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熊先军:“长期照护”比“长期护理”更贴切!
据权威人士透露,人社部其实也主张用“照护”一词,但为了与“十三五”规划上保持一致而沿用“护理”一词。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在7月8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培训班上,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秘书长熊先军给了明确而详尽的解答。
熊先军在培训班上指出,一开始讨论什么是长期护理保险时,是从专业医疗角度来说的,这个讨论是错误的。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一直提倡用“照护”两个字。“照护”一词来源于国外的翻译:long time care。强调了对人生活上的照料、照护和关照。台湾也是用“照护”,日本实际上也是照护。这个“照护”,主要指提供生活的照料和一定专业程度上的护理。这些护理措施是为了使这些生活照料措施能够延续。照护也需要一定培训,比如如何喂药、翻身等,但不是医疗专业培训,比如如何打针!
熊先军认为,在我国“护理”二字已经非常强烈的打上了专业化,特别是医疗专业化的概念和内涵。如果我们老是用护理保险这个概念的话,可能会出现部门之争。其它部会说:这是我的事,不是你的事!其实照护保险,需要专业的知识,但并不完全需要专业的知识。我们完全可以找一个老大妈,告诉她怎么喂饭,怎么翻身,经过3个月培训,就可以胜任了。也可以告诉小伙子怎么给老人洗澡,简单培训就OK了。而我们的护士已经戴上天使光环,她的专业性体现在医疗专业护理方面。而像帮失能老人翻身、洗澡、喂饭这些工作,又脏又累,护士是不会做的。
护理保险体现在医疗专业性上,但是我们实际所需要的不是这些,与我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不符。所以说长期照护保险更贴切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