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述 | DIP发挥“引擎”作用促定点医院因病施治合理治疗

专注深度医改→ 中国医疗保险
2024-12-23

广州市医疗保障局五周年

特别策划 · 讲述

为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向往,解除群众疾病医疗后顾之忧,推动医疗保障的高质量发展,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自上而下成立医疗保障部门,广州市医疗保障局于2019年1月11日正式挂牌,迄今刚好五年。五年来,作为改革的先行者,广州医保深入推进了一系列重点领域医保改革。


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广州持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形成以基于大数据按病种分值付费(DIP)为主,按人头、按病种、按项目付费相结合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体系,协同推进医保、医疗、医药改革,更好保障人民健康。广州医保敢为人先,自2018年起实行DIP,相关经验做法得到国家医保局的认可和推广。


在广州市医疗保障局成立五周年之际,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实地走访DIP先行代表、标杆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聆听五年医保支付改革的“医保故事”。


病例分组合,结算大不同

医保支付方式是医保部门与定点医院结算医疗费用的方法,DIP是目前较为先进和科学的医保支付方式。对于住院病例,医保部门以病种为单元,按分值与定点医院结算费用。


而每个病种的分值,对应的是全市平均费用,是根据该病种的历史大数据计算出的平均数,包括全市所有定点医院、全部参保患者病例。具体到某一病例,医保还会在病种分值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费用等因素,采取以下措施调整分值:


对于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平均值的病例


建立分值校正机制,按一定比例增加分值,并结合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监护病房天数等因素分类增加分值。


对于个别费用显著高于正常情况的病例


建立特殊病例分值校正机制,经定点医院申请后,按病例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进行结算。


对于住院时间比较长的病例


如脑血管意外康复期、恶性肿瘤晚期、慢性心功能衰竭等,采取床日结算,按住院天数累计计算分值。


举个例子

以病种“心房纤颤和扑动:经导管心脏射频消融术”为例,该病种分值为5,661分,2022年相当于8.4万元。而A医院当年度共收治了该病种260例,其中住院费用最低的3.3万元,最高的41.7万元,A医院实际平均费用7.3万元,医保按照8.4万元乘以病例数与A医院结算。


要特别说明的是,医保按照约定支付方式与定点医院进行结算,以较先进科学的方式,促进定点医院因病施治、合理诊治,而参保患者享受的医保待遇,与上述医保支付方式是没有关系的。


现/场/走/访

DIP助医疗高质量发展

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黄锦坤看来,顶级医院要解决好疑难危重症,提升重点病种整合能力,促进公立医院分级诊疗建设,在患者需要的临床基础上进行科研创新,还要管控好医疗成本,助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广州DIP支付方式改革称得上是医院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引擎”,让患者获得有价值的、性价比优的医疗服务,让医院在获得医保合理支付的同时,大力促进医疗能力提升。 


举个例子

以胸外科手术为例,以前手术要全麻,单单麻醉费用就很高,黄锦坤说,在全国微创技术起源地的广医一院,开展整体无管微创胸外科技术,麻醉费用仅为之前的1/5,手术后4小时患者即可跳康复操,部分接受无管手术的肺癌患者可在术后12小时内出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保办主任谭卉妍介绍,基于大数据下的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医院收治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治疗复杂程度和资源消耗水平,最大限度接近“临床诊疗真实世界”,用好了DIP,帮助对临床专科、学科的能力与水平进行更为客观地评估、评价,促进专科、学科持续进步,最终得益的是患者。“通过4年的DIP运行实践,我们医院初步实现了DIP与医院学科建设良性互动的目标,特别体现在医疗效率方面的‘五升五降’:微创手术与日间手术占比、收治疑难重症患者占比、三四级手术占比、日间手术中四级手术占比、医疗新技术占比均升高,药物占比、医用耗材占比、平均住院天数、优势病种诊疗成本、医疗纠纷例数均降低。”已经从事医院医保事务20年的她说,DIP打破了传统按项目付费、定额付费下学科发展的瓶颈,为医院学科建设注入新动力。


运/行/五/年

广州DIP迭代升级 

医保制度启动初期的按项目付费方式,容易出现“大处方”“大检查”“滥治疗”等过度治疗行为,不仅造成医疗资源浪费,患者还会多花钱、医保基金也会多支出。


因此,广州医保2018年率先创新开展DIP支付方式改革,引导医疗机构规范服务,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2019年以来,广州推动DIP改革迭代升级,通过优化病种目录,优化支付规则,支持特色技术应用,改革实现以人民为中心,更好保障了群众合理就医需求,激励医疗机构服务提质增效,更好保障人民健康。


如今,广州DIP按照疾病诊断、治疗方式的不同,通过大数据手段,将以往超过800万份病例归类处理,形成7800多个病种,每个病种获得相应分值设定,医保部门以病种为单元,按分值与定点医院结算费用。广州DIP还首创将省内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纳入就医地结算管理,实现本地、异地住院病例同病同治同支付,引导省内参保人在穗住院次均医疗费用出现下降,有效减轻参保人经济负担。


据统计,与2022年相比,我市三级定点医院收治疑难病例的数量上升、服务效率提高,参保患者在二级及以下定点医院平均住院天数有所增长;医疗机构主动管理约束不规范的诊疗行为,全市住院患者人均住院次数下降3.1%,减少不必要的住院,让轻病回归门诊;病例专家评审得分逐年提升,住院药占比逐步下降,临床诊疗行为、病案质量得到进一步规范。2023年我市职工医保、居民医保住院次均费用下降,次均自负费用同比减少,参保患者就医负担有所减轻。


广州敢为人先,创新将大数据、智能化的手段应用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经验得到国家医保局的高度关注与肯定,2020年,国家医保局在广州召开推进培训会,DIP“广州经验”全国推广。


2023年,广州DIP改革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国家第一批医保经办结算清算典型案例。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过204个医保统筹区启动DIP改革。

来源 | 广州医保

编辑 | 符媚茹 何作为

热点文章

• 走上DIP改革“高速路”,看这家县医院的“五大”解法!

• DRG支付改革下,二级医院该如何调整运营策略?

• 案例分析 | DRG付费下合并症患者入组标准的细化区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医疗保险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