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瞩目的“社区饭堂”,与其说是消费降级的表现,倒不如说是如今的年轻人更期待能够吃上多几顿好吃不贵、没有套路的饭。
尽管“搭子文化”已经火了半年,但年轻人依然困在“今天中午/晚上吃什么”的哲学难题里。尤其是在最近“哪里都人多”的暑假,想要找一间人流量适中、价格公道且不会踩雷的餐厅吃饭,就足够让年轻人头皮发麻,“简直比点外卖还头痛,差点就和我的饭搭子闹掰”。于是,不少打工人开始怀念起校园时期又爱又恨的食堂。毕竟那时候不用自己做饭、洗碗,唯一缺点大概是食堂阿姨总会使出的“手抖大法”——不过相比之下,这个缺点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哪个年轻人没有领教过学生时代饭堂阿姨的“魔幻手抖”呢?(图/《追光的日子》)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大城市里的社区食堂都出现了年轻人前来光顾的身影。发现他们开始一起排队买饭,原本的老年常客们颇感意外。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对此揶揄道:“年轻人想提早实现退休自由,现在看来已经成功将近一半。”像是发现了新宝藏一样,籍籍无名的社区食堂被年轻人拎到互联网上疯狂安利,摇身一变成了“藏在社区里的宝藏小馆”。更有不少城市祭出了“官方体验”,向本地、外地居民大力推荐那些从未曝光过的社区食堂。
更有年轻打工人开始每天测评,立志吃遍周围所有的社区食堂。(图/小红书截图)
这难免会让守着食堂点外卖的大学生们大为不解——食堂有啥好吃的?此时食堂仿佛也成为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当你走进隐藏在大城市社区角落里的食堂,确实能够让人找回在大学里吃食堂的感觉:进门便能看到用大铁盆盛好的数十种菜品,荤素搭配非常齐全,有的食堂更有无限量供应的主食和热汤。唯一明显的区别是:这里的饭堂阿姨不仅不会手抖,有的时候还会多打一些菜。当然,社区饭堂里也不会存在诸如“辣椒炒月饼”等出人意料的“黑暗料理”,更不会有让年轻人闻之色变的预制菜。
《2022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显示,部分餐厅有八成以上菜品都是预制菜。(图/图虫创意)
“没有科技和狠活,只有真材实料。”吃过社区食堂的年轻人,在评论区里这样留言。甚至有人给予了在家常菜届的最高礼赞:“吃起来像妈妈做的。”一个可观的现象是,最近两年,在吃饭这件事情上,年轻人多了一分健康焦虑。去年夏天,“海克斯科技”突然在互联网上爆火,让不少年轻人瞬间戒掉了外卖、戒掉了路边摊,转而学起了做饭。但在时间被压缩到分秒的生活里,做饭仿佛就是一种“浪费时间”的折磨。更不用说吃完饭后还要面对满桌的残羹冷炙、碗筷杯碟以及凌乱的厨房,再好的美食也治愈不了瞬间暴躁的心情。在不少年轻人眼里,收拾厨房是一件费时费力的活儿。(图/《花的懒人料理》)
当社区食堂出现之后,这一切似乎迎刃而解。就连火遍全网的“白人饭”和“做饭糊弄学”,也瞬间变得“不香了”。更多来社区食堂打卡吃饭的年轻人,还看中这里的价格。“一荤一素只需要11块,再加一个荤菜也不超过20块,而且还有免费的汤,这比点外卖和在外面堂食简直便宜不少。”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我已经连续吃了一个星期了。”对不少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来说,平价的社区食堂仿佛成了一个避风港,更让不少“暂时不太富裕的年轻人”吃上了一顿安稳且体面的饭。为了吃上便宜的一日三餐,几乎每个打工人都在挖空心思。(图/《30岁魔法师》)
毕竟在北上广深这种大城市里,吃饭一直是打工人群体每天最大的难题:20块往往是不少外卖的“起步价”,在快餐厅堂食动辄三四十块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更何况吃上的也许是半年前就做好的预制菜。网易数读此前一篇文章曾经统计,一线城市里,数家中式快餐品牌店一顿工作餐的平均价格是40元;而智联招聘的一份调查显示,全国仅有10%的白领会选择30元以上的工作午餐。每个月光吃饭就得花上四位数,不经意间就掏空了钱包,即使再好吃的饭菜也谈不上吃得舒服。当水涨船高的恩格尔系数悬在头顶,无论是月薪5000元还是月薪20000元,大概都有相似的体会和滋味。第一次打卡社区食堂的年轻人,重新拾回了吃饭过程的安心和心满意足,“在大城市里终于找到了一张让人安心的小饭桌”。毕竟这些藏在社区里的食堂,大多数都有街道乃至政府的背书,食材采购相对安全可靠,卫生标准和出品质量都有保障。甚至有网友打趣地说:“你在别的地方吃得不好,只能当作一次失败的一次性消费;但假如社区食堂有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来就餐的)大爷大妈投诉起来绝对比你热心。”
社区饭堂大多数都有街道乃至政府背书,出品质量安全可控。(图/视觉中国)
事实上,今天被人们关注的社区食堂,算不上是什么新事物。早在2002年8月,杭州便开设了一批由社区里的失业居民负责运营的“爱心食堂”,偶尔人手不够时,也会有社区里的志愿者主动来帮忙洗菜。数年之后,不少大城市开始面临老龄化人口的挑战,便开始在社区里建立配餐点。它们最初都拥有一个更精准的名字——“长者饭堂”,毕竟针对的人群主要是社区里的老年人群体。后来才逐渐演变为面向社区全年龄段居民的就餐点。这些长者饭堂往往规模不大,经营时间、菜品种类也严格遵循老年人的习惯、作息而定,部分饭堂甚至可以为老人提供助餐或送餐服务,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老人就餐难的问题。社区饭堂最初的初衷,其实是为了解决社区里老年人群体的吃饭问题。(图/视觉中国)
去年10月底,住建部、民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要在社区中配建包括食堂在内的服务设施。当时引发了一波不小的讨论,此后也有许多城市响应了号召。半年之后,社区食堂再次登上热搜榜,然而这一次却是因为亏本经营。更有社区食堂由于经营惨淡不得不悄悄关门,或者改建成为接待老年旅游团团餐的餐厅。一般而言,社区食堂要么由社区主导,引入第三方公司完全依靠市场模式运营;要么由街道或社区提供场所,减免租金,引入市场主体运营;或是由社区内一些爱心人士、爱心企业捐赠,由社区志愿者帮忙。但由于只有特定人群来“帮衬”,不少社区食堂往往都是亏本经营,即便能够获得多方面的补贴,收入也不太理想。另一方面,很多人误以为社区食堂是“老年人专属食堂”,即便路过都不敢进门。加上不少社区食堂开在深街小巷里,往往与社区服务中心、老年之家、养老驿站等设施合建,很少会有人知道它们的存在。
假如没有宣传“对外营业”,很多人会误以为社区食堂是“老年人专属食堂”,往往路过都不敢进门。(图/视觉中国)
有吃上社区饭堂的年轻人在社交平台里分享道,如果不是居委会大妈在社区群里卖力宣传,自己“根本就不知道社区里会有对外营业的食堂”。一个事实是,社区食堂是自带公益属性的惠民工程。尤其是在老龄化程度特别高的社区里,社区食堂就是老年居民一日三餐的根本,更有不少街道的负责人希望能办不止一家社区食堂。但对外营业的社区食堂在本质上也是餐饮行业的构成部分,是需要计算成本过日子的。为了摊平成本,不少有条件的社区食堂会向社会开放、引入客流,实现薄利多销以增加收入。
更有对外营业的社区食堂玩起了高科技,加入了人工智能技术。(图/视觉中国)
有的食堂根据老年人与年轻人的就餐习惯,划分了不同的就餐时段,而且针对老年人与针对年轻人时段的菜品也不一样。有的食堂更在装修上动了脑筋,创建既让老年人能够接受、也能吸引年轻人进门打卡的全新就餐环境。最近一段时间,上海的一家社区食堂成了人们口中的“超现实主义社区食堂”,不仅仅是因为菜品便宜——“三十几块就能吃到海派烧肉、蚌壳豆腐和西芹白果”,更因为其坐落在曾经的欧式洋房里,让不少远道而来的city walker又惊又喜。某种程度上来说,一座城市里的“社区饭堂”,不必只是社区饭堂。只要足够便宜实惠、品控稳定、位置方便,任何一间餐厅早晚都会成为附近居民心目中的那间“怎么吃都不会厌”的食堂。比如在济南,当地网友力荐本地餐饮连锁店“超意兴”,价格不贵而且出品尚可,不外乎就是当地的社区食堂;而在岭南,开在老街里巷专卖“两餸饭”“三餸饭”的平民小店,每逢饭点就会排起长长的队伍,成了无数广州人每天固定打卡的经济实惠Omakase。开在社区里的要排队的烧腊快餐店,必然是不少广州人心目中的“大饭堂”。(图/视觉中国)
而社区饭堂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与其说是社会消费降级的表现,倒不如说是如今的年轻人更期待能够多吃上几顿好吃不贵、没有套路的饭。毕竟说到底,食堂存在的目的并不是“好吃”,而是在可控的范围内让每个人都能平等地“吃好”——年轻人期待的,也不过是自己的心和胃能得到来自饭食的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