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进:公正评估 助力医保 久久为功——十年医保评估的回顾与感悟(下)
┃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四
十年的医保评估,时间虽然漫长,工作虽然辛苦,责任重、压力大,并非虚言,但是,有付出也有收获,有观察也有思考,有感悟也有启示。概括起来主要是,八个“一定要”:一定要深刻认识评估的意义,一定要坚持独立评估,一定要坚持科学评估,一定要坚持深入实际“接地气”,一定要坚持全程跟踪评估,一定要坚持定性综合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一定要坚持不断提高评估主体的综合素质,一定要坚持不懈、精进不怠,久久为功。
一定要深刻认识评估的意义。
现代领导科学认为,评估是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是检验政策实施绩效的基本手段,也是调整完善政策的重要依据。居民医保从试点一开始就开展评估,目的就是为了检验政策(制度)、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完善政策体系、健全体制机制。只有深刻认识评估的目的意义,才能增强评估的自觉性、主动性,避免盲目性、表象性和随意性。也只有深刻认识评估的重要意义,领导对评估才会真重视,参与者才会真评估(而不是浮光掠影、走过场),评估才能取得资政建言、服务决策的实效。
2
一定要坚持独立评估。
所谓独立评估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由评估主体和被评估对象之外的、与二者无利害关系的外部主体进行评估(在西方,多数情况下是由非政府组织(NGO)),即专业的评估机构或研究机构充当“第三方”,这些机构一般可以保证评估的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二是指评估过程中能够做到“四不”,即不受行政干预、不揣摩领导意图、不带框框、不预设目标(这“四不”,在我国的现行体制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而完全做到也殊为不易)。国际国内的经验表明,由第三方独立开展评估,是保证评估客观、公正、准确的必要前提。过去开展的一些评估,特别是称为“体制内”的评估,行政倾向严重,不是领导有具体要求,就是“评估者”极力去揣摩领导的意图,有的只是假评估之名,行证明决策正确之实。于是,“自说自话者”有之,把政策目标当实施绩效者有之,报喜不报忧者亦有之。评估的结果往往是“形势一片大好”,“到处莺歌燕舞”。即使说到问题,也往往以“是次要的”“是支流”,与成绩相比是“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关系”等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这样的评估,往往让那些总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决策者更加情满意得、陶醉其中。一旦出了纰漏、甚至严重后果,又常常以“难免的”、只当“缴了学费”等冠冕堂皇的套话敷衍了事。实践证明,那样的“评估”,不但不能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提高决策水平,而且还会导致(至少是助长)一些领导者对公共政策实施的绩效形成误判而贻误大事。
可喜的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正式提出了“由决策机关引入第三方评估”的要求。2014年6月,国务院对简政放权的决策部署和政策实施情况的全面督查工作中,首次引入了第三方评估。由于我国由第三方独立评估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工作依据,对第三方评估不能提供法律保障和工作环境,亟待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加快立法的步伐。
3
一定要坚持科学评估。
就是要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开展评估。唯物辩证法的津要是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用这个津要作指导,并贯穿评估的全过程。科学评估要把握好四个要点:一是不唯书、不趋上、不跟风、只唯实;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评估与别的工作一样,只有“具体”,才可能“深入”);三是用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眼光观察和分析问题;四是注意一种倾向可能掩盖的另一种倾向。尤其是对公共政策实施效果要运用好“因果识别机制”,这个机制的核心逻辑是“反事实推断”(也就是在假设与事实相反的情况下判断预期的结果是否仍会发生),也就是通常说的既要“证实”,又要“证伪”(证伪是为了防止和避免把一切好事都归功于某项政策举措),避免以往常常出现的说某项政策举措好,就把它当成一个“筐”,什么好的事情、所有的成绩都往里装,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也不是科学评估。
4
一定要深入实际接地气。
尽管评估有多种方法(如前所述,前后对比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等等),实践昭示我们,对于公共政策的评估最好的方法是深入基层接地气,直接听取基层和群众的反映和意见,掌握第一手鲜活的材料。“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判断一项公共政策、改革举措的得失成败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而核心的标准是人民群众心中“那杆秤”。所以,深入实际“接地气”的评估方法,是那些不接地气的“头脑风暴法”或“德尔菲法”所不能企及的。当然,在深入实际接地气掌握了充分详实可靠的材料的基础上,再采用“头脑风暴”等办法,进行“荟萃分析”还是必要的、有益的。但哪是第一位的、哪是第二位的,应当心中有底。
5
一定要坚持定性综合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哲学常识告诉我们,质量,就是说事物的性质是有一定的数量的规定性的,数量的变化达到某个临界点就会产生性质的变化。评估,既要有定量的分析,又要有定性的综合,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如果只有“定量”,没有“定性”,脑子里只有一大堆情况、数字等资料,就容易就事论事,形不成总体的概念、判断和结论。如果只有“定性”,没有“定量”,就容易产生主观随意性,凭一己之思、一孔之见,或一时之得,就妄下结论,以偏概全,或者“跟着感觉走”。社会保险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属于社会经济范畴,因此对医保的评估,应当更加注重定量分析,一定要心中有“数”(医保制度的设计、政策的制定、机制的形成、保障水平的高低、运行是否稳健、保障是否适度、是否可持续等,几乎都是由一系列基数、指数、系数等数据体现出来),用数据(即以“数”为依据)说话,有了实实在在的数据作支撑,综合形成的概念、判断、结论(定性)才可能是正确的,也才是靠得住的。一些同志之所以习惯于“成绩是主要的”“主流是好的”,之所以总是“自我感觉良好”,除了思想意识、工作作风方面的毛病,就是看问题不注重或不善于运用数据、做定量分析、心中无数。正如坊间形容的“心中无数主意多,情况不明决心大”,能不误判、误事吗?!所以,无论是开展医保评估,还是从事别的工作,都要引以为鉴,务必把“定性”与“定量”有机地结合起来。
6
一定要坚持全程跟踪评估
事物都是以一个过程存在的。一项政策的研究、论证、出台有一个过程,贯彻实施、效果显现、问题暴露,也有一个过程。很多政策(改革举措)的实施效应都有一个滞后期。医疗保险方面的政策效应的滞后期更长(判定其是否正确、可行、持久、可靠,不能只看一时、一年,而是要看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既然是实事求是,就必须有一个让“实事”逐渐显现、展开的过程,就必须有一个调查研究、掌握细节和反证的过程,稍一操切,就容易以假设、假相和先入之见代替事实的求证。全程跟踪评估就是把评估贯穿于医保发展的全过程,与医保同行。只有全程跟踪评估,才能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探索规律;评估结果及时反馈,对政策作出适时适度的校正、改善,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完善的政策体系,有力地促进医保工作的开展。如果评估只是一次性的,往往只是“雨过地皮湿”,如果只是终期评估,往往犹如“事后诸葛”“放后炮”。
7
一定要坚持不断提高评估主体的综合素质和评估能力。
俗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评估是否能“评”到关键点,“估”到“节骨眼”,评估是否到位(客观、公正、全面、正确),评估主体的综合素质和评估能力至关重要。开展医保评估之初,有的从事理论研究的专家在调研座谈中,往往泛泛地说理论概念多,针对医保实际工作的意见少;而从事医保实际工作的同志,又往往是就事论事多,就事论理、作出理性概括则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因为“术业有专攻”,治学往往是得失相间的,这也正常。于是在评估调研中,强调“互动”,在评估专家组成员中提倡“交流”,边评估边融合,取长补短。在评估实践中不断提高专家组成员综合素质,尤其强调要熟谙医保业务,不断提高专家组的整体评估能力。“十年磨一剑”,经过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医保评估专家组的综合素质和整体评估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使医保评估的工作越做越好,评估的广度、深度和精准度也越来越高,受到领导机关和业界好评。
8
一定要坚持不懈、精进不怠,久久为功。
“一万小时定律”告诉我们,只要积累足够持久,就能在特定的领域找到自己的价值。评估对于促进政府政策科学化的价值,对于助力医保的意义,并不在显而易见的表象化层面,也并不都是立马见效的“仙丹妙药”,更多的是体现一种科学精神、科学元素,深透、内化在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的过程中,只有长期坚持、笃行不辍,积厚成势,才可能久久为功。孔子说过:“吾道一以贯之”。只有“一以贯之”,才能“久久为功”。任何一个举措(哪怕是再好的举措)如果仅是“在此一举”,只顾眼前不求长远,不下一番滴水穿石的功夫,很难见成效,更难见长效,必然落入“双曲贴现”陷阱。全民医保是“举而措之天下”的事业,也是复杂浩繁的社会系统工程,不是朝夕之间就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它的最主要特质就在于它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所以,全民医保和我们国家的改革发展事业一样,只有进行式、没有完成式。因此,医保事业进行多久,医保评估就应该进行多久,与医保相伴而行,才能久久为功。功在何处?功在通过客观、公正、全面、准确的评估,为医保改革理性发声、精准助力,为科学化决策和现代化治理提供咨询服务,促进全民医保制度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以上,就是我参与十年医保评估工作的回顾与感悟。如若不妥,请予批评指正。
作者: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 王东进
详见《中国医疗保险》杂志2017年第7期
热点推荐
中国医疗保险官方微信 ID:zgylbxz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