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梁谷音的这出《潘金莲》,谢稚柳、陈佩秋之子也来助阵
正值上海昆剧团建团45周年之际,昨晚,81岁的梁谷音携手蓝天、沈昳丽再度演绎全本《潘金莲》,在天蟾逸夫舞台“嶰谷清音”专场演出。
《潘金莲》剧照
这出雅俗共赏的戏,花旦、武生、彩旦、小花脸,文戏、武戏、矮子功,行当齐全,色彩丰富。但恰如梁谷音所说,年事已高、时不我待,今晚的演出或将是“绝版呈现”。
这场演出吸引了不少戏迷,在天蟾逸夫剧院大厅偶遇书画大家谢稚柳、陈佩秋之子谢定伟,从小耳濡目染,他也是昆曲忠实爱好者。昨晚,他早早来到剧场,为即将登台的梁谷音老师打气。
梁谷音(左一)和谢定伟(左二)合影
说起父母和昆曲的缘分,他坦言:“打从记事起,家里的唱机始终放着昆曲,咿咿呀呀的水磨腔伴随着整个童年,竟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刻在了记忆里。”
在谢家,梁谷音的名字出现频率很高,因父亲谢稚柳和俞振飞交往很深,经常能听到昆大班的老艺术家当年在戏校学戏的故事。
“梁谷音唱得好、颜值也高,最初登台才十几岁就轰动一时。”谢定伟记得家里唱机旁,有一张母亲珍爱的唱片,正是梁谷音和刘异龙的《双下山》,“那时候,母亲反反复复听,我们抢着给她放唱片。”
梁谷音(左)陈佩秋(中)刘异龙(右)合影
从昆曲面临危机时写信发声呼吁将昆大班重新召集,成立上海昆剧团,到如今作为普通戏迷时时捧场,买一沓票邀请亲戚好友,“因着一份爱好和痴迷,以及对传统戏曲的传承之责,无论何时,父母总是愿意为昆曲出一份力。”
谢定伟说:
母亲在世时,尤其到了晚年,几乎不会错过昆大班艺术家的演出。支持、帮扶传统戏曲几乎成了家风之一,如今父母虽都不在了,这传统我们自然是要传承下去。
说起往事,梁谷音也是记忆犹新。
1978年,上海昆剧团成立前夕,尚在杭州工作的梁谷音是同班中最后一个被召集的。等到大家终于在上海聚首,在昆曲笛师顾兆琪的带领下,便时常以谢家为据点,举行曲会。“昆曲,一根笛子就能唱。”那时正读大学的谢定伟周末回家都能听到笛音曲声。
梁谷音和陈佩秋的早年合影
大多数时候,谢稚柳会请他们下馆子,偶尔陈佩秋会亲自下厨,那是谢定伟最高兴的时候,“我说我妈做饭好吃,那绝对不是顶着‘妈妈味道’的滤镜,她真的很会烧菜,而且每一道菜为什么这么做她都有道理。”
最简单的菜往往藏着最深的门道,谢定伟记忆中就有一道魂萦梦牵的“香肠炒蛋”。“香肠炒蛋,要先把香肠里面的猪油煸炒出来才好吃,猪油浸透到蛋液,才会香。切香肠,有人切片、有人切丁,我妈用滚刀切成三角块,肉头厚却容易出汁,煸炒后外脆里嫩。鸡蛋好吃,肠也香。”梁谷音记得一道宫保鸡丁,经典川菜做法,不放一点酱油,用不辣的郫县豆瓣酱替代,辣油用干辣椒另外煸制,酱香浓郁。
《潘金莲》剧照
书画大家和戏曲名家交往,很多日常小事也很有意趣。
俞振飞拍黑白电影《墙头马上》,谢稚柳为他画过一幅屏风;梁谷音演活了“潘金莲”,陈佩秋也曾用画笔记录下惊鸿一瞥,只可惜因嫌弃人物手部线条勾勒得不够完美而一撕了之。如今,两位书画大师虽已故去,但爱戏之心还在代代相传。
谢定伟说:
昆曲如今日子虽比从前好过许多,但面临的困难还很多。国家大力扶持传统戏曲,社会各界也应该多多关怀支持,让昆曲等中国非遗瑰宝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新演艺工作室
作者:朱渊
编辑:吴旭颖
审稿:邵宁
图片:受访者供图
©新民晚报文化部
近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