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苹果能玩出多少花样?三木健的这个展览让你脑洞大开

徐翌晟 新演艺 2021-01-26

Apple

苹果


“苹果”对人类来说有各种隐喻:亚当和夏娃偷吃的禁果,掉落在牛顿头上的启发,乔布斯的毕生成就等等……




正在上海当代艺术馆进行的日本设计大师三木健的“APPLE+”中国首个展览上,苹果的含义更是发挥到了极致:

食物意义上的苹果

墙上的涂鸦

奇妙的视错觉

“自拍圣地”苹果镜屋……


展览现场和展品


三木健说,

“我不仅对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苹果进行重新思考,并且还总结了一套以苹果为观察和表现对象的设计学习法,甚至还为此写了一本书《APPLE》。” 

展览涵盖了三木健近四十年设计历程的代表作品。


三木健在现场


2016年,第十八届龟仓雄策奖颁给了大阪艺术大学教授三木健。

龟仓雄策奖共授予了17人,

其中有国人熟知的无印良品(MUJI)现任艺术总监原研哉,

还有如执掌优衣库的“设计武士”佐藤可士和等人,

几乎是日本现代设计发展史的缩影。


和之前的得主不同,三木健得奖的“APPLE+”海报背后,是一套完整的设计思维、设计教育体系。



据说,三木健在一次咀嚼苹果时,忽然意识到这个日常食物与生活的高度关联性,随即,便对“苹果”进行了延展性学习。

一旦想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所有与其有关的东西都会涌现出来。

对于苹果的学习,便是这样一个分解,重组,再延伸的过程。

于是便有了“APPLE+”。

“APPLE+”改变人们看设计展的一般模式,设计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价格标签,而是生活中传递喜悦、解决问题的桥梁,更是每个人可以在生活中应用的思维模式。



展览的第一部分,14个展柜对应设计思维中14个概念,如分解、长度、面积、涂鸦、拟声词、联想游戏、思考的素材、漫画等。

削下来的苹果皮被凹成3种造型,涂鸦者以“苹果皮”的形状为起点进行涂鸦,学习者开始探索形状的关联并想象故事性。



更为可贵的是,设计师还常常“想象人们使用时的喜悦感”,这也是好的设计在理性色彩之外透出淡而隽永的人情味之所在。

比如,在三木健的设计中,把ThinkPad上的小红点拟态为一只顶着红鼻子的黑皮小狗。



所以,据主办方观察,来看展览的观众中,不仅限于艺术类师生,还有中学校长、公司职员……

每一位观众都能在其中感受到“脑洞大开”,接到设计师抛出的不同的“苹果”。



(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往期推荐


连汤唯也要演大女主剧了!你会看吗?

▶ 当年的越剧十姐妹,今天在天上“团聚”了!

▶ 是什么大事?让秦怡王丹凤牛犇袁岳达式常梁波罗都齐聚一堂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