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征独立项目|步行指南

LMS 长征空间LONGMARCH
2024-08-30



步行指南


策展人:李佳


参展艺术家:44月报、白双全、陈熹、崔广宇、葛宇路、何志森、厉槟源、李怒、路上行舟、松郎、万青+张涵露、曾宏、张东辉、赵邦、周璋


2023.5.20—2023.8.27


长征独立空间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798艺术区西街



策展前言



文/李佳



献给一般人。

献给行走于街头的无名英雄,无所不在的角色。在我的叙事的开端,借着召唤这个提供我叙事开展与必要性之从未出现的人物,我探究一个欲望,这个欲望所无法企及的对象,恰好是这个从未出现的人物所代表的。当我们把过去通常是为了赞颂神明或伟大的缪斯而献祭的作品奉献给一般人时,我们祈求这个声音几乎和历史潮流的声音没有两样的神谕所允诺与授权我们诉说的是什么呢?


——米歇尔·德·塞托(Michel de Certeau)[1]



一个身影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穿行,他背负一块广告牌一样的木板,上面写着“厉槟源工作室”,经过城中村、艺术区、商贸中心和胡同,以及那些对他侧目而视的人群(厉槟源,《缓冲》);两个年轻人分别从城市的两端出发,各自持手机一路拍摄目之所及的街景,那些被锁闭的小区,被铁板挡住的立交桥洞,最终在一扇将她们阻隔的水马两端相会,透过栏杆交换手中的物资(万青+张涵露,《水马再见!》);一个人拖着音箱走过高低不平的街道记录着步行的乐曲(周璋,《生活的颤音》);一个人在柏油路边种菜(崔广宇,《城市按摩:逆袭种植》);一群人抬着独木舟跋涉在大年初一的武汉,从武昌东湖一直扛到汉口江边(路上行舟)……这些在街道上行走的身体组成了一种节律,一场延绵不绝的运动,一种各异而同存的关系,它们也创造了一个个时刻,仿佛生活的规则在这一瞬间被悬置、改写或重新建构,仿佛我们的想象在这一瞬间溢出边界直接呈现为当下的现实。行走的身体重新定义了街巷、建筑、城市和空间,在这个意义上,步行其实并不需要指南,它本身即是指南——关于如何创造和再度发明生活:一种复数的、共同的生活,真正可欲的,自由和自主的生活。



厉槟源,《缓冲.2》(影像静帧),2016

单频录像、彩色、有声,3小时35分39秒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万青+张涵露,《水马再见》(影像静帧),2022

双频影像、彩色、立体声, 14分29秒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周璋,《口哨》(影像静帧),2020

单频影像、彩色、双声道,8分26秒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我们的行走同时也在越界,在以偶然的、戏谑与临时的事件、行为、关系,来对抗规范的事物。”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德·塞托描述了一种关于行走的修辞学,当人们在城市中行走,他/她也在和周围世界互相作用,行走的人占用了城市空间,把它转化为自己的空间,通过移步换景模糊了空间的界限,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故事。[2] 无名者通过行走开始书写自己的空间叙事,将所见、所及和途经的一切都变作了自己的艺术,也将沉默诸众被挤压到不可见边缘的生活重新带回城市的舞台。步行者启示我们艺术应当是弱者的武器:在充满了各样张力的城市空间里,面对既存的结构与政策,被分散的个体总是可以通过“战术”或“对策”(tactics)来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微观的抵抗和反拨。弱者因此得以运用智慧、对策、斗争性与诗意,在一个被权力策略管理和规划的空间内游动,像游击战一样随时随地找寻,掌握位置来建立自己的空间、社会关系和可能的微观政治图景。[3] 在“步行指南”展览中,我们不再将行走局限于浪漫艺术意志的神话表述,也有意同种种以“艺术式研究”或以田野调查为代表的、方法论先行的知识生产拉开距离,这里的行走更多关乎一种日常生活的批判与再造,一些深嵌于日常情境中间的行动,一种诗意的政治美学。


或者更像一个邀请——如果你愿意尝试跟随年轻人在节日般的气氛中走遍一个岛屿,学习、认识和共同创作(44月报);或是在街角停驻,和街坊们一起制作一幅春联,放映自制的影片(路上行舟);也可以像白双全那样,在陌生或熟悉的城市走走探探那些在地图装订夹缝中被吃掉的,看不见的小路;或学着松郎去找寻大楼门廊、地铁口还有天桥栏杆这些“天然”形成的斜面,玩一次滑梯。同样,也许你会由此走进被区隔的现实,被挤压的生活,被禁止和被剥夺的群体,从而在身边发现那些被遮蔽的边界,以及其中的空隙:一位普通的路人是如何尝试穿越藩篱;在即将拆毁的城中村,一个沉默的身影最日常的行动轨迹又是怎样;街头的小贩如何动用他的生活智慧和谋略,去逾越甚至摧毁由职业设计师创造的控制系统……无论是借助临时的创造性干预,还是生活智慧与策略的驱动,在这里总有一种微小、即身的抵抗,在最具体和不可预知的意义上雕塑着情境,发动着颠覆和突袭,在现实的铁帖上敲击出一丝形状莫测的裂隙……



路上行舟,《路上行舟》(影像静帧),2022

单频录像,45分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路上行舟》复印info和spring出品的《挥春》和《路上行舟》的册子,后者包括这次路上行舟的照片记录,并有一个聊这次行为的对谈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这篇展览论述将不再以展现艺术家的特殊性、才智和意志为任务——虽然作为“参展艺术家”的每位参与者以他/她们“行走于街头”的实践一次次将德·塞托所勾勒的那种战术-艺术出色地带回生活本身——而是企图展示,日常生活的艺术并非艺术家的专利,它也是普通人得以开始书写自己的存在与历史的实践。在生活的阵地,普通人和艺术家同样地握有反拨、抵抗和越界的可能。也是因为如此,我们期待着观众在展览中的“行走”、探索和积极地卷入,而无意于提供一个观察角度或知识样本。外部性的视角常常会带来一种错觉,好像那个抽象的、观看和认知的主体可以抽离于那些被观看、被展示和被表征的事件、行动与人物。然而在具体的、日常化的行走之中,身体被展望为一种实践-感觉的总体,一种认识的去中心化和再中心化才得以发生。[4] 在展厅中的行走和体验与其说是“参与”,不如说是对于真实经验的唤起,和即刻掌握主动权的觉悟,以及实践/尝试的欲望。



张东辉,《2045.64米 13分6秒17秒》(影像静帧),2021

视频,3分21秒

 图片由艺术家和拾萬空间提供


《2045.64米 13分6秒17秒》中纸质朋友圈铺设和奔跑的路线



也正是因为如此,为了让行走能够优先于观看,展览邀请艺术家李怒重置了整个展场空间,在协商的基础上将艺术作品置入一个如现实一般含混的空间构架之中。这个由防火材料岩棉搭建而成的,纵横曲折如同街道又似废墟的结构,既是作品,也是展览的呈现基底。它以其独特的材料(岩棉与火山岩同构,但本身阻燃)和概念(艺术家将之命名为《延绵》)而具备自立性,同时又承担起结构性展墙的功能。通过引入一个既指涉又平行于现实的,兼具功能性和象征性的空间构成,我们期待能够(至少是部分地)搅动白盒子的中立和静止,重新设定作品呈现的语境,在对照、相遇、抵牾和呼应等多重相处方式之中,复现并指向现实空间的动态力场网络……


最后,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头所引述的这段文字,它来自德·塞托在《日常生活实践》开篇的题献,也是这个展览所怀有的一个小小理想。当然,在作为漫长革命的二十世纪中,无论是历史先锋派及其美学遗产,还是各种版本的无边的现实主义者,抑或是对于艺术民主化进程的书写和批判,我们总能瞥见这无名而无所不在的“一般人”的身影,以及围绕它展开的种种激辩、论争、追索和碰撞。然而,这里面仍然存在一种袒露得如此自然的缺失,就像我在这个展览的筹备和这篇论述的写作中常常困惑而尴尬自问的,当德·塞托以一种近乎颂歌式的修辞来召唤那个从未出现的主体,萦绕其间的除了情境主义国际“最后的先锋派”理想的余晖,是否也暗示着迄今为止,我们似乎仍缺乏适当的语言来描摹属于“一般人”的主体性状态,去辨析以及廓清这些无名者之于自主性的文化和艺术的意义。是否我们可资借鉴的范例是如此贫乏,以至只能回头投向神明或缪斯这些已然过时的类比。关于文化和艺术的激进想象,在多大程度上仍延续着精英主义和个体神话的旧酒新盛,这一点需看看周遭的现实,就会让人不胜唏嘘。真正属于“一般人”的艺术,莫如说是一种朝向乌托邦的冲动和尝试。只是即使在今天,面对一个即将耗尽的未来,我们仍然无法停止梦想,无法停止脚步,哪怕仅仅,行走者走出的只是他/她自己。


[1] 转引自吴飞,《“空间实践”与诗意的抵抗——解读米歇尔·德塞图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5677.html

[2] ibid

[3] ibid

[4] 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商务印书馆,2020,p92


诚挚感谢所有参展艺术家慷慨提供作品。展览构思得益于李郁和李巨川发起的“‘每个人的东湖’艺术计划”(2010-2014),和彭雪莹策划的“行落街,漫游去”展览(2022)所提供的启示和养分,诚挚感谢他/她们。










关于策展人





李佳是一名生活在北京的独立策展人,写作者。曾任泰康空间高级策展人(2015-2020),佩斯北京画廊副总监(2012-2015)。她近期主要策划展览包括“空间三种@云雕塑学术邀请展”(松美术馆,北京,2023)、“张晓刚:蜉蝣”(龙美术馆,上海,2023)、“转角见:当下青年艺术奖2022”(博乐德艺术中心,北京,2022)、“汲物之思”(金鹰美术馆,南京,2021)、“故乡:海波和他的北方”(坪山美术馆,深圳,2020)、“饥饿地理”(泰康空间,北京,2019)、“制性造别”(泰康空间,北京2018)、“漂流”(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北京,2018)、“日光亭项目2016/2017”等。她于2017年获第一届Hyundai Blue Prize创意能量奖,于2021年获亚洲文化协会(Asian Cultural Council)奖助。李佳目前在德英基金会策展学者项目任访问学者。


李佳是Artforum中文网、《艺术界》(LEAP)和《燃点》等国内艺术刊物的长期撰稿人,艺术评论亦发表于《Artforum》、《AsiaArtPacific》、《Flash Art》、《YISHU》等刊物。她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和经济学系,获法学及经济学双学士,及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获美术史硕士。








关于艺术家




44剧场是2016年发起的跨学科、跨城市的合作网络,以空间中的概念装置加上空间外的社区参与和构建、成员日常相处和自我教育这样的复合式结构所构成,参与者包括策展人、艺术家、电影人、研究者、活动家、出版人、音乐人等;44月报是44剧场的延伸,从后新冠时代的共同体验演化而来,相互隔离的个体通过集体写作、编辑、设计构建一个个临时创造力共同体,2020年初发起,至今已发布9本出版物、4部影像、1部广播剧。



白双全,1977年出生于福建,在香港成长及接受教育,他的创作植根于香港的生活和独特的社会形态。2002年他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副修神学,2017年完成哲学文学硕士。2003年至2022年,他用影像及文字,以概念和行为艺术的形式在星期日《明报》发表近19年之久的创作,平均每月2-3件作品。2009年他代表香港参加“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举办个展“制造(完美的)世界”,他曾参与多项国际展览,包括“台北双年展2010、2012”、“横滨三年展2008”、“广州三年展2008”、“利物浦双年展2012”、“亚洲三年展2014”、“釜山双年展2006、2016”、“泰特当代美术馆藏品展2017”、“中国电站II”等等。



陈熹,1985年出生,是一位多媒介的艺术家,他一直都在创造虚构的世界。他是绘画专家也是动画作者。陈熹的大型绘画系列包括“单层绘画”、“我是你的物质”、“宇宙飞船系列”、“公主系列”、“动物系列”、“战争系列”、“水墨画系列”等。陈熹的作品曾经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东京写真美术馆、上海西岸艺术中心、上海喜马拉雅博物馆 、OCAT上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K11美术馆、视界艺术中心、A+ Contemporary亚洲当代艺术空间、博而励、星空间等展出过。陈熹的绘画也曾经参加过UCCA Gala义拍。陈熹的动画片入围过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渥太华国际动画节、FIRST青年电影展、新千岁机场国际动画节等等的主竞赛单元。陈熹的动画片3次在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FILM”单元展出。



崔广宇,1974年出生于台北,1997年毕业于国立艺术学院,并曾经受邀展览于威尼斯双年展、利物浦双年展、Werkleitz双年展、西班牙苏菲亚美术馆、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纽约雀儿喜美术馆、东京森美术馆、林兹OK艺术中心。崔广宇作品探讨人与社会系统之间的适应关系,并透过行动来重新定义或者质疑所处的体制系统,藉由超出常态标准的行为与试验,来建立一套生存与重新定义现实的方法。艺术家将这样的行为视为一种衡量环境宽容度的媒介,并企图将存在于体制中的关系,以行动来突显某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价值背后的荒谬。透过如此转换现实,穿越于体制或是环境障碍的测量与示范,宣示了一种游击式介入社会的行动,并挖掘更多潜伏在日常环境的隐形关系。



葛宇路,1990年出生于湖北武汉,2013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影像媒体专业,2018年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得实验艺术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环京地带。葛宇路的兴趣多集中于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趣味表达,试图通过作品调侃生活中隐藏的矛盾。他用自身对公共空间进入介入和协商,企图从中制造新的动态关系。他的个展曾在北京公社和广州扉美术馆举办。他近期参与的部分展览包括“情的时代”爱知三年展,日本名古屋(2019);无界艺术季,扉美术馆,中国广州(2019);“家的变迁”,金泽21世纪美术馆,日本金泽(2018);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民生美术馆,中国北京(2018);“应力场”第四届美术文献展,湖北美术馆,中国武汉(2017);“抗体——新视觉艺术节2017”,华美术馆,中国深圳(2017);CAFAM 双年展——空间协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北京(2016)等。他曾入围2019艺术8 青年奖以及第十三届AAC 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2019)。2020年,他在北京公社的同名个展“葛宇路”荣获画廊周北京“最佳展览奖- 创新奖”。



何志森是建筑师、策展人和Mapping工作坊创始人,曾任教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香港大学和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现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以及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设计学院兼职教授,其作品曾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韩国首尔建筑与城市双年展、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意大利马里诺·马里尼博物馆及墨尔本设计中心等地展出。



厉槟源,1985年出生于湖南永州,201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工作、生活于永州。厉槟源以大量的身体实践,拓展了一种当代艺术在中国社会的参与度和能见度。而同时,他也以大面积试错的行为,认知了自身范式的独特性以及范式转移的途径。他艺术实践的动机是通过身体互动来了解自己所处的空间和物质环境,以便质疑和超越我们对环境所强加的规范和意识形态;正如他所言,身体不仅与周围环境不可分离,也是“事情发生的第一舞台”。



李怒,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2015年荣获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Bursary大奖。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成员。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李怒的创作植根于日常之中,将客观真实性之下的自我经历和主观化感受作为创作媒介,表现了对于社会大环境的普遍性感知、以及个体的情绪波动和群体在宏观社会演变中的精神状态。他关注偶然、突发以及当下状态的真实性存在,反对形式和技巧,摈弃视觉上的单调以及现代主义后期艺术家创作上连贯性、策略性和风格化的创作范式,探索装置艺术、当代雕塑、实验影像以及现场艺术等的各种可能性。他颠覆纪实与虚构、再现和抽象之间的感知界限来探索和实践当代艺术的语言。他把一切事物视为具有生命感知的存在,在看似信手拈来的材料运用和不择手段的艺术表达之中,是他敏锐而丰富的艺术语言。



路上行舟,2022年春节期间由jamming的朋友、龚豪(穿山甲艺术空间)、子杰(复印info)等朋友发起的一次街头过年行动。当时他们把一艘船抬到汉口街头转了一圈。



松郎,1998年出生于江苏徐州,现工作、生活于西安。202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获学士学位。松郎的创作关注人与其生存空间的关系。她切身进入多种现实场景,通过对生活末枝的的异化来撬动惯常经验,打乱并重组日常规制,以精心营造的问离感或戏谑、或诗意地形成观念输出。



万青主要穿梭在广州和武陵山地区,创作媒介多为影像(2015–),感兴趣于转化自身遭遇并搅动空气;她同时是一名星相学徒(2018–)、44剧场(2017–)和一起练功(2020–)的长期参与者、有限影厅(2023–)的发起人。生活、创作、群体实践,三重与现实的交互机理透过其身体场域彼此激发和塑造,持续滋长着复合幽微的地貌。


张涵露,独立策展人、写作者和编辑。曾任广东时代美术馆策展人、Artforum中文网编辑。张涵露2020年创办社区实验室,这是一个发起、策划并共同创作社会参与式艺术和跨学科合作项目的平台。张涵露流动工作,她组织的展览和活动围绕社会议题展开,曾在珠三角、沈阳、巴黎、上海、曼彻斯特等地策展或发起项目。



曾宏,1974年生于四川资阳,毕业于四川美院,现生活于北京。从早期对工人宿舍的描绘开始,曾宏使用尺规作图的绘画方式似乎显示着与传统绘画语言的决裂。在此后的工作中,则在绘画的图像演进和今天的现实状况之间徘徊,因而在作品脉络里常常会出现抽象和现实主义之间的裂痕。艺术家认为裂痕是历史对个人的投射,作品则是空间和历史的产物,它的意义并非固定不变,而是被空间与展示之间的关系相互激发而产生的。



张东辉,1992 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2017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其个人项目包括:一个人、朋友圈和烂港(2022);拾萬当代艺术中心,石家庄。



赵邦,1989年出生于洛阳,中国美术学院肄业,现工作、生活于北京。赵邦的作品以幽默、可爱和具有启发性的方式重新构思与设想日常事物、艺术系统以及人们界面化的生活之间的关系。艺术家邀请观众使用新的意义和解释,来挑战人类的逻辑和常识。他的作品在更广泛的概念上组织和结构“语言—图像”,试图探讨根植于当代技术生活景观下的意识形态以何种方式被建构与颠覆,并提供一种可能被称为荒谬的内在逻辑体验。个展/个人项目包括:“我最讨厌两种人,一种是种族主义者,另一种是黑人”,dongx3,武汉(2021);“黄泉办公室”,拟像Office,北京(2021);“我们不用很累很辛苦就可以成佛”,五五画廊,上海(2020);“新浪潮”,五五画廊,上海(2019);“恋人絮语”,要空间,上海(2019);“真心为你”,PIL公共形象公司,北京(2018);部分群展:“白天的房子”,协力空间,北京(2023);“即将到来的承诺”,SIMULACRA,北京(2022);“合成演进”,鸿坤美术馆,北京(2021);“平面游击:起来!数字失神者”,PSA青策计划,线上展览(2021);“游戏社会:狼、猞猁和蚁群”,北京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北京(2020);“今日亚洲”,巴黎亚洲艺术博览会,维勒班展览中心,巴黎(2019);“拇指鬼畜,数据疯魔”,大健身—AMNUA国际计划叁,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2018);“信息中的鬼魂”,PPPP空间,北京(2018)。



周璋,1992年出生于安徽,2016年本科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影像媒体专业,现就读于法国法国布尔日国立高等艺术学院(ENSA Bourges)艺术方向,目前从事录像,行为和摄影等多个方向创作。展览包括:2016年作品《第八集》入选巴黎东京宫“VIA Art Channel中国艺术家视频艺术专场”并在巴黎东京宫展出、2016年作品《第八集》入围西安金拴马桩奖,并获得石拴马桩奖,西安;2016年毕业作品入选“千里之行”八大美院优秀作品联展,武汉;2016年湖北美术学院优秀毕业作品,武汉;2017年“后来你风生水起”——首届“俊安实验艺术”全国实验艺术专业优秀毕业作品展,北京;2017年“Do something”,西安崔振宽美术馆,西安;2019年“武汉热线”,武汉;2020年“肝胆相照——实验影像展”,澳门;2021年“双面景观——冰与火”,武汉;2022年TRANSDUCTION,Le château d’eau,法国布尔日;2022年录像作品《口哨》入围第44届法国真实电影节第一扇窗单元,蓬皮杜艺术中心,法国巴黎;2022年“观城”,美联武福路1号,武汉。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长征空间LONGMARCH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