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调整、药耗集采、异地就医——多方面书写医保惠民新答卷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加大医保改革力度,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深化医保基金监管制度改革,守好人民群众的“保命钱”、“救命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日益健全,群众就医负担持续大幅减轻,全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今年,我国医疗保障部门将继续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织密医疗保障网,让医疗保障更加有温度、有力度、有厚度。
西安的张先生患有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日前他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由于张先生出现了基因突变引发“耐药”,医生建议他用奥雷巴替尼片治疗。但每月一瓶,每瓶37500元的价格,让大多数患者家庭负担沉重。经过医保谈判,奥雷巴替尼大幅降价后,进入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张先生表示,把这个药纳入医保对我来说那就是天大的好事了。
我国已连续5年开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618个药品新增进入全国医保支付范围。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副司长黄心宇表示,本轮调整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2967种。
本次目录调整,新增药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精神病等慢性病用药56种,肿瘤用药23种,抗感染用药17种,罕见病用药7种,新冠治疗用药2种。叠加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双重减负效应,预计本次目录调整在未来的两年内,可能为患者减负超过900亿元。
我国持续推进药品耗材集采,第七批药品集采平均降价48%,脊柱类耗材集采产品平均降价84%。国家医保局表示,今年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扩大地方集采覆盖品种,实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合计达到450个。
黄心宇表示,新冠治疗的用药选择逐渐增多,竞争逐步加强,医保政策调整的空间也相应扩大。我们将密切关注药物研发上市进展,引导新冠治疗药物价格的合理形成。
对于“乙类乙管”后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国家医保局要求,方便群众享受直接结算服务,加快费用清算结算速度。参保患者在基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救治有关的门急诊费用,原则上不设起付线和封顶线,报销比例不低于70%。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的杜女士春节前感染了新冠病毒,在家门口的小华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到了有效治疗。
杜女士回忆起就医过程,说:“自己付钱付了大概二十来块钱,医保报销的比例很大,不用担心付费的负担。”
国家医保局表示,今年,全面建立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谋划门诊高血压、糖尿病“两病”用药保障机制向其他病种扩容。进一步扩大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覆盖范围,稳步提高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国家医疗保障局医疗保障事业管理中心负责人隆学文表示,2025年底前,国家异地就医结算能力将显著提升。全国住院跨省直接结算率要达到70%以上;门诊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的联网定点医药机构翻一番,达到50万家左右;在实现高血压、糖尿病等5种门慢门特跨省直接结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范围,将全国普遍开展群众需求量大的门诊慢特病逐步纳入到跨省直接结算的范围中。
原标题:凝心聚力展宏图丨书写医保惠民新答卷
来源 | 央广网
编辑 | 张宸轩 刘新雨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