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体癌症地图”曝光,这10个器官最危险!人类距治愈这些绝症还有多远?——来自2018世界生命科学大会的报告


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将达到1810万人,死亡病例将达960万人。怎样将癌症拒之门外?

短短几十年,癌症成为曝光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我国肿瘤的发病率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平均每分钟有6.4人患癌。癌症喜欢找哪些人?这其中有没有你?


《生命时报》联合众多权威专家,告诉你癌症青睐的器官,教你预防癌症。 




来源:生命时报微博


人类距治愈这些绝症还有多远?——来自2018世界生命科学大会的报告




生命科学之光造福全人类——2018世界生命科学大会三大看点



全球生命科学的发展前景、社会各界如何参与、源头创新的灵魂在哪里……在10月29日闭幕的2018世界生命科学大会上,国内外生命科学健康领域顶级科学家共聚一堂探寻生命科学创新的源泉,期待共同为增进人类福祉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新动能,实现世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技术引领世界科技和产业变革


近年来,生物技术群体性突破及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向农业、医学、工业等领域广泛渗透,引领性、突破性、颠覆性特征日益凸显,已成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核心。


中国在基因组和蛋白质科学、脑科学、灵长类动物克隆、免疫学、诱导多能干细胞、超级杂交稻、组织和器官工程、新发传染病疫苗、抗肿瘤药等方面呈现出一批重要的创新型成果与突破,对国际科学进步、提高人民生活和健康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表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依然是引领生物技术在各方面应用及转化的源头,需要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并加大支持力度,各国科学家瞄准生命科学前沿和生物技术重大需求,共享成果、携手合作,以更多科学突破和创新积极应对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说,近五年,中国政府累计投入约600亿元来支持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国政府已将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纳入国家重点战略,出台“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等指引性文件,近期正在推进制定生物技术中长期发展国家战略规划。


美国国家医学院院长曹文凯说,跨越国界的努力和合作在推进生命科学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共同努力,通过思想交流与合作,共同分享数据,我们可以实现更多的成就。



构建技术创新良性“生态系统”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沈建忠表示,中国生物技术发展必须重视创新能力建设,从政策、规划、设计、创新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创造更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推动生物技术的源头创新、重大创新的开发和产业化。


国内外专家认为,源头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一整套良性机制。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理工学院特聘教授阿龙·切哈诺沃向记者分享以色列高科技企业成功秘诀。


“校企合作、创投基金、知识产权保护和政府股权投资等发挥重要作用。”他说,国际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纷纷在大学设立孵化器或研究所,在校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到新项目中,企业主动与在校学生签订劳务合同,以保证他们毕业后在企业工作五年。


辉瑞中国副总裁赵大尧、礼来中国高级副总裁王莉等认为,中国在生物技术研究方面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专业人才匮乏,同样的科研领域有很多类似的目标,需要政府在机制上进行创新,避免重复造成的浪费。同时,加快生物技术领域人才储备,激发年轻人的好奇心,有好奇心才可能实现蛙跳式发展。



合理的评估机制可激活源头创新


197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大卫·巴尔的摩表示,合成技术的潜力是无限的,已成为未来生物技术的核心。共享信息、共享知识非常重要。“一开始我们确实找到了生物系统中一些非常奇妙的事情,我们可以利用它去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但需要通过科学家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来更多地了解大脑,并且把这种理解转换到我们对于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案之中。”


“有的技术成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才能实现商业化和产业化。在科研过程中,给予科学家一定的原创空间,不要过多干涉他们。”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约翰·沃克认为,很多创新或发明来源于科学家的灵感。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朱尔斯·霍夫曼也强调,减少对科学家研发自由的限制和影响,让科学家追寻属于自己的梦想。如果的确有投资价值,再进行投资、转化。


英国阿斯利康副总裁乔基姆·赖施尔认为,企业要与科学家思维方法紧密结合,建立科学的研发机制,在为科学家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打破条块分割和单打独斗的局面,提高产品研发成功率,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


在此基础上,研究成果评估机制显得尤为重要。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库尔特·维特里希表示,如何进行项目评估?谁来负责评估研究成果?这是各国面临的现实问题,某一项产品或设备在一些国家特别有前景,可能因评估不当,市场上看不到本国品牌,研究成果要建立多角度评估机制。



人类距治愈这些绝症还有多远?——来自2018世界生命科学大会的报告



“干细胞修复子宫内膜,治疗不孕症已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研发批准的世界首个冻干埃博拉疫苗,为抗击非洲埃博拉疫情做出重大贡献。”“世界首个批准上市的基因治疗产品‘今又生’在中国诞生。”在刚刚结束的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部主办的2018世界生命科学大会上,中国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吸引了包括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30多个国家科技工作者齐聚中国,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共同致力于借助生命科学攻克这些绝症,让人类摆脱疾病困扰。


生命科学改变疾病诊疗模式

近年来,中国开展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等多组学研究推进生命科学大发现,表观遗传学研究呈现出从空白到顶尖的迅猛发展势头,已广泛应用于疾病诊疗和药物研发,免疫疗法陆续应用于多种肿瘤治疗。


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办的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是2018世界生命科学大会的特色论坛之一。


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沈建忠说,生命科学事关人的健康与发展,生物技术为有效解决健康、食物、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全球性挑战提供重要支撑。其中,基因检测促进医学转变,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新手段,将突破原有的疾病诊疗模式。


“我们已经开始应用基因技术了解过去在疾病诊疗中遇到的瓶颈,表型组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疾病的运作机理。”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提议在人类表型组学等方面开展国际大科学计划。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谢晓亮认为,未来五到十年,精准医疗将成为发展重点,患者需要高度精确的药物治疗疾病、减缓衰老,让身体更有活力。


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约翰·沃克说,他未来的研究计划是通过生命科学了解细胞死亡的机制,找到治疗肺结核的新药。


免疫治疗新疗法有望治疗更多肿瘤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疾病预防、诊治提供更为多样化的手段。免疫疗法为癌症治疗提供新手段,免疫抑制剂和细胞免疫疗法是当前免疫疗法研究热点。


以PD1/PDL1为代表的免疫抑制剂,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最引人瞩目。耶鲁大学癌症研究中心免疫学部主任陈列平说,PD1/PDL1抗体属于免疫抑制通路阻断药物,自从PD1/PDL1抗体治疗的免疫疗法出现后,治疗范围不再局限于一到两种肿瘤,而是能够治疗广谱的肿瘤。


“与过去的免疫治疗相比,PD1/PDL1抗体治疗的毒性较低。”陈列平说,毒性低对临床非常有利,是直接推动广谱应用的原因。另外,在原理上也有所突破,过去是通过大量增加免疫反应治疗肿瘤,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大量增加免疫反应会造成毒性,对机体造成损伤。PD1/PDL1抗体治疗则不一样,它已经消除增加免疫反应产生的负面效果。


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审批六种PD1/PDL1抗体治疗药物,用于治疗十几种癌症,未来两三年会增加到二十几种癌症。陈列平说,“作为研究人员,我们已经把研究重点转移到PD1/PDL1抗体治疗无效的患者。”


阿尔茨海默病等治疗是否曙光初现?

神经精神疾病是危害我国国民身心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随着老龄化社会临近,脑中风、老年痴呆、帕金森等老年性神经疾病发病率增高。同时,激烈的社会竞争,也让焦虑、抑郁、失眠等精神心理疾病发病率快速增高。专家指出,神经系统疾病的医疗负担和对健康造成的危害较重。目前,治疗脑疾病手段有限,缺少脑疾病治疗药物。


全球在以自闭症为代表的神经发育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症为代表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胶质母细胞瘤为代表的脑肿瘤等领域,已经取得致病机制、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进展。


今年8月,由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绿谷制药联合研发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甘露寡糖二酸(GV-971)”顺利完成临床3期试验。10月25日,中国科学家在第11届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实验会议上首次介绍国产新药“甘露寡糖二酸(GV-971)”,该药能够显著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第11届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实验会议科学委员会委员雷切尔·申德勒说,这一研究成果是继胆碱酯酶抑制剂上市10多年以来,最接近成功的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


专家表示,未来,在脑科学应用研究方面,脑发育障碍导致的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神经疾病的疾病机理将被进一步解析,各类脑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手段将不断创新,以应对全球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巨大挑战。随着交叉学科的渗透,脑科学研究取得的突破会为治疗脑疾病带来曙光。




来源:新华社 (记者陈芳、王昆)、南方科技大学产学研



每天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重构思维方式,
AI+时代,读互联网思想
(wanging0123)

联系方式:投稿及内容合作|271684300@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