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省唯一!投资70.13亿!四川这个地方“绿”了!

四川自然资源权威发布/政策解读/法规宣传


世界地球日马上就要到来

今年的主题是

 “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珍惜每一寸土地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让地球绿起来

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在四川省广安市

华蓥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已经开展了两年

这是全省唯一试点的

跨区域、跨系统的重大综合性项目

试点项目开展以来

143个子项目已完工36个、全面施工87

部分施工15个,共计投资70.13亿



那么,华蓥山区具体是怎么开展治理的呢?

咱们一起来看看



1

“治山”全面提速


针对因矿山开采造成的山体、地下水破坏,坚持以自然修复为主、工程手段为辅,开展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综合治理、饮用水源地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等工作,完成沉陷区整治303公顷,矿山复绿192公顷、疏干影响区输水管线建设303千米、饮用水源地1处、96口蓄水池、清理215万方废弃矿渣整治等,目前,历史遗留矿山治理率已达58%,历史采矿区饮水困难解决率已达70%,破碎山体逐步向绿水青山转变。



2

“治水”稳步提升


立足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着力解决水源保护、水质提升,开展了城乡水污染整治、河道综合整治、水资源调配与整治等工作。完成污水管网建设716.37千米,新建103处乡镇污水处理站,384公顷饮用水源地建设、533公顷湿地恢复建设、73处现有生活污染整治。目前,渠江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其中Ⅱ类水质比例达45%,龙滩河水质达Ⅲ类、西溪河Ⅲ类水质达75%、驴溪河(芦溪河)Ⅲ类水质达83%。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0.1%,乡镇污水处理率达64%



3

“造林”持续加强


针对森林湿地资源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结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绿化、彩化、资源化”的总体部署,以植被恢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森林湿地资源保护等措施为抓手,高标准高质量集中打造优质特色的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促进华蓥山区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健康发展。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森林湿地资源保护等项目36个,完成人工造林6685公顷、封山育林3817公顷、湿地保护修复1410公顷、森林抚育20196公顷、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75800公顷。



4

“良田”不断提高


针对耕地质量退化、面源污染、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把土地提升综合整治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土地整理、水土流失治理、渠系节水改造等项目,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累计开展1.46万公顷土地平整、4345公顷石漠化整治、286千米灌溉排水、5544公顷水土流失综合治理、332口蓄水池、281口山坪塘等工程,历史水土流失治理率达56.68%



5

“净湖”加快推进


针对天池湖、大洪湖(河)湿地萎缩退化等问题,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开展退田还湿、生态防护林系统建设、湿地净化系统建设等手段,构建了由水向辐射带—变幅带—陆向辐射带组成的河、湖滨隔离带,形成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湿生乔灌木-陆生乔灌草木合理配置的自然生态屏障。累计开展河湖水系连通15千米、污水管网建设160千米、41处现有生活污染整治、新建29座乡镇污水处理站、38座乡村污水处理站、22处饮用水源地等建设。



除了对山水林田湖草的治理

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方面

各乡镇也进行积极探索

产业推进、旅游发展等生态发展新途径



加大城市河湖岸线整治,提升城市景观,创造城市生态财富。以前锋区芦溪河为例,2017年以前,渠江支流芦溪河流域尤其是城区段实为黑水体、臭水体、干河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通过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实施河滨岸线整治、雨污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等措施,扭转了芦溪河流生态现状,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提升了城市品味,积累了城市生态财富,实现了人与城市、自然的和谐统一。


推进重点矿山地质环境开发性治理,保护矿业遗迹,促进生态开发。在提升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基础上,通过引进社会资金,挖掘矿业文明生态景观,发展生态旅游、康养休闲、绿色农业等产业,促进矿山生态开发利用。如前锋桂兴片区,上世纪90年代“靠山吃山”,大力开发矿产资源,遗留众多废弃采石坑洞、乱掘地以及裸露岩质开采坡面,边坡陡立,危岩耸峙,灾害多发。随着生态保护理念的日益深入,前锋区在矿山治理过程中引入旅游发展理念,后期预计开发天空之网、3D体验道、极限场地、房车露营等旅游项目,打造“全景体验式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依托“矿山修复+旅游开发”生态修复模式,将昔日的废弃矿山变成绿水青山,推动发展从“资源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变。


 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和土地开发,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为农业产业化谋篇布局。按照“小规模、微田园、多品种、大园区”总体思路,已建设柑桔基地7万亩、蔬菜基地2.7万亩、花卉药材基地4.2万亩。通过土地流转,国有企业产业化开发等模式,大力推进“健康+农业”“旅游+农业”“互联网+农业”等产业化发展模式,成功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品、证明商标)8个。


 加大植树造林,变生态财富为资源优势,促进旅游支柱产业的发展。针对华蓥山的生态优势,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三年奋战,漫山红遍”的要求,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原则,对华蓥山生态康养避暑旅游小镇实施人工造林6685公顷,森林抚育20196公顷,让华蓥山绿起来、彩起来。按照“红色、生态、健康、美丽、避暑胜地”总体定位,将华蓥山打造成自然生态优美的著名景区,建成川渝地区一流的避暑胜地,实现生态财富与资源优势的有效互动。


 从制度上下功夫,助推生态环境改善提档升级。印发了《广安市水环境生态补偿办法(试行)》,按照“超标者赔偿、改善者受益”原则,落实各区市县、园区水环境改善责任。从2018年5月开始我市筹集3500万元资金,对驴溪河、西溪河、长滩寺河三条流域按月实施跨区市县断面水质监测、考核和补偿,年底全面清算兑现。截止目前,广安区支付赔偿金40万元、前锋区支付赔偿金148万元,华蓥市获得赔偿金140万元,经开区获得赔偿金4万元,协兴区获得赔偿金52万元。


通过对山、水、林、田、湖、草的

综合整治和系统修复

华蓥山区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不仅让风景变美了,土地效益也更高了

还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实惠

相信,未来华蓥山区的绿色发展之路

一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丨往期精彩回顾丨


-END-

制作 | 厅宣教中心

编审:邢珊瑚

责编:邱拥华、王敏

文字由广安市局提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四川自然资源”,获取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