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 | 通识教育: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寻找方向
复旦大学于2019年秋季学期开设了一门《似是而非》课程,第一轮选课人数超过千。这门课由复旦大学数学科学院教授楼红卫组织开设、生命科学院教授卢大儒命名,集结了文、理、工、医不同学科12位教授,准备了17个专题,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对伪科学的辨识能力”为教学目的。
这门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课,到底包含了哪些内容?火爆原因又是为何?
为了“抵制狗屁”
2018年7月,复旦大学的几位老师偶然在朋友圈看到题为《美国大学开了一门课,名字叫“抵制狗屁”》的文章,发现这门课与大家之前的想法不谋而合,当即起意开设一门复旦版“抵制狗屁”课程。
华盛顿大学开设的 “大数据时代抵制狗屁课程”(Calling Bullshit in the Age of Big Data),由信息学和生物学两名老师授课,试图从逻辑和传播渠道的角度,揭开伪科学如何产生与传播。
“复旦青年”公众号采访复旦大学楼红卫教授时,他说“太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甚至于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于一些常识性的东西,时常会有错误的认知,缺乏必要的判断能力,尤其是当他们面对本专业之外的一些争议时。”《似是而非》教师团队相较华盛顿大学的课程来说更多元,授课内容更丰富,意图在于普及思维和纠正偏见。
高校通识教育的探索
复旦大学的创新之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国内一流大学在通识教育改革大背景下所作出的努力。而南京大学一直高举“做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的旗帜,同样在通识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探索。
2009年南京大学开始“三三制”本科教育改革,第一个“三”指的是“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多元培养”三个本科教育的培养阶段,第二个“三”则指的是“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就业创业类”三条多元发展路径。”三三制”的实施开展,标志着南京大学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多元教育、通识教育道路上的不懈努力。
目前南京大学通识教育板块课程包含导学课、研讨课、经典悦读计划、公选课和跨专业选修课等。新潮记者对部分同学进行了采访,获得了一些反馈。
通识教育基本达到同学对课程的预期
新潮记者采访了在南京大学经历了一年以上通识教育的同学,经过询问,他们都认为自己在通识课上有所收获。
公选课用兴趣塑造“生活家”
在南京大学经历了两年以上通识教育的曹同学认为,南大的通识教育在公选课板块基本能够学习到和本专业关联性不大的课程。例如公选课里的油画技法、结构素描等艺术类课程,与专业学习并无关系,但能够陶冶艺术情操、培养兴趣爱好。同学们选修这类课程的目的大多是出于个人兴趣。学校提供了充分的课程供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兴趣,最终发展兴趣成为终身爱好。
“悦读经典”打破“大部头恐惧”
17级工科类的徐同学称:“我选读过《全球通史》课程。此前常常听此巨著却从未翻开过,以为只是像历史书一样枯燥乏味的流水账。可是阅读之后,却发现作者对于历史切入的角度、描写的手法以及结构的组织相当新颖且吸引人,让我一个并不怎么喜欢阅读历史的人也能够坚持阅读下去,并且从中收获了许多关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相关知识,同时书中也有许多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描述,以及哲学思想的介绍,这些对我有很大启发。”
南京大学的“悦读经典”类课程分为六大知识单元:“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明”、“哲学与宗教”、“经济与社会”、“自然与生命”、“全球化与领导力”,每个单元都由教授老师精挑细选具备经典性、思想性、知识性、前沿性和可读性的书籍。
其中不乏很多令人望而生畏的“大部头”著作,如《资本论》、《史记》、《物种起源》等;也有耳熟能详但从未翻阅过的古代著作,如《坛经》、《孙子兵法》等。许多同学对于这样的大部头是有成见的,认为经典只需要“了解”,无需“阅读”,更何况“悦读”。这门课程用线上导读、材料补充、网上讨论、线下交流等板块引导同学们翻开书,真正地静下心来体会著作。
《南京大学悦读经典计划导读精粹》前言部分写着这样几个字:“与伟大的书籍相遇”。除了接触”伟大的思想“,这门课程打破了同学们对于阅读“大部头”经典书籍的恐惧,养成愿意阅读、不惧尝试的习惯。
导学课打开学科视野
南京大学导学课的基本内容是围绕不同学科知识进行导引和介绍。同学们可以选择与自己专业并无联系的学科导学课,比如“学在南哲”这门导学课,梳理了中外哲学的基本框架、介绍了哲学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著名哲学家的故事,课程的专业化程度高,内容广泛而丰富,有助于非哲学专业的同学了解哲学、掌握基本的哲学知识。
曹同学表示:“在导学课中,学生相对轻松、带着兴趣参与课程,了解到很多关于课程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是文化背景等,收获较多,。”
跨专业选修课上的专业延伸
徐同学称:“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课程,比如区块链+人工智能、金融创新课程等,对工程管理学院相关专业皆有涉及。在跨专业课程中,计科学生选修软院课程,自动化学生选修计科,工科学生选修数学等情况都可以对本专业的学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7级文学院的曹同学通过跨专业选修课选修了新闻传播学院还有外国语学院的课程,了解到了媒介与性别研究、视觉解读、广告心理学以及西班牙艺术赏析等方面的知识。“人文大类的很多课程需要的研究方法和理念,往往相互联系,在论文写作和研究方面,每门课程都给了我不同的启发和帮助,对我自己学科的学习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18级文学院的余同学则称,跨专业选修课给了她不同的视角去看待自己学科的问题。
“水课”有其生态环境
据“复旦青年”公众号采访,余同学透露退选复旦大学“似是而非”课程的原因:“课程形式有点像讲座,内容不能深入,对我批判性思维帮助不大。”由于每位老师的授课时间短、课程人数较多等原因,这门课在一些同学眼中是“用来凑学分的课”,复旦大学的课程反馈问卷中有25%的同学承认这一点。
不只是在复旦,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水课”问题。
“听不懂也能赚学分”
南大“悦读经典”板块,大多课程都以网课形式开展,线下活动较少,书籍的补充内容定期发布在南京大学SPOC官方网站上,由同学们自行登录网站进行阅读。有些“悦读经典”课程整个学期只需要同学读完书之后完成一篇论文,没有其他任何的作业或者测验。
一边是令人望而却步的“大部头”经典著作,一边是轻轻松松就可以应付过去的两千字读书报告,课程上完了,书真的阅读了吗?真的有人关心书读过没有吗,还是只是关心学分拿到没有。
徐同学称:“虽然考虑到大家专业课程的压力可能较大,但是如果因此完全放低这些课程(大多是某些“悦读经典”课程)的考核要求,可能开设课程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
经典“悦”读,“悦”字的背后的快乐究竟是不是在经典中获得的,恐怕要打上问号。
采访发现,有同学认为通识课程趋于“导论化”。曹同学表示:“期待学校的通识课程更加细化深入。前半学期进行导论类学习之后,后半个学期能相对深入地学习,在宏观之外,能有机会阅读本专业的经典书籍。”
余同学称:“有一些课程(网课较严重)存在老师读稿、知识点枯燥难以接受、水课严重等问题。希望通识课程的安排设计,考虑到受众学生的学习需求,就是怎么把握通识和专业性结合的度,不要太水,也不要全是听不懂的术语。”
“为了研讨而研讨”
余同学称,她上学期选《艺术解读》,老师告诉学生:因为课程要求要研讨,所以让同学们准备报告上台讲。最后一节课老师没来,就让助教听,同学们随便选个跟课程相关的题目讲,打个分,就算完成课程任务了。
南京大学新生研讨课于2009年开始开设,均由高水平教授亲自进行小班研讨教学。据记者了解到:许多研讨课的教授之前大多习惯于大班授课,在能够容纳一百多人的大教室里畅所欲言,很少与同学一起以倾听、讨论的方式开展学习。如何让研讨不只是流于形式,让思维的碰撞与争锋真正出现在研讨课上,以达到对同学的启发性目的,对于习惯了讲大课的“老教授”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研讨不是课程目的,而是启发思维的途径与方法,要实现高质量的研讨、让每一堂研讨课都成为思想交锋的胜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没有人真的想认真做”
余同学称:“有一些悦读经典,小组组队作报告,其实并没有人真的想认真做,最后的成果就是大家完成任务拼凑出来的作业。”
有许多通识课程在南京大学颇为火爆,除了部分课程着实有趣,还有很大一部分课程“一座难求”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够“水”。
或许是有的同学对课程的学习热情不足,学习之外的诱惑力过大,“水课”能在最大程度上为自己节省精力。许多曾经提笔奋战、日夜兼程的高考生一入大学就失去了斗志——挥霍、拖延、放纵,大学四年就这样“水过去”了。
另一方面,有部分同学已然是“目标明确”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从大一开始就早早规划好了大学四年的“学习之路”——拿到多少学分、参加什么学生组织和社团活动,日后是考研还是出国,考研或者出国需要在大学阶段做什么准备……“学习知识”并没有被他们放在大学生活的第一位,他们只做对于自己未来规划最“有价值”的选择,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学严进宽出政策为学生“水过大学”提供温床。高考是十万大军跻身独木桥, 而大学的毕业证书只要修够了学分就能拿到,这意味着进入大学需要日夜奋战、难上加难的激烈角逐和竞争,而从大学毕业只需要一个勉勉强强、应付过去的“及格”两字。
余同学表示:“希望学校能在大一时为学生选择通识课程提供更精细的指导,比如对应专业课程的量,一学期选多少通识课为宜。这关系到未来几个学期课时安排的问题,而大一上学期往往很迷茫,如果没有安排好很可能降低未来几学期通识课的学习效率。”
南京大学采取大类招生,在大一时部分专业先不进行分流,到大二再进行专业分流。大一新生先进入各个试验班,如“人文科学试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类、工科试验班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初入学校的大一同学极易对于未来的学科和专业产生迷茫心理,需要合理规划通识教育课程帮助自己确立兴趣、找到特长,为大二的分流做好准备工作。
目前学校在军训时会对大一新生开设讲座,介绍学校各个板块的课程,但讲座实际效果不甚理想,许多同学对学校课程体系仍然一头雾水,遑论对通识课程有更全面、清晰的规划和认识。
从课程体系出发改善“水课”生态
要改善“水课”生态,须改善课程体系,精细化模块。
可以根据课程实际内容价值和难易调整学分要求,提高高质量课程的单课课时比重以及增加其学分数,使同学可以花更多时间在更有收获的课上,也能从中获得更多的学分。
与此同时,还可以将部分优质的通识课程设置为荣誉课程,与一些优秀学生评选及交换计划评选挂钩,使学习选修这些有价值、有水准的通识课程的同学获益远大于选修“水课”的同学,以此引导更多同学选修更有质量的通识课程。
高等教育思想家纽曼认为:自由( 通识 )教育之所以胜过任何专业教育,是因为它使科学的、方法的、有序的、原理的和系统的观念进入受教育者的心灵,使他们学会思考、推理、比较和辨析。
在这个过分关注工具理性的时代,“学以自知”、“学以自省”的通识教育被广泛看重,并以此出发从教育的角度弥补时代精神的缺失。而本身就萌芽于功利主义盛行的大背景下的中国通识教育“天生羸弱”——课程体系不完整、教师授课不适应,又“阻力重重”——学生受利己主义时代风潮影响,以GPA为逐。脱胎于这样的时代背景而又要反身凭借其“去功利”的通识特质以中和时代的功利主义风气,中国的通识教育道阻且长。
来势汹汹的通识教育之潮是给了中国高校”博才“教育更多前进的动力,还是只是促成了一场水分不断的形式主义狂欢?热潮过后,中国通识教育将何去何从?
往期回顾
撰稿|戚新源 人文科学试验班2019级本科生
责编|丁浸哲 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本科生
美编|吴昊明 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本科生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