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护险筹资,钱从哪里来?

专注深度医改→ 中国医疗保险 2023-10-10

“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总人口比重将超过20%,中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印发的《“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指出,我国78%以上的老年人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失能老年人数量将持续增加。


在老年人口总量持续增长,老年人健康状态需重点关注的背景下,建立完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11月印发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要求“建立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制度”;中办、国办2023年5月印发的《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推动建立相关保险、福利、救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


建立完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需要较强的支付能力和资金保障作为“硬支撑”。近年来,我国通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为经济困难失能人群提供兜底照护保障,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探索为更大范围失能人群提供照护保障。


面向未来,数量庞大、点多面广的老年人群体需要更为坚实、可持续的照护服务资金支持。特别是,以提高照护服务购买力为目标,梯度分层、多方合力强化资金保障,充盈养老照护服务“资金池”,还需加力。

长护险拓“面”减负

目前,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量超过4000万。与此相对应的养老照护服务资金支出,涉及至少几千万个家庭。


有学者曾对成都市的正式照护服务进行调研和测算,发现当地月均照护费用在1400~4000元之间。在北京,石景山区医保局走访400户重度失能人员家庭发现,62.25%的失能家庭的月均照护费用在3000元以上。


“从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视角下观察,几乎每一个家庭,都可能因为老人失能、半失能而面临资金压力,每个家庭都应有一笔专门用于养老照护的保障性资金。”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唐钧说。


在通过社会救助福利制度提供兜底资金保障的基础上,近年来,我国稳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以下简称“长护险”),为范围更广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照护资金保障。


截至2022年底,长护险参保人数达到1.69亿,累计有195万人享受待遇,累计支出基金624亿元,年人均支出1.4万元。目前,49个试点城市的长护险覆盖人群均包括城镇职工,部分城市将参保对象范围拓展至城镇或城乡居民。例如,山东青岛已于2021年建立了城乡一体的长护险制度。


从各地公布的信息来看,长护险试点减轻失能老人家庭经济负担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研究结果显示,成都市长护险的实施,至少降低了失能老人家庭照料经济负担的44.31%,生存时间较未享受人群增加2.08年。


居家照护服务方面,广东省广州市面向重度失能老人提供居家护理服务,费用限额标准为每天105元,长护险报销90%,保障力度约为3.5万元/人/年。在北京,重度失能老人每月可享受12个小时的上门护理服务,以及1044元的家属护理服务补贴,总体保障水平每月接近3000元。


机构照护服务方面,山东省青岛市的长护险参保职工,在定点护理机构发生的医疗护理和基本照料费用可报销90%,参保居民医疗护理和基本照料费用可报销75%~80%。


正在扩面推进的长护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资金支出压力,让更多老人享受到有尊严、有质量的晚年生活照护服务。而从目前的资金规模来看,长护险还有较大发展空间。以更为坚实、可持续的照护资金保障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照护需求,期待更多实践。

提升护理服务供给水平

推动长护险更好发展,各地各部门在扩大覆盖人群、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积极进行探索实践。


服务触角向乡村延伸,政策创新推动长护险覆盖面稳步提升。“村里也有长护险,晚年生活更安心。”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白鹤村老人李成宏说,当地干部上门宣介长护险政策,让他感到很温暖,也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近年来,不少长护险试点城市着力提升农村护理保险服务能力,符合一定标准的失能、失智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与城区参保职工一样的照护服务。


“长护险服务触角向乡村延伸,有利于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建立更均等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北京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说。


多措并举提升护理服务供给能力。“轮椅上的老人重新站起来,认知障碍的老人突然喊出我的名字,身体状态不好的老人多吃了半碗饭……这些瞬间都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北京市西城区的一位护理人员石雨萌说。


护理人员专业、用心,才能换来老人暖心。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举措支持养老领域人才培养。河南将职业院校养老服务与管理、康复辅助器具用品制造等专业纳入职业教育扶持专业范围;河北石家庄提高取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的一线在岗养老护理员补贴标准;不少地方举办护理技能竞赛,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广大护理人员将“平常事”做得不平凡。


护理机构“传帮带”,培养更多“贴心人”。山东推出“机构指导+亲情照护”服务模式,依托护理机构,将失能人员的家人、亲属、邻居等纳入照护服务队伍,定期上门提供专业指导、传授服务技能。这些培养好的护理人员能够配合护理机构提供的上门专业照护,并延长失能人群获得标准化服务的时段,有效缓解护理服务供需矛盾。


为了更好提供照护服务,试点地区有关部门、经办机构等加强照护服务监管,督促服务提质。如通过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照护服务监督检查方式,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多元筹资责任共担

我国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建设强调“多层次”,并要求与“相关保险、福利、救助相衔接”,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多方主体责任共担,确保这一关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制度筹资稳健、供给顺畅。


——政府主导,系统性推动各项长期照护资金制度优化整合。


“社会救助、老年福利、长期照护、养老服务等与长期照护相关的政策,虽属不同制度框架,但都是为了‘一个老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建定说,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阶段,强化养老照护服务相关政策之间的关联性,可以使制度资源功能最大化。


比如,失能护理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社会救助福利制度,在实践中与长护险覆盖范围存在重叠交叉。为提高照护资金的精准程度,把有限的财政资源用在“刀刃”上,各地已在探索涉老资金政策的衔接整合、集成联动。


以北京为例,针对失能护理补贴与长护险待遇人群的“重叠”人员,政策规定,在享受长护险待遇的基础上,其失能护理补贴由每月600元调整为400元。调整后的财政资金,将得到更有效的统筹利用。


——市场补充,提供多层次保险产品供给,满足多元需求。


业内人士认为,在确保政策性长护险“保基本”的定位下,应积极发展商业性长护险作为“补充层”,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养老照护资金需求。与各地试点的政策性长护险不同,商业性长护险由商业保险公司承保,个人可根据自身需求来自愿选择是否投保。


2022年,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中国银保监会关于规范和促进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的通知》,鼓励探索将商业养老金融产品与养老、健康、长期照护等服务相衔接。


作为积极探索之一,今年5月1日,我国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两年。此举有助于提升长期照护保障的供给,已持有寿险保单的失能老年人,可由此缓解照护资金支出压力。


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说,这种转换可以看作是寿险保险金的预付机制,与被保险人死亡后进行赔付相比,有利于更及时满足失能老人对护理保障的需求,对于老人及其家庭都更有意义。“寿险产品保险密度和深度比较高,充分利用存量寿险产品开展转换业务,可以有效提升长护险供给能力。”朱铭来说。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公众对于商业性长护险的认知度普遍较低。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商业性长护险保费为132亿元,仅为同期健康险保费的1%。爱心人寿保险有限公司长护险项目负责人马辉建议,加大政府指导下的普惠型商业性长护险开发力度,以此作为政策性长护险的有益补充。


实践证明,探索建立责任共担、互助共济的多渠道筹资机制,丰富长期照护保障的“入水口”,有助于做大长期照护资金“蓄水池”。


来源 | 瞭望、人民日报

编辑 | 张宸轩 张雯卿

热点文章

• 医保智能监控未来发展的4个方向

• 干货 |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 干货 | DRG/DIP付费下,高套分组的5种形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