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出台,未来两年可为患者减负超900亿元
今天(1月1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的开展情况。本次调整共有111个药品新增进入目录,3个药品被调出目录。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总体成功率达82.3%。谈判和竞价新准入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60.1%。本次调整预计未来两年将为患者减负超过900亿元。
一、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基本情况
本次目录新增药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精神病等慢性病用药56种,肿瘤用药23种,抗感染用药17种,罕见病用药7种,新冠肺炎治疗用药2种,还有其他领域的用药6种,新冠治疗药、肿瘤药慢性病用药、罕见病用药、儿童用药等领域的保障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调整后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药品总数为2967种,其中西药1586种,中成药1381种。目录内中药饮片未作调整,仍为892种。
从调入方式来看,3种目录外非独家药品直接调入,均为国家集采中选品种;17种目录外非独家药品通过竞价准入的方式被调入;91种目录外独家药品通过谈判准入方式被调入。另有3种国家药监部门注销文号的原目录内药品被调出。从谈判、竞价情况看,共计147个药品(含目录药品续约谈判)参加现场谈判、竞价,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总体成功率达82.3%。
谈判和竞价新准入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60.1%,与往年基本持平。从患者负担情况看,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预计本次目录调整在未来的两年内可能为患者减负超过900亿元。
二、本次目录调整5大特点
一是坚持“保基本”的功能定位。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疗保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坚持“保基本”的根本属性,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将基金可承受作为目录调整的“底线”,确保基金安全。同时,尽最大努力填补临床空白,实现药品升级换代,实现更高水平的“保基本”。
二是全力支持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连续第三年将新冠治疗用药作为医保目录准入条件,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等2个药品通过谈判降价将正式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第十版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涉及的25个已上市药品中,21个品种已被正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三是继续支持重点领域药品进入目录。新版目录调整继续支持国产创新药、新冠治疗药、儿童用药、肿瘤罕见病等重大疾病药品以及糖尿病、慢阻肺等慢性病疾病等重点领域的药品。本次目录新增的药品绝大部分都是5年内新上市的药品,其中有23个药品是2022年当年上市、当年被纳入目录。24个国产重大新创新药品被纳入谈判,最终奥雷巴替尼等20个药品谈判成功,成功率达83.3%,高于整体的谈判成功率。7个罕见病用药、22个儿童用药、2个国家基本药物被成功纳入目录。这些药品进一步被纳入了目录,补齐了目录的短板,提高了保障水平。
四是取消部分药品的支付限定,扩大受益人群。本次调整新纳入的药品,绝大多数品种医保支付范围一律与说明书保持一致。同时,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也取消了目录内原有部分药品的支付限定,大幅提升药品可及性和用药公平性。
五是持续提升目录调整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透明度。研究制定了竞价准入程序,为非独家药品降价进入目录提供了渠道。修订完善协议期内谈判药品的续约规则,简化程序,多数药品简易续约,提高了透明度,稳定了企业预期。优化评审程序,组织药学专家和临床专家联合评审,提高了评审效果。各方普遍反映,本次调整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透明度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目录调整5年成效显著
2018年国家医保局组建以来,已连续5年开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目录调整的科学性、规范性程序性逐步完善和提高,目录内药品的结构明显优化,保障的短板逐渐补齐。同时通过实施准入谈判等措施,显著降低了药品价格,新药好药的可及性、可负担性得到大幅提升。
从数量来看,目录内药品的数量显著增多:5年来,共有618个药品新增纳入医保目录,涉及目录中中西药的全部31个类别,其中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慢性病领域用药有310个,肿瘤用药有93个,罕见病用药有22个,大量的新机制、新靶点药物被纳入了医保支付范围,创新药快速惠及患者。2022年新增的药品108个药品中,有105个是五年内获批的药品,占比达到97.2%;其中23个药品2022年当年获批、当年就被纳入目录。
从质量来看,目录内药品的质量也有显著提升:5年来医保目录累计调出了394个疗效不确切、易滥用以及临床上已经被淘汰的药品,实现了目录内药品的提质升级。
从价格来看,新准入药品价格大幅降低:依托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通过谈判准入等方式大幅降低了新准入目录的药品的价格,患者的负担明显减轻,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显著提高。在很多治疗领域,中国的药品价格由原来的高地成为全球的洼地,中国药品价格首次成为发达国家药品定价的参考。在2018-2022年间,谈判药品的平均降幅分别为56.7%、60.7% 、50.6%、61.7%和今年的60.1%,进口药品基本都给出了全球最低价。
2022年,医保部门又创新提出了竞价准入的办法,解决了部分非独家药品价格较高、难以进入目录的问题,引导企业以竞价的方式自主降低价格,换取进入医保目录的机会。此外在2020年,还针对14种目录内的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独家品种开展的价格谈判,经过谈判,这些原来目录内的品种不仅都成功的保留在目录内,还平均降价43%。在肿瘤治疗领域,目前目录里面已经有4种PD-1,抑制剂,年治疗费用大约在3万到6万之间,仅相当于国际上同类药品价格的十分之一左右。
从药品配备使用情况来看,可及性有效提升:针对有的药品进的了医保但进不了医院的问题,2021年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出台了双通道的管理政策,在支持定点医疗机构做好药品配备的基础上,指导定点的零售药店也合理配备医保目录内的药品,特别是谈判准入的新药,实行与定点医疗机构统一的报销政策,做到了谈判药品找得见、买得到、能报销的目标。
至2022年12月底,国家医保目录中275个协议期内的谈判药品在全国约21万家定点医药机构有所配备,其中定点医疗机构5.4万家,定点零售药店15.5万家,目录落地最后一公里的这个难题正在逐步的破解。
从药品临床使用情况来看,药品的费用结构得到了明显好转:5年来,随着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的推进、经办管理服务的完善和基金监管的加强,医保药品目录在引导临床合理用药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彰显。医院的用药结构出现重大变化,与疾病负担和需求更加匹配。
部分样本医院的监测表明,5年来目录内药品的使用量占比和使用金额都逐年提升,使用占比从2018年的89.2%,提升到2022年的92.92%;使用金额的占比从82%提升到2022年的86.7%。在医疗机构费用排名前20位的品种里面,已经很少有疗效不确切、容易滥用的辅助性药品,取而代之的是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领域的治疗性用药,并且水平质量都在显著的提升中。
从目录管理来看,越来越走向制度化、规范化:2020年,国家医保局认真总结前期经验,结合新的形式任务,大胆改革创新,制定了新的医保用药管理办法,替代了1999年制定、沿用近20年的老办法,明确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条件、程序、使用、支付、监督、管理以及职责分工等内容。一是实现了常态化、动态化的调整,调整周期大幅缩短,创新药能够快速的汇集患者;二是从遴选制转变为申报制,提高了企业的参与度,升了调整的科学性;三是完善了谈判准入程序,创新提出了竞价准入的方式,目录外的独家药品实行了凡进必谈,目录外的非独家药品实行了竞价准入,在有效降低价格的同时,也实现了目录准入与医保支付标准管理的有效衔接。
从公平性来看,全国目录实现统一:从2020年起,分三年推进各省原自行增补药品的消化工作,到2022年底,这项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全国的医保用药目录基本统一,对参保人更加公平。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会同人社部狠抓新版目录落实落地,切实做好新冠病毒感染者治疗费用保障,着力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用药保障水平,以实际行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来源 | 中国医疗保险
编辑 | 杨紫萱 买晓飞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