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4年开展谈判 显著提高群众用药水平
2022年1月1日是国家2021版医保目录实施的首日。据《人民日报》1月2日报道,这天,果果成为了用上国家医保谈判降价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的首个患儿。
当日上午9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三病房内,主治医师魏翠洁熟练地进行鞘内注射的准备工作,一系列操作过后,5毫升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一点点注入果果体内。
果果家在北京市通州区,10个月时被确诊为脊髓性肌萎缩症,一直不能独自站立行走。虽然知道有治疗这种病的特效药,但因为价格昂贵,一直未能进行系统治疗。果果的妈妈了解到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经过谈判价格大幅下降,而且进了医保,连用“两个特别”表达自己的心情:“全家特别激动,觉得特别幸运!这下能治得起病了,孩子有希望了”。
果果的“特别幸运”,仅仅是众多参保群众的一个缩影。果果之后,患有同一种疾病的河北省保定市11个月龄的宥宥,湖南省新化县2岁半的纤纤,河南省一名不满3岁的患儿苗苗,陕西省西安市1岁9个月的患儿康康……他们都是在2021年新版药品目录开年实施之初就在当地医院接受了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治疗。
诺西那生钠是国内首个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药物,市场价曾一度高达70万元1针。接受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的起始剂量是两个月内注射4针,之后的维持剂量是每4个月注射1针,需要终身用药。即便只算起始剂量,4针也需花费280万元,这是绝大多数患者家庭难以承受的价格。
2021年,医保领域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之笔书写出一份份温暖人心的健康答卷。年末,一段国家医保药品谈判现场的视频在网上热传。“每一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真的很艰难,其实刚才我觉得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国家医保局谈判主谈人张劲妮等专家的崇高民生情怀受到网友的广泛赞誉。专家估算,我国约有2000万罕见病患者。尽管他们在14亿多人口中占比不高,但医保谈判代表的崇高民生情怀决定了他们不会因小群体而放弃医保的使命担当。12月,经历两轮9次艰难谈判,被称为“天价药”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价格最终降到3万多元,并进入2021年国家新版医保目录。“医保结算系统已显示诺西那生钠为医保乙类药品,根据测算,患者一针自费部分大约为1万元,患者用药的经济负担大幅降低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务处副处长于楠说。
2021年12月3日,国家医保局会同人社部公布了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情况。本次调整,共计74种药品新增进入目录,11种药品被调出目录。从谈判情况看,67种目录外独家药品谈判成功,平均降价61.71%。调整后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药品总数为2860种,其中西药1486种,中成药1374种,目录内中药饮片仍为892种。
在调整中,国家医保局牢牢把握“保基本”的功能定位,将基金可承受作为必须坚守的“底线”,着力满足广大参保人基本用药需求。紧盯国家新冠疫情防控大局,及时将相关治疗用药纳入支付范围,以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通过引导药品适度竞争、以量换价等措施,部分目录内药品再次降价,为购买性价比更高的药品腾出基金空间,成功实现药品保障升级换代。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取消部分药品的支付限定,扩大受益人群,大幅提升药品可及性和用药公平性。新纳入药品精准补齐肿瘤、慢性病、抗感染、罕见病、妇女儿童等用药需求,共涉及21个临床组别,患者受益面广泛。
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实际上是医保基金为参保人筛选新药、好药的过程。药理学、药物经济学、基金测算等各方专家及谈判代表凝心聚力,就是要把钱花在刀刃上,统筹实现提升基金使用效率、减轻患者负担的目标,用有限的医保资金发挥最大的保障效能。据统计,2020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经谈判共计新增96个品种,其中5年内新上市的占到71%;2021年经谈判新增67个药品,66个是过去5年上市的药品,其中27个是当年上市当年入医保。2021年国家谈判药品已经累计惠及患者1.4亿人次,减轻负担1500亿元。
为让参保群众及时用上新药好药,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已连续4年开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累计将507个药品新增进入全国医保支付范围,同时将一批“神药”“僵尸药”调出目录,引领药品使用端发生深刻变化。连续开展6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3%。中国药学会发布的《中国医保药品管理改革进展与成效蓝皮书》显示,自2018年以来,医保药品在医疗机构药品使用占比逐年上升,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临床用药合理性得到改善。常用药价格水平明显下降,重大疾病和特殊人群用药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创新药进入医保速度加快,周期大幅缩短,患者可及性明显提高。通过集中带量采购和目录准入谈判“组合拳”,显著降低了群众用药负担。
作者 | 海 韵 《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
来源 | 中国医疗保险
编辑 | 张宸轩 张雯卿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