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内娱当爱豆,才华是最不重要的事

荷西帕 新周刊 2021-03-12


北舞,也是演员的摇篮。/《一秒钟》


指责爱豆们假唱、尬演,并没有触及对他们主营业务的评价。只要面容姣好、无限宠粉,成功建立起与粉丝间的亲密关系,他们的工作就算是出色完成了。
在《创造营2021》选手带领我们认识世界参差的过程中,与预期不同的是,负责展现世界亮色的,大多都是舞蹈选手。
 
街舞世界冠军、小栗旬的侄子赞多,与中国专业古典舞选手刘宇一起,用一支即兴舞蹈原地成立了“好多宇”组合,终于治好了观众们的邓超式疲惫和周深式震惊。
 
内娱还可以再抢救一下。/《创造营2021》

还有为SM公司编舞的日本选手力丸,以及隔壁《青春有你3》中,曾任舞蹈总监的刘隽的参与,被网友戏称为节目组的省钱之道,连编舞老师的需求都省了。
 
看着眼前这些专业舞者、up主、电竞选手,还有汉语桥友人,你很难不发自内心地问一句:为什么想不开要来选男女团呢?
 
答案可能残酷得有些莫名其妙:
 
你必须通过选秀,然后演戏、唱歌、上综艺才有机会进入主流文娱市场,别人就会上赶着来夸你的舞(或者其他专业技能)跳得非同凡响。
 
比如看了电影《一秒钟》和营销号对谋女郎刘浩存的集中推广之后,我们依然说不清楚她的演技好不好,但我们可以大胆地说一句,舞跳得“针不戳”。
 
然而我们盛赞河南卫视的春晚舞蹈《唐宫夜宴》之后,却并不会有太多人想去主动了解这些优秀的年轻人。
 
都说以节目质量服人的河南台春晚,是“保密局”宣发的。/@河南共青团
 
明明都是凭本事出圈的,怎么其他艺术形式的表演者,其专业性难以在大众市场上拥有姓名?

为什么内娱的显学,如此局限而浅薄?
 
内娱的显学
怎么只剩“先选秀再演戏”了
 
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进北舞的刘浩存,大概率将成为一名演员,或者一名演员加晚会歌手。这并没有什么不妥,却也是一种明显曲折的就业渠道。
 
有选择已经是好事。/《一秒钟》
 
只要能在影视、综艺表演中谋一份差事,成功走入大众视野,粉丝们就会对你产生兴趣。
 
然后再拿出自己以往的一技之长,不论是芭蕾、体操、乐器还是悠悠球,就会被盛赞太专业了。不论这专业到底是不是真的对口。
 
在让艺人朋友们加强体育锻炼的综艺节目《超新星运动会》中,演员金晨为大家带来了一套高难度的体操棒操《加勒比海盗》。
 
演员的技能,都在别处。/《超新星运动会》
 
其协调性、柔韧性、耐力和爆发力得到充分夸赞:“果然是科班出身,功底非常扎实。”

于是,因为出色的体操技能,一位更优秀的演员诞生了。
 
这种“田忌赛马”式的职业认可,并不少见。
 
聊起刘诗诗演戏,听得最多的就是,不愧是芭蕾出身,真是气质非凡;看到欧阳娜娜演唱,观众们马上称赞,孩子还会拉大提琴,伯克利的学生呢。
 
章子怡曾在多个场合提出:为什么都来当演员呢?演员是低级的行业吗?
 
 
她实在是过虑了。演员的职业不仅仅“高级”,现在几乎已经是内娱唯一的显学了。
 
去年通过选秀出道的张艺凡,参加过专业舞蹈综艺《舞蹈风暴》,参演过电影《少年的你》,还有《创造营2020》的女团。一路走来,自然有进步。
 
然而人们最钟爱的赞美逻辑依然是:“当年只能给某歌手伴舞的她,如今终于火出圈了。”
 
在当时高规格的电影颁奖礼上担任双人舞伴舞,实则已经是对其业务水平的认可。
 
错位的赞美,失去了赞美的本意。/2019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在不同行业之间,如果还有其他可以比较的部分,那只可能是影视演员和女团选手的职业标签,远比每个细节都造不得假的专业舞者高级太多了吧。
 
即使是在专业舞台中得到认可的舞者,也最好能在主流选秀节目中谋上一席之地。
 
已经在编舞领域颇有建树的刘隽,还得去《青春有你3》当下爱豆,寻求成团出道,才能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拥有姓名”地跳舞和编舞。
 
因为相较而言,舞剧出圈太难了。参加了《舞林大会》的上海歌舞团首席朱洁静,和她的同事们陆续贡献了《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等高品质的原创舞剧,并连续两次得到春晚的认可。

但认识这些优秀舞者的人能有几个?
 
优秀的舞剧,值得被更多人看见。/《永不消逝的电波》
 
在大众市场上,这些已经具有造星和传播潜能的舞剧,被资本选中的几率还是太小了。
 
 全民学艺和高雅殿堂之间
到底少了什么

“这是因为唱歌演戏的受众多么”,这种说法看似挺有道理。
 
但仔细想想,在目前鸡娃成风的环境下,周末学个舞蹈和乐器,早就是标配。相较而言,送孩子去学唱歌或者表演的才是少数。
 
中研网《2020舞蹈培训机构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显示,2019年国内少儿舞蹈培训机构已经超过四千家,行业规模超过了130亿元。
 
武汉、南京、青岛等二三线城市少儿舞蹈的市场规模大、起步晚,仍有非常大的发展潜能。
 
多少人共同的童年记忆。/图虫创意
 
当陷入福报工作无法分身的父母不能送孩子上兴趣班的时候,爷爷奶奶便接管了这项工作。而且送完孩子之后,他们自己也马不停蹄地奔向了附近的广场舞队伍。
 
虽然比不过儿童教育市场,但广场舞也造就了一笔大生意。根据《中国广场舞行业研究报告》,2015年全国广场舞人数在8000万到1亿之间。
 
此外,公司年会上的舞蹈表演,下班之后的舞室健身等,都证明了舞蹈的大众化需求是主动的、普遍的,并不是被构建出来的。
 
舞室练舞已经是一种流行文化。/图虫创意
 
这时候又有人说,虽然大家都能扭两下,但大众的欣赏水平还是无法辨别专业舞蹈的好坏。
 
这种论断不免给自己的通识艺术生活预设了太大压力。
 
人均芭蕾舞剧评论员自然不可实现,但评价爱豆舞技的时候,大多数人显然都有话可说。就像很多时候我们也无法专业地辨别唱歌、表演的好坏,但流行歌曲还是人人都能哼上一嘴的。
 
KTV是国人热衷的娱乐方式。/图虫创意
 
每个艺术门类都有从大众到专业的一大段光谱,但怎么唱歌演戏以外,其他门类在大众娱乐产业中,集体失声了呢?
 
既然在现代工业化的娱乐产业中,技术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很多时候是流量推动着大家去听歌看剧,那为什么舞者、乐手、画手、设计师中,还是少有偶像?
 
“话语权”的缺乏,可能是无法避免的先天不足。
 
歌曲、表演除了艺术性表达之外,还能以语言的形式,直接地实现与当下社会的对话。

谭维维的歌曲《小娟(化名)》,郭麒麟参演的《赘婿》,就应景地成了讨论当下女性议题的船锚。
 
女性的声音,在各种艺术形式中放大。/《小娟(化名)》
 
对非语言类的艺术来说,要传递准确复杂的信息,就比较困难了。
 
但也不是全无可能。前段时间广西财经学院的学生舞蹈作品《殙》,便一下刺痛了网友们的神经。

即便我们从社会新闻、文学作品中对冥婚现象有所耳闻,当看到这支极具感染力的舞蹈后,才真正感受到了将“吃人”二字具象化的冲击。
 
因为舞蹈引发的思考,不会只有这一次。/《殙》
 
然而,多感官调动的成本,也是舞蹈等艺术形式的传播限制。
 
不管是音乐、剧集、广播、综艺还是相声,观众的摄入多以听觉为主。

你可以开着八倍速的偶像剧聊天、吃饭,对剧情的理解完全不受影响;也可以在通勤路上听音乐和相声,不论是手机还是车载播放,都能满足同一时间内处理多条动线任务的需求。
 
但对舞蹈来说,欣赏一段舞蹈影片,需要听觉和视觉的同时在场,多感官的体验当然更丰富,却也有了更高的观赏和传播门槛。
 
舞蹈是视听艺术。/Dangerous
 
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复制、模仿一段旋律,随时随地哼唱起来就行,但对于舞蹈等其他形式来说,传播是很困难的。场地、技术、人员都是抑制传播的因素。
 
不过,短视频的时代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种困局。
 
手势舞、鬼步舞、宅舞等一系列有趣易模仿的舞蹈片段,正在疯狂成长。

当它们与资本在相互选择中变得足够有序的时候,大众视野中爱豆的类型或许就会丰富起来。
 
小学生的课间操也改成了鬼步舞。/@N视频
 
内娱根本没有显学
 
可惜的是,内娱的现实发展并不完全依照我们希望的走向。
 
诞生李宇春等超级草根明星的2005年,被认为是“选秀元年”。这代从歌唱类选秀节目中脱颖而出,并在主流市场上生存下来的选手们,大多以歌手的定位,声乐的特长,建立起了与粉丝间的长期情感。
 
内娱的历史,从这一刻改写了。/《2005超级女声》
 
往后的选秀也大多如此,“好男儿”们出现在了影视剧里,“超女快男”们在音乐行业找工作。

且不论他们的业务能力,以及靠不住的经纪公司,我们至少能看出一种职业发展路径的轮廓。
 
但十年之后,特定职业方向的选秀已经成了一潭死水。随着在韩国男团发展的中国成员陆续回国,团体出道的形式慢慢成为大众娱乐行业新的突破口。
 
偶像团体本可以融合更多的艺术门类。

因为当舞蹈、说唱等表演,有了灯光、舞美和摄影技术的配合,不仅能让更多人才拥有表现的窗口,也让舞台现场本身的魅力得到最大化的释放。
 
终于,2018年中国的娱乐产业换了年号,改作“偶像元年”。

一台现象级的《偶像练习生》,让一大批半成品爱豆们,以练习生的身份出现在大众面前。
 
出道即解散,是这届男团女团的共同困局。/《偶像练习生》
 
遗憾的是,如果严格按照日韩男女团成员的要求来定义他们,那么能让他们继续成长的舞台、剧场、打歌节目都无处可寻;如果将他们视作传统歌手或者演员,则完全不符合他们本身、资本以及粉丝对他们的定位。
 
从这时起,内娱偶像就变了。
 
一套新的话语体系开始建立,顶流、打榜、对家、黑粉……语言变化的背后是整套泛娱乐行业逻辑的变化。
 
在完全缺乏培养体系和工作出路的环境下,偶像们成了真正螺丝钉一般的商品。
 
困在数据里的,不只是明星和粉丝。/百度数锐
 
GQ报道曾采访过一位研究粉丝文化的学者,她认为,在偶像工业中,艺术专业技能已经让位,“亲密关系”才是偶像向粉丝输出的硬通商品。
 
在互联网资本的把持下,甚至连唱歌和表演能力都早就不是内娱人才的选拨标准。
 
指责爱豆们假唱、尬演并没有触及对他们主营业务的评价,只要面容姣好、无限宠粉,成功建立起与粉丝间的亲密关系,他们的工作就基本算是出色完成了。

完美偶像才能称为“大明星”。/《明星大侦探》
 
但偶像并不能凭空生存,他们必须依托文娱行业而实现曝光。于是,传统的影视、音乐行业便开始受到跨产业的流量碾压。
 
新的文化环境里,自然会有新的建树和闪光。但对文娱行业因技术和资本而日渐繁盛的期待,或许只能是想象。
 
 
《“227”一周年:举报,塌房,内卷,偶像与粉丝的996》GQ报道2021-03-02
《广场舞跳出大生意 “银发经济”市场规模5.7万亿》每日经济报道2019-07-03
✎作者 | 荷西帕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广告合作请联系微信号:xzk96818

推 荐 阅 读

点 击 图 片 即 可 阅 读 全 文


建议全国做喜剧的,都好好看看这档节目


戴上这副美瞳,忘了那支口红


装疯卖傻的邓超,是最被浪费的好演员


化妆品小样的算盘

把年轻人都盘进去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