从正面的角度提倡器官捐献。但我刚才也讲了,现在的社会也好、个人也好,很多方面需要细致的观察。如今在国外,比如美国、加拿大,在办驾驶执照时,当天都要发个登记表,让你填写万一发生车祸,自己愿不愿意捐献器官。中国今年也有这个打算,卫生部副部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望年内实现这一举措。然而,听说超过九成的人都不赞同,他们觉得领驾照本是好事,但同时填写器官捐献书,怎么看都觉得晦气,很多人对“死”特别忌讳,这可能也是各国的传统不同吧。但不管怎么样,作为凡夫人,上师如意宝以前讲过,不要说器官捐献,连燃指供佛也不是很提倡,因为你在佛前燃指时,当时为强烈的痛苦所逼迫,很可能产生后悔心,或者各种恶心。所以,我们能做的有些事,则可以做;不能做的,应像《入行论》中所说,可以成为自己发愿的对境,希望将来有机会做。
2019年5月16日
其他

因可怕的恶咒而发狂杀人,佛陀一句话就让他醒悟!

佛经中有个指鬘王的公案,就记载了这方面的事实:指鬘王刚出生时,非常聪明,极为善良,相续中具有大慈大悲心,没有其他的烦恼,所以人们称他为“无恼”。后来他依止一位婆罗门上师学习吠陀。一次,有人请婆罗门师徒到别的地方去做三个月的事,婆罗门的妻子由于特别喜欢无恼,所以借机对婆罗门说:“如果你和众弟子都去了,那我一个人怎么处理这么多的家事?不如你让无恼留下来,他平时比较勤快,态度也很不错,让他帮我料理乱七八糟的家务事,可不可以?”婆罗门觉得言之有理,于是就答应了。他们离开以后,婆罗门的妻子非常高兴,赶紧梳妆打扮,准备各种美味佳肴,做出种种媚态来引诱无恼。但是无恼认为自己婆罗门(梵志)的种姓非常高贵不能失毁,再加上不能侮辱自己的师父,所以宁死也不愿意跟她发生任何不清净的关系。婆罗门的妻子极为生气,当婆罗门回来的时候,就把自己的衣服撕破,脸也抓破,身上遍满尘土,一直死去活来地在地上滚来滚去。(法王如意宝在讲这一段的时候说:“有些女人真是特别坏!”又说道:“女人的性格确实不同,有些喜欢老年人,有些喜欢年轻人,这个婆罗门的妻子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陷害别人,实在不太好!”)婆罗门见此情景忙问什么原因,开始她一直不肯说,后来又问了一次,她才“委屈”地说道:“本以为无恼是个好人,没想到他趁你走后,欲对我进行非礼,我没有满他的愿,他就把我侮辱成这个样子。你一定要惩罚他!”婆罗门说:“无恼并不是一般的人,他可以力敌千人,种姓也极为高贵,普通人根本惹不起他,跟他作对不太容易,我们必须要从长计议。”然后他来到无恼面前说:“我有一个非常殊胜的秘诀,可以直接成就梵天果位,你愿不愿意学?”无恼特别的高兴,马上在师父面前合掌顶礼,说自己非常愿意学,并问那是什么法。婆罗门说:“七天之内杀一千个人,用他们的手指串成念珠做装饰品,这样你一定会获得成就。”由于无恼非常善良,不愿意做这种坏事,就对师父说:“杀人是坏事,尤其能失毁我们的婆罗门种姓,这一点我怎么样也不愿意做。”但他的师父功夫比较厉害,把长长的刀子插在地上,就开始念恶咒,通过咒语的加持,无恼的心里逐渐生起恶念,到了一定的时候,心智完全被恶咒所迷,提起刀子到处见人就杀。到了第七天,他已经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还差一个人。当时所有的人一听说“指鬘来了”就东躲西藏,全国上下根本找不到人影,所以他非常的着急。他母亲由于悲愍他七天不吃不喝(主要是恶咒的力量很强),所以想给他送一点饮食,她想:无恼可能会杀我,但不管怎么样,他毕竟是我的儿子,七天都没有吃一粒米了,我实在不忍心。在送食物的时候,指鬘确实准备杀母亲,母亲苦劝他不要做如此忤逆之事,正在此时,佛陀观察度化指鬘的机缘已经成熟,便化作一比丘在远远的地方走来走去。见到比丘,指鬘心想:她毕竟是我的母亲,还是杀那个比丘好。于是往那个比丘的方向追去。在追的时候,比丘的步伐特别慢,而指鬘虽然一直在跑,但怎么样也追不上,于是就在很远的地方遥唤:“比丘啊,你给我站住!”比丘告诉他:“我一直都是安住的,只是你没有安住而已。”指鬘觉得有点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说。比丘答道:“我本来诸根寂静,恒得自在,而你被恶师所惑,随自己的烦恼分别念一直在跑,造下了无量无边的罪业……”一听这些教言,指鬘当下开悟,获得了阿罗汉果位。这在《亲友书释》中也引用过,总而言之,此公案说明了若被密咒迷惑的话,人就会完全失去理智。在这里,寂天论师以不满的语气批评道:你们这些众生,明明获得了这么好的人身,也具有一定的智慧,若还造恶业堕地狱的话,是不是自己的心被恶咒蒙住了,是不是精神不正常了?现在这么好的机会都不利用,以后堕入地狱那怎么办呢?据说现在世间上也有种迷魂药,能令接触或享用它的人失去控制能力,完全受他人的支配。汉地有个真实的故事:以前有一位老太太,她在街上遇到一个人,那人给她一点东西吃,她就迷迷糊糊了。后来将那个人带回家,把家里值钱的金银首饰、钱和存折全部给他。由于存折没办法取,她就带他到银行去取款,临走时还跟他挥手说“再见”。回来大概一个小时后,老太太就清醒过来了,虽然当时的整个过程她全部都清清楚楚,但这个人再也找不到了。大城市里面这种现象比较多,有时候确实也没办法,明明知道自己在做坏事,但就是控制不住,完全处于失控的状况当中。同样,如果我们明明获得了这么好的人身却没有用,那真的跟精神失常没有任何差别了。佛陀在《妙法莲华经》中也比喻道:三界轮回犹如被熊熊烈火燃烧的房屋,里面的众生就像在火宅中玩耍的孩童,他们丝毫不知自己身处险境,看到小动物四处逃窜,反而认为它们在和自己玩游戏。我们现在就是这样,处于三界的痛苦火焰中却毫不觉察,反而对轮回贪得无厌,认为自己做的事情多么有意义。所以我们应该早点醒过来了,不要再被世间上的幻象所迷惑,一定要唤醒自己、提醒自己、督促自己,这样的话,人身虽然短暂,但依靠这个短暂的人身,今生即使没有解脱,也能获得资粮道的开端。因此,作为一个修行人,现在获得人身时千万不要空耗,大家一定要记住!敬摘录于《入行论广解》莲师荟供日
2019年5月15日
其他

莲师荟供日 | 末法时期,莲师降魔有巨大的加持力!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中说:“我们应当特别感谢静命大堪布,在当时外道及魔障都非常猖狂的时代,依靠他的发心与加持,藏地才得以修建第一所寺院,并建立第一个僧团。”当然,这一切,也都是赤松德赞王与莲师的恩德。以前我随法王去印度时,听贝诺法王说:“其实藏地的所有教派,都应该感谢‘师君三尊’。若非他们降伏魔众、建立道场、树立佛幢,哪有之后全民信教的景象?尤其是旧译宁玛巴教派,理应得到尊重。但遗憾的是,现在某些出家人,甚至是格西,好像也没有什么感恩之心……”所以,他投资拍了一部《莲花生大士传记》,并把录像带送给我们。我去年又看了一下,都老化了,90年代的产品,现在放不了了。刚才讲到建寺庙。在修建的过程中,他们要砍除阿雅巴罗洲的一堆荆棘丛时,住在该处的恶龙得知后,喊来所有鬼神作为援助,召集二十一优婆塞(当时还没受戒,后来是在莲花生大士面前受的戒)等鬼神的军队,到了晚上,就把人们白天所修砌的建筑摧毁无余,并将所有的土石都归回到原地。那个片子里面,这一段拍得还可以。虽然是十几年前看的,但还是有印象:那些鬼神,好像是用泰国那种骨架做的,看着有点怕人,一到晚上,那些骨架就跑过来,“哇哇哇”,把所有的墙都推倒了……就这样,他们白天建,鬼神晚上拆,建了五年都没建起来。因为这个缘故,藏人见到进度太慢的工程,都会开玩笑说:“你是不是在建桑耶寺啊?”所以,有些建寺院的也要看看,一个小小的寺院,五六年都建不好的话,是不是鬼神不太配合?不过,也可能是施主不配合(众笑)。刚开始答应得好好的,但建到一半时,施主就变卦了,怎么说也没办法。其实,桑耶寺并不大。以前我去看过,还没有我们的尼众大经堂大,只是院子大一点。桑耶寺有三层,分别依汉、藏、印三种风格修建。它经历过两次火灾,但没有被烧坏,“文革”期间虽然有一些毁坏,不过还是保留了下来。以前它是宁玛派的寺院,现在属于萨迦派了。当时因为一直不能建成,国王便请问堪布:“发生这样的事,是因为我业障深重,还是堪布您没有加持,要么是说修建寺庙的事不能如愿以偿?”堪布回答说:“我虽然菩提心已经纯熟,但是依靠这种寂静方法,实在不能调伏它们,这些鬼神,必须要用降伏法才可调伏。如今在印度金刚座,有一位化生的邬金莲花生大士,他精通五明、谙熟胜义的功用,曾于五台山开取历算的伏藏,通晓天文地理,并已获得共同与殊胜成就,可以摧毁一切魔众,随心所欲吩咐天龙八部,所有鬼神闻风丧胆。他足可制服一切恶魔,如果请他来,所有鬼神就不会再来为非作歹,也会让大王的心愿得以彻底实现。”莲花生大士在降魔方面,的确有不共的力量。讲《七句祈祷文》时我就讲过:不论现在还是未来,在我们修学的过程中,单单是依靠菩提心和寂静的方法,面对某些鬼神是非常困难的,必须要依靠莲师的威猛修法,才能度化他们。末法时代,魔王本来就猖狂,所以一定要多祈祷莲花生大士。莲花生大士的像,三四年以来我一直在做,等外面学员修完加行后,做奖品用的。学院里面的话,到时再说吧。大家都知道,哪里有莲师的像,哪里就一定有不共的力量。像我们喇荣五明佛学院,在末法时代还能聚集这么多人修持善法,而且威力极其强大,这明显已经不是单单靠人力所能成办的。这一切如此自在,与诸多空行护法的护持,尤其是莲花生大士不可思议的加持与护佑,是分不开的。因此,如果我们想要修行圆满,想要道场圆满,想要利益众生的事业圆满,就应该建造莲花生大士的佛像。这对当今时代来讲,尤为重要。我甚至在想,如果能在世界各个大城市,都安放一尊莲花生大士的塑像,由僧众开光加持,那对整个世间将会产生何等的加持!其实,供奉莲师是不分教派的,他不单单属于印度或藏传佛教,他的誓言也不分别民族或国家,他就像太阳任运照耀每一个山川、盆地,温暖每一个动物、每一株植物一样,不论你是谁,不论你在哪里,只要祈祷,都能获得他的加持。菩提萨埵当时介绍的,就是这位莲花生大士。菩提萨埵是中观自续派三大论师之一,菩提心已经纯熟,但遇到这些困难时,也无能为力,所以要求国王迎请莲花生大士。国王听了喜忧参半,他说:“那会不会请不来这位大师呢?”菩提萨埵胸有成竹地说:“因为有以前的发愿,所以一定能请来。从前,在尼泊尔境内有个养鸡人叫萨来,他的女儿胜乐母分别和养马、养猪、养鸡、养狗的四个人,生下了四个儿子,这四个人在建造夏绒卡绣佛塔时,曾经发愿将来于藏地共同弘扬佛法。其中,一个人以修建佛塔的功德,回向到藏地去做国王,弘扬佛法;一个人要以菩提心创建清净戒律的道场;一个人想成为密宗上师,在国王弘法时,调伏一切鬼神魔众;最后一个人则发愿做使臣,在兄长们弘扬佛法时,为他们传递信息。”四人这样发愿时,旁边有一头牛(它听得懂人语),每日辛辛苦苦驮石头,却没人替它回向,便生起恶心:“他们建立佛幢,愿我毁灭佛法。”后来他变成了朗达玛,在前弘期与后弘期的中间,将师君三尊所弘扬的佛法,基本摧毁了。不过在牛发愿时,有一只乌鸦也立即发了愿:“若他毁坏佛法,我就降伏他。”后来乌鸦也如愿转世为拉龙华多,降伏了朗达玛。这种前后世的缘起道理,《百业经》里讲了很多,那些看似复杂的人、事关系,其实都与前世的因缘以及善恶愿有关。因此,在与这么多僧众一起开法会时,不论你在学院、不在学院,一定要发善愿,千万不要发恶愿。有的人控制不了恶心:“这一辈子我是没办法了,但下一辈子,我一定要变成什么什么,啃你的骨头……”一般人想都想不出来的恶愿,心里也发了,嘴上也说出来了,这样实在是不好。当时听堪布讲述完过去生的因缘以后,国王又派遣瓦彻月、降魔金刚、钦释迦光、普吉祥狮子,各带一藏升金粉、一斛金饰前往印度。他们拜见阿阇黎莲花生大士后,献上供品请求道:“务必请大师前往藏地,加持寺庙地基。”莲师应允后,便启程前往。来藏途中,莲师时而取伏藏,时而调伏鬼神,依次降伏了十二地母、十二护母、二十一优婆塞等藏地的所有鬼神(真正的高僧大德,他去任何地方时,只是去一下,也会调伏当地的鬼神,要么降伏,要么令其生菩提心,所以,他们的事业非常自在)。敬摘录于《前行广释》身心如果调柔,一切善事轻而易举即可成办!母亲节
2019年5月14日
其他

身心如果调柔,一切善事轻而易举即可成办!

就像轻盈的柳絮随风飘送、来去自如一样,我们的身心如果调柔,为欢喜心所带动,那么一切善事轻而易举即可成办。人的心态很重要,禅宗这样认为,密宗也是这样认为,所以大家先要认识自己的心,尽量不要被烦恼控制,每天都是苦不堪言。虽然《中观宝鬘论释》说轮回是痛苦的自性,快乐只是暂时的、虚伪的,这方面讲了很多理由;《中观四百论》也讲轮回的本性是一种痛苦;诸高僧大德在教言里,也一再宣说轮回痛苦。在这样的痛苦中,心完全快乐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我们通过学习佛法,心的欢喜是无法用文字来描述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所感受。很多人在没有学佛时,对生活、感情等乱七八糟的事情非常执著,为此流过的眼泪若积在一处,不敢说有大海那么多,但一碗可能没问题,爱哭的人甚至有一大锅。这样的话,懒惰的人就不用提水了。(听说有些人特别懒,不愿意到很远的地方去提水,节约水的方法多种多样。)假如心没有快乐,很多事情都难以成办。现在西方心理学家,通过对心情进行各种测试,得出的结论是:心情的放松愉悦很重要,若想长命百岁,就不能有焦虑、牵挂,不然对寿命有一定的损害。所以老年人想长寿的话,不要天天想这个、想那个,执著这个、执著那个,而应春夏秋冬都很开心,时时处于快乐的状态,就像那天所讲的禅宗教言:“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在这样的心情下,做什么善事都会很欢喜,而且功德也非常大。假如对善法有了欢喜心,做什么事情都很自在、很方便、很容易,否则会经常产生放弃退怯的念头。有些人去听课时,看到下雨了,就满肚子牢骚:“下雨还要去听课,多累呀!最好什么课都不用听,呆在家里多开心!”对他来讲,听课完全是一种压力,这是修习善法最大的障碍。我在这么多年来,凡是去一个上师面前听法,都有一种欢喜心,可能也是跟前世的习气有关吧。平时接触领导做一些世间交谈,心里还是有一定顾虑,事后感觉非常累。而听闻佛法的话,不管那个上师讲得好不好,一听说今天是去听法,不是其他的事情,自己马上就精神振奋、非常快乐。在这样的心态下,做什么都会得心应手。而有些人像被关在监狱里一样,天天想着什么时候得到释放,以此心态来闻思修行,绝对不会成功的。当然,行持善法要有欢喜心,行持恶法不要有兴趣。有些高僧大德由于往昔的串习力,凡是造恶业的事情,自己从不愿意参与。我们学院有一位大德,每当听到别人说过失或讲些无聊的话时,他脸色马上变了,就不说话了。而一提起弘法利生的事业、大乘佛法的教言,他就兴高采烈,立即打开话匣子。这种情况不是一次两次了,其实人的性格还是跟习气和素质很有关系。所以,大家行持善法要兴致勃勃,造恶业尽量不要有很大兴趣,一旦产生恶念,当下要励力忏悔。敬摘录于《入行论广释》母亲节
2019年5月13日
其他

母亲节 | 什么是对母亲最大的报答?

《此生无憾——索达吉堪布最后一次听阿妈说》汉字的“妈”,是由“女”和“马”组成。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个女人一辈子在给自己当牛做马,她就是妈妈。所以,母亲的恩德无法言喻。今天恰逢母亲节,祝福所有母亲节日快乐,也祈愿所有子女能够体会母亲的苦心,想清楚如何才是真正的报答。敬摘录于索达吉堪布新浪微博母亲给我打电话说,我们有四个多月没见面了。敬摘录于索达吉堪布新浪微博我母亲是文盲,一个字都不识,但她从小在很多上师前听过一些佛教故事,所以我小时候经常缠着她讲,她比较开心时,就给我们讲一些。这个故事,在《极乐愿文大疏》、嘎单派(即格鲁派)格西阐述的教义里面也有。后来我对照一下,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文盲传下来的故事,跟大格西写出来的教言,只不过文字上略有不同,情节都是一样的。母亲特别耽著我们这几个不孝之子。弟弟还算好一点,每次他出去时,都会打电话回来:“我现在到马尔康了。”“我已经到成都了。”我特别纳闷他们互相只说一句,这又有什么用呢?但是母亲天天都牵挂着,一直守在电话旁边,一打电话就问:“你现在到哪里了?”除此以外也没有什么可说的。这对修行是很有影响的,我去年很想把她的电话拆掉,但她就是不同意,说自己也没有其他事情,但几个孩子如果出去,就会一直惦记着。后来为了安慰她,我也只有随顺。敬摘录于《入行论广解》离开喇荣已有160天了,这是母亲今天在电话里提醒我的。可见她日日都在挂念着远方的不孝之子。如同世上所有的母亲一样,母亲对我的成长和修行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在艰苦的岁月里,母亲含辛茹苦、忍辱负重,表现出极大的忍耐力和善良的品格。我两岁的时候,一次突患疾病。母亲背着高烧不退、奄奄一息的我,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几十公里外的县城走去。路上不知摔了多少跤,吃了多少苦,马不停蹄地走了整整两天两夜。看到昏迷不醒的我终于从死魔的嘴里逃脱出来,母亲淌满汗水的脸上才绽开了笑颜。在我儿时的每天晚饭之后,全家人都会围着火塘,母亲就开始念诵她每日的必修课——《极乐愿文》,红红的炉火映着她年轻如花的脸庞,使我生起一种像面见度母一样的圣洁感。娓娓的诵经声仿佛来自于空行刹土,在帐篷间久久回荡……这种耳濡目染的熏陶建立了我最初对佛法的认识。直到如今,每当看到或听到《极乐愿文》的颂词,母亲念诵经文的声音就会在耳边回响。我至今尚能完整地背诵《极乐愿文》,母亲实在是功不可没。记得我七、八岁的时候,母亲还算年轻,脸色白里透红,眼睛象黑色的宝石,牙齿洁白如雪。一天,我与母亲在山上放牧,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牧草青翠欲滴,花朵五彩缤纷。我们一起捉起了迷藏,当我从花丛中找到母亲时,觉得她像仙女一般美丽。也许这印证了汉地的一句说法:“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2019年5月12日
其他

学佛的缘起非常重要,应择其“善知识”而入佛门!

学佛的缘起非常重要,应择其“善知识”而入佛门!我特别希望所有人最初就遇到一位具相的善知识,学佛的缘起特别重要。有些人可能是福报问题,刚学佛就遇到不如法、甚至对佛教没有任何信心和境界的人,传授的教言也问题重重,即使弟子日后想改变观念,重新依止一位如法上师,即生中也难以成功。人的一生很短暂,没有很多过程,不可能几十年又几十年,尤其是很多汉地佛友,从小到大都没有信仰佛教,刚入佛门的确需要一条正确的路,否则在修行的过程中会有一定障碍。以前上师如意宝讲过,观察上师的方法很多,但是最起码的条件,是这个上师在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方面,更重视出世间法;自利和他利方面,以他利为主;今世和来世方面,以来世为主;胜义谛和世俗谛方面,以胜义谛为主。这样的上师,才算是真正的善知识。即使他没有很高的学问,但是特别重视因果的见解、出世间的修行,以及利他的菩提心。如果这个上师在利他方面一点想法都没有,只想自己发财,所有的谈论中围绕自己,以自利为主;世间和出世间法,对出世间的修行一点兴趣都没有,只是贪著今世的话,那不需要找这样的人,因为迷恋今世的人比比皆是,我们身边多数都是这类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敬摘录于《当日教言解说》这样做就能始终获得文殊智慧的加持,增上一切顺缘!这样的发心和这样的决心不能改变!文殊菩萨圣诞|祈祷文殊菩萨,生生世世都能获得智慧!如何用少量的布施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当身体出现病痛,或遭遇坎坷时,该怎么办?人人都可以为“穷人”提供帮助释迦牟尼佛节日
2019年5月11日
其他

这样做就能始终获得文殊智慧的加持,增上一切顺缘!

龙猛菩萨曾说,见和不见的一切功德的根本就是智慧。所以,为了承办所有见和不见的功德,应当受持智慧。这句话的含义是:无论是在能现见的今生还是无法看到的来世中,所有功德的来源是智慧。而智慧需要通过闻思来获得。极少数人前世的这种智慧一直没有忘失,至今也完好无损地保存着,只要稍微闻法,智慧马上就会恢复;大多数人由于入胎的障碍,前世的智慧全部被遗忘,因此需要依靠今生的努力来重新获取,这一点很重要。每个人最好在学法之初,就树立正确的见解,否则到了后期,修行就很难进步。《大佛顶首楞严经》云:“因地不正,果招迂曲。”若一开始没有确立正确的目标,最后所得之果也会被歪曲。所以,刚开始学佛时,不要把佛教当作一种形式,否则你自以为精进学佛一辈子,但你眼中的佛教,并非真正的佛教,可能只是佛教的一部分,甚至仅仅是外在形象而已。首先,建立正确的见解和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在座各位以后争取利用一些时间闻思佛法。其实,学习佛法并非为了他人而学,而是为自己今生和后世的利益作规划。从这种角度考虑,也许很多人会对听闻佛法饶有兴趣。否则,即使皈依多年,却连佛教的基本见解、行为及修法都不懂,也是非常令人惋惜的。前面的课中讲了佛陀的九大弟子: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须菩提尊者、富楼那尊者、迦旃延尊者、阿那律尊者、优婆离尊者和罗睺罗尊者,今天讲阿难尊者。前面的九大弟子都已获得了阿罗汉果位,唯有阿难尊者是佛陀圆寂后才获得阿罗汉果位的。他广闻博学,在佛弟子中以“多闻第一”而著称。有些历史学者说,阿难尊者不仅即生广闻无量的三藏经典,乃至生生世世都是如此,这与他前世的发愿有一定的因缘。“阿难”在藏文中为(根噶沃),即“都欢喜”的意思。阿难为什么叫“欢喜”呢?因为他的降生日与佛陀的成道日是同一天,所以大家都非常欢喜。阿难是佛陀的堂弟,提婆达多的亲弟弟。在印度拍摄的电影中,他们的关系也是如此。还有另一种说法,因为阿难的相貌非常庄严,面如满月、眼如青莲花,众人见之都会满心喜欢。确实,前世的因缘会导致每个人的样貌相差甚大。有些人的长相很有吸引力,任何人看到都会心生愉悦;有些人只能令部分人欢喜,而部分人厌恶;有些人则大家见之都心生不悦。阿难八岁出家,后来成为佛的侍者,承侍佛陀31年。佛陀示现圆寂时,他也随侍在身边,电视连续剧中的情节也是如此。不少道友也知道佛教中阿难的历史。去年我们学《妙法莲华经》时提到,有两个人在空王如来面前发菩提心,其中一人是释迦牟尼佛,另一人是阿难。虽然他们是同时发菩提心的,但因为佛陀在因地极其勇猛精进,故早于阿难先成就佛果。阿难虽没有成佛,但他也是生生世世护持释迦牟尼佛及其他如来的教法。从阿难尊者和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来看,精进修行至关重要。有些人认为,广闻博学很重要,但若没有持之以恒地精进行持,就会像阿难一样,佛陀已经成道,他还只是一个凡夫侍者,直到佛陀涅槃后才获得阿罗汉果位。可见精进与否造成的差距,有着云泥之别。有些佛教徒虽然智慧并不出众,但由于长期精进,最后获得了超胜的修行境界。如讲考班的道友中,有些并不算智慧超群,却一直坚持不懈,最后获得了不同的学位。虽然他们并非为了名声而追求学位,但从形式来说,学位也是衡量成就和境界的一个标准。获得学位,说明达到并超越了这个标准。而有些人虽天资聪慧、广闻博学,各方面都很圆满,却不能持续精进,导致最后修行停滞甚至退失。我熟悉的居士和出家人里面,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可见,胜义中虽不存在任何高低差异,但在世俗中,精进确实会造成差距悬殊。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就是因为一直不断学习、精进修行,才迅速成佛。我们也不要因为心情坏、身体差、特别忙、有违缘,遇到了一些事情,就轻言放弃。麦彭仁波切说过一个偈颂,大意是:在修学过程中不要轻易放弃,不要让各种违缘有机可乘,这样就能始终获得文殊智慧的加持,增上一切顺缘。我们在生生世世中,都不要一遇到小小违缘,就为它所转甚至一蹶不振。人生当中谁没有遇到过违缘?不可能没有。甚至我们公认的菩萨和高僧大德们,在弘法利生和自己修行的过程中,谁不会经常面对层出不穷的违缘和不幸?但他们会坚持不懈,直到最后功德圆满。西方很多科学家和领导人在演讲中,最赞叹的就是不放弃、努力不懈、勇往直前地面对一切困惑和阻碍的精神。包括一些伟大的总统,在庄严的就职仪式上,也会强调这类誓不放弃的宣言。无数科学家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也始终秉持这样的理念。敬摘录于《维摩诘经讲记》这样的发心和这样的决心不能改变!文殊菩萨圣诞|祈祷文殊菩萨,生生世世都能获得智慧!如何用少量的布施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当身体出现病痛,或遭遇坎坷时,该怎么办?人人都可以为“穷人”提供帮助释迦牟尼佛节日
2019年5月10日
其他

这样的发心和这样的决心不能改变!

学习佛法虽然很重要,但是对都市里面的人来讲,其实也并不是很容易的。你要抛弃自己所有的工作、家庭,你所有的一切的事情的话,我也不赞叹,我也不愿意。你们刚开始学佛的时候,也不要太积极了、太热情了,家里所有的事都不管、所有的工作都不管,每天都是很真诚地学习——虽然真诚地学习很重要——但刚开始的时候,也不要太热情了,不然你的这个温度会不会下降,我们都比较担心。因此,虽然大家都知道,学习佛法很需要有一种付出,但是这种付出不能操之过急,应该在明年、后年和将来都能够持续。在最近这两个月的时间当中,你应该观察了,我们这种学习、管理以及各方面的生活方式对你来讲,是适合还是不适合,你自己现在也可以观察。如果你觉得适合,那么作为有智慧的人,自己发的誓言,自己做的决定,就不应轻易改变。就像以前龙猛菩萨所说的那样,智者的发愿就像是石头上刻的字一样,不会改变的;而愚者说的话,就像是水上的花纹,一下子就没有了。因此,大家也应该想一想,我们现在学习的计划、所讲的内容、管理的方法等等,如果你觉得实在是不适应,你就放弃,不继续学也可以;如果你决定学习,我也特别希望,你在预科系的这四年当中,能够善始善终。四年,说长确实也比较长,但说短,好像也是一眨眼的时间。我们菩提学会建立至今已经八年,有很多人已经毕业了,而且在这整个期间,的的确确有些人特别服从管理,同时自己修行也非常认真。所以你应再三考虑,今天晚上你还可以考虑,你会不会是刚开始的时候:哇,我要学习!我一定要学好!但两三年不到,甚至一年不到,因为小小的一些因缘就退下去了。这个一定要考虑。就像我们佛学院,三十多年以来并不是没有违缘,并不是没有遇到一些其他的各种障碍,但是,法王如意宝也好,还有法王如意宝以后的这些堪布活佛们也好,对学院的整个管理上,大家都是(没有放弃),因为我们以前都发过这个愿,既然发了愿,那路上的一个小小的坎坷不会阻挡我们的前进。就像一个人想到达某一个地方,没有智慧或者决心不大的人,路上稍微有一点障碍就返回去了。前段时间,我的一个同学和他的同伴准备来喇荣——之前他们从没有来过——后来听说,他们到了半路的时候,路上挡了一块大石头,他们认为已经被挡住了去路,于是返回去了。结果两个小时以后,那个石头就已经被清除了,而他们再也没有来。有些人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也是如此,看到路上有一个小石头,就觉得是大石头,或者不是真正的阻碍,却认为是阻碍。所以,我们应该再三观察、再三选择,选择好了以后,最好发愿三大阿僧祇劫要度众生、要修学佛法,如果觉得这太长了,至少也要四五年、十几年,这样的发心和这样的决心不能改变。敬摘录于索达吉上师UC开示文殊菩萨圣诞|祈祷文殊菩萨,生生世世都能获得智慧!如何用少量的布施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当身体出现病痛,或遭遇坎坷时,该怎么办?人人都可以为“穷人”提供帮助释迦牟尼佛节日
2019年5月9日
其他

文殊菩萨圣诞|祈祷文殊菩萨,生生世世都能获得智慧!

那些月薪上万的人,失去了最简单的快乐……回向时这样观想,哪怕是短短一瞬间,功德也不可思议!说话做事之前,应先观察自己的动机佛法中最重要的功德是什么?点击“阅读原文”,有惊喜哦!
2019年5月8日
其他

如何用少量的布施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

下面以窍诀的方式对以上所讲的三殊胜作一归纳。总之,在刚开始听法时就要想,今天不是为自己而闻法,而是为一切众生的利益而闻法;中间也要以无有散乱之心专注谛听法义,不能东张西望,也不能心思散乱;最后还要思维,闻法所得的善根回向给一切有情,愿他们获得佛陀的果位。不但闻法要以三殊胜摄持,修加行也应如此,即:刚开始要发菩提心,不能为自己健康发财而修加行,应为一切众生的利益而修加行;中间磕头、念皈依偈等时,心也要尽量专注;最后将善根回向大菩提。不仅如此,在行持一切善法时皆应以三殊胜摄持。《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云:“云何少施功德多耶?以方便力少分布施回向发愿,与一切众生同证无上正等菩提,以是功德无量无边,犹如少云渐遍世界。”这里的“方便”指发心,然后再以回向发愿印持,也即愿与一切众生共同成就佛果;若能如是而行,少分布施所得的功德也无量无边,就像少量的云会逐渐遍满整个虚空一样。可见,大家都应以三殊胜来摄持一切善法,这非常关键。如果在做善法时,最初能发菩提心,中间一心专注,最后作殊胜回向,那么这个善根生生世世都不会毁坏。比如,我今天以三殊胜摄持做了一个小时善法,虽然一百劫后我有可能变成旁生,但往昔的善根却仍然存在。其实,这样的道理是佛陀以金刚语宣说的,故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认。相反,如果没有以三殊胜摄持,那就不好说。表面上看,他一辈子都在学习佛法,每天都在念阿弥陀佛,甚至连喉咙也念破了;但由于没有以三殊胜摄持,当后来产生嗔恨心时,阿赖耶上积累的善根也会被彻底摧毁。可见这样的修行方法,任何修行人都不能缺少。所以大家一定要将这样的窍诀运用在生活中,如果能运用,那就能带来无穷无尽的利益。如果没有以三殊胜摄持,那无论行持任何善法也不可能趣入大乘道。大家都希望自己趣入大乘道,也希望自己所积的善根成为大乘善根,或成佛的资粮,但能否如愿以偿,这完全取决于是否具足三殊胜。如果没有三殊胜,即使表面上做再大的善法,也不可能真正趣入大乘道。但在实际生活中,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三殊胜呢?可以说非常稀少。所以希望大家,今后不管修任何法都必须具足三殊胜。三殊胜中,正行无缘有不同的解释方法。严格来讲,真正的正行无缘殊胜是指平等安住于止观实义中,也即入定于远离一切戏论的境界,或真如实相当中。但在这里,作者对正行无缘的定义比较容易行持,即:所谓正行无缘,就是在行持善法时一心专注善法,心不往外散乱。这样每个人都能做到三殊胜,否则凡夫人要真正安住现空双运的境界,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敬摘录于《藏传净土法》当身体出现病痛,或遭遇坎坷时,该怎么办?人人都可以为“穷人”提供帮助释迦牟尼佛节日
2019年5月7日
其他

当身体出现病痛,或遭遇坎坷时,该怎么办?

身现难忍病痛时,是害众生之身体,恶业利刃轮自己,今自取受诸病痛。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一些难忍病痛时,要想是往昔伤害众生身体的恶业利刃或兵器旋转到了自己头上,此时自己应取代、承受一切众生的病痛。相信去过医院的,都会感受到疾病对人的折磨非常深,因为在内科、骨科、传染病等医院,病人川流不息、水泄不通,似乎所有人都在饱受疾病的煎熬一样。虽然有些人现在并未感受病苦,但迟早都会面对。因为,人从小到离开世间,身上一点病都没有的几乎没有。尤其人到中年以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经常会产生各种疾病。那在此时,最好的应对方法是什么呢?就是调整自心。比如,在心脏、脊椎、腿脚、头脑等部位出现严重疾病时,要想是前世所造伤害众生的恶业成熟。就像种下种子,在因缘成熟时,就会开花结果一样。并且还要观想,自己代受一切众生的病苦。当然,佛教并不反对看病、吃药,因为佛常在经中讲,病人应以药物来治疗,而且佛还亲自承事病人。对恶业利刃旋转到自己头上的事,我们都无法避免。就像已进入屠宰场的众生,很难幸免被屠刀宰割一样。因为,都身处业力的网罟当中,感受各自所造业的果报。佛教讲,恶报并不是上帝或大自在天等,在不满意时对自己的惩罚,而是自己前世埋下的恶业种子,在因缘成熟时开花结果了。所以,在生病时一定要想,恶业利刃已经轮转到了自己头上,并好好忏悔,代受众生的病苦,且以三殊胜摄持。若在感受病苦时,能如此转变心念,或这样修行,在短暂的今生中,就能通过疾病遣除自己的恶业。不仅一般的众生会感受恶报,圣者也会这样显现。比如,印度德高望重的大德戒贤论师,在晚年时得了一种非常难忍的风病,尤其是在玄奘大师见到他前三年异常严重,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后来,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弥勒菩萨出现在他梦中,并告之:你所感受的病苦,是前世当国王时,伤害过很多众生的果报,自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如果能安忍、忏悔、弘扬佛法,慢慢就能消除。还说,再过三年,有一位叫玄奘的中国和尚前来求法,你应把佛法传给他。戒贤论师依教奉行,病渐渐就好了。三年后,当玄奘大师拜见戒贤论师时,戒贤论师听到大师前来,就泣不成声。尔后由戒贤论师的弟子觉贤法师讲了以上梦境,但也是边哭边讲。这是依靠生病,前世所造恶业全部消尽的公案,在历史上这样的事例相当多。但很多人都想得很美好,一生中身体健健康康,为了这个目标,还到寺院里去烧香、拜佛,甚至很多老太太、老公公也经常这样祈求。当然,诸佛菩萨的加持不可思议,肯定能获得利益。但若是前世杀害众生的业成熟,诸佛菩萨也没办法阻挡。不过在感受时,最好能将病转为道用。当然,在患特别严重的疾病时,除非修行境界特别高,一般都很困难。但若在道理上明白,在心情等方面,跟其他人也会完全不相同。否则,在患癌症等绝症时,就会很绝望。其实,生病、遭遇坎坷也不一定不好,因为很多世所造恶业依靠感受此类痛苦都能清净。北宋时,有一位腿患残疾的孩童,心地特别善良。其所在村庄有一条河,因为没有桥,人们来往极不方便,他就发心修桥。刚开始捡石头时,人们都不理解,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后来石头堆积得像山那么高,人们就被他的发心感动了,都纷纷跟他一起修桥。但在修桥过程中,一次凿石头崩瞎了他的双眼。人们都觉得,做善事并没有好报。而他无怨无悔,继续坚持。在桥竣工那一天,雷雨交加,他不幸被雷劈死。人们更加坚信,行善没有善报。当天,恰好清官包拯因公事路过此桥,人们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他。在详细了解事实真相后,他挥毫疾书,写下了“宁行恶勿行善”六个字。回到京城向皇帝汇报后,皇帝把他叫到后宫,因为刚生下的龙子,虽然十分招人喜爱,但却整天啼哭,所以叫他去看一下。他发现在太子身上,有前几天写的那六个字,惭愧之下一擦就消失了。皇帝很不高兴,因为他认为这是吉祥的胎记。于是包拯把题字的经过给皇上讲了一遍。皇上觉得蹊跷,就命他用阴阳枕到地府一探究竟。原来,这位孩童前世所造恶业,需要用三世来偿还。第一世感受残疾,第二世以瞎盲度过残生,第三世被雷劈死。但因他此生精进行善,三世的果报在一世就报完了,并在下一世做了皇太子。后来这个故事家喻户晓,人们都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深信不疑。虽然在生活中,经常发生此类因果不虚的事,但人们都把它忽略掉了,甚至把它当作神话和笑话。实际上,无论是今世感受快乐、痛苦,还是前生后世的种种遭遇,都是业力在支配。但没有因果观念的人,根本想不到这一点。可以说,这就是现在人类最愚昧、最可怕的地方。因为,在地球上有许许多多人都不相信前生后世。若人们懂得这个道理,就不会盲目否认前生所作业对后世的影响。《长阿含经》中云:“智慧方便观,能见因缘根。苦非贤圣造,亦非无缘有。”因此,大家一定要了知,苦是前世恶业成熟,并非贤圣所造,也非无缘无故而有。当然,在身体出现疾病时,还是需要看医生。但有些病医生也不一定看得出来,因为是前世业力导致的,不过有些医生也经常不懂装懂地这样说。对一般的病,依靠仪器、把脉,我相信医生能确诊。但要确诊业力病,至少要证悟空性,否则只能依靠佛在《业报差别经》等经典中所讲的道理来推断,比如:可能是前世毁坏别人牙齿的缘故,今生感得牙痛等。但要像刚才所讲一样,通过智慧方便来观因缘的根,就不是那么容易。敬摘录于《修心利刃轮释》人人都可以为“穷人”提供帮助释迦牟尼佛节日
2019年5月6日
其他

人人都可以为“穷人”提供帮助

不用修也能解脱的法门一个老太太问倒三个唯物论博士!若能经常这样观想,就是修菩提心的最好方法!五一劳动节
2019年5月5日
其他

释迦牟尼佛节日 | 不用修也能解脱的法门

2019年5月4日,藏历三十,释迦牟尼佛节日,作何善恶成九亿倍,布萨诵戒日、烟供火供吉祥日。【释迦摩尼佛心咒】:嗡
2019年5月4日
其他

若能经常这样观想,就是修菩提心的最好方法!

关于自他交换,佛教中有许多修行窍诀。比方说,看到某个动物被杀害时,就观想被杀的是自己。看到割那个动物的头,就观想是割自己的头……自己是那些受苦的众生。若能经常这样观想,就是修菩提心的最好方法,也是世间利他思想的精髓。利他心和禅修,被许多学者当作是佛教的特色。美国有些著名大学做过一些科学测试,结果发现,在修持利他心和禅定以后,人的内心发生很大变化,给自身和他人都带来了很大利益。对此大家可以慢慢体会,若修持利他心,一定会对自己有极大的帮助。我看过一本书叫《致命的情绪》,是一位美国学者写的。其中讲到,一个人如果发脾气,血液就会产生毒素,注射到动物身上会使其死亡。所以,我们要存一颗善心,这不仅是佛教提倡的,科学也是这么认为的。利他心有不可估量的功德,在现实中,不管东西方哪个民族都非常需要。当然,除了少数利根者以外,普通人要成就利他菩提心,不可能短时间内一蹴而就。藏地有很多这方面的窍诀,大家可以慢慢了解并修持。不管有没有信仰,修利他心都非常重要。因为,无论学习什么知识,如果没有利他心,对社会、对自己不会带来真正利益。在座各位都有着敏锐的智慧,希望对佛法能坚持不懈地研究。比如,佛教讲乃至对小至昆虫在内的众生,要有利他之心。我们应反复思考到底需不需要?如果需要,就要进一步思考:怎样才能利益他们?这是当今时代必不可少的思想。大家应以智慧去寻求并纳受。在藏传佛教中,依止善知识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而善知识的法相,即使不具足其他很多功德,具有利他心也是绝对不可或缺的。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只能讲到这里。最后,送给大家寂天菩萨的一句话:“菩提心妙宝,未生者当生,已生勿退失,辗转益增长。”意思是菩提心就像如意宝,没有的要让它生起,已有的要让它不断增上。以此,愿大家都能生起利他的菩提心。敬摘录于《寻觅失落的文明》五一劳动节
2019年5月2日
其他

回向时这样观想,哪怕是短短一瞬间,功德也不可思议!

地主国王十四万年供养善根穷尽
2019年4月30日
其他

说话做事之前,应先观察自己的动机

《入行论》云:“若身欲移动,或口欲出言,应先观自心,安稳如理行。”如果我们想要移动身体,或者想说话,应先观察自心的动机是否清净,然后稳重如法地去行持。修行人的一言一行,如果不以正知正念摄持,就很容易失毁学处。所以在自己的每一个言谈举止之前,必须先观察自己为什么要这么说、这样做,此发心是否清净?将造的是善业、恶业、无记业……如果发心清净如法,就可以遵照律仪,稳妥地去口说身行。这是我们平时行持的总纲,藏传佛教史上的高僧大德对此非常重视。以前堪布律登(麦彭仁波切的弟子),每次给弟子讲经传法前,都以“应先观自心,安稳如理行”作为开卷语。这两句偈语的内容,如果我们能踏踏实实地遵照实行,对自己的一生将会有深远意义。在七八岁的时候,我得到了这两句偈语,虽然自己在小时也很调皮,但行为上与自己的伙伴还是有很大差别,我想那是因为自己经常受到这个法宝的加持吧。你们如果从小也懂得这个窍诀,以它深刻的影响,一生中的作为定会很如法,世出世间的规矩一定很少触犯。关于“安稳”有两层意义。其一是,如果在身口行动前,观察到自己发心清净,就应如理如法稳妥地去行持,不为一切违缘困难所动,始终如一地圆满实现计划;还有一层意义是,此处“安稳”是名词,即安稳者——大乘菩萨之义。一个真正的大乘佛子,一切言行都发自清净菩提心,肯定会是妥善如法,稳固不移,不为一切烦恼所染,因此,大乘佛子也称为“安稳”。敬摘录于《入行论广释》佛法中最重要的功德是什么?身体不好、做恶梦、感觉有非人加害,可以做这件事!这些就是一种神变,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神通!把微小的善法转变成巨大的启发,关键就在……做善事也需要福报!——快速增长福报的窍决有一颗善良的心,修什么法都容易成就!一个人身体失去健康,原因不外乎是……你会布施吗?在平时的行住坐卧、所作所为中,如何去观无常?天天念佛,天天磕大头是不是精进?点击“阅读原文”,有惊喜哦!
2019年4月29日
其他

佛法中最重要的功德是什么?

一说“功德”,也许有些人不太认同,认为这是佛教的概念,但是我想,闽南这边应该不会。为什么呢?因为在你们这里,不管是老师、学生,还是社会上的人,大家都生活在一个既有的习俗里:就算是不信佛,也都信观音。这就不像其他城市了,其他的有些城市,你们可能也知道,几乎所有的人都没有任何信仰。但你们信观音,而且从小就信,有了这样的观念基础,我相信大多数人是不会否认功德的。既然相信功德,而如来藏的功德又这么大,为什么不接受呢?昨天他们一提“如来藏”,我就很欢喜,觉得交流这样的题目,太有意义了。也许我讲不出什么特别深的道理,但这个思想本身,你们看看《如来藏经》的后面,佛陀说,凡是学习、研究的人,有无量功德,如云:“于此如来藏经典法要,受持读诵书写经卷,为他广说得福无量……”所以,以前我看到这些功德的时候,就想:“《如来藏经》这么好,我这一生能不能学一遍呢?能不能讲一遍呢?”当然,最重要的功德,还是在于开显如来藏的本来面目,也就是“明心见性”。而要明心见性,常常观心很重要。所谓“参禅不在腿,念佛不在嘴”,你要参禅,双盘、单盘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懂得心的本性;你要念佛,口里念不重要,重要的是心里要念。所以,心调不好,行为上再怎么做,也不一定是那么回事。
2019年4月28日
其他

身体不好、做恶梦、感觉有非人加害,可以做这件事!

在这个世界上,佛陀是善巧方便与大慈大悲的主尊,他依靠无碍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陀罗尼咒(陀罗尼:总持,执持。以持久不忘诸法词义的念力和神验莫测的智力为其体性,以受持善法、遮止不法为其功用。),如观音心咒、释迦牟尼佛心咒、大悲咒、楞严咒,以及《百咒功德》中的很多咒语。这些咒语,每个都有非常巨大的威力,依靠它的加持,哪怕仅仅布施一滴水、一粒米,也能饶益恒河沙数的饿鬼、非人、罗刹、夜叉等,让它们得到真实的利益。所以,我们可以站在河边,对着一杯水念些咒语,然后倒入河中;或者,在海边对着一些米,念观音心咒等功德极大的咒语,之后再撒到海里。这样的话,水里的很多水生动物、水神,以及此水域所遍及的众生,直接或间接都能得利。当然,具体是哪个众生得到了何等利益,这唯一是佛陀的境界,不但我们凡夫人无法了知,甚至阿罗汉、菩萨也很难以抉择。尤其是做素烟、荤烟(素烟、荤烟:焦烟,旧俗布施给一切“中有”鬼物的糌粑火烟。焦烟分为素烟与荤烟二种:素烟,即混有乳、酥三素的糌粑火烟;荤烟,即混有血、肉、脂三荤的糌粑火烟。)等佛事,能对空游饿鬼有极大的帮助。这种佛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烧焦烟或火施。如今在汉地,不少人总把“火施”与“火供”混为一谈,其实这二者有很大差别。火供,是通过燃烧供品来供养诸佛菩萨,一般在密宗的会供等仪轨中有。以前上师如意宝在尼泊尔,取了“项袋金刚橛”的意伏藏。这个伏藏中专门有个火供仪轨,当时没有取出,后来到了印度北方,突然从上师的智慧中流露出来了,当场由一位法师记录下来,这就是火供仪轨。火供,主要是用于上供;而火施,则是用于下施。我们通常作的,一般都是火施,而不是火供,即将食品烧掉之后,用来布施空中的饿鬼和非人等。现在有些藏地的上师到汉地,很喜欢集聚许多居士,在城市边上作“火供”——当然,这并非真正的火供,充其量只能叫火施。结果他们烧着烧着,就引来了消防队。听说上海就有个人,找不到合适的地方烧焦烟,于是在几十层的高楼顶上烧。大家都以为发生火灾了,灭火人员也不敢上去,只好把消防车开到楼下,开始往上喷水。但他们的水,也不可能喷那么高。其实这是不合理的。昨天我也说了,作任何一种佛教仪式,必须要符合当地的民俗习惯,如果在大城市里条件不允许,那象征性表示一下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去做。假如你非要烧焦烟,则可在一个小盆里,或在电炉上烧点食物,稍微冒出烟以后,念念仪轨观想利益众生就行了,没必要弄得浓烟滚滚。有些人认为,烟越大就越成功,再加上旁边有敲鼓吹螺的声音,马上就泪流满面:“上师真了不起!这个火焰这么大,说明上师肯定是高僧大德,是诸佛菩萨的化现!”当然,我这样讲并不是否认这些,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而是提醒大家:做有些事情一定要恰当,否则就会过犹不及。其实,作火施是很有功德的。倘若你在修行的过程中,身体不好、做恶梦、感觉有非人加害,这时候就可以作这些仪式。不过,你不一定要请上师来念,自己念就可以,这不像有些戒律,必须要出家人传,在家人没有资格,而诸佛菩萨的名号和咒语,谁念的话都会得利。总之,我们不能堕入两边,要么认为这些完全没必要,要么整天做这些而不闻思修行,这都是不合理的。从莲花生大士的传记来看,会供是有必要时才会做。按照宁玛派的传统,每个月的10号和25号举行会供,这对一个寺院来讲,也是最多的次数了。但我听说学会里的极个别人,每个星期天都作会供。说是“会供”,实际上是依靠这种方便,想多吃些水果、多喝点饮料,后来我也发现了他们背后的“秘密”。(众笑) 敬摘录于《前行广释》这些就是一种神变,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神通!把微小的善法转变成巨大的启发,关键就在……做善事也需要福报!——快速增长福报的窍决有一颗善良的心,修什么法都容易成就!一个人身体失去健康,原因不外乎是……你会布施吗?在平时的行住坐卧、所作所为中,如何去观无常?天天念佛,天天磕大头是不是精进?供养三千大千世界的诸佛,比不上宣说一个偈颂的功德大!这样做,你今生才有解脱的机会!点击“阅读原文”,有惊喜哦!
2019年4月27日
其他

这些就是一种神变,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神通!

如果你并未明了真正的窍诀,也没有努力修持,只是依靠简单词句而直接以贪心来行持密法,这就是所谓的疯狂者,如此对自己本人乃至佛法都会带来很大的危害。本来不是大成就者,但却装模作样,伪装大成就者,这种做法极端错误。自己应该详详细细地观察,自己是不是真正的密咒师,自己相续中有没有自相的烦恼。有些假的伏藏师把大岩石划开,认为如此能取出伏藏,哪里有这回事!真正的伏藏大师取岩藏时,有时要亲自挖开岩石,但有时也不必要,由护法神亲自交付,也有从虚空中取出伏藏的,这都是因为莲花生大士当时伏藏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有些伏藏师为了利益众生,不能公之于众,只是秘密地取伏藏,而有些为了弘法利生,需要令自己的声誉遍布十方,所以要在成千上万的人面前开取伏藏。总之,开取伏藏的方式,取伏藏时需哪些人以及何种条件,这些都在莲花生大士的授记密语中有非常清晰明了的标记,如果密语的内容不太明确,虽然是真正的伏藏大师,但是他也不一定能取出这个伏藏。我们准备在一九九一年打开珠日神山的伏藏门,这是莲花生大士当年在崖岩中的伏藏处,对此伏藏山上的大门应以如何方法来打开,这在莲花生大士的授记中肯定会有详细说明。但后来我们得到的秘示并未明说对众人公开与否,由于众生业力现前,我们最终没有得到如何开取伏藏的密语。我自以为我们学院自建院以来,在所有弘法利生事业中,最大的失败之处就是没有打开这个伏藏门,这也是众生业力现前,我们也无可奈何。当然,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结果还是无济于事,如果当时真正能打开这个伏藏门,那对现在和未来的众生肯定有极大的饶益,可惜没有如愿以偿。除了开取珠日神山的伏藏大门这件事外,我认为自从建院以来,各种违缘都已经被战胜了。比如在一九八七年我们去五台山时,当时也有一些邪魔外道和世人对我们制造很大的障碍,但后来这些违缘也全都消于法界,各种谣言和误导的说法对我们来说都变成了顺缘,大家都获得了无量的利益和功德。在五台山时,一部分人朝拜过后就返回去了,我们另一部分人在五台山住了大概一百天,东台、北台、西台等地方都已经去过,当时确实没有遇到任何违缘。一九八六年,我在学院发愿第二年要到五台山去的时候,看起来好像困难重重。当时还有一些人劝我说,如果你是得地菩萨或已经本尊摄受,那就可以去,否则此事绝不成功。虽然我并未登地,也并非本尊所摄受的,但是我在持明传承上师面前,他们以加持的方式摄受过我,因此我和眷属们都已经胜伏了一切违缘。后来,我们在整顿佛教和广弘佛法方面,每一次都同样取得了胜利,我认为这些就是一种神变,就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神通!这也是我们所有眷属以前一起发愿力成熟的原因。敬摘录于《窍诀宝藏海》把微小的善法转变成巨大的启发,关键就在……做善事也需要福报!——快速增长福报的窍决有一颗善良的心,修什么法都容易成就!一个人身体失去健康,原因不外乎是……你会布施吗?在平时的行住坐卧、所作所为中,如何去观无常?天天念佛,天天磕大头是不是精进?供养三千大千世界的诸佛,比不上宣说一个偈颂的功德大!这样做,你今生才有解脱的机会!你周围的人很可能是佛菩萨!点击“阅读原文”,有惊喜哦!
2019年4月26日
其他

把微小的善法转变成巨大的启发,关键就在……

在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人们有着说不完的烦恼、情绪和无助感。面对此类问题有人发现,要解决它们单单依靠物质是不行的,因为这更多关乎精神,是意识层面的事。“有没有解决之道?”寻找中,他们遇到了藏传佛教。这不是巧合,因为它能让我们的内心充满智慧、慈悲和力量。这种转化之道,高等的知识保存于寺院,由佛教学者们继承和实践,简便易行的就流布民间。有人看到藏民表达信仰的虔诚行为,感觉不理解:为什么要供酥油灯,不浪费吗?为什么要手摇转经轮、转动大经轮,不晕吗?为什么要三步一拜磕大头,不累吗?……做这样的行为有什么意义?其实,这就是在转化意识。藏传佛教认为,行为和意识有着很深的连结,一个小小的行为,以其自身的象征性,加之背后的发心力量,会对意识形成最深、最有效的转化。转化的关键是发心。藏地人了解和学习的都是大乘佛教,在大乘佛法的教导下,人们无论做任何善法,都不会忘记利他的发心或动机。因此,和一般人行善不同,他们不论供灯、磕头或是摇动转经轮,都会因为利他心的驱使,把微小善法也转变成对意识层面的巨大启发。你们供过灯吗?供灯时都想些什么?在藏地,不论平民百姓还是知识分子,他们了解灯代表智慧,点燃一盏灯,就是点燃内心的智慧。所以他们在供灯时会想:“愿我以这盏灯的明亮,驱除一切众生内心的愚痴黑暗,为他们开启明了真理的智慧。”这种美妙善愿甚至被写进文字,让人们不论在家、在寺院或者在任何地方供灯时,都这么念,也这么想。我知道你们也会去寺院供灯。我在汉地佛殿里见到有年轻人供灯时,好奇他们都说些什么,但很难过,听到最多的是:“佛啊,您一定要保佑我身体健健康康,家庭平平安安……”全是为自己。这样祈祷是狭隘的。所以,希望你们以后供灯的时候,除了想到自己以外,也要想到这盏灯代表智慧,你正在点燃智慧之灯,愿智慧光明遍照所有世界的一切众生,令其不再沉溺无明黑暗,愿他们的心灯开启,愿整个世间沐浴在无量光明之中。大多数的转经轮里装的是观音心咒,所以转动它,也就象征着你在运转内心的慈悲。我们平常的心态总会固守自我,是狭隘、僵化、不开放的,像一潭死水。而借由转动经轮这样的佛教行为,你可以把自己的心运转起来,让它本有的慈悲自狭而广,转动到你身边的穷人、可怜人身上,转动到每一个微小如蚂蚁之类的众生身上,令其全都离苦得乐。类似的行为还有转绕佛塔、佛像或寺院,你们去过大昭寺的应该都看到了。不懂的人觉得这些行为无聊而愚痴,但稍微懂一点佛法的人会知道,这不比运动锻炼缺乏意义,这是对心的一种训练——让我们的心结合经轮的转动,放下自我,展开大悲。你们摇过转经轮的都有体会,当你摇动它的时候,会明显感到自己的心变得平静温和。按佛经记载,这种行为的确可以利益到众生,甚至就转经轮自身的功德而言,仅仅搁在亡人的身边,他就不会堕入三恶道。这种神奇的功效,即使你不了解、不理解,也不要诽谤。就像一粒看似平常的妙药,你甚至不相信它能治病,但当你亲自感受到药力的时候,就不会再小看它了。《百年虚云》里再现了当年虚云老和尚从普陀山三步一拜朝礼五台山的情景,激励了很多佛教修行人。这种修行在藏地更为普遍,你们在电视里或那边的路上应该都见到过。在藏地许多人的一生里,都有这么一段经历,他们会少则半年、多则一年甚至更久,三步一拜越过千山万水朝礼圣地。每次我在路上看到他们,都随喜不已。马尔康一带有个叫“观音桥”的地方,那里供奉着一尊天然自现的观音菩萨像。附近像红原、若尔盖等两百公里内的所有信众都会来此朝拜,有些就是三步一拜前往。当然,我们听说最多的,就是以这种方式朝拜拉萨。要去朝拜的人,启程前通常会接受一定的身体和心理训练。身体方面,他们将由专业的上师教导如何做正规的礼拜。心理上,除了要了解怎样面对困难和违缘外,最重要的,就是强化利他的心态。上师会教你观想:“我要通过这次礼拜,开发我利益天边无际一切众生的所有能力。”这样训练一两个月,你就可以启程了。所以,磕头象征着利他的坚定和力量。意识层面的最完美状态——智慧、悲心、力量,通过与简单行为结合便可获得,这就是大乘佛教的善巧修行。由于这种广泛的文化熏染,藏地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找得到修行佛法的因缘;也由于这种深厚的修行氛围,在藏传佛教的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大成就者,他们都是转化意识的典范。我的老师就是其中之一。 敬摘录于《唤醒深藏的善》做善事也需要福报!——快速增长福报的窍决有一颗善良的心,修什么法都容易成就!一个人身体失去健康,原因不外乎是……你会布施吗?在平时的行住坐卧、所作所为中,如何去观无常?天天念佛,天天磕大头是不是精进?供养三千大千世界的诸佛,比不上宣说一个偈颂的功德大!这样做,你今生才有解脱的机会!你周围的人很可能是佛菩萨!莲师荟供日
2019年4月25日
其他

做善事也需要福报!——快速增长福报的窍决

即通过多种途径积累诸多善根,而一切积累资粮的法门全部包括在顶礼支、供养支、忏悔支、随喜支、请转法轮支、祈请不入涅槃支、回向支这七支当中。所以大家皆应励力修积七支。2.祈祷上师三宝可以增上福德
2019年4月24日
其他

有一颗善良的心,修什么法都容易成就!

从前,有一次阿底峡尊者感到手痛,于是把手放入在家弟子仲敦巴(度母和观音菩萨曾亲自授记,阿底峡尊者来到雪域后,最了不起的弟子就是仲敦巴。《开启修心门扉》中说,仲敦巴在热振修行时,经常提醒自己远离世间八法,唯一修自他平等的菩提心。)的怀里,说:“请给我加持一下,因为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加持的力量,其实是无欺存在的。现在有些人因为受唯物论、无神论的影响,什么都不承认。但不承认是你的事,在名言中,诸佛菩萨、高僧大德确实有一种加持力。而且作为一个修行人,心地善良的话,加持会特别大。藏地也经常有这种说法:“这个大成就者非常了不起,让他念经加持加持,这件事情肯定会顺利成办。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心太好了!”不管是任何一个寺院,若有一位心地善良的大德居住,当地人就有了依靠处。或者,即便不是大成就者、大修行人,只是个一般的老人或居士,但心地善良的话,人们也会把他当作菩萨。其实这并不是迷信,而是有道理的。像阿底峡尊者那样鼎鼎有名的人,都让弟子加持,这不是他实在找不到人加持了,走投无路之下,只好向弟子求助。虽然按理来讲,应该是弟子生病让上师加持,没听说过上师生病让弟子加持的。但这里主要是阐明了,无论上师还是弟子,只要为人善良,三宝的加持、菩提心的力量自会融入他的心,此时哪怕他吹一口气,或者给人摸顶、念经,都肯定对众生有利。此外,阿底峡尊者一直将心地善良,放在重要的位置。平时问安也是说:“生起善心了吗?”不像我们一见面就问:“你身体好不好?最近怎么样?”弟子如果闭关修行,出关时阿底峡尊者也不问:“见到本尊没有?见到风脉明点的本体没有?”而是问:“你生起善心没有?”他在一切教诲中都着重强调:“心地要善良啊!”如果有一颗善良的心,修什么法都容易成就;没有它的话,恶法自然会涌现的。《大智度论》也说:“若勤修道法,恼害则不行,善恶势不并,如水火相背。”假如精进修持正法,做到心地善良的话,一切恶法和邪法均无可乘之机,烦恼和损害也会销声匿迹,为什么呢?因为善和恶的势力无法并存,就像水和火不能同住一样。所以,我总强调大家多听听课、学学法,就是因为当你们听课时、学法时,至少会全神贯注于善法,断尽大多数的恶分别念。尽管我也明白自己什么功德都没有,没资格给你们讲法,但不管怎么样,我讲课时会提前看一遍,尽量忆念前辈大德的教言。这样的话,我在讲课的一个多小时中,恶念基本上没有了,讲完课之后还要回向,每天有短短这么一段时间,人生也是有意义的。在座的道友也应该如此,在有限的生命中,最好每天都听一下课,哪怕只有一两个小时,这也非常有意义,可以将善心引发出来,恶心尽量制止。因为在听课的过程中,你不可能生起极大的贪嗔痴,最多是不知不觉睡着了,但这种烦恼不是特别猛厉,甚至有些人还能边睡觉边听课,一心两用。(众笑)敬摘录于《大圆满前行》一个人身体失去健康,原因不外乎是……你会布施吗?在平时的行住坐卧、所作所为中,如何去观无常?天天念佛,天天磕大头是不是精进?供养三千大千世界的诸佛,比不上宣说一个偈颂的功德大!这样做,你今生才有解脱的机会!你周围的人很可能是佛菩萨!莲师荟供日
2019年4月22日
其他

一个人身体失去健康,原因不外乎是……

其实,一个人身体失去健康,原因不外乎是患得患失,终日心神不安……在藏地,有许许多多的修行人,身体特别健康,心态也特别乐观。之所以如此,绝不是因为物质生活优越或自然条件舒适,相反,来过藏地的人都清楚,这里气候多变、高寒缺氧,给人类生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藏族人心里却充满阳光,一直有种满足感、幸福感,其中的秘诀究竟在哪儿呢?就是源于藏传佛教的滋润。藏传佛教,是佛教三大支系之一,自8世纪从印度传入藏地,此后99%的藏族人从童年开始就信仰藏传佛教,并由此带来了身心安乐。尤其是修持藏密的人,大多数身体轻健、延年益寿,这样的例子不乏其数。西藏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有一位学者,曾通过对40位虹化成就者的统计,发现这些人大多都活到了100岁以上,年龄最小者为80多岁,年龄最大者为140多岁。可见,藏密对人类的健康长寿确实有显著作用。其实,一个人身体失去健康,原因不外乎是患得患失,终日心神不安……而佛教修行以调心为本,心态若调整平衡了,身体自然就会好。在藏地,有不计其数的经论续部,其核心内容就是要调心。藏地医典《四部续》中也说:大多数疾病,均是源于人的分别妄念。人一旦产生了贪嗔等执著分别,身心肯定不健康。比如你跟别人吵架了,那在好几天中,心里都会憋着火气,甚至晚上还会失眠。但如果把心态调好了,病也就从根本上铲除了。汉地的智者大师亦云:“若能善用心者,则四百四病自然除差。”实际上,不仅仅佛教这样认为,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80%的人体免疫力受情绪的影响。恐惧、忧郁、压力、悲观等负面情绪,会造成免疫系统紊乱;而快乐的情绪,能使大脑分泌一些有益健康的物质,激活人体免疫功能。所以,哪怕是为了身体的健康,学会调心也非常重要!敬摘录于《残酷才是青春》你会布施吗?在平时的行住坐卧、所作所为中,如何去观无常?天天念佛,天天磕大头是不是精进?供养三千大千世界的诸佛,比不上宣说一个偈颂的功德大!这样做,你今生才有解脱的机会!你周围的人很可能是佛菩萨!莲师荟供日
2019年4月21日
其他

你会布施吗?

普通布施,是指把大大小小的身外之物,乃至一把茶叶、一碗青稞,或者一碗米、一包面、一件衣服、一毛钱……都施给其他众生。布施的时候,首先,自己的意乐一定要清净。若能如此,即使财物不多,功德也相当大。倘若意乐不清净,就算施出去的钱财再多,功德也仍然寥寥无几。所以,布施的财物并无大小、多少之别,关键要看自己意乐是否清净。假如以贪心、嗔心、吝啬心、竞争心去布施,心态就肯定不清净,功德也不会太大。同时,施物也一定要清净。《宝鬘论》中讲了,倘若布施烟酒、武器等伤害他人之物,此举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极大过失。包括买肉布施给众生,除了极个别特殊情况以外,这也是不合理的。所以,一个简单的布施,其中也有许多差别。若能做到清净布施,哪怕我们在吃饭时,施一口给旁边可怜的猫狗,如《三十五佛忏悔文》(《三十五佛忏悔文》:出自于《大宝积经(90卷)》。经中告诫佛子应如何在三十五佛面前,对所造的罪业不隐瞒、不覆藏,全部发露一一忏悔。)所言“乃至施与畜生一抟之食……”,并将善根如理回向的话,这个功德也无法衡量。《大庄严论经》亦云:“不以钱财多,而获大果报,唯有胜善心,乃得大果报(经中原文是“大畏报”,但结合前后文来看,似乎应为“大果报”,请读者详察。)。”所以,布施果报的大小,不在于表面的形象。有些人给僧众供养几十万,或者去印度或拉萨的时候,把几十万的百元大钞,一张一张撒在路上,让乞丐和行人欢喜若狂。表面上看,他的功德应该很大,但实际上若以炫耀心摄持的话,布施再多也没什么意义。反之,有些人因为条件所限,只能布施一点点财物,但他若是源于菩提心或善心,这个功德就远远胜过了前者。尤其在布施完以后,大家别忘了还要回向,若能回向无上菩提,任何布施的功德都将变得不同。比如法布施的话,不管是自己讲经说法,还是别人听经闻法,最后都应将此功德回向;无畏布施——放生的话,后面也要念个回向偈。同样,我们作财布施,不能把东西给别人就完了。现在有些人搞慈善活动,只是把整个过程,拿个照相机拍一拍、抬架摄像机摄一摄,然后连一句回向偈都没有,这是相当可惜的。当然,对非佛教徒来说,不懂这些也情有可原。但我们作为大乘佛教徒,行善后要回向就不能轻易忽略了。这在以前讲的《三殊胜》中也再再强调过,希望大家务必要重视!敬摘录于《前行广释》在平时的行住坐卧、所作所为中,如何去观无常?天天念佛,天天磕大头是不是精进?供养三千大千世界的诸佛,比不上宣说一个偈颂的功德大!这样做,你今生才有解脱的机会!你周围的人很可能是佛菩萨!莲师荟供日
2019年4月20日
其他

在平时的行住坐卧、所作所为中,如何去观无常?

平时的行住坐卧、所作所为,也要全部观无常。那么,如何在生活中观无常呢?下面具体讲几个例子:
2019年4月19日
其他

天天念佛,天天磕大头是不是精进?

仅仅是忆念莲师,世间的恐惧和痛苦都可以消失!药师佛节日
2019年4月18日
其他

供养三千大千世界的诸佛,比不上宣说一个偈颂的功德大!

严格意义上讲,说法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法相,而且最好是出家人,这种界限很高。但从现实角度来看,这个世间需要善知识,如果找不到出家人,自私自利心不强的居士也可以。当然,完全断除自私自利,在凡夫阶段是很难的,但若传法不是为了自己,法义也能明白十之八九,这样的人以清净心去讲法,不但没有过失,而且有很大的功德。《摩诃僧祇律》中讲过:“百千阎浮提,满中真金施,不如一法施,随顺令修行。”意思是,在百千座南赡部洲中装满真金,以此布施一切众生,不如宣讲一个偈颂,让别人明白法义并随顺修行的功德大。《大宝积经》中也有类似阐述(《大宝积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具足七宝,施满三千大千世界诸佛如来。若复有人,能受持此无畏德菩萨受记法门一句一偈,闻已受持,得福过彼。”):用七宝供养三千大千世界的诸佛,比不上受持及宣说一个偈颂的功德大。所以,长期讲闻佛法非常重要。如果你有因缘,可以到一些上师或法师面前听法;没有这个条件的话,也可以借助光盘等设备,接受具足法相的善知识开示。如今许多大城市里的众生,每天都在忙碌,忙碌什么呢?忙碌于眼前的生活。每天都很辛苦,辛苦什么呢?辛苦于今生的琐事。真正为生死大事、为来世努力的,可谓极为鲜少。而若想转变这种心态,就一定要长期听闻并思维佛法,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
2019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