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拿什么照护您,我的父亲母亲
┃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李子沐
当你老了,
倦坐在躺椅,木讷地望着我的脸,
目光温柔,却再也记不起我的名字。
您那当年宽厚的肩膀与长茧的大手,
如今变得消瘦与颤抖,
曾经手艺精湛技惊四座的您,
如今却不辨盐糖粮油。
离家的火车啊,请你晚些开,
陪伴的日子啊,请你慢些走。
然而——
割不断的眷恋,
抵不过时光的急流,
“拿什么照护您,我的父亲母亲”,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孩儿的心头!
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双节”,在举国同庆万家团圆的日子,你是否注意到一条新闻。一位患有帕金森病的老人,不远万里从重庆赶往北京,只为看望假日还在执勤的两个儿子,但因为失忆,他迷了路,所幸在民警和热心人的帮助下,老人被找到,身体安然无恙。令人动容的是,走失了十几天,衣服被雨水打湿,但老父亲手里始终紧紧攥着一袋简易包装的月饼。老人最终被安全找到让人欣慰,真切的父子情深也实在令人感动,但这位迷失在雨中的老父亲是否又让你有些揪心呢。
多么强壮的人,都扭转不了时光带来的衰老,也避免不了出现失能的可能性。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老年人口达1.78亿,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老龄化趋势明显加快。并且目前,我国失能人口约为4000多万,全失能(或重度失能)人员约有1200万,其中失能老人的人口数量相当于德国总人口的一半。这些庞大的数据,不仅代表的是每一个鲜活的个体,其背后关乎的是一个个家庭及其亲属。“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失能长期照护成为我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特别突出的问题,不仅关系到道德和伦理,还涉及经济社会的整体良性发展。
我国自70年代末起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到16年初正式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放开生育二孩,施行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才被终止。 “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相应的,一个成年子女就要照料年迈的父母二人,若其中一人甚至双双出现失能,长期照护带给子女,特别是独生子女群体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将是巨大的。若按照传统的家庭照护模式,需要子女完全或部分放弃个人工作机会,减少甚至完全没有经济来源无偿照料父母,按照目前的养老金水平,想靠其支撑一家人生活和失能长期照料恐难实现,这也在一定程度导致很多老人长期住院占用医疗资源的情况,造成医保资金的浪费和支付压力。
可能你会在权衡后选择雇佣保姆的方式,但这也是无法满足失能老人照护诉求的。从简单的帮助失能老人穿衣、擦澡、行走,到复杂的康复护理,都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培训。“外行”的保姆可能会在无意间给失能老人造成无法弥补的“二次伤害”。
同时,随着户籍制度的部分放开及择业观念的转变,许多子女会在成年后选择离开家乡工作或者生活,很多老人留在故乡成为“空巢老人”,对于这部分老人的失能长期照料,即使子女有心,可能也会面临许多现实枷锁,其机会成本是巨大且水涨船高的。更别提还有一部分“失独家庭”的失能照料问题了。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调整计划生育政策(从根本上缓解和解决人口结构问题)、建立长护制度(专门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养老服务业(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等)的任务部署,从均衡人口发展、补齐社会保障短板、培育服务供给市场等三个维度,提出构建全方位、立体综合应对老龄化命题的战略布局。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显效周期长,需要几代人才能实现相对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而从实践层面看,我国目前的养老服务购买力还普遍偏低,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的水平和价格层次不齐,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数量也难以应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同时,如果仅仅依靠政府承担长期照护费用的支出,其压力是巨大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可见,对于失能长期照护问题,仅仅凭借个人或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都是杯水车薪的。通过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是可以迅速发挥制度功效,化解当期社会矛盾,解燃眉之急的最佳选择。政府通过举办长期照护保险,通过个人和政府等多渠道筹集资金,以支付失能后的费用,可在很大程度上分担风险。而早在1995年,德国就已将护理保险作为基本社会保险的一部分,强制缴纳。
2016年6月27日,人社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从2016年开始试点,同时确定齐齐哈尔市、长春市、承德市等15个城市作为国家试点城市,吉林省和山东省作为重点联系省份。试点一年多来,总体进展顺利,截至7月底,上海、长春、广州、成都、青岛等13个城市已经正式出台了文件启动试点,参保覆盖人数超过3800万人。山东和吉林两省也在今年4月先后印发文件要求在全省推开试点。各试点城市从现实条件出发,在筹资机制、保障范围、制度标准等方面开展有益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制度建立也呈现出良好的氛围,除已经明确的试点城市外,浙江省准备全省发文推进,北京等7个省市也都有开展试点的意向,其中江苏徐州、浙江桐庐、河北巨鹿等市县已经出台了试点文件。
老人是一个家庭的根,失能老人照护同时也是子女肩上沉重的负担。健全制度保障可以带来解放家庭成员的精力,增进社会活力,化解家庭矛盾;促进供给侧改革,拓宽就业渠道等一系列民生利好。可以说,建立这项制度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试点探索取得了良好开端,同时,任重而道远,关乎每一个人。
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沉沉,
倦坐在躺椅,望向远处的天,
你虽记不起我的名,
你的肩膀虽不再宽厚,
你做的饭菜虽不再喷香,
但有专业的人员照料你的基本生活,
有持续而稳定的长期照料资金来源,
或许,
我可以更加放心去筑梦,
也有更多时间换我牵起你的手。
本文根据《中国医疗保险》2017年第10期《积极稳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思考》(作者:樊卫东)和《理性选择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建设路径》(作者:海韵)改编。
热点推荐
中国医疗保险官方微信 ID:zgylbxz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