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几代上海人的回忆!潮极一时的这条街就要停业装修!

徐妍斐 上海市消保委 2023-07-26


昨天是“香港名店街”停业前的最后一日,这条上海知名的人民广场地下商业街迎来了最后一波怀旧客。


在多次升级迭代后,这里最后的形态是“绮丽次元文化街区。大量“00后”“10后”钟爱的二次元文化令年长者大呼“看不懂”。



现在由于租赁期满,香港名店街停止营业在即,许多二次元爱好者们关心的“绮丽次元创意文化街区”4月29日起将在第一百货商业中心C馆4楼重开。


而看着这条老牌商业街一路变迁的人们也最后一次走近这里,感受残存的旧日气息,也期待它新生的模样。


在名店街卖衣服鞋子二十多年,

这次她想退休了


香港名店街开业于上世纪90年代,作为上海最长的地下步行商业街,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上海人心目中潮流时尚的先锋地,五花八门、包罗万象的商品种类让这里极有逛头。



而随着时间的更迭,这里的店铺和顾客群都出现了大换血:繁复精美的LOLITA裙装、硕大精巧的高达模型、微缩食玩、扭蛋机、卡牌……一张张稚嫩的面孔穿行在店铺中,有的穿着校服,有的则cosplay各种二次元人物。



偶有“老人”来到这里,大呼看不懂:和以前完全不一样啦。记忆中的香港名店街是似乎是各种衣物鞋帽包包配饰项链构成的……


与后来进化到“二次元圣地”的极“新”的部分相比,1971年出生的陈阿姨是香港名店街“老”的那部分。她从二十八九岁起在香港名店街开服装店,后来改换成鞋店,到现在已经五十岁出头了。


周围新潮店铺或迁去第一百货商业中心C座,或迁去隔壁迪美,而陈阿姨的选择是:退休。



“差不多也到退休的年纪了。”陈阿姨说,开了这么多年店,见过了香港名店街的繁华与变迁,这次,她不准备再随着这条街一同进化了。


如此单门面的线下小鞋店,在如今百花齐放的商业形态下显得有点“过时”,很早以前,陈阿姨就感受到了互联网的冲击。大约三五年前,这里逐渐变得“二次元化”,为服装鞋帽而来的客人变少了。幸而还有一批忠实的老客人常在惠顾生意。



最后几天,由于全场清仓,不少老客人都来扫货。“有个70岁的老太太,一口气买走我三双鞋。现在老年人更有钱呢。”随后,陈阿姨想起什么似的,又补充道:“也不止老年人,今年有个女客人一口气买了六双鞋,没有比现在买更划算了。”


她告诉记者,目前的折扣相当于原价一双400元的鞋,现在只要150元。说话间,门口的货架又有女士前来看鞋。



与这片地下区域相伴半个世纪,

阿婆说总要变的


79岁的陈阿婆与“60后”的妹妹一起来到了香港名店街。


在光怪陆离的“二次元”区域穿行着,她们寻找着这条地下商业街中还“熟悉”的部分。


一张简陋的桌子在走廊上摆开帽子眼镜摊,用纸牌写着“特价10元起”。老姐妹们停下脚步看起了帽子,这里的帽子种类很多,从夏季的遮阳帽到冬季的保暖帽都有。不过,也没什么很特别的。



摊主迎上前来,原来,10元起的是眼镜,帽子需要更高的价钱。


她们放下了帽子,继续向前走去。这次,直到从香港名店街进入迪美,又从迪美一路穿行离开地下步行街,她们都再没有为哪家店或哪样商品驻足。



“去乘123路回家啰!”陈阿婆说。


她们今天并不是特别来赶停业前“最后一班车”的,只是到了附近,有人提议在乘车回家前顺道走一走下面的香港名店街。而在多年前,她们是这里的常客,甚至更多年前,见证了这片地下空间的诞生。


“我们以前是住在附近的,从小在这里玩,后来拆迁搬走了。”陈阿婆说,在自己妹妹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学校的义务劳动曾经到这片地下区域来挖防空洞,可以说,这片区域的“开拓”还有妹妹的一份小劳力。



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里变成商业街,就开始火了。


陈阿婆的孙子出生于2003年,宝宝出生后,全家人常带他到香港名店街来买小衣服小裤子,那画面让陈阿婆记忆犹新。而现在,孙子已经是人高马大的20岁了。


如今,陈阿婆和家人但凡来到人民广场,还是愿意到香港名店街走一走,不为购物,只为感受这条伴随他们半个世纪的老街的气味。老街随时光迁移而不断变化着面貌,对此,陈阿婆很平静:“总归要变的,要发展,要进步。”



怀旧者唏嘘一番落幕,

新来者展望另一番开启


“60后”保安黄师傅在这一带站岗执勤。


他自称来到这里不算久,却能对香港名店街的历史变迁侃侃而谈。


“对,这里以前是防空洞。”他把记者带到迪美党群服务中心的红墙前,指着左上角的字样:隧道股份,地空公司。“地空公司,防空洞嘛。”


根据财经媒体解读,2021年隧道股份曾发布公布,下属全资子公司市政集团与地空公司经协商达成一致,拟以现金收购地空公司持有的人防工程公司100%股权。而上海早期人防地下空间的商业化利用,也不止这里一地。


黄师傅说,虽然香港名店街和迪美相通,但过去是泾渭分明的两家,现在,迪美的物业已经把名店街那块也接管了过来,自己的同事也去名店街那边站岗了。



香港名店街里,另一位穿着制服的保安和闲下来的两名女店员侃起了大山,在他们旁边,邻居店铺正忙着打包,卷帘门拉下了一半:“据说以前香港名店街是一个香港老板承包的,现在到期了。”“不知道以后还有多少店会搬回来。”“那要看以后这里做什么用途了嘛。”


与年长者惊讶于“香港名店街要关了”,如今这里的主要顾客群——热衷二次元的“Z世代”更关心他们喜爱的店铺要搬去哪里。听说绮丽次元文化街区将在第一百货商业中心重开,又有些店铺明确要搬去迪美,许多人便安下心来。


“还想知道接下来妈咪们要去哪里摆摊。”在小红书上,有网友这样写道。之前每逢周末,香港名店街都会有自发来摆地摊的二次元爱好者们。“妈咪”不是指妈妈,而是她们对同好的亲热称呼,是小圈子里的“行话”。

本文来源:新闻晨报
阅读推荐
火遍全网!极限24小时游上海?狂塞12种美食,上海人:有些我都没吃过
坐地铁被收15元“超时费”?网友吵翻!上海地铁也要收吗?
上海市中心也要开夜市?时间定了,地铁直达!
12306上热搜!“到底是谁抢走了我的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