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学术 || 把教育智慧锤炼成力量——我校9项市级课题顺利开题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那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道路上来。
科研,将劳动转化为智慧,将智慧锤炼成力量,将力量注入课堂。
近期,5项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4项重庆市教育学会第九届基础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的开题论证会在巴蜀中学举行。相关领域专家受邀参加了会议,并对课题的开展与实施提出意见和改进建议。课题负责人、主研人员、部份科研骨干教师等参加了会议。
▲ 参加市规划课题开题论证的专家
黄 翔——原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二级教授
郭晓娜——博士、重庆市教科院科研处副处长、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副主任
赵伶俐——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西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美育研究中心主任
汪 红——重庆市教育学会学生生涯专委会秘书长、重庆市特级教师、重庆市名师
李安全——中学研究员(正高级)、外国语学校教科处、课程中心主任,重外市中语会副秘书长
▲ 参加市教育学会课题开题论证的专家
贾 卉——重庆市教育学会学术部主任、研究员
李明振——重庆师范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导
胡祖奎——重庆一中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正高级教师、重庆市教育信息化专家、重庆市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
马三垣——博士、副教授、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
牛 晓——研究员、重庆市教科院体育教研员
2018年度立项的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庆市教育学会课题,选题新颖,内容丰富,学科多样,实用价值高。这些课题的立项,彰显了巴蜀中学“科研兴校”“学术巴蜀”等发展战略的实效,也是学校科研实力及学科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
开题论证会上,各课题组负责人代表课题组作了开题报告,对课题研究的背景、理论依据、价值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等进行了陈述。
课题名称
高中生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探究
课题批准号:2018-00-474
课题类别: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规划课题
主持人:邓飞
课题概述
我国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及实践都落后于西方国家,缺乏系统的、深入的、具有针对性的校本课程。
生涯规划教育在学生中发挥成效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本土化。开发适合各中小学特色、特点的本土化生涯校本课程,是发挥生涯规划教育成效、落地见成效的重要平台、关键载体。
目前重庆市生涯教育处于起始、萌芽阶段,迫切需要研发本土化的生涯校本课程。巴蜀中学遵循教育规律,紧跟教育发展方向,率先研发彰显本校办学特色(挖掘潜能、张扬个性)的本土化生涯校本课程,并对课程的实施策略进行一系列的探索和改进。
本课题以高中生生涯规划校本课程为载体、为平台,帮助高中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发展道路,为他们报考院校及专业、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提供指导。帮助普通高中生理性认识、分析自己,增强自我规划、选择和决策能力。
预期成果
1. 专著《高中三年全程合理规划》
2. 校本教材《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探究》
3. 研究报告“学生生涯课程的反馈及改进措施”
课题名称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整本书阅读校本化实施路径研究
课题批准号:2018-00-479
课题类别: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规划课题
主持人:宋杰
课题概述
“读整本书”的思想中国古来有之。传统语文教育中的“典籍教育”就积累了不少的整本书的阅读方法和教学经验,但这些经验并没有形成独立系统的教学理念,理论体系的建构也有待完善与补充。一直以来,国外都很注重对本国名著的阅读,他们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引导学生阅读原著,旨在从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及阅读能力。
本课题基于新课程标准,着眼于学校语文素养的提升,立足于整本书阅读的校本化实施途径,借助校本阅读课程、校本阅读活动、校本阅读评价、家校共育、亲子共读、“互联网+”等载体,构建高中整本书阅读校本化实施路径。同时,基于新课程标准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着眼于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开展校本化阅读教学实践研究。研究主题具有时代性、现实性、迫切性等特征,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
预期成果
1.课题组研究报告、工作报告、论文。
2.课题活动方案、图片、影音资料集;学校整本书阅读成果展示、学校特色阅读文化成果集,形成示范性成果并在区域内推广。
3.总结推进新课标下高中整本书阅读校本化成果,引领学校语文建设的实践策略、机制和制度,促进学校语文学科建设系统、有序、有效开展。
课题名称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路径研究
课题批准号:2018-00-189
课题类别: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
主持人:周刘波
课题概述
“互联网+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是技术变革,更是一场思维变革。本课题旨在利用互联网思维反思和解决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建构教师思维变革体系,探索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路径。课题研究将立足“互联网+”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实际,通过调查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有机结合和渐次深入,全面厘清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揭示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内涵、价值,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构建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路径,助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预期成果
1.《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路径研究》研究报告
2.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路径研究的相关研究论文
课题名称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普通中学舞蹈通识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课题批准号:2018-00-187
课题类别: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
主持人:戴菲
课题概述
在国家大力推进深化学校美育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舞蹈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越来越被重视和需求。而我国现行的舞蹈教育模式还是以传统的培育专业舞蹈艺术家为目标的技能化专业教育模式,不足以支撑普通中学面向全体学生的全人教育需求。其中最主要矛盾集中在课时保障、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开发上。在2011版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中对包含舞蹈在内的综合性艺术课程给出了新的理念和目标,2014年我校开创性在高中阶段开设舞蹈走班课程,让广大学生第一次直面提升舞蹈素养的通识课程,经过四年的课堂实践,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一套适合本校学情的舞蹈通识教育校本教材和评价标准亟待我们去开发和实践。
预期成果
1.普通中学舞蹈通识教育校本课程教材及评价标准
2.普通中学舞蹈通识教育校本课程研究论文集
3.结题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
高中数学资优生培养模式及跟踪评价研究
课题批准号:2018-00-478
课题类别: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规划课题
主持人:熊丙章
课题概述
科技发展离不开数学,人才的发展更离不开数学,于是对于数学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数学资优生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如何准确鉴别并选拔数学资优生,如何正确培养数学资优生成为数学教育界比较关注的研究课题。
本课题从数学资优生的特征出发,在剖析各国和地区不同的培养模式基础上,探究符合我国实际的高中数学资优生培养模式,通过跟踪评价,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培养模式。具体而言:第一,高中数学资优生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第二,高中数学资优生的学习特点研究。第三,高中数学资优生培养模式探索。第四,高中数学资优生跟踪评价的个案研究。
本研究贯穿“理论——实践——理论”的研究路线,采取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刻画为辅的方法,具有可行性。
预期成果
1.论文《高中数学资优生培养模式的现状研究》《高中数学资优生的学习特点研究》《高中数学资优生培养模式探索》。
2.研究报告“高中数学资优生培养模式及跟踪评价研究”。
3.争取出版论文集、案例集,形成学校网站“课题实验”专栏、教师博客等信息资源库,展示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填写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书,申请验收。
课题名称
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水平的现状调查及发展研究
课题批准号:XH2018A118
课题类别:重庆市教育学会第九届(2018~2020年)基础教育科研重点课题
主持人:韩武红
课题概述
教育部从“标准”的高度明确了高中生的数学建模素养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地位,但也给出了数学建模素养水平的理论(经验)划分,这是对所有高中生提出的新要求。但是该划分是否与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一致性,高中生的数学建模素养到底是什么状况,是否能够通过教学达到所要求的水平,尚未有充足的实证调查数据提供支持。本研究旨在基于实证研究细化和明确数学建模素养的水平测评,基于行动研究给出一套有效的提升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的校本课程。
预期成果
1.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论文)
2.高中生数学建模校本教材(教材)
3.促进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发展的教学案例集(论文集)
4.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发展的实验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
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批准号:XH2018A119
课题类别:重庆市教育学会第九届(2018~2020年)基础教育科研重点课题
主持人:赵霞芬
课题概述
2018年秋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行新课标,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和课程目标,意味着新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方式。而不同的学校实际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情况略有不同。作为重庆市重点中学,我校具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软硬件设备来满足高中信息技术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的开展。
新课标实施之前,我校信息技术学科就已经在高中阶段实行项目制教学,积累了一定实践研究和理论经验。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我校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完善,促使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的整合,加快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形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培养和提升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相信通过三年的课题研究,无论是教学实践还是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对于整个重庆市来说都极具参考价值。
预期成果
1.重庆地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评价的现状调查报告;
2.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校本教材(主要针对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3.以任务或项目为主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包(包括教学设计和评价方案);
4.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报告)。
课题名称
智能终端设备在生物类校本课程中的应用
课题批准号:XH2018B203
课题类别:重庆市教育学会第九届(2018~2020年)基础教育科研课题
主持人:齐登伟
课题概述
传统模式下的校本课程开发,多是基于纸质媒体,教师通过讲授等传统的教学办法在课堂上进行讲述,中学生对于校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无法调动。若借助智能终端设备将校本课程开发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打破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时间和空间界限,不仅能有效提高中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师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的能力,而且通过优质校的开设的精品校本课程,能够远程对薄弱校开设校本课程提供资源支持和引领示范作用,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条件。也能对生物类校本课程信息化,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根据和实际运作经验,供其它学科相关研究借鉴。
预期成果
1.公开发表核心期刊,如北大核心期刊
2.形成研究报告
3.编辑研究论文集
课题名称
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研究——以体育课堂教学能力视角为例
课题批准号:XH2018B57
课题类别:重庆市教育学会第九届(2018~2020年)基础教育科研课题
主持人:沈武旗
课题概述
随着新一轮的高中体育教学改革全面展开,对高中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新高考形势下高中体育教学改革将成为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重要课题。就目前而言,高中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欠缺和课堂教学能力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作为改革主力军的广大一线高中体育教师能否全身心投入将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只有梳理和掌握一线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最需要发展的能力指标,进而针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归纳并提出促进它们发展的方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改革。
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
2.结合体育核心素养,制定出一套符合实际的、便于操作的普通高中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方法和评价方案
学校将以课题项目为依托,带动更多的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培养专业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为学校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近年来,我校教育科研氛围日益浓厚,教育科研品质不断提高,教育科研质量得到提升。
◆ 《实现学生个性化成长的立体式育人模式建构》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普通高中“挖掘潜能,张扬个性”育人模式的实践研究》荣获重庆市政府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普通高中科技创新人才个性化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荣获重庆市政府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技术、语文、生物、英语四个学科成功申报重庆市普通高中课程创新基地。
◆ 11门课程被评为重庆市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数量均居全市第一。
◆ 近三年来,2项课题被立项为中国教育学会规划课题,10项课题被重庆市教委立项为重庆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的重大课题、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19项课题立项为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5项已结题);12项课题被重庆市教育学会立项(3项已结题),上述课题立项的级别和数量均居于重庆市中小学第一位。
◆ 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名师工作室,5个市级名师工作室,6个渝中区名师工作室。
◆ 学术成果的品质与数量提升。以第七届学术年会统计的学术成果(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为例:我校教师有9 部学术专著出版,4 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5篇论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获得全国一等奖3项、重庆市一等奖41项;赛课获得全国一等奖12项、重庆市一等奖(含特等奖)6项;微课(一师一优课)有部优11项、重庆市一等奖19项。
◆ 校本课程、走班制、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国培”项目、拔尖人才培养等有序推进。
巴蜀人认为
学术品牌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厚重的文化产生的效应是深入骨髓的。学校的文化建设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是内涵式发展的必经过程。“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受人尊敬的中华名校”是巴蜀中学的办学愿景,巴蜀人将秉承这一办学愿景,建设与之相匹配的学术实力,将学校打造成为重庆乃至全国基础教育界的科研及课改高地。求真、求实,在创建中华名校的实践征途中,巴蜀人脚踏实地,一路前行!
THE END
供稿|教科处
编辑|刘会兰 赵霞芬 杨梅
审校|戴金洪 刘欣
总编|宋杰
热文回顾
• 巴蜀美育 || 你要的视频,安排上了!巴蜀中学2019新年音乐会集锦新鲜出炉!
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您终是巴蜀人!
巴蜀中学
地址 : 重庆市渝中区北区路51号
电话 : 023-63002371
觉得不错,请记得点个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