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沙龙回顾05 | 去年两会他说:展览就是我们的提案。时隔一年,关于公益策展牛一力怎么看,怎么干……

2017-03-04 联合传播官@ 807创新空间


想要掌握策展小技巧?

公益推广有何技巧?

如何开拓并运用创新思维?

如何在生活中贯穿公益与艺术?

在公益中融入艺术进行传播

2月17日晚

我们邀请到了独立策展人牛一力老师

为我们带来2016召集联合传播官计划

第一期线下沙龙

“公益太正经,艺术点好不好!”

向我们展示

公益艺术的传播设计实验


ppt的文字十分酷炫、强烈的艺术感


分享会来了不同领域的小伙伴们

大学生、设计师、公益机构传播官、

知名社会企业负责人、艺术家、老师

对策展感兴趣的志愿者、很文艺的街坊

还有牛一力老师的迷弟迷妹们

……

一番介绍后热闹开场

牛一力老师现场金句频出

满满的都是干货



 金句1:“所谓美好,打败无聊” 


☛公益如何突破圈子


目前中国的公益人主要为中青年和企业家,外加一些公益相关机构和媒体,公益圈未能向全社会拓宽。这种局面的一部分原因是公益注重专业性和深度,因而与社会中的许多圈子离得远了。同时,“想当然地对别人遭受的不公表示同情、在乎、甚至去参与,这也是不对的”。但这些并不意味着公益无法融入到公众之中,让大众参与其中。



公益吸引大众关注的三大因素:


1、议题选定:大众关注、喜欢这一议题:议题首先要贴近公众的日常,能与他们的生活产生关联。 


2、覆盖面:公益传播的路径覆盖到大众面,使他们能够在家门口、在日常生活覆盖面中即可获得资讯。 


3、公益价值:公益及其相关品的价格、质量、易买度契合公众期望,对他有益。

那么如何能让公益在公众中发挥出它的最大价值呢?我们可以:

☛用艺术介入,办个展给大家看


 

局限在熟人圈和公益圈的公益并不适合大众传播,甚至有可能会对其产生负面影响。而艺术介入公益,能让公众无形中接收公益观念,凝聚公益行动。像之前的京东公益有转发过一个项目是收集尾气制成墨水来画画(见下图),公众就喜欢看。大家也不需要在意这是公益加艺术,就很自然的愉快的形成了沟通。



 金句2:“做事情最重要是‘人’” 

-自己要最大化地激发出潜能-


☛范例一:为家乡水办个展



2016年初,《为家乡水办个展》在上海、广州等地开展,与公众进行互动,邀请大众设计相关创意作品,上传家乡河的照片;进行公益拍卖;展出大型水滴艺术装置ONE ZHUJIANG、ONE CHANGJIANG。


之所以想到做家乡水保护,是借助春节大家回家这件事,让大家关注:春节要回家乡→关心家乡那条河→重新再认识家乡的河→参与保护家乡。


① 广州:珠江


这个名为《One ZhuJiang 水美装置》的作品,使用了453颗水滴模拟出珠江的形状和走势。(之所以使用453颗水滴,是因为珠江流域面积为453690平方公里)



仔细观察水滴,颜色有蓝有绿,深深浅浅,极具美感。水色的深浅代表水质PH值的不同,因为酸碱度是衡量水质标准之一。这也是在提醒被珠江水养育的人们,我们的母亲河正在发生质的变化,水滴下方是不同颜色的泥土。



同时家乡水展还将线下与线上互动相结合,开发了H5网页与公众互动,并创新地将珠江水、长江水、黄河水与、矿泉水瓶和点滴瓶相结合。



为了表达人与母亲河的亲密联系,展览现场安排16名青年穿着“为家乡水出头”字样的T恤,模拟正在打点滴的病人,盐水袋上标示着“珠江”、“黄河”、“长江”等20条主要河流的名称。



后来在广州发起“珠江行迹”,用25天的时间留下了很多数据、照片、纪录片以及珍贵的回忆;



👇

点击观看珠江行迹视频回顾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194mqm7ah&width=500&height=375&auto=0


② 上海:长江


在上海邀请公众共创长江艺术装置ONE CHANGJIANG,展览为期三天。参与者最小三岁,年龄最大者六十五岁,活动也吸引了若干外籍人士积极参与,三天万人ONE CHANGJIANG大家一起创造了中国环保艺术的里程碑。



大家用瓶子摆出HOMERIVER、HELP、SUPPORT、iSR等字形,表达所有人都将继续为家乡水努力,践行i SocialResponsIbility的决心。



在策划家乡水展时,牛一力团队关注到两个方面:一是如何突破公益圈,让普通大众知道这个活动? 二是如何更好地进行筹款? 也就是说,既要在大众层面充分传播,又要吸引企业和企业家们支持。



像每年在深圳举行的慈展会如此大型,但是很少普通公众知道,甚至附近居民也并不了解。这种境地就使它仅仅变成了圈子里的狂欢。想要突破圈子,让圈外的人进来,让附近的人了解,吸引企业界,牛一力有他的见解:


1.产生联系:从小处来看,公益展要与公众相关,并有渠道让他们能够轻松知道。再大一点看,公益的内容要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活动与春节、春天以及返工潮联系在一起,甚至开发一个H5的春节互动网页,唤起公众的认同感。从更大处看,公益展也可以将内容与时代大话题双向穿透。家乡水展他们就提出过“展览就是我们的提案”,与当时召开的两会联系在一起,从而吸引一些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关注和转发。



同时话题也要有节奏。新媒体时代的热度很容易消逝,如何去维持是需要思考的问题。而牛一力则善于将“一出戏变成多幕剧”,赋予它层次,这样就一直能有好的东西出来。


 

2.学会做加减法:学会做减法重点是取消了一些内容,如水滴装置放珠江边,小蛮腰做行为,集体画卷等。有些是技术层面,如H5一开始是让公众将自己的照片与家乡的照片形成叠画,并配有深浅交叉、滤镜调色等,又或者大型水滴装置上的水滴滴水,下方的土地呈现出不同的生长状态,但由于这些想法难度太大而无奈放弃。有的被动放弃,有的主动拿掉,这些都是做减法。任何事物想法跟执行中间是有很多障碍的,只有不断地做加减法或等待合适的时机,才能呈现完美的状态。


 

3.号召名人:在公益展中设计师与企业家平起平坐,都是行动者。他们的加入也能增加公益影响力和动力,带动更多人了解、参与其中。在公众知名度打开、名人支持后,公益筹款就相对容易了。



 金句3:“有童心是美好的东西”


☛范例二:一块黑板报



我们人生第一次接触设计和传播是从黑板报开始的,选题,美术字,报头,插图,排版……当艺术家设计师插画师重新出一期黑板报,无疑有了回归的意义。



36位艺术家为胡同设计黑板报,让艺术进入社区,以画黑板报这一传统的“手作”形式,通过围观引发交流,与朝阳门胡同居民、中外游客、上班族沟通生态环保、胡同生活、多元族群福利、亚文化等话题。



此策展在北京国际设计周第一次设置了NGO单元,多家公益机构参与本次黑板报创作。这也是公益组织第一次从头到尾与公众进行互动。




黑板报与粉笔都是每个人学生时代非常宝贵的回忆,童心是很美好的。“最美好的事情,就该用美好的方法,过程就应该是美好的”。




黑板报还有新玩法,弹幕互动

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粉笔弹幕”

全手动,巨好玩



有人写“我爱加班”、“嫁给李易峰”、“学习使我快乐”、“一起甩头像”……


而原本对活动进行管制的保安到后来也帮忙布置,并在弹幕上写下“我想有个完整的家”。所以说,“艺术、美和游戏感,能够穿透很多理性、障碍和麻木”。



 

👇

点击观看一块黑板报视频回顾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332b224hf&width=500&height=375&auto=0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328hgq64u&width=500&height=375&auto=0


 金句4:“如何跨界?爱好多一点,活得久一点,多帮人一点。”


☛总结:如何将公益艺术化

 

1.追求美好、发现艺术

当你企图用更美的、脱离庸常生活的方式去表达时,你就是一个艺术家。同样,只要你是在做新的美好的事情,就是设计师。



2.与群众互动,输出符号

公众不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他们同样是信息的创造者、传递者,实现双向的互动才是新媒体时代的法宝。同样,他们也很聪明。用牛一力的话说:“朝阳区群众很重要,东城区群众一样也很重要”,你们做什么,都骗不了他们。即使是公众暂时无法了解公益展是在做什么,只要是在他们的视线、生活之内行动,能够让公众知道、感受到,就是在输出符号,就有机会向他们介绍、解释公益的内容。



3.广交朋友,学会变通

做公益要交更多有才华有能力的朋友,拓宽自己的公益面的同时也能对自己的公益事业有很大的帮助。做项目,当钱、人员、时间不够时,要学会变通——寻找所在行业里很厉害的人,让他们参与到项目当中。同时,有时候也许需要“野蛮”、高效地决策,而非死守规矩。



4. 关注更多好玩的公益艺术公众号

在过程中,自己慢慢去挖更多信息

比如牛一力老师的团队

👇

他们关注影像&装置,问题&行为,公益&公民, 拥抱后网络艺术,务求认真好玩。 不管XX后,抱怨都隐藏行动的诉求, 每一具身体里的能力不但是私产,也可以是公器。 提倡iSR,i Social Responsibility(我的社会责任)。


扫描关注iSR生活实验室公众号

一起继续玩转公益+艺术



至此本次的线上分享回顾就到此结束了

想要了解更多公益传播的知识?

请关注我们的2016召集联合传播官计划


每月第三周的周三

一月一次的线上沙龙

期待你的加入!


往期传播官线上沙龙

(点击图片了解)

第一课

中大男神教授周如南:

“公益+新媒体”产生的化学反应

第二课

公益慈善论坛”创始人张以勋:

参与和传播公益需要基本常识

第三课

“CM公益传播”创始人诸在飞:

公益组织品牌传播,一个不断探索的旅程

第四课

 壹基金传播经理冒冒:

新媒体传播小技巧

  2016召集联合传播官计划  

《用1年时间,为公益机构培训传播官,每上1次头条发600块奖金!》

全年课程:3名拥有媒体经验的每周导师+12名线上跨界分享嘉宾,为15家公益组织的30个品牌项目提供传播策略;每月TOP10项目传播文案在26个自媒体微信公众号联合传播。

作者:“2016召集联合传播官计划”主办方

部分图片来源牛一力老师的课件、公众号:iSR生活实验室、公众号:北极鱼


「807图书馆」

聚焦人文体验与思想交

倡导知识共享与公共参与


 807创新空间  

多元×跨界×公益×生活

以空间为平台

传播有趣另类的公益文化

遇见多元跨界的公共生活

加入我们,一起涨姿势,聊公益


👇牛一力:没有人会拒绝美,公益也不例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