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九九重阳,9岁孩子把91岁的《新民晚报》带回家送长辈

孙佳音 新演艺 2021-03-25

“吃好夜饭看什么呀?”

“新民晚报!”


昨天下午,在上海报业集团印务中心门口,在秋天的阳光里,有30个孩子的笑脸格外灿烂。


他们手里捧着滚烫的还散发着墨香的晚报,齐声回答老师的问题。他们还说,要赶忙把这份报纸拿回家:“送给我外婆,明天是重阳节,这是我今天的大收获,送给她作小礼物。”


只有9岁的荀恺欣很是老练,一边纠正着别的小朋友“新民晚报”的上海话发音,一边告诉记者说,“我特别喜欢今天的活动。”


▼戳视频,跟孩子们一起学上海话“新民晚报”


时间回到五个小时前

昨天上午9时


“未来研究所”带着本周招募的30个来自上海各区的小学生,带着他们对晚报的好奇,对新闻的好奇,来到威海路755号4楼。


“91代表着什么?”

“这两个铜像是谁?”

“这些就是报纸版面吗?”


还没有进入会议室,一颗颗小脑袋里,便蹦出了许许多多疑问。

▲ 孩子们对会议室外墙上的报纸版面很有兴趣



在之后的一个小时,这些疑问一一被解答。


他们了解了这张报纸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也了解了“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出处和意义;

▲ 孩子们了解《新民晚报》的历史

他们记下了晚报历史上的知名作者,也记下了这张报纸曾经最高的186万份销量;

▲ 孩子们浏览从黑白到全彩的晚报版面

他们浏览了从黑白到全彩的晚报版面,也在全媒体中心的数据大屏前流连,“我有微博,这上面的热搜都是一样的,这些数据真的都是及时更新的。”

▲ 孩子们参观全媒体中心的数据大屏


参观完采编部门,孩子们从4楼“转战”到46楼,他们的好奇更多了——

“记者姐姐,你的一天是怎么过的?”

“什么样的事情可以‘上头条’?”

“什么是副刊?”

“怎么才能写好一篇新闻稿?”


排排坐好,他们跟随晚报记者,了解“一篇新闻稿的诞生”的台前幕后。


▲ 在会议室,孩子们了解“一篇新闻稿的诞生”


一个小时过去,孩子们大体知道了新闻采访写作编辑的流程,也知道了融媒体时代新闻的变化。


有人在小本子上端端正正地誊写着“5W”;有人把心得圈在一边,“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还有人自问自答:“新闻是什么?”然后配图说,“真实、新鲜、及时公开的报道”。

▲ 一些孩子正在认真做笔记



吃过午饭,孩子们郑重地送给晚报一张卡片。卡片的信封上写着“谢谢!《新民晚报》”,里面则签满了30个孩子的名字,还有满满的用彩色笔写的“感谢”和“THANK YOU”。

▲ 孩子们送给晚报的感谢卡片



随后,他们又急忙派代表问晚报经管办杨晶老师:

“我们什么时候去参观印刷厂?我可以拿到今天的报纸吗?“


他们说,回家要好好写一篇关于重阳节的文章。听课时提问和回答都最积极的王小斌说:“我要给晚报投稿。”




不到一点,开往集团印务中心的大巴便出发了。


▲ 参观队伍到达印务中心


从传版到电脑制版,到机器制版,再到印刷;从印刷到调色,到捆扎打包,再到送上邮车,孩子们目击了报纸诞生的最后一道工序。



▲ 孩子们依次参观报纸诞生的每一道工序


印刷机在头顶哗啦啦地滚过,孩子们好奇又欣喜的目光一直追随,直到拿到湿乎乎、热腾腾、簇新的《新民晚报》。


▲ 孩子们拿着刚刚印好的报纸


一拿到报纸,一张张小脸更兴奋了,有人直接席地而坐,戴着口罩在印刷车间便捧读起新闻来。


▲ 孩子们一边读报一边交流感想


车间外的小花坛边有小男孩感慨:“原来一份报纸的诞生,需要这么多人的努力。”

也有好几个小女孩齐声说:“我今天拿到了《新民晚报》,我很开心。”


▼听听看,小朋友们怎么说



未来研究所的带队老师说:“谢谢晚报的全力支持,开放所有部门给孩子们参观,未来与你们不见不散。”

▲ 孩子们在新民晚报社合影留念




新演艺工作室

作者:孙佳音

编辑:吴旭颖

图片:王凯摄影

©新民晚报文化部



近期推荐


▶ 三个月拍出奇迹,《金刚川》如何完成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 上博讲坛|一只粗瓷碗为沉船断代

▶ 谍战剧《瞄准》,是否“瞄准”了观众的心?

▶ 这家差点关张的上海老书场,守护了评弹百年,如今轮到我们守护它

▶ 这周末起,去访一访“大宅门”的白景琦,探一探“回廊亭”的真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