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漆画艺术展,到时代美术馆!
中国漆艺,历史久远,至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发展史,其中演变,从实用的生活器物的装饰,到具有审美功能的艺术形态,充分体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无限智慧和伟大创造精神。
当代的漆画艺术,作为脱胎于民族传统漆艺基础上的新画种,以其独特的形制和材质、美的内涵和高贵品质,深受人们喜爱。
11月15日起
由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
安徽省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
主办的
『漆源·当代安徽漆画学术邀请展』
在时代美术馆亮相
(地址:合肥市黄山路599号时代数码港2楼)
🎨
近年来
我省漆画艺术厚积薄发
此次邀请展,为期十天,有来自安徽全省各地的11位艺术家,范福安、李顺庆、魏鸿飞、倪龙娇、王 屹、唐成辉、汪保群、高开峰、潘珍珍、范雪歌、王思佳作的40余幅漆画作品和部分漆器作品、衍生品参展。
漆画艺术,对于安徽来说是一个年轻的品种,虽然起步较晚,但从近些年我省艺术家的广泛参与、创作热情和取得的成绩来看,这个古老的文化形态和传统艺术形式,正在江淮大地建构出绚烂多姿的美的世界。
近年来我省漆画人才队伍的发展有了很大起色,入围全国美展的漆画作品也日趋增多,很多年轻人从认识漆画,到参与创作、成为这个队伍里一个重要的力量。
一个队伍的发展和建设离不开人才。我们在一手抓创作的同时一手抓人才。培养新人,从生活出发,用我们独特的艺术创作出接地气的作品,不断地从高原向高峰迈进是我们的希望。
”义卖漆画
助力徽州漆艺发展
我国的髹漆技艺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达到了很高水平。
徽州漆艺起源较早,在南宋罗愿《新安志》中就有采漆的历史记载。在明代时期达到鼎盛。
明万历(1573年——1620年)《歙志》卷九对此有明确记载:“髹器则余氏、汪氏俱精,有退光罩漆、胎锡雕红、泥金螺钿诸种,上者欲追果园厂。”
明代徽州螺钿髹漆技艺已相当精巧,据方以智《物理小识》记载:“近徽吴氏漆,绢胎鹿角灰磨者,螺钿用金银粒,杂蚌片成花者,皆艳,古未有之。”
可见,当时,吴氏绢胎鹿角灰磨光漆和螺钿漆工艺水平都有所创新,清代漆彩雕刻成为徽州漆器的主要特色之一。而这一时期的螺钿漆器作为朝廷贡品送入皇宫。
——为传承和发扬徽州漆艺,安徽漆画家们也积极行动起来;
——为了体现艺术家所肩负的责任与担当,学术邀请展期间还会举办作品义卖活动;
——义卖所有款项将公开,卖出的全部金额会捐助部分中小学校,建立徽州漆艺工作室。
▼
范福安
安徽省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主任、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范福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希望借此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辅导和提高同学们的学习专业技能,以及美育水平;
不断拓展传统漆艺的发展空间,立足于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基础;
使徽州漆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大发展中,推动漆文化进入现代生活中,带动全国漆艺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