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放养,是先点燃孩子的内在驱动力
有态度的国际化家教指南
点击标题下方“少年商学院”关注
文 | 凌太 定居香港的全职太太
运营有公众号“凌太来了”
前几天糊里糊涂被朋友拉进了一个教育升学群,这个群,不光孩子们是学霸,家长们也是。两天下来,我发现,大家最关心,就是关于学习的“内在驱动力”问题,确实值得好好聊聊(相关文章《复旦附中老校长九大忠告,激发孩子内在学习动力》)。
自我激励型孩子的日常
内在驱动力,也就是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很好理解,就是出于内心需要,产生的一种做事的动力,比如科学家寝食难安地想解决一个难题,经理人取得工作业绩以后非凡的自我认同和成就感,孩子对一件事情沉迷其中的反复练习……还有我们所有个人爱好,也大都是出于内在动力。
跟这个相对的,自然就是外在驱动力,也就是为了一个外在的原因做事情,比如为了得奖/升职/考高分而干一件事、为了害怕惩罚干一件事等等。
除了科学研究的结论之外,凭我们的人生经验也可以知道:干一件事儿的时候,内在驱动力和外在驱动力往往是混合在一起的,但前者的能量要大得多,可以推动我们走得更远。所以,不要用外在驱动力去代替内在驱动力。
而让我有底气在学霸群里发言的,就是我的现在在香港读书的两个孩子。我觉得,他们都是非常有内在动力的人,不止一个老师/教练说他们self-motivated(自我激励)。生活当中也见过其他自我激励的孩子,所以我能看到他们的一些共性。
比如说吧,兄妹俩都比较勤快,干绝大部分事儿的时候,都挺努力、不怕麻烦,自我要求相当高。尤其是哥哥,总是能积极开动脑筋,明明一步到位的事儿,他总要往前多走两步。比如,前些日子一年没见的钢琴老师有点惊叹地问我:为什么下了课,哥哥会说“今天视奏没学,下节课咱们是不是得学一下?”
在低年级的最后一学期,哥哥主动去跟老师说,他要给班里刚从学前班升上来的小同学做辅导(他们是混龄班),让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环境。然后还真像模像样做了一个学期的小助教。
这些要不是老师告诉我,我根本不知道。
妹妹呢,每次课堂作业都尽量做到尽善尽美。最近说她想“出一本故事书”,然后就纠集了好朋友组成创作小组,她负责创意和画插图。这本书完成以后,可以放到学校图书馆一个专门的架子上,跟其他图书一样,可以被同学借阅。
在我这个中国公立学校系统出来的家长看来,家里这俩小学生和他们的同学们是谜一般的存在:他们非常爱上学、爱阅读、自觉写作业、爱泡图书馆、能自己找一个题目做研究和Presentation、习惯于探究为什么。
爱学习的孩子虽不稀奇,但我知道他们肯定是完全出于内在动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从小的学习环境里,老师和家长从来都是只启发不打击,更不给压力,一年到头,连个考试都没有。一学期有那么一两回中文的阶段测验,只打对错,不打成绩,更别说排名次了。所以他们爱学习只可能是出于内在动力。
没有外界压力下的爱学习,是真的爱学习。不会随着压力消失而消失。
其实我并不害怕他们有学习压力,即使在国际学校,学习压力、升学压力也终归会出现,而且还不小。就像前面说的,做一件事的时候,内在驱动力和外在驱动力往往是混合在一起的。
我只是希望后者不要占了上风,最后把内驱力给挤没了、耗光了。行尸走肉的学习方式对人整个的生活态度都有损害。
是孩子没有内在驱动力
还是大人没有管好控制欲
怎么才能让孩子有内在动力呢?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
这个我们家长真的不能居功:其实每个人都是天生就有内在驱动力的,至少在某些事情上。家长能做的,无非是尽量选择教育理念和方法都对路的学校,不要扼杀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要鼓励和启发他们的探索,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内在动力。
总之,用养树的方法去养树,给它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发展,最后就能得到一棵健壮的树。
很多学校的问题,是整个体制和教育目标造成的,个人无能为力。但作为家长,至少可以做到降低控制欲,不要包办代替。我上年纪的朋友里,有一位曾给儿子喂饭喂到10岁。我觉得这种控制欲,会摧毁内驱力——连吃饭这么本能、最有内驱力的事儿都不能亲自办,那别的事儿还用说吗?
前一段时间,有一位年轻网友私信我,说她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在考虑移民。她本身的专业是澳洲所欢迎的,所以想辞职后赴澳深造,她也认为,自己和小家庭有走出这一步的能力,但苦恼的是父母坚决反对,各种压力阻拦加冷嘲热讽,所以现在纠结于坚持还是放弃。
我只问她:“你都已经结婚生子了,为什么重大的人生决定还要听父母的?”
她说:“话虽如此,但可能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有恐惧,所以需要父母的支持吧。”
她既然这么说了我也就无话可讲。因为我既不懂澳洲移民,也无法说服别人——其实作为一个成年人做事不需要父母支持。有,开心;没有,照做。只要人活着,不确定性就永远存在,摊手。
我父亲和大伯出生在30年代的中国农村,跟着寡母长大。我奶奶虽然并不识字,但特别开明和通情达理,早年就放了小脚,参加妇救会的工作。父亲和大伯都爱读书,奶奶就让他们去读,有时候还得挨家挨户借学费。
那时候不像现在,乱世之中,谁会觉得读书有什么功能呢?更何况是在特别艰苦的农村,所有人都劝我奶奶,一定要把儿子们留在身边,不然这么多农活谁帮你干。
奶奶只是淡淡地说:“他们喜欢读就让他们读吧。”
小学毕业以后,听说上师范学校可以免学费,还包吃住,贫苦孩子们都觉得是一条特别好的出路。可我爸扪心自问,真的对当老师没兴趣,就没报名。后来,他打听到银行学校也在招生,就想去报考。我奶奶说声好,蒸了几个馒头装在包袱里让他自己去。
我爸背着馒头走啊走,走到馒头都快吃光了,才发现,这个银行学校还有好几百里地呢,根本走不到,只好回家了。后来他跟我说起这个,还忍不住哈哈大笑:“你说奶奶怎么这么心大啊,十一二岁的孩子,也不问清楚去哪儿,就给几个馒头说,去吧!”
后来,我父亲自己考上了县里最好的中学,又跟他哥哥一起,一路念到大学。再后来,这两个爱念书的农村娃都成了大学教授。60年大饥荒的时候,在北京念大学的父亲靠着自己那点集体口粮,愣是把我奶奶从老家接到了北京。
“如果当时没这么做,奶奶也会饿死的。”父亲感慨地说。
所以,我一直认为我奶奶虽然不识字,但是个勇敢、有智慧的家长。
她任凭孩子们听从内心的召唤、走自己的路,即使这条路连她都一无所知,她也只说一声:“去吧!”
老是听见爸妈的声音
孩子就听不见自己的了
做了母亲之后,我有很多时间陪伴孩子成长。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我也得经常提醒自己,忍住了,不要事事插手、插嘴,要给他们机会,感受内驱力的存在,然后经历苦思、策划、实施、失败、再尝试、直至成功(也许并没有)的过程。
这比做“对”一件事要重要得多。
因为在一件件反复练习的小事当中,他们能不断确认行动的结果、不断积累生活的经验、慢慢聚积起内心的力量,最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然后勇敢地去追求他们的人生目标——没错,是他们的人生,不是我们的。
如果你不确定什么事不该插手的话,那就先从兴趣班开始吧。兴趣班要自己有兴趣(内驱力)才上。运动必须要有,但项目让他们自己决定。音乐可以常听,但不学钢琴,耽误不了他们的人生。
有兴趣的事情过了一段时间变成没兴趣不想学了,这是人之常情,一旦开始就绝不能结束的事儿,不叫兴趣,叫绑架。
妹妹曾在北京愉快地练过两年幼儿芭蕾,还通过了考试,拿了证书。来香港之后,有特别好的学习条件,她的朋友们也都在练,但她反而挺坚定地跟我说她不想练了,因为不那么喜欢跳舞。我内心虽然觉得特别遗憾,也常幻想身材颀长的她在舞台上的样子,但仍然支持了她的选择。
后来,她开始学高尔夫,面对室内发球道的白墙,一次次枯燥地挥杆,已经挥了两三年了,竟然越来越有兴趣,毫无怨言。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妹妹不是个跳舞的姑娘,是个打球的姑娘。而她自己五岁的时候就知道了。所以,我为什么要在乎她是跳舞还是打球呢?我只要在她确认内心动力的时候,不去干扰她就好了。
如果老是听见我的声音,他们就听不到自己的了。
“外在驱动力”这门课
宁愿将来再补
我猜,有人会问:孩子需要引导,难道为了保护他们的内驱力就允许他们为所欲为吗?就要100%放养吗?
其实,自由和责任不矛盾,它们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互相依存。家长当然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好好教育他们,培养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教给他们做人做事的规矩和原则——包括兼顾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大的原则框架定了、地基打好了,以后每一条路都是正路,不用太焦虑。
还有,就是在亲子相互理解、尊重的基础上,培养责任感。
因为责任感也是一种特别重要的内驱力。在我看来,小孩子下车时,知道随手把已经空了的纸巾盒带走丢掉,大家在快餐店买好食物,筋疲力尽地坐定时,发现少拿了纸杯,他马上跑回去替大家拿……这些,比他们能考100分更重要(当然这两件事并不矛盾)。而且100分会过期,责任感是内驱力,一生有效。
写到这儿,我反观自己:可真的是一个标准的“蒙特梭利式家长”——只强调内在动力,完全不强调外在动力。所以,哥哥妹妹爱学习这么多年,也没成学霸牛娃、没拿过奖,爱弹琴这么多年,也没去考个五级八级,从小爱玩儿那么多运动,也没专注哪一项得过什么名次……
想想挺惭愧,觉得他们以后升学,都没有啥好往简历上写的,这怎么上名校?
但再转念一想,又觉得没关系:以后即使要补课,也是补“外在驱动力”这一课,这可比补“内在驱动力”那一课要容易得多啦!
当浪潮退去,当一切泡沫随时间的流逝走掉,留下来的,才是真正的收获。
您如何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
点击右下“写留言”分享交流吧!
少年商学院微信相关文章
《“放养派”妈妈写在儿子大考失败后:没送你上补习班,真的错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