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残疾人日特辑【一】 | 看不见的乐团
这是一期特殊的光影。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为了让人们更加了解这个特殊群体,新潮记者于11月12日、11月28日两次前往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11月28日恰逢扬州市茉莉花盲童管弦乐团的感恩节音乐会,新潮通过影像,记录下这群可爱的孩子寻常而又不寻常的一天。
在我们到达排练室10分钟后,华老师领着几个孩子进来了。有些孩子因挽着视力稍好的同学,被老师轻声教育:“熟悉的地方应当自己走。”
孩子们上午的任务是将所有的乐器和其他杂物搬往下午表演处。
大一点的孩子一次能搬8只板凳,穿过走廊,坐电梯到达一楼,再步行到学校里的报告厅。
午餐时间前,这支乐团在报告厅进行了最后一次彩排,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与乐器并不容易。
乐团的指导老师华老师在台下大声地指挥着孩子们的行动,不光为了发出指示,也是帮助这些孩子在黑暗中分辨舞台的方向。
舞台边缘有学校特制的盲道。但是在熟悉的环境中,这些孩子们已经习惯于离开盲道的指引在报告厅中任意行走。
每一件乐器都需要被按顺序组装,排列整齐,而这个过程这些孩子早已显得熟练而游刃有余。
在某些瞬间镜头的记录里,一些孩子的眼神与常人无异。一些孩子是因为只是低视力而非全盲,能够看清有限的画面;而有些仅仅是因为巧合,在一瞬间隐藏了病容。
搬运乐器的小组一般分为两人,视力好些的孩子指引方向,而视力较差的那个能够搬运更多的东西。
等待的间隙,小嘉拿出了手机。由于视力不支持,他更多依靠读屏软件使用手机,用语音与他人交流。
将大件的低音鼓搬上舞台之后,小维趴在观众席的桌子上一言不发。尚有视力的他看到了我的镜头,眨了眨眼睛冲我微笑,然后又将脸颊埋进臂弯里。
小楠回过头来看到了镜头,保留了部分视力的他在这个乐团中,已经是幸运的一个。
短暂的喧闹之后,大家终于坐定。因为没有也看不到指挥,每支曲子都由鼓手的节拍开启。
舞台的中间是整支乐团的核心,清一色的吹奏乐器的男生撑起了每支乐曲的主旋律。
乐团里有低年级的孩子,在排练的间隙,这些未谙世事的孩童不可避免地走了神。
午餐时间,带我们前往餐厅的华老师在路上大声催促一旁的回寝的孩子加快脚步。“现在这样子(指磨蹭)有人管他,以后就没有人给他讲了。”孩子走远后,他这样给我们说。
逐渐走远的孩子的背影。走廊设置有帮助盲童行走的栏杆,但和大部分同学一样,他并没有使用。
午后我们在教室里采访的同学和他的身后是感恩节主题的板报。如果不是他的眼睛,没有人会注意到这个佩戴红领巾,置身于阳光充足的教室之中的孩子与普通的孩子有何不同。
演出在下午三点开始,乐团成员与观众陆续到达报告厅。
孩子已经换上的演出服,以及身后的电子幕都是明艳的红色。
坐在边角的变声期的孩子,既是鼓手、指挥,又兼任了主持人。他以明亮高亢的音调报幕,一并熟练地答谢为乐团给予资助的企业与个人。
演出结束之后,我们回到排练室继续我们的采访,陆续有孩子送乐器回来,摸索着放回原位。
六年级的小雅,在一整天的活动之中无疑是引人注目的一个。由于疾病,她畏光,而在昼夜交替的昏黄之时,她一直微眯的双眼得以舒张。
余晖从排练室里消失时,我们和孩子们告别,离开学校和扬州。
注:文中小嘉、小维、小楠、小雅系化名。
文编 | 李远浩 南京大学2018级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
丁浸哲 南京大学2018级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
摄影 | 李远浩 南京大学2018级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
视频拍摄 | 李嘉豪 南京大学2018级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
丁浸哲 南京大学2018级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
视频剪辑 | 李嘉豪 南京大学2018级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
美编 | 丁浸哲 南京大学2018级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
责编 | 丁浸哲 南京大学2018级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