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喜讯】中国首位诺奖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5年诺贝尔奖

揭晓

2015年诺贝尔奖从今天17点30分起陆续揭晓,首先揭晓的奖项为生理学或医学奖。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与两名海外科学家分享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今年85岁的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奖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中新网10月5日电 综合报道,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此次奖项由三人共同获得。

据悉,屠呦呦是中国著名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该研究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此外,另外两名同时获得此次诺贝尔医学奖的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聪大村因发现了蛔虫寄生引发感染的新疗法也同时获奖。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p0018gafxu8&width=670&height=502.5&auto=0

屠呦呦何许人也?是什么研究成果让她摘得诺奖?


请看2011年9月,在屠呦呦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后,《文汇报》的报道《“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诗经》有云:“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是屠呦呦名字的出典,蒿即“青蒿”也。9月12日,81岁的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被授予“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来源:文汇报记者 许琦敏

青蒿素,我国唯一得到国际认可的原创新药;屠呦呦,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青蒿素之母”。1971年,她带领课题组成功提取出具有抗疟效用的青蒿素;1973年,她又首创了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临床药效比青蒿素高出10倍。

9月12日,她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评语引自拉斯克基金会网站),被授予今年的 “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成为获此奖的中国第一人。

在生命科学领域,“拉斯克奖”的重要程度仅次于诺贝尔奖,有诺奖“风向标”之称。截至2005年,300名“拉斯克奖”获得者中有78人在若干年后获得了诺贝尔奖。在20世纪初,有关疟疾的研究成果曾两次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她不是院士,甚至没有博士头衔,多年默默无闻,但终于走进了公众视线。


桂冠为什么属于她?


“青蒿素之母”的桂冠为什么戴在了屠呦呦的头上?

青蒿素的研制缘于我国的援越抗美。为对付越南战场上的一种恶疾——疟疾,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指示下,1967年5月23日我国启动了代号为“523项目”的药物研制计划,组织60多个研究机构、500多名研究人员协同攻关,目标是尽快研制出能有效控制疟疾的新药。

2007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两位研究员米勒·路易斯和苏新专着手探究青蒿素研发的历史,经过深入调查,得出了一个肯定的结论: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教授是首要贡献者。他们的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细胞》杂志上,题为《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

此前,关于谁是青蒿素发现者,颇多争论。一些史实或能说明问题——

1967年“523”项目启动,全国七省市参与攻关,筛选了中草药和化合物4万多种,却未获得满意结果。

1969年1月,因为接受过西医、中医的系统训练,屠呦呦被任命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523”小组负责人。

1971年,她的课题组终于以中药正品青蒿的菊科植物成株叶子的中性提取部分,获得了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1972年11月8日,她的课题组从提取物中分离提纯出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并在全国“523项目”内部作了报告。1973年经临床确证,抗疟新药诞生。

1981年10月,屠呦呦在北京代表“523项目”首次向到访的世界卫生组织人员介绍了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成果。1982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屠呦呦以抗疟新药——青蒿素第一发明单位第一发明人的身份,且作为这一发明项目的唯一代表,领取了发明证书及发明奖章。


“水渍绞汁”的玄机


《诗经》有云:“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屠呦呦名字的出典。根据朱熹的注释:“蒿,即青蒿也。”这是冥冥中的安排,她的人生注定要与青蒿联系到一起?她说,自己学的是西医,但父亲懂些中医,从小看到中医药的疗效,使她确信这是一个宝库。

用青蒿治疗疟疾,在中国古代医书中记载颇多,但为何别人都与青蒿素失之交臂?关键在于提取方式。青蒿素的化学结构特别,不稳定,用水煮法提取,其有效成分会被高温分解,所以提取物在动物试验时效果差且不稳定。

屠呦呦参与“523”项目后,注意到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述。用水浸、直接榨汁,是为了避免高温破坏吗?她大胆尝试改用乙醚提取青蒿中的有效成分:不用加热,得到的提取物中的乙醚能自然挥发,这就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有效抗疟成分。

人能服用吗?在后续研究中,屠呦呦与几位同事多次亲身试药,逐步加大剂量,以试验青蒿素的安全性。

葛兰素·史克(GSK)中国研发中心副总裁鲁白告诉记者,改用乙醚提取是关键一步,突破了瓶颈,否则青蒿素不会诞生。就在不久前,葛兰素·史克授予屠呦呦“GKS创新日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我们给她通知时,她已收到拉斯克基金会的授奖通知。”

这一巧合,堪称共同的认可。鲁白说,他们选取获奖者的标准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做出有世界影响的工作”。

默默无闻多年后得到这么多关注,是“时来运转”吗?非也。几十年来,青蒿素在世界上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因疗效显著而声誉日隆。2006年,我国与多个非洲国家及太平洋岛国合作,将提供青蒿素类的抗疟特效药作为援助项目。在非洲,这种商品名为“科泰新”的药,被称为“中国神药”,一些父母甚至给孩子取名“科泰新”。

个人履历

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48年,进入宁波效实中学学习;

1950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1955年,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

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7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个人荣誉

1958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屠呦呦在2011年度“拉斯克奖”颁奖现场领奖

屠呦呦在2011年度“拉斯克奖”颁奖现场领奖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2009年,获第三届(2009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有10位中国作家获提名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初选有210位作家入围。除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外,王安忆、张一一、章诒和、阿来、贾平凹等10位中国作家获得提名。

村上春树赔率排第二

诺贝尔文学奖一直是博彩公司拿来让全球文学爱好者赌上一把的热项。现在盘踞在英国博彩公司赔率榜首的是白俄罗斯女记者斯维拉娜·亚历塞维奇((1赔5),而“十月陪跑王”日本作家家村上春树(1赔6)位居第二位。

诺奖评委:中国多年来错失参评诺奖机会

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乌尔佳•布特纳教授日前表示,物理学奖评委会每年都会向中国大学发出邀请信,希望联系上物理学领域的教授,继而由他们向评委会推荐物理学奖候选人。但多年来几乎未得到来自中国的回复,“这非常可惜!”


相关报道:

不鸣则已:屠呦呦的发现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

2015-10-05 18:04:18中国新闻周刊

 2011年9月23日,纽约。本年度拉斯克奖颁奖典礼被安排在一个酒会上举行,在这个轻松的西式社交场合,屠呦呦的些许拘谨看起来反而别有风度。捧起奖杯,面带微笑地让记者拍照,然后照着讲稿发表获奖感言,“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这位80岁的女科学家声音清脆,带着浓浓的江浙口音,“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从1600多年前的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屠呦呦最初的发现,让青蒿素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药,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拉斯克基金会为此奖励她25万美元的奖金。

  沉默

  作为一个有66年历史的科学大奖,拉斯克奖在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名声。然而,“诺贝尔奖的风向标”这个说法却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不难理解,在拉斯克奖颁奖之后,屠呦呦的名字在中国很快就广为人知,人们都对这个“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人”充满期待。再后来,她又被形容为“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中国人”。

  屠呦呦对自己的突然出名似乎做好了准备,她对公众随之而来的强烈关注保持着超乎寻常的顽强抵抗。在纽约领奖之后,她一直坚持对媒体一言不发,唯一的一次露面,是11月15日在她所在单位举办的“2011年科技工作大会”上。这个听起来稀松平常的会议,其实只有一个主题——表彰屠呦呦。会上授予她“中国中医科学院杰出贡献奖”,并奖励给她所领导的青蒿素研究团队100万元人民币。

  “青蒿素的成绩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这也是标志着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屠呦呦的讲话始终保持一致的“腔调”,在纽约的颁奖典礼上和在北京的表彰大会上,她都是这么说的。

  然而对于屠呦呦的“低调”,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她从来没有承认过别人的工作,现在的致谢被认为是缺乏诚意的。”不论是面对如今的“火爆”,还是多年以来同行之间的争议,屠呦呦都只做一件事——沉默。

  对屠呦呦而言,迟来的拉斯克奖不仅是一个巨大的荣誉,它另一个意义也许更重要——为她坚守了几十年的沉默做一个注脚。即使如此,在获奖之后,屠呦呦仍然一如既往地用沉默来回应一切。在《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仅有的一次与她的电话交谈中,屠呦呦并不正面回答任何问题。她说去看她的那本书就够了,“这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化工出版社出版,绿皮的,吴阶平作序,宋健题词。”

  《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科学家的屠呦呦,只愿意用这本260页厚的学术著作来与世界对话,对于更多其他的,她似乎无话可说。

  屠呦呦的名字本身并不“沉默”,呦呦,是鹿鸣的声音,典出《诗经》。打开《青蒿及青蒿类药物》一书,第一页就是那句诗:“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个名字和这种植物,两千多年前就以奇特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为一个科学家的故事增添了几分令人遐想的诗意。然而,这个故事的开始,却与战争有关。

  攻关

  文革期间的1969年,各项科研工作都已停顿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现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接到一项特殊任务——参加一个代号为“523”的战备项目。当时正值越南战争,耐药的恶性疟在越南流行,引起双方部队严重的非战斗性减员,中国在越共的请求下开始在军内开展抗疟药的研究,并成立了“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代号“523办公室”)。屠呦呦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又有从事中医药研究工作的经验,当时在大多数学术权威都被打倒的情况下,38岁的她被委任为组长,负责重点进行中草药抗疟疾的研究。

  耗时3个月,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个方药中整理出640个,再从中进行100多个样本的筛选,最终选出的胡椒“虽然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84%,但对疟原虫的抑杀作用并不理想”;而“曾经出现过68%抑制疟原虫效果”的青蒿,在复筛中因为结果并不好而被放弃。

  其后,屠呦呦在重新复习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时,发现其中记述用青蒿抗疟是通过“绞汁”,而不是传统中药“水煎”的方法来用药的,她由此悟及用这种特殊的方法可能是“有忌高温破坏药物效果”。据此,她“改用低沸点溶剂,果然药效明显提高”。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分离获得的第191号青蒿中性提取物样品,显示对鼠疟原虫100%抑制率的令人惊喜的结果”。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不要说知识产权了,即使以个人的名义发表研究的结果也是要冒很大的政治风险。1972年3月,按照523办公室的安排,屠呦呦以研究小组代表的身份报告了青蒿中性提取物的实验结果,她报告的题目是:“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抗疟中草药工作”。当时全场振奋。在其后的临床观察中,屠呦呦不仅带头试服,还亲自携药去海南昌江疟区现场,验证治疗效果。在她报告了“30例青蒿抗疟全部有效”的疗效总结后,掀起了全国对青蒿抗疟研究的高潮。

  屠呦呦所在的中药研究所继续进行青蒿活性成分的研究工作,最终分离提纯出抗疟有效单体,并命名为青蒿素。在此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青蒿提取物中,由云南药物研究所用汽油从当地的青蒿变种大头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在临床试验中展示了极好的抗疟疗效。之后,上海无机化学所的周维善研究小组测定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并发现了其抗疟机理。

  在《青蒿及青蒿类药物》一书中,有一页印制粗糙的新药证书复印件,那是中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这份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申报获批的证书上,并没有屠呦呦的名字。

  争议

  拉斯克奖引发的疑问是:为什么青蒿素没有拿到国内的科技大奖,反而先拿到了国外的大奖?

  科学界主流的答案是:没法确定奖项的归属。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然而后来的几十年中却争议不断,屠呦呦则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

  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出版,就因为引文署名的细节而招致批评:未能充分肯定其他研究小组和研究成员的作用。反对者认为,屠呦呦夸大了自己在“523”项目中的作用。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早在拉斯克奖颁发之前就高度评价过屠呦呦的研究工作。他提到:“我们作为无争议方试图和屠呦呦交流也有一定困难,不理解她把中医研究院的原始材料至少有段时间收藏在自己家,不愿给我们看。” 但查过一些相关的非公开资料后,他还是得出结论: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因为她的研究组第一个用乙醚提取青蒿,并证实了青蒿粗提物的高效抗疟作用。

  《科学》杂志的网络报道称,“拉斯克奖重新点燃了一个争议:是否应该把研发出强有力的抗疟药物——这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府的一个大规模项目的成果——归功于一个人。”

  在拉斯克奖颁奖期间陪同屠呦呦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疟疾研究室研究员苏新专认为,从青蒿到抗疟药,各种各样人的贡献肯定少不了,但拉斯克奖并没有颁给整个组织,这是因为“作为一个鼓励科学发现的奖项,拉斯克奖倾向于只授予最初始的发现者”。

  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


来源|人民网(此文为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