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到底是谁需要公益慈善基础设施?
前言
11月25日下午,由敦和基金会和南都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0年会·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平行论坛”在线召开。十几位嘉宾(线上或线下)齐聚敦和基金会的北京办公室,围绕“公益慈善基础设施的展现与展望”主题进行了讨论。
这是业内第二次就“公益慈善基础设施”话题举行的专门论坛了。首次就该议题进行讨论的活动是在去年的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年会上,南都基金会、敦和基金会、沃启基金会、资助者圆桌论坛(CDR)主办了“开聊行业基础设施不止听还有行”论坛。在那之后,“基础设施”逐渐成为行业讨论的一个热词。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机构立场。)
是谁最需要公益慈善基础设施?
为何要建设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南都基金会秘书长彭艳妮早在2017年就对此进行了解释,“基础设施是公益行业的‘道路’、‘桥梁’、‘水’、‘电’、‘通讯信号’等,是支撑公益行业有效运作的基础性环境,这种环境有助于公益行业中的所有组织开展工作并最终达成其使命。”
在2019年的论坛上,有两位专家又对建设行业基础设施的重要性进行了说明:
时任敦和基金会秘书长的陈越光老师表示,“我们提行业基础设施,是希望公益行业建构一种新的视野,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全局到个体,并据此思考问题”;福特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项目官员谷青则认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已形成纵向的、分领域、分议题的发展态势,下一阶段应有更具战略性、关注整体的慈善行业发展态势了。
基础设施对于行业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值得思考的是,谁才是基础设施真正的受益者呢?建设行业基础设施的使命又是什么呢?毕竟公益行业最讲使命。
当然,所有公益生态中的要素都是基础设施的受益者,但我个人认为,处于行业底端的广大草根机构,无疑才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大受益群体。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讨论应该有他们的声音,他们最清楚自己的需求,什么样的基础设施是缺少的,或者什么样的基础设施是不需要的。举办论坛的目的是协调各方资源,让基础设施更有利于行业的发展和完善。所以找谁发表意见,由谁发表意见,直接关系到某个群体的话语权与利益协调的公平性。
但遗憾的是,今年论坛到场的嘉宾除了学者、基金会负责人和媒体外,并未看到草根组织的身影,用山东社创张健老师的话说就是:“到场的要么是‘金主’,要么是‘富二代’。”
而且,一些嘉宾在谈到对草根组织的支持和资助时,称遇到的最大挑战是草根组织的水平,比如参与者少、能力不足、信息匮乏……,所以在表达上说的最多的是“我们需要…,我们希望…”等话。
的确,很多草根公益组织的素质和能力确实很低。我曾采访过一个地区枢纽机构的负责人,她告诉我说,他们资助的一些草根组织,项目计划书要指导半年才能写得比较完整,财务报表也要讲好几个月才能看得懂。草根组织大都是社群自组织,确实能真正地解决问题,也深知自身的需求何在。正因为草根组织能力低,才需要支持和资助啊。不然,做公益资助的目的何在呢?
还有的机构负责人也告诉我,很多“金主爸爸”一听草根组织的能力是这样一种状况,转身就走了,“他们希望很快的有效果”。我们经常讲,公益是为了满足受助人的需求,但面对草根组织,一些资助者们却选择了“逃避”,这不能不让我们怀疑这些资助者的公益动机了,到底是真的想促进行业发展,还是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做公益的道德情怀呢?
此次论坛上发布的《中国公益慈善基础设施扫描报告》(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提出,公益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资源和能力两大核心要素的发展及其之间的良性互动,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就是回应促进单一要素发展和要素之间良性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共性需求的解决方案。描述虽然有点拗口,不太好理解,但的确指出了当前公益生态建设存在最突出的问题,即“资源”和“能力”的缺乏以及两者之间互动的不足,这让行业的“马太效应”愈演愈烈。
清华大学教授邓国胜老师在论坛上也指出,这份报告非常有意义、有价值,因为基础设施建设对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但是行业到底需要哪些基础设施,还需要更深入的评估,“哪些是当前非常迫切、满足程度又特别低、需要我们重点进行投入的;哪些虽然也重要,但可能市场就可以满足,也许不需要行业重点的关注和投入了”。
所以,如前面所说,当我们在谈基础设施时,一定要注意广大草根组织的需求——这是全国数十万个草根组织需要的基础设施吗?不管是评估还是讨论时,一定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最需要什么公益慈善基础设施?
目前公益行业最需要的基础设施是什么?或者说,行业发展中哪一部分被我们忽视了。
我们先看三个数据。
一个是社会组织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据马庆钰教授带领的“中国社会组织经济规模(N-GDP)测算研究”课题组测算研究发现,2016中国社会组织经济规模(N-GDP)达2789亿,仅占当年GDP的0.37%。
另一个数据是,希望工程作为迄今为止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公益项目,30年累计接受捐款152.29亿元,其中还不乏行政力量的推动。
第三个数据是,2011年温家宝总理大笔一挥就是160多亿元,由中央财政负担680个县(市)的“免费午餐”。
从上面这三个数据,我们似乎可以悲观地看到,社会组织在真正的解决社会问题上贡献可能是微乎其微的。但为什么我们还要做公益呢?就在于公益的倡导作用和力量,试想,如果没公益力量的推动和影响,“免费午餐”会那么快地上升为国家行动吗?“希望工程”更重要的并不在于捐建了多少学校,而是掀起了全社会关注农村教育的热潮,从而促进了一系列政策的出台。
公益的本质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倡导,通过倡导推动政策的出台,通过倡导链接人与人的信任,让“人人献出一点爱”,从而整合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社会问题的解决中来。
山东省的区域公益生态建设这几年发展态势非常好,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山东省慈善总会和山东社创重视倡导和传播,敢于拿出资金来搭建倡导和传播渠道,在做好项目的同时,把项目的理念、故事和模式也及时地传播出去,引发社会的共鸣,更多的资源才能进来。
所以,对于想致力于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基金会而言,不容忽视与传播倡导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四两拨千斤”说的是比武之道,要借力打力。我认为,只有练好“四两”的倡导真功,才能推动公益慈善事业这艘大船快速前行。而当越来越多的资源进入到这个行业中来时,能力建设、人才培养等问题自然就会由“公益市场”去调节去解决。
我想分享一个因为倡导做得好而年筹款千万的项目。某基金会在启动一个有关残疾儿童助养的项目时,项目负责人对捐赠企业的要求是:捐赠额的一半要拿来做倡导和传播。这种“劈一半”做倡导的做好看上去有点“不合理”,但正是如此,这个项目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也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和支持。三年后,这个项目的年筹款额超过千万,到现在都比较稳定。之后,该项目负责人开始拿出资金和精力来为当地草根组织赋能,打造当地的公益生态建设,亦成果显著。
古语说,“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需要“千人之力”,就需要倡导来集结“千人同心”。因此,对于整天喊着缺少资源的诸多公益机构而言,倡导才是当前最重要的公益基础设施之一,希望有更多的基金会能认识到倡导的价值和意义。
- END -
马广志
善达网 执行总编
推荐阅读
公益行业基础设施:助力“资源-能力-社会影响力”形成良性循环
分享、在看与点赞,想拥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