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Wi-Fi过敏,他们躲进一个没有网络的小镇

盐里 哔哩哔哩 2020-08-29


如果没有 Wi-Fi 和手机信号,你能忍耐多久?两三个小时,还是更短?


B站UP主 Leediiaa 用 vlog 记录了自己“没有手机难受的一天”:


拥挤的地铁里,镜头所到之处,每个人都低头玩着手机,唯有她直立着观察四周,像一名突然闯入的“不速之客”。


Leediiaa发现,在地铁里,每个人都拿着一部手机。


走进偌大的商场,失去移动支付和手机导航后,她四处询问陌生人,兜了一大圈才成功取到现金。


甜品站的收营员小哥拿着她辛苦取来的现金说道:“(像你这样用现金的人)一天不会超过10个”。


城市入夜,不能依赖打车软件,Leediiaa 站在城市街头,看着一辆辆空车停在他人面前……


每一天,数以亿计的信息与数据交响出互联网时代的轰鸣。浸身当下,我们很难卸下手机和网络,脱离虚拟世界。


然而,在一个只有150位居民的美国小镇上,这位UP主的一天被复制成无数个静谧的日夜,人们没有手机,没有 Wi-Fi,享受着现世少有的宁静。


当社交网络上短视频舞蹈、最新款自拍滤镜病毒式扩散时,它就像一颗埋在深山腹地的时间胶囊,存封着前互联网时代的人类生活。


逃往静默之地


如何重新回到上世纪的美国?


沿着西弗吉尼亚州的92号公路,驾车穿过云杉、橡树交叠着的层层绿意。翻越过山脉之后,车内的电台开始发出刺耳的滋滋声,手机信号不断下降,现代文明逐渐被抽离。


最终,把车驶入目的地:格林班克小镇——这是美国最严格的科技限制区,只有150位居民生活于此,他们大多没有手机、Wi-Fi、微波炉,以及其他任何产生电磁信号的设备。


在这里,生活会回归到本真的模样。


森林结束的地方就是格林班克小镇的入口。(图源 Joshua Cogan/Washingtonian)


像大多数小城镇一样,格林班克里有学校、邮局、理发店、杂货店……2010年,这里还开出了一家Dollar General(美国知名连锁零售店),店内还配有固定电话。


但与此同时,互联网信息交响出的轰鸣几乎被阻隔在外。老旧的电话亭还立在谷仓附近,守卫着小镇的乡村道路。启用台式电脑仍是这里最主要的上网方式,纸质地图也仍是最常用的导航工具。


作为美国最安静的小镇,格林班克的居民还保留着上世纪的“复古”生活。然而,一批优秀的科学家也常住于此,他们研究星系、木卫二上的冰原,以及在星云之间发现的复杂分子。


如果地球之外有生命,这群科学家可能会最先听见,不过,他们无法通过手机通知任何人。


左:格林班克小镇上的特伦特百杂货店。右:商店出售的诱饵和钓鱼用品。(图源 Julia Rendleman/Popular Mechanics)


在过去的十年里,这个小镇还迎来了近20位新居民,他们自称“电磁过敏者”。


尽管尚未有科学依据和医学诊断表明“电磁过敏症”的存在。但这群坚信自己对手机信号塔过敏的人坦言,当他们被暴露在电磁环境中,总是伴随着一阵恶心、头晕、疼痛,甚至是抽搐。


因此,他们渴望逃亡到一个没有信号、没有Wi-Fi、也没有电子产品的“无网之地”。


小镇内有一条复古的商业地带,包括一个艺术中心、古董商店、棉被和篮子商店。(图源BBC Click)


Diane 是最早搬入格林班克的“移民”。她拥有博士学位,与丈夫Bert曾在爱荷华州农场从事研究工作,他们都对电磁过敏。


为了避开电磁干扰,Diane 曾在法拉第笼(一个可有效屏蔽电磁干扰的金属笼)中度过数月,曾考虑过购买一套能阻断电磁的太空服。从亲戚口中,Diane 得知了格林班克的存在。


搬到格林班克,意味着舍弃大多数现代化设施与便捷服务。尽管没有星巴克和大型购物商场,但对Diane 和丈夫来说,“格林班克是我们最后一个安全场所”。


Diane Schou(图源 Joshua Cogan/Washingtonian)


Diane 搬入小镇之后,陆续有人闻声赶来。新居民里有夏威夷大学的建筑师,金融行业的上班族、餐饮公司的老板……


Monique 形容,电磁过敏症“就像头上紧紧绑了一条粗皮筋”,让人觉得头疼、恶心、疲倦、有时还伴随着胸口剧烈的疼痛,以及一阵耳鸣。然而,从内科、神经科、到精神科,没有任何一位医生能向她解释这些症结形成的原因。


2012年,Monique 去弗罗里达州为一个公共政策团体做演讲。在工作一两周后,过往的头疼、胸闷等症状愈发严重。她的演讲变得混乱,甚至无法在观众面前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为了回归正常,她一次次地从一栋建筑搬进另一栋建筑,最终却只能呆坐着问:“我的出路在哪儿?”


直到后来,通过上网搜索,她了解到“电磁过敏症”的存在,也看见了有关格林班克的分享。


格林班克小镇上的原住民Tom(左)与新居民Monique Grimes(右)。(图源 Joshua Cogan/Washingtonian)


然而,80%的人在来到格林班克之后,又因为无法适应这里的生活而离去。


《纽约时报》的记者 Pagan Kennedy 猜测自己是80%中的一员。他生活在马萨诸塞州,喜爱躲进森林和河流深处放空头脑。他享受每一次看见手机屏幕上信号条消失的瞬间。


2019年的夏天,他来到格林班克,体验了三天的静谧生活。


Pagan遇到了一位2018年搬来小镇的居民,一名曾经“7×24小时随时电话待命”的女士。和那些80%无法忍受而离开的人不同,她享受这里的生活。


“为了让老板随时能找到我,哪怕睡觉我也会把手机放在床头。”女士对 Pagan 说,“但如今我和丈夫吃晚饭时,可以一直聊天。”


这位女士的丈夫开着一辆旧卡车四处奔波,但他从不担心这辆老车会突然故障,因为即使车坏了,也总有人会让他搭上一程。


“如果有需要,你可以随时把车停在 Dollar General,并请求使用他们的固定电话,但是说实在的,在这里,你又有什么时候是需要打电话的呢?


包括格林班克在内的无线电静默区都会设置一部付费电话。(图源Damon Winter/The New York Times)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2019年,96%的美国成年人拥有手机,其中81%拥有智能手机。但在格林班克,连固定电话都不是必需品。


离开网络和手机,记者 Pagan 找寻到前所未有的安静。他漫无目的地走过一片草地,走进一个废弃的游乐场,听着生锈的秋千在风中吱呀呀作响。


格林班克天文观测区内的游乐设施。(图源Damon Winter/The New York Times)


“没有嗡嗡作响的高速路,也没有头顶上呼啸的飞机,只有一阵风吹过草地。这阵风,还有这个孤独的游乐场,都让我觉得自己好像是误入了某个末世主题电视剧的片场。”


最先进的最安静


与末世主题相比,格林班克更像一部探索宇宙的科幻电影。


因为在群山围绕的山谷之中,美国第一座国家天文台就坐落于此。1958年,格林班克天文台正式开放,这里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可移动射电望远镜——罗伯特·c·伯德格林班克望远镜。


世界上最大的可移动射电望远镜——罗伯特·c·伯德格林班克望远镜。(图源 Joshua Cogan/Washingtonian)


在过去的六十多年中,这座天文台观测到了黑洞、脉冲星、辐射带……这些发现足以定义天文学。


同时,格林班克也是搜寻地外文明计划 (SETI) 研究的诞生地。1960年,弗兰克·德雷克在这里启动了奥兹玛计划,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有目的、有组织地尝试监听外星生物。


再往前,1956年8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了“建立射电天文台的计划”。计划提出了天文台的选址要求:土壤坚实、土体资源充足、距离华盛顿特区相对较近……以及最重要的一点,没有人造无线电波的干扰——


因为,来自宇宙的信号非常微弱,而雷达、无线电设置,甚至是一支电动牙刷、一辆汽车的火花塞发出的功率都会干扰到科研人员的监测。


格林班克望远镜。(图源 Julia Rendleman/Popular Mechanics)


同一年感恩节的前一周,官方宣布这座射电天文台被设立在西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偏远小镇——格林班克,距离华盛顿特区只需要四个小时车程。


格林班克天文台附近的禁止标志。(图源 Joshua Cogan/Washingtonian)


随着天文台计划的落实,西弗吉尼亚州立法机关定了相应法律,规定“在天文台周围两英里范围内操作或导致操作任何电子设备都是非法的。”类似的严格限制也适用于距离天文台10英里的地方。


Jonah Bauserman 是格林班克天文台的 Wi-Fi警察,他负责监视无线电静默区内是否有 Wi-Fi、手机信号、插电的微波炉等一些违法电子设备。


格林班克的另一位“Wi-Fi警察”Chuck Niday正开着皮卡检测非法无线电波。(图源 Julia Rendleman/Popular Mechanics)


Jonah 时常开着一辆白色卡车,穿过一片田野,沿着房屋和天文台之间的栅栏线巡视。多年来,他听闻过许多关于“研究数据被外界干扰”的故事。


就比如,十多年前,科学家们曾观测到天文台附近有一种零星的强烈信号。一番追寻之后,他们失望地发现信号来源自狗窝里的一块加热垫。一只浑身湿透的狗睡在垫子上,爆出巨大能量,扰乱了科学家的信号采集。


再比如,一只饥饿的土拨鼠咬坏了电线,也可能破坏了一位天文学家在月球上寻找水源的数据。


一些科学家也许耗尽一生都在仰望星辰,等待听见来自遥远星系的低语,但那些滚烫的好奇、执着的追问却最终因一只湿狗、一只土拨鼠而前功尽弃。


为了不让悲剧重演,在格林班克,面朝无垠宇宙,最先进的必须最安静。


在无声中长大


正当有研究表明,近60%的美国青少年在网上受到欺凌或骚扰时,格林班克苛刻的无线电静默要求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童年。


14岁的 Brycen Carroll 就读于一所距离格林班克约45分钟车程的中学内。放学后,像很多同龄人一样,Brycenye 偶尔会玩会儿电子游戏,但更多时候,他喜欢待在家中那台1963年产的雪佛兰车上,或者走进旷野,进行一场自然界的冒险。


14岁的Brycen Carroll是学校机器人团队的成员。(图源Annie Flanagan/The New York Times)


13岁的 Jenna Baxter 跟随父母从康涅狄格州搬到格林班克附近的一间小木屋。小屋里有一盏电池供电的LED灯,一个燃木火炉,但没有电,也没有任何显示屏幕。Jenna 就在这样的小屋里接受母亲的在家教育。


在图书馆里看书的Jenna Baxter。(图源Annie Flanagan/The New York Times)


Jenna 并不怀念自己的手机、Instagram 或其他任何与互联网世界相连结的东西。相反,她享受当下,享受在邻居家巨大的图书馆里翻阅群书,在广袤的田野间迎风骑车。


“我变得更快乐了,因为现在没有社交媒体给我带来与他人相互比较的压力。”Jenna 说。


Charity Warder和家人坐在一起聊天。(图源Annie Flanagan/The New York Times)


18岁的 Charity Warder 在三年前的圣诞节就收到了一台 iPhone 6,但她还是很少使用手机。属于格林班克的童年也投射在她身上。Charity 习惯用老派的方式与朋友沟通:通过座机聊天,或者彼此面对面。


尽管很早,她就已经在TikTok,Snapchat和 Instagram 上建立了帐户,但在成长过程中,社交媒体从来都不是她的优先选择。放学后的时光,Charity一般先去跑步,然后照看家中的山羊、鸡、鸭,再同母亲共进晚餐。


当 Charity 想在家中上网时,她需要坐在台式计算机前,该台式计算机的宽带连接速度很慢,加载 YouTube 视频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图源Annie Flanagan/The New York Times)


在 Charity 的母亲眼里,“通讯是一种垂死的艺术,因为孩子们都不说话。”


尼尔波滋曼所谓的“消逝的童年”在格林班克似乎得到了回归——


投身复杂的成人世界前,这里的孩子们依然保留着不被现代化技术所“污染”的纯真与好奇他们在山野间追风,在木屋中思索,在树丛中触摸万物的每一寸生长。


只是,“与世隔绝”的童年并不只有烂漫的一面。曾经,Charity 并不明白学校设置网络霸凌研讨会的必要性。直到高一那年,她去外地参加篮球比赛,一名女孩在网络上上传了她在浴室开玩笑的视频。“我从来没想过有人会做这样的事,”Charity 说,“这里的人不习惯那种东西。”


并不发达的网络设施甚至给这里的孩子们招致了一些麻烦。Charity 21岁的哥哥因为无法在父母的电脑上上传考试所需要提交的材料,而导致这门课没有获得及格。只有在向大学提出上诉后,他才被允许重新参加考试。


互联网要把这些东西抹掉吗?


科技的浪潮汹涌而来,就连格林班克也无法成为一个完全没有网络的世界,它的网络通过挂着的电缆线得以实现,甚至有不少人会偷偷启用 Wi-Fi。


在格林班克天文台附近玩耍的孩童。(图源 Julia Rendleman/Popular Mechanics)


天文台不远处就是格林班克小学。比起在线教育,格林班克小学会更依赖传统书本。但这所小学依然设有两间计算机房。小学里22名8年级学生的家中都设置好了 Wi-Fi。


距离天文台再远一些,大约1.5英里处有一家便利店。进店后会弹出一个 Wi-Fi 连接。当被告知这个信号可能会干扰到某项重要的科学研究时,店员只是耸了耸肩,回答道:“是的,但是现在每个人都有 Wi-Fi 了。”


为了不影响科学研究,格林班克天文台附近不允许驶入汽车,步行或者骑自行车是最好的交通方式。(图源网络)


有人在静默之地渴望与现代化和数字化的接轨,也有人从喧嚣的城市出走,希望回归到文明最初的田园牧歌。但是前沿科技与诗意栖居向来都是一个悖论。


记者Pagan在旅行中遇到了头发花白的 Stephen McNall,他从退休之后就搬入格林班克,今年是第13个年头。


十月的格林班克,浓雾弥漫在山野。(图源 Julia Rendleman/Popular Mechanics)


Stephen 在距离格林班克100英里的一家五金店第一次使用信用卡时,遇到了一个麻烦。


Stephen 试图用自己多年没用的一张信用卡结账,但一不小心触发了卡上的某种安保措施——店内的柜员必须拨打持卡人电话,以验证信用卡属于 Stephen。


但 Stephen 没有把电话带在身上,他也无法带在身上。因为信用卡上预留的号码并非来自一部手机,而是来自他在格林班克家中的一台固定电话。


当 Stephen 向店内柜员极力解释“我没有手机只有电话”时,柜员满脸怀疑,表示无法理解。那一瞬间,Stephen 感到,在格林班克群山以外,这个国家其他的地方正在变得越来越疯狂。


位于美国爱达荷州的黑暗天空保护区。(图源网络)


互联网正渗透进这个国家,乃至世界的每一寸土地。


2017年,爱达荷州中央保护区成为了美国第一个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那里约有1400平方英里(约3625平方千米)不受人造光污染的土地,每一年,来自世界各地的观星游客都会聚集于此。


对于像 Stephen、Pagan 这样寻找人生片刻安宁,或者像 Diane 这样对电磁过敏的人来说,格林班克就像一片不受无线电干扰的“黑暗天空保护区”。


Pagan 在自己的文中写道——


“我们脑海中那个濒临消失的静默区又该由谁来保护呢?


我们脑海中迸发的思绪正如宇宙大爆炸留下的微波辐射,繁杂又微妙;


我们脑海中遥远的回忆也正如宇宙中偏远的星系,若即若离;


难道互联网永不停息的嗡嗡声,也要把这些东西抹消掉吗?”




[1] BBC Click:Green Bank, America's Quietest Town

[2] CBC: Wi-Fi is illegal in this West Virginia town, but it 'keeps creeping in' anyhow

[3] CNN:America’s Quietest TownWhere Cell Phones Are Banned

[4] National Geographic: Life in the Quiet Zone: West Virginia Town Avoids Electronics for Science

[5] Popular Mechanics:Wi-Fi Is Illegal in This American Town

[6] The Atlantic:The Town Where High Tech Meets a 1950s Lifestyle

[7] The New York times:No Cell Signal, No Wi-Fi, No Problem. Growing Up Inside America’s ‘Quiet Zpne’

[8] The New York times:The Land Where the Internart Ends

[9] Today: This Town Lives Without Cellphones, Wi-Fi: Meet Green Bank, West Virginia

[10] Washingtonian: The Town Without Wi-Fi

[11] 利维坦:与网络隔绝的静默之地




作者 | 盐里

编辑 | Tantalus 毛叔

运营 | 鸡血


 bilibili长期招聘作者 

 稿费千字500到1000 

 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