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后时刻,台积电、三星、SK“投降”!全球芯片核心机密都被美国“勒索”了

11月8日到期!台媒:台积电已向美提交芯片供应链信息,德国韩国企业均未“交卷”。

根据路透社消息,11月8日,台积电(TSMC)发表声明称,公司已回应美国商务部提出的提供供应链信息以帮助解决全球芯片短缺问题的要求,同时表示确“没有客户的特定数据被披露。”

台积电的发言人Nina Kao对彭博社表示,公司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保护客户的机密”。

美国商务部今年9月以解决全球芯片短缺为由,要求全球多家半导体企业在今年11月8日前提交供应链数据。尽管美国商务部宣称企业对是否回应和提供这些数据是“自愿的,”但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警告称,如若半导体企业不回应这项需求,白宫可能会启用《国防生产法(the Defense Production Act )》或其他的手段处理。

美方的这一做法在宣布之初就在韩国引起很大争议。韩方评论谴责美国做法,认为美方实在要求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这两家韩国最大的芯片厂商提交涉及商业贸易机密的信息。韩国国内报道显示,韩国芯片企业只会“部分遵照”美方的要求。

报道提到,除台积电外,韩国三星、SK海力士等企业尚未回复“交卷”;此外,曾公开表示将配合美方的美国英特尔、德国大厂英飞凌,也尚未答复。


11月9日最新消息,据韩联社刚刚报道,韩国芯片巨头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9日证实,两家公司于8日下午(当地时间)向美国政府提交了其芯片业务信息。不过报道称,两家企业均未提交客户资料等敏感信息。


韩联社报道截图


据报道,三星电子同时省略了库存信息,并将所有提交资料标记为不可向公众公开的“机密文件”。三星方面解释称,依据合同保密条款,客户信息不能对外公开,因此在与美国商务部进行协商后将其省略。SK海力士则将部分资料标记为机密文件,库存资料只按车用、手机用、电脑用分类提供。SK方面表示,公司在与客户保持互信关系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各种情况提交了资料。


这一消息也迅速引发韩国网友讨论,有网友批评美国是“国际强盗”“流氓”↓

“不是国际警察是国际强盗”

“这不就是流氓吗?”

“国际盗贼~~”

有网友认为,美国的要求太过分↓

“太过分的要求”

“美国简直是流氓啊...这要求太过分了啊”


报道还提到,韩国财政部表示,韩国科技业者正在准备向美方提交部分半导体资料,至于要提供至何种程度,韩国半导体业者持续与美方磋商中。外传韩国企业会在限时内答复,也不排除在韩国官员9日访美时,直接向美方递交答复。


已有23家大厂提交供应链信息

据美国一个政府网站统计,截止2021年11月7日,已经有23家国际半导体企业与机构提交了回应问卷,其中包括了台积电、联华电子、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 Inc.)、西部数据公司(Western Digital Corp.)、日月光、环球晶等企业。台积电和三星电子是全球最大的两家汽车芯片供应商。

根据台媒消息,美国时间11月5日,台积电已经提交三个档案,其中包含了公开表格一份,以及两个涉及商业机密的非公开档案。公开意见部分多数按照美方表格填答,非公开文档是针对公开表格空白部分的参考文件,以方便美国进行判断参考。

据了解,美国商务部在提供的调查问卷中要求芯片企业提供诸如库存清单、积压订单、交付时间、采购流程,以及他们是如何提高产出等的信息。另外,美方还要求他们列出每个产品头部购买方。

另外,据台湾《经济日报》称,台积电提交的信息未涉及客户营业秘密,但提到该公司近年的营收状况,预计2021年营收将达到566亿美元,同比增长24.4%。

至于先前曾公开表态将配合美国官方的半导体大厂英特尔、英飞凌至8日之前,仍尚未答复相关问卷。

美国早已觉察其供应链脆弱性

根据美国商务部文件表示,这项要求半导体企业提交供应链相关信息问卷是基于美国第14017号总统行政令。

今年2月24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这一总统令,要求美国联邦部门对半导体制造和先进封装、大容量电池、关键矿物和材料,以及医疗用品和原料药这四类产品的供应链产品展开为期100天的审查以确保美国的供应链安全。

6月8日,美国白宫公布了第一期250页的《构建弹性供应链、振兴美国制造及促进广泛增长》报告。该报告由四个内阁部门(商务部、能源部、国防部和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的独立报告汇编而成的。报告中指出,尽管美国已然扼守着世界产业链的咽喉,但其对全球产业链的掌控优势正在逐步丧失。

报告认为,有五项“内部相关的”因素导致了美国供应链的“脆弱性”:第一,美国不足的制造生产力;第二,失调的市场激励政策和短期主义;第三,盟友和伙伴国家的竞争;第四,全球供应采购仅集中在某些特定地理区域;第五,缺乏在供应链安全上的国际合作。

虽然报告看起来是“就事论事”,对每个领域的薄弱之处进行了相对客观的和广泛的评估,但几乎每个章节都提到了中国的贸易和竞争关系。

来源:中国基金报 见习记者 叶诗婕、环球时报


台湾人民愤怒了!


对于美商务部这个所谓“自愿”说法,有岛内网友留言反驳,“笑死人,(芯片商)自愿交客户资料给美国商务部?”,并直斥美方“说出这种话实在恶心,无耻至极!”


路透社报道截图

“中央社”报道截图


据报道,雷蒙多在接受路透社访问时说,她在过去两周内已打电话给“所有供应链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包括台积电、三星和SK海力士…所有这些企业首席执行官都向我承诺,他们将把稳健且完整的数据流交给我们”。“到目前为止,他们都很配合。”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 资料图


美商务部这个说法,在岛内自然引起许多网民的反感,有人怒骂美方“根本就是土匪强盗”,“超级不要脸”;还有人批评说“说出这种话实在恶心,无耻至极!”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向多家芯片相关企业“勒索”数据!
掠夺“商业机密”,意欲何为?

今年9月下旬,美国商务部以应对全球芯片危机为名,强势要求包括台积电、三星在内的20多家芯片相关企业提供商业机密数据,最后期限是11月8日。如今期限将至,继多家企业先后表示妥协配合之后,最近,韩国三星也传来服软信号。

美商务部向多家芯片相关企业“勒索”机密数据

随着11月8日大限临近,三星终于撑不住了。据韩国媒体报道,11月3日,韩国企业三星表示会准时提交商业数据给美国审核。事实上,做此决定之前,三星已左右为难了一个多月。


一开始,美方的要求引发了韩国方面强烈不满。10月13日,韩国驻美大使明确表示,韩国企业不会轻易提供高度机密的信息。同时韩国政府亦向美方转达了韩企的忧虑。但是面对韩国的委婉拒绝,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直接发出威胁言论。


在此期间,另一家半导体巨头台积电的态度同样摇摆不定。9月30日和10月6日,台积电曾两度强调“他们不会泄露敏感资料”。但10月22日,台积电却认输妥协,表示会按时交出数据。

仅仅三天后,台积电的态度再次强硬,表示不会按美国的要求“完全上交数据”。直至11月7日台积电依然没有妥协。

根据9月23日美国商务部的要求,需要提交数据的企业有20多家,包括三星、台积电、英特尔等芯片厂商,苹果、微软等科技公司,以及戴姆勒、宝马、通用、福特等汽车厂商。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 白明:因为很多企业和美国的关系很紧密,有一些使用的技术也是美方的,所以不得不做出妥协。


美国要求企业在45天内提交数据,虽然该要求是自愿的,但美国商务部也同时发出警告,如果不回应美方要求,美国政府将援引《国防生产法》或其他法律来采取强制措施。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武长海:《国防生产法》它的适用范围,是在美国国内生产的企业,如果这个企业没有在美国国内,那么这是一种数据勒索行为。

根据各方消息,截至目前,名单中暂无企业公开表明,完全拒绝向美方提供数据。

美国芯片产业逐渐走向“空心化”

是什么原因让美国不惜违反公平竞争的商业规则也要进行“数据勒索”?近期美国汽车制造业大幅减产,经济复苏陷入低迷。这些现象和美国近期“数据勒索”的行为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九月底,美国通用汽车有六家工厂停产,福特也宣布部分车型限产,很多工人面临失业。持续已久的全球芯片短缺已经迫使美国诸多车企及其他制造业削减产能。今年8月,美国经销商的新车销量不到100万辆,较2019年8月的358万辆减少72%。汽车业的低迷令美国经济复苏雪上加霜。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幅仅有2%,为11个月来最弱增幅。


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曾表示,在世界上最先进的半导体生产中,美国制造的这一比例为零。此番言论并非过于悲观。近年来全球芯片制造工艺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今年三星已经率先完成了全球首颗3纳米芯片试产,台积电则霸气官宣已突破2纳米芯片技术,并计划2024年量产。而美国的企业还在研究10纳米、7纳米制造工艺的芯片。

太和智库研究员张超表示,仅仅从芯片制造角度来说,美国的企业与台积电和三星应该有十年左右的差距。


数据显示,在代工市场上,目前,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台积电的市场份额占54%,而三星的市场份额也高达18%。与此同时,美国本土制造的芯片数量所占份额却不断减少。


“芯片荒”背景之下,众多相关企业都在向台积电追加汽车芯片订单。这种状况使得原本就向亚洲倾斜的芯片制造业显得更加失衡。  

 美国重新审视本土芯片产业链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 

持续的“缺芯潮”让各国纷纷开始重新审视本土芯片产业链。而修复供应链,重夺芯片霸主地位,是美国目前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美国总统 拜登:芯片,就像我手里拿着的这个。这些芯片、晶圆,我们的电池、宽带,这是一切的基础。


尽管芯片无比重要,但美国政府也发现短时间内无法解决供应链问题,6月8日,拜登政府宣布成立新的供应链中断工作组,应对供应链挑战。

近年来,美国政府在全球半导体领域频频伸手。从禁止所有使用美国技术的企业向华为提供芯片,到现在向全球20多家芯片相关企业索要商业机密数据。此次美国向企业索要的信息和数据主要有:过去三年企业的订单出货情况、库存情况、客户信息、制程节点等。罗列项目事无巨细,问题清单多达26条。


太和智库研究员张超表示,有这些数据,相当于知道了对方的底牌。对于非美国本土企业来说,今后在任何商业谈判中,都是一种“裸奔”的状态。而让这些企业最为担心的还在于,美国政府有可能会将获得的资料交给美国企业,尤其是英特尔等公司。 

芯片之争背后,资本的力量更是难以忽视。根据台积电2020年财报,前十大股东中,外资股东高达八个,侨外投资占75.8%。股东排名第一的是花旗托管台积电存托凭证专户,持股比率为20.52%。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张建平:美国迫切希望通过半导体行业在美国的回流和恢复,以及把它做大,来体现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控制权。


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

相关文章

为伟大思想而生!

AI+时代,互联网思想(wanging0123),

第一必读自媒体

商务合作、投稿及内容合作,请联系后台小编

或271684300@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