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为什么从加州“移民”到广州

2014-10-01 Evan 少年商学院

这是少年商学院微信(点击标题下方“少年商学院”关注我们)的第520次分享。作者是少年商学院研发总监Evan。


  • 请将你希望我们分享的话题,加上#想知道#标识后微信留言给我们。

  • 欢迎投稿,信箱 post@youthmba.com

  • 截至2014年9月30日,已有221,226位朋友与您一同订阅微信公众号youthMBA

———————————————————

十一特辑①

越来越多中学生甚至小学生选择出国读书。优秀的英语成绩和英文水平现在已不足以打动面试官;丰富的社会实践和参与创新项目的经历更被看重。少年商学院研发总监Evan结合自己在美留学和工作——特别是在中学任教——的经历,讲述自己对申请美国名校的中国学生“到底缺什么”的思考,以及自己的一个big decision:与其受邀帮孩子们编造社会实践经历,不如回国创业,实实在在地为中国孩子打造一个创新实践品牌或平台。



飞机离开旧金山机场的那一刻,我望向窗外,百感交集,暂时告别这个生活了年的城市。


七年当中,从加州大学伯克利统计系毕业后,我曾短暂回国,在一家政策性银行工作过一段时间,之后先后在美国硅谷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和一家大型金融机构任职,最终却进入了青少年创新教育领域,原因是从大学伊始感受到东西方教育方式的不同后,我就对创造性学习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兜兜转转,我成为了一名美国中学老师。而我现在的身份是少年商学院创始合伙人兼研发总监。


▋在美任教,见证创造性学习的魔力


大学期间,我曾在学校附近的家中学和两家学习中心兼职做老师,学科范围也开始从代数、几何、统计学,到微积分,科学,物理……任课的日子越长,我越发被美国创造性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所吸引。


例如美国中小学的启发式课堂,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老师抛出的授课主题,畅所欲言,即便有些想法很疯狂;他们的课外时间非常丰富,除了参加各种兴趣小组,还能深入博物馆、科学馆甚至工厂、大型企业等,零距离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和相关领域的专家沟通交流。


毕业几年后当我再次以老师的身份去观察这一切,我受到的触动更大。我曾带过一个学生,她对生物医学非常感兴趣,干脆进了一家生物公司短暂实习,虽然她的职责很简单——清洗试验材料,但通过这个小小的切口,她深刻体验了生物医药工作的状态,她说自己坚定了大学甚至未来职业的目标,现在正在奋进的路上。


▋为什么好成绩不再是万能药


类似的创造性学习资源或方法很多,美国人是非常重视对孩子创造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的。这一点,相信不少有过陪孩子申请美国名校经历或正计划递出申请书的家长都深有体会。

http://mp.weixin.qq.com/mp/appmsgvote?action=show&__biz=MjM5ODQ3NzA4MA==&voteid=28596#wechat_redirect

在今天,好看的分数和优秀的英文水平已不足以打动名校面试官了。这不难理解,能申请名校的孩子一般成绩都不差,特别是英语水平都很棒——中国人最擅长考试了。那么,什么法宝才能让孩子脱颖而出呢?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以及从中映射出来的创造力或领导力就是重要法定之一。


看看新华网日前发布的《申请美国常春藤名校需要了解的九个方面》,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因为常春藤需要的不是书呆子,所以课外活动就显得格外重要。课外活动包括社会实践活动、义工活动、学校的体育活动、音乐活动、学校社团俱乐部等各种各样的活动。


通常常春藤院校希望申请者具有领导力,所以这就意味着你不只是参加了某个社团,最好是社团的领导,当然更好的是你自己创建了那个社团。通过一些社团活动会体现出你的领导力。耶鲁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非常重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哥伦比亚大学更看重申请首先从自己的社区做起,不喜欢学生舍近求远去其他地区做义工。



(留学机构都会提示申请者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但大多数中国大陆学生除了成绩之外,课外活动和等方面都是缺失的,所以频出现高分考生被美国名校拒录的案例。


在美国读书、教课期间,我经常接到父亲同事的子女修改申请文书的请求。看了这些孩子的简历,一个整体的感觉是:他们的天赋都很好,成绩都很优异,但是和美国青少年的个人经历对比,你就只会觉得,“哦,这真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好学生”,而缺少扎扎实实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或实习。


为了想多了解父亲朋友的孩子,我也亲自电话和他们聊天,挖掘他们背后有“价值”的经历。但每每聊下来,我都有些失落,因为这些孩子除了优秀的学科表现,真的没有太多经历可以另外加分了。


▋原来“润色”留学申请简历是门生意


在得知我决定进入教育领域后,我一个朋友给我打来电话,大意是邀请我加入他的公司,专门帮国内学生的出国留学简历“润色”。


我一打听,原来现在不少意欲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会找一些留学申请公司,寻求个人简历部分的“润色”。有的润色属正常范畴,有的则是包装甚至造假了。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润色”也是门系统生意,遂不免感到震惊!


我并非震惊于这个市场的存在,而是竟然有那么多父母宁可在孩子申请名校前,花钱买来“润色”,却不愿意鼓励孩子参与到实实在在的社会实践中去,并在其中激发创造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让加分成为“顺便”的事情。或者说,孩子眼界的开阔、创造力的激发,难道不比申请名校更加重要吗?


难道是中国的孩子不愿意参与其中,或者在创造力方面不如外国的孩子?很显然,并非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少中国家长急功近利,缺乏规划。我逐渐看到了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和使命:与其受邀帮着编造孩子的社会实践经历,不如实实在在为中国孩子打造一个青少年创新实践品牌,因此,我决定回国创业。


▋中国孩子的创造力其实远超你的想象


巧的是,2013年秋,几乎在我萌生回国创业的念头时,一个朋友无意中分享了少年商学院的微信公号(ID:youthmba)给我,我发现这是一家总部在广州、同样鼓励孩子创造性学习和实践的初创公司。或许因为创始人张华之前是经济学科班出身,又曾长期在南方周末做记者,所以他鼓励青少年们跨学科思考,并非常重视孩子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之能力的培养。令我兴奋的是,他正尝试将Design Thinking设计思维这一风靡美国中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引入给中国学生。


之所以兴奋,是因为我当时正巧在拜访旧金山、硅谷好几家优秀的培养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学校、机构,并发现,这些机构无一不在使用“设计思维”作为理论指导。那时,和吉佛·图利,旧金山湾区一家学校的创始人,的一次交流,曾让我印象深刻。


除了学习传统的学科知识外,我们使用设计思维,为学生提供项目式的课题,组成团队,合作去发现、探索、建立模型、测试,这些学生会在项目学习中会学到课本中不可能学到的知识、团队精神,慢慢建立创造力自信,”吉佛·图利说,“这些学习成绩优异并且参与过无数大大小小项目制作、社会实践的学生在未来的大学申请以及工作竞争中都表现的非常出色。”


这不正是中国孩子需要的吗?我很快与张华取得了联络,我们就像故人一般,开门见山,聊得很是畅快,共同的愿景使我们一拍即合。我遂回了一趟国,来到广州和这一新创团队见面,张华甚至在广州少年宫为我安排了一场讲座,和广东的数十位家长分享关于美国创造力课堂与创新实践方面的观察与心得。紧凑而短暂的几天之后,我做下了从加州“移民”到广州的决定。事实上那个时候,由于少年商学院是基于内容平台和庞大的用户数量群的创业,所以其辐射面遍布全国,初期即同时在北上广和深圳开展线下活动。


回到美国后,我并没有马上变卖家当。为了更加深入地学习和运用设计思维,夯实少年商学院的理论基础,我直接前往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学习、体验了设计思维工作坊,并拜访了其创办人——Design Thinking泰斗级人物David Kelley;之后,非常荣幸地获得了他个人的支持认可——他寄语少年商学院,希望我们能在中国推广来自斯坦福大学的设计思维方法,为更多中国的孩子提供创新社会实践的机会,提升他们的创造力自信。


之后,我才告别了那座生活了7年的美丽城市,飞往广州。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们逐步搭建起这样一个创新实践平台和基于设计思维的一套体系。除了在线的内容平台和会员体系外,少年商学院的“趣课题”项目,是一个针对青少年免费的在线学习、线下实践的创造力互动课堂;“开眼界”之企业深度探访与体验学习营(回复“开眼界”查看相关内容),则把创新课堂搬到了有趣、有料和有范的企业,在体验中培养兴趣爱好,收获职业启蒙;“d.thinking”设计思维工作坊则是一个以项目制的形式,融合企业探访和社会调研,系统性提高孩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创新工作坊;“科技少年美国行”则是我们的国际游学品牌项目之一……


在一次次的线上互动,和线下项目当中,我们见证了中国的孩子源源不断爆发出来的潜能。譬如8月份我们开展的d.thinking设计思维工作坊——“ATM大作战”中,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完成了“改造ATM机及使用环境”的课题,在发布会那天,几个小组最终的项目成果让台下包括汇丰银行支行副行长、广电运通(中国最大的ATM制造企业)首席设计师以及众位家长连连宣称出乎意料(回复“ATM”了解详情);下面这段视频,记录了孩子们创造力激发之旅的一些片段: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y0136l8jqqh&width=300&height=200&auto=0


所有这些孩子的表现更让我坚信,中国的孩子同样具有优秀的创造力基因,但是他们的创造力基因被环境抑制住了。这就好比是一辆全新的跑车,想在高速公路上飞驰,但却被死死的拉住了手刹。其实,只要我们慢慢松开手刹,这些优秀的青少年的创造力自信就会被释放。


不久前,我们的“开眼界”项目去到了南京;这个十一假期,我们的d.thinking设计思维工作坊又来到了北京(回复“进击的超市”了解详情)。今后,我们会去更多的你所在的城市,邀请更多的青少年释放出自己的创造力潜能;与此同时,我们正筹备一次全国性的青少年创新力大赛……


其实,孩子们从来都是时刻都准备着,我们做的,其实就是为绘制出一张创造力地图,并鼓励他们勇敢做自己,他们即能爆发出可能连自己都吃惊的创造力火花。我们不懈努力,只为看到连同我们在内的更大的可能性。也希望所有愿与我们同行的家长、教育界及创新企业与机构人士等,都能持续关注我们,通过便捷的移动互联网平台,提出宝贵建议和意见,并携起手来,一起为孩子们的创新实践加油——不管他们将来是否出国,只为他们能够做更好的自己。


十一长假期间,少年商学院微信将继续推出更多特辑文章,敬请关注!


【智能搜索】

少年商学院微信已开通智能搜索功能,请在微信对话框输入任何您感兴趣的教育类关键词,如留学”“社会体验”“设计思维”“阅读”“电影”“游戏”“活动”“电视”“户外”“科学”“旅行”“假期“国际教育”“生活”“课本”等,即可提取相应文章。


少年商学院相关文章:

回复“372”查看《日本孩子的暑假作业是“跑”出来的》

回复“376”查看《中国孩子需要怎样的“博物旅行”》

回复“420”查看《越是城里的孩子,越需要行万里路》

回复“334”查看《把给儿子的礼物设计成一次寻宝,这么用心的老爸实属罕见》

回复“402”查看《只有5%的孩子每周花5%的时间挑战自己》

回复“277”查看《每个孩子心中都应有一幅旅行地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