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首部中医药法出台 五大亮点权威解读

小保 中国医疗保险 2021-03-02


12月25日,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简称《中医药法》)出台,这也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综合性法律。《中医药法》内容全面丰富,在具体制度设计中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体现了中医药自身特点,符合行业和民众期盼,符合中医药发展实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规范性和实用性。


盼了30年,中医药法,真的来了!


19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1条规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为中医药发展和法律制度建设提供了根本法律依据。


1983


已故著名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建华等全国人大代表首次提出中医药立法议案。


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发布施行。


2008


制订中医药法被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标志着中医药立法纳入国家立法日程。


200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加快中医药立法工作。


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草案送审稿)》报至国务院法制部门。


2012


制订中医药法被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2013

2014

制订中医药法连续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2014

两会

张德江委员长在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将制定中医药法”。


2014

7月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15

12月

国务院第11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草案)》,并将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15

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


2016

12.19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汇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草案二次审议稿)》的修改情况并提交三审。


2016

12.25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中医药法五大亮点

中医药法作为第一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综合性法律,内容全面丰富,在具体制度设计中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体现了中医药自身特点,符合行业和民众期盼。


亮点

明确中医药事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方针

一是明确“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明确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


三是明确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四是明确国家鼓励中医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


亮点

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

中医药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在很多方面不同于西医药。中医药法充分考虑到中医药的特点和发展需要,对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规定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完善:


一是改革完善中医医师资格管理制度,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和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经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即可获得中医医师资格。


二是改革完善中医诊所准入制度,将中医诊所由许可管理改为备案管理。


三是允许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要,凭处方炮制市场上没有供应的中药饮片,或者对中药饮片进行再加工。


四是对仅应用传统工艺配制的中药制剂品种和委托配制中药制剂,由现行的许可管理改为备案管理。


五是明确生产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在申请药品批准文号时,可以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


特别要指出的是,“有技无照”的民间中医有望获得医师资格。中医药法提出:“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的内容应当体现中医药特点”;“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由至少两名中医医师推荐,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中医药法根据历史和现实实际,从法律层面肯定中医师带徒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定其合法性,为保存民族医药国粹、解决我国卫生资源不足和基层中医缺乏的开辟可行途径。


亮点

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

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医药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中医类医院(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3732所,中医类医院床位75.5万张,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39.8万人,2014年中医类医院总诊疗人次5.31亿。中药生产企业达到3813家,中药工业总产值7302亿元。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疑难病症、重大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但是,与人民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相比,我国中医药资源总量仍然不足,中医药服务能力仍然薄弱。


为此,中医药法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


一是明确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二是明确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将中医医疗机构建设纳入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举办规模适宜的中医医疗机构,扶持有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医疗机构发展。


三是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体现中医医疗服务成本和专业技术价值。


四是明确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机构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五是发展中医药教育,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加大对中医药科学研究和传承创新的支持力度,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应用。


六是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


七是明确国家采取措施,加大对少数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应用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加强少数民族医疗机构和医师队伍建设;民族自治地方可以结合实际,制定促进和规范本地方少数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办法。


亮点

加强对中医医疗服务和中药生产经营的监管

针对中医药行业中存在的服务不规范、虚假宣传、中药材质量下滑等问题,中医药法坚持扶持与规范并重,进一步规范中医药从业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提升中药质量:


一是明确开展中医药服务应当符合中医药服务基本要求,发布中医医疗广告应当经审查批准,发布的内容应当与批准的内容相符。


二是明确国家制定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贮存和初加工的技术规范、标准,加强对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


三是加强中药材质量监测,建立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四是鼓励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严格管理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禁止使用剧毒、高毒农药。


五是加强对医疗机构炮制中药饮片、配制中药制剂的监管。


亮点

加大对中医药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一是规定中医诊所、中医医师超范围执业,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执业活动、吊销执业证书。


二是规定举办中医诊所、炮制中药饮片、委托配制中药制剂应当备案而未备案,或者备案时提供虚假材料,经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或者责令停止炮制中药饮片、委托配制中药制剂活动,其直接责任人员五年内不得从事中医药相关活动。


三是规定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未依法备案,或者未按照备案材料载明的要求配制中药制剂的,按生产假药给予处罚。


四是规定发布的中医医疗广告内容与经审查批准的内容不相符的,撤销该广告的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该医疗机构的广告审查申请。


五是规定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本文根据《中医药发展的里程碑:中医药法的立法背景、意义和亮点》《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酝酿30年终出台》《盼了30年,中医药法,真的来了!!》《关注 | 一图读懂<中医药法>》整理。


中国医疗保险官方微信  ID:zgylbxzz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