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届年轻人,看《夺冠》还会哭吗?

Greye 哔哩哔哩 2021-01-12

站在里约奥运会冠军领奖台上时,姚迪哭得特别厉害,她对队友惠若琪说,“如果这一切是真的就好了。”

 

可是,这里不是真的里约,而是电影《夺冠》的拍摄现场。

 

跟姚迪站在一起的,是现役女排国家队。导演陈可辛把她们请来,在电影中饰演自己。只有魏秋月因为怀孕,由没参加里约奥运会的姚迪出演。

 

里约夺冠是一场重头戏,导演希望情绪要到位,每个队员都要哭出来。姚迪本来以为自己不会哭,没想到一站到领奖台上,眼泪就止不住了。

 

她心想,“她们都是真的奥运冠军,只有我是假的。”

 

电影中,姚迪站在了里约奥运会的赛场上,她说,“我的梦想在电影里实现了。”

 

这触动人心的幕后故事,只有在B站即将上线的《我们:〈夺冠〉幕后纪实》中才能看到。

 

《夺冠》几乎是一部全素人演员阵容的电影。从饰演80年代老女排的年轻女孩,到饰演青年郎平的白浪,再到现役女排国家队,全都是真实的排球运动员。

 

这群排球姑娘还有一个共同点 —— 她们都是90后。

 

中国女排五连冠的辉煌战绩,振奋了整整一代人的“女排精神”,对她们来说,是只听说过,却没见过的集体记忆。

 

如何深刻地理解“女排精神”,传达中国女排的信念感,成了这群90后姑娘最大的挑战。

 

我和我理解的妈妈

 

要拍中国女排这种大众熟知的题材,选角尤为重要。

 

教练时期的郎平由老戏骨巩俐出演。那么,谁来饰演青年郎平才合适呢?

 

最开始进入视线的,是郎平的女儿白浪。

 

确实,论硬件条件,没人比白浪更适合这个角色。

 

白浪生于1992年,身高1米89,14岁开始练排球,跟妈妈一样是主攻手。

 

她高中时为加州TCA排球队效力,拿过MVP,2008年还入选过美国国家青年队。

 

白浪为斯坦福大学校队打球时。


更别提,白浪戴上80年代的假卷发后,恍然间,人们还以为看到了当年意气风发的“铁榔头”。

 

可是,无论是郎平本人,还是表演指导李雅菂,都说白浪不可能出演青年郎平,行话叫“一门没有”。

 

因为白浪从小在美国长大,中文不但说得磕磕碰碰,还带着浓重的外国口音。

 

举手投足也是美国女孩大大咧咧的劲儿,跟中国80年代的体校女孩,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但导演陈可辛很坚定,白浪绝对是第一人选。“要是不去做这个尝试,我一定会后悔。”

 

他找了一位中戏老师飞去美国,给白浪上表演课,两周后发回一个视频,白浪在里面的表演竟然把导演组都感动哭了。

 

当时,陈可辛决定,就是白浪了。

 

白浪饰演年轻时的郎平。


零表演经验的白浪,几乎经历了一个回炉重造的过程。

 

减肥、锻炼体能、学中文、矫正口音、读剧本、学表演……这些任务都必须同时进行。每天只吃蒸的或生的食物,三个月魔鬼训练下来,白浪瘦了差不多三十斤。

 

刚开始,白浪因为口音问题,一直不太敢念台词,表演老师便让她跑步或做俯卧撑时,把台词大声喊出来。

 

经过反复练习,白浪在片中的对白,几乎听不出有口音。

 

电影中有一场戏,白浪需要不停地接教练的极限扣球,剧组人员问她需不需要垫一个垫子,白浪拒绝了。

 

她说,我想感受一下漳州的地板有多硬。

 

 

无数次摔在地板上后,白浪浑身都是淤青,后背上还出了血,特别疼、特别难受。

 

拍完这场戏后,白浪开始理解了妈妈,以及当年的女排队员有多不容易。

 

“开始的时候我是我自己,到最后,我和我理解的妈妈是在一起的。”

 

回到80年代

 

被白浪踩在脚下的漳州地板,实际上真的是从漳州训练基地的排球馆拆下,并运到片场的。

 

在这片地板上亲身感受老一代女排精神的,不止是这位传奇名将的女儿,还有十几位默默无闻的年轻女排队员。

 

《夺冠》的美术指导孙立在筹备拍摄期间,到福建的漳州基地视察过。

 

恰好,漳州的排球老馆要改成博物馆,旧地板不要了,导演组就买下这木地板,运到片场再一块块拼起来。

 

由于木地板并不平整,当年的老女排训练时擦伤、磕伤,手掌插进木刺,都是常有的事。


饱经沧桑的木地板,在几代排球运动员的翻滚打磨下,变得有点发白和光滑。

 

孙立感叹这是“人体包浆”,每一块木板都是老女排血汗泪的见证。

 

除了地板,拍摄场地的每一处细节,包括门廊、窗户、屋梁等,孙立都尽力还原80年代的味道与氛围。

 

郎平来探班的时候,第一次进来,给吓到了,就说把整个楼给搬来了一样。

 

摄影指导赵晓石还买来肉色丝袜,蒙在镜头上,营造出80年代暖黄色的怀旧光线。

 

 

除了场景精准还原之外,演员也得集体回到80年代。

 

为了挑选演员,剧组找遍全国各大省市以及大学的排球队,面试了数千名运动员,最后筛选出十几二十人。

 

这些年轻女孩的梦想,就是能进国家队。

 

在竞争激烈的竞技场上,这对大部分女排姑娘来说都是难以实现的愿望。但在电影里,她们的梦想短暂实现了。


 

女孩们每天训练四小时,模仿老女排的发球动作、垫球姿势以及球的弧度。


但是,没有任何演戏经验的她们,要演出老女排的信念感,不是一件易事。

 

演得不好,导演喊重来,她们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因为自己演得不好,害得全剧组要跟着一遍遍地重来,心里也感到愧疚。

 

加上片中有大量的打球戏,即便已经筋疲力竭,还是要一遍遍地爬起来,接着拍。

 

好几个女孩都忍不住在片场崩溃大哭。

 

 

但正因为没有接受过表演训练,女孩们得以抛弃一切技巧,用最笨拙的方式去接近真实。

 

她们站在当年老女排站过的木地板上,真刀真枪地训练、受苦,无数次地救球、翻滚,像老女排一样把自己逼到极限,从而爆发出最真实的情感。

 

陈可辛导演评价道,他拍戏这么多年,从来没有那么多次地被演员的表演感动到。

 

“我们写的台词,想象的表演,是戏剧化的,加了工的。她们在演的时候,把加工的戏剧变回真实,变回生活。”

 

女排精神的变迁

 

现役的女排国家队出演《夺冠》,其实是一个惊喜。

 

导演陈可辛一开始认为,要找人来饰演朱婷,几乎不可能。

 

首先是找不到相似的演员,其次是观众对她太熟悉了,找一张陌生脸孔来演朱婷,观众肯定不买账。

 

于是,陈可辛找到郎平,问能不能把朱婷借给他两三周。郎导的回答出乎意料:

 

“两三周?干脆我把整支国家队借给你吧。”

 

当时正处于集训期,经过多方协调,女排姑娘们挤出了8天的时间,来到剧组,饰演她们自己。

 

女排队员在片场。与她们对阵的日本队、美国队、巴西队,也都是真实的排球运动员。


不难发现,现役女排队员的精神面貌,与80年代的老女排迥然不同。

 

这背后,凸显的是“女排精神”与时代价值观的变迁。

 

80年代,女排姑娘们把集体荣誉放在生命前面,牺牲自己,为国争光。

 

女排名将陈招娣,就有个外号叫“拼命三娘”。

 

她腰伤严重,医生警告她再打球就会瘫痪,但1981年那场比赛,她依然带伤上场,拼完五局,最后是在队友搀扶下走上领奖台的。

 

大量的训练也给郎平留下了许多后遗症 —— 脖子以下没有一块骨头是好的,膝盖骨更是整块拿掉了,无法进行任何体育运动。

 

她笑称,自己哪是“铁榔头”啊,“纸榔头”还差不多。

 

首任女排队长曹慧英,手指也因长期高强度训练,多次戳伤后指关节变形,至今仍无法复位。


可是,到了90后这一代,“女排精神”更多是一种职业精神。

 

正因郎平经历过那个艰苦的年代,如今,她才成为了那个打破规则的人。

 

回国执教女排时,郎平从不没收队员的手机和电脑,还鼓励女孩们去逛街、谈恋爱。

 

她还为女排配备了科学的后勤队伍,由医生、康复师、体能师、营养师等组成,通过动态监测队员体能体质,做好训练和赛后恢复。

 

虽然无法完全避免伤病,但起码,女排姑娘不再需要以成为残疾人为代价,去换取一段职业生涯。

 

 

同时,90后女排运动员的心态,也悄悄发生了变化。

 

片中有一个有趣的细节:90后的丁霞问80后的徐云丽,此刻她心中想的是谁。徐云丽一猜就知道,丁霞想的是她自己。

 

对年轻的她们来说,拼搏与奋斗的意义,早已不再是为国争光,而是实现自我价值。

 

因为,国家已经不再需要用一场体育比赛的胜利,来证明国力的强盛;人们也不会再因女排赢了比赛而上街庆祝,又叫又跳。

 

卸下了民族情感重担的“女排精神”,反而回归了体育精神的本质。

 

 

在电影中,郎平质问每一名队员:你热爱排球吗?你为什么打排球?

 

如果你不再热爱排球了,完全可以坦然地走出队伍,离开别人梦寐以求、挤破头都想进的国家队。

 

毕竟,打不打排球,只是一种人生选择。

 

正如电影中所说,以前我们想赢,是因为内心不够强大。只有内心强大了,赢才不会是比赛的唯一价值。

 

“女排精神”变了吗?确实变了。

 

以前是“荣誉比生命重要”,现在的女排精神,就是朱婷吼出的那一句:

 

成为自己。

 


《夺冠》幕后纪录片即将在B站独家上线,点击阅读原文,或在哔哩哔哩搜索“夺冠幕后”,还有更多高能幕后故事等你来看。



作者 | Greye

编辑 | 会厌

运营 | 老贼


 bilibili长期招聘作者 

 稿费千字500到1000 

 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