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申报更便利、认定更透明,河北全面推行门诊慢(特)病认定新模式

专注深度医改→ 中国医疗保险 2022-12-22


2021年河北省医疗保障局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为使教育活动走深走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为解决参保人员门诊慢(特)病评审认定周期长、频次少、享受待遇不及时的问题,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全国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的通知》(医保发〔2020〕18号)关于“鼓励将门诊慢特病病种待遇认定下沉到符合要求的定点医疗机构,由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受理,经办机构对医疗机构认定情况进行有效监管”的要求,全面推进门诊慢(特)病网上自主申报、医疗机构评审认定、医保待遇即时享受的新模式,此项改革是河北省医疗保障局落实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生动实践,是维护广大参保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举措,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一、基本情况

河北省包括省本级共15个统筹区,以往门诊慢(特)病申报认定形式普遍采取的是由参保人提供佐证病症的病史资料,交由所在单位医保专管人员集中报送医保经办机构,再由经办机构聘请专家集中时间进行评审,病史资料集中存档。有的统筹区是一年认定1次,有的一年认定2次,认定通过后有的次月享受待遇,有的次年享受待遇,全省认定模式、认定频次和待遇享受时间不统一,存在申报流程繁琐、认定周期长、频次少、待遇享受不及时的问题。譬如:一名参保人1月份申报门诊慢性病,经收集报送申报资料、经办机构评审、认定结果公布,时间跨度可能到6、7月份才能结束,而相关待遇可能到年底,甚至次年才能享受。为此,2021年7月1日起,在全省全面推行门诊慢(特)病“网上自主申报、医疗机构评审认定、医保待遇即时享受”新模式。申报方式更加便利,认定流程更加透明,让参保群众感受到医保服务“新体验”。

二、主要做法

为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河北省医疗保障局主要负责同志亲自主持方案制定,多次专题研究和现场调度,确定了“省级部署、全省推进、提前完成、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并将工作任务细化分解,明确完成时间节点。为确保工作落实,专门召开全省医疗保障系统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全省一盘棋统一推进,同时建立周报告、日调度机制,成立由信息技术、待遇审核等处室(单位)骨干力量组成的工作专班,集中力量完成系统的开发和测试,实行省级开发部署,市县应用;对各统筹区实行“一对一”包联督办,严格按照目标任务,责任压实到每一个统筹地区、每一个县区,确保工作落实落细。在省医疗保障局组织指导和督促调度下,全省医疗保障系统积极行动,强化组织领导,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同志亲自抓的工作格局,层层传导压力,全力以赴推动工作落实。6月30日,民生实事任务全面完成。各级医疗保障部门充分利用政府部门官网、报纸、电视、电台、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和形式加强政策宣传,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知晓申报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扎实成效。8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题播报了我省门诊慢(特)病认定典型做法,《中国医疗保障》官网以“‘两个优化’‘两个实现’推动医保服务高效便民”为题刊发了我省的做法,人民网、凤凰网、中国健康报、河北日报等新闻媒体均进行了刊载报道。

三、发展成效

(一)受益人群实现参保人员全覆盖。

新的认定模式将惠及全省所有参保人,认定系统正式运行后,全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职工、城乡居民7226万人均可应用认定系统进行申报。自7月1日新模式上线以来,截至8月10日全省共有70706名参保人申报慢(特)病,有40946人通过评审认定享受待遇。


(二)承办单位涵盖四级医疗机构。

全省各统筹区按照服务半径适宜、交通便利、布局合理、方便就医的原则,选定承办门诊慢(特)病资料受理和资格认定医疗机构。同时为解决异地安置、年老或行动不便、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居住偏远等人员跑腿负担,将认定机构延伸到乡镇卫生院,全省认定机构纵向包含省、市、县、乡四级医疗机构。


(三)认定模式更加便民利民。

一是申报形式更加便捷。依托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开发门诊慢(特)病评审认定系统,申报人利用手机登录国家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公共服务子系统,即可完成门诊慢(特)申报和资料提交,评审进度可随时查询,评审结果可及时知晓,病种申报便捷高效,认定流程更加透明,认定过程更具时效性,让参保群众感受到医保服务“新体验”。二是认定频次大幅增加。由原来一年只有1-2次申报调整为可全年365天、一天24小时随时随地进行申报,解决以往门诊慢(特)病评审认定周期长、频次少的问题。三是待遇享受更加及时。以往特点是申报评审环节多,参保人从申报、提交资料到享受待遇,历时少则一个月,多则一年,现在认定通过后,参保人可即时享受待遇,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四是门诊慢(特)病评审进度可随时查询。参保人对于评审进度可在公共服务子系统随时查询,及时知晓评审结果,了解未通过认定原因,认定流程更加透明,认定过程更具时效性。五是评审资料实行电子化存储。改变以往留存纸质资料的方式,全部实现病史资料网上传输、系统存储,无需留存纸质资料,随时可查询历史资料。


(四)对认定行为实行有效监管。

坚持“放”“管”结合,门诊慢(特)认定工作下放,做到既要放到位也要管到位,评审流程规范有序、认定结果客观公正。一是系统功能设置严谨,评审认定更加公平。申报报资料网上报送,系统存储,评审医师随机选择,有效避免了“人情评审”的风险。系统操作权限清楚、全程留痕,可追溯、可倒查,坚持“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可有效避免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违规行为。二是系统监管功能强大,可及时发现问题。利用系统存储信息大数据分析,可随时对认定结果进行复核,定期组织对认定结果实行“背靠背”的盲检,提高了监管效率。三是配套措施健全,严肃处理违规行为。将定点医疗机构和认定医师门诊慢(特)病认定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管理,未严格执行门诊慢(特)病认定程序、标准或存在徇私舞弊、伪造病历等把不符合标准的参保人认定为门诊慢(特)病患者的,将对相关单位和个人严肃处理。


下一步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将继续围绕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不断改革创新医保管理,优化经办流程,为参保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来源 | 中国医疗保险

编辑 | 晋龙腾 吴晗潇

热点文章

• 网格化延伸 快捷化办理 亲情化服务 江苏医保倾力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

• 全国医疗保障系统“学党史 办实事”案例征集推介活动优秀典型案例公布

• “3+2+3”模式 疏“堵”治“痛”畅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扫码

入群

①原创开白群

②读者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