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她,爱护她
深圳女孩王欣瑜搭档中国台北老将谢淑薇拿下法网女双冠军,创造历史。她被叫作“小李娜”“中国莎娃”,然而她一直明确,要做的只是自己。而我们也需要明确,在爱她之上,首先要,爱护她。
▄
这是一场注定会写入深圳体育历史的比赛。
6月11日,法国巴黎,法网女双决赛。
深圳女孩王欣瑜与搭档谢淑薇组成的“海峡组合”在首盘1:6速败的情况下,第二盘以抢七7:6(5)惊险扳回一城,最终决胜盘6:1战胜“美加组合”费尔南德兹/汤森德,实现疯狂大逆转。
拿下赛点的那一刻,王欣瑜有点蒙,直到看到谢淑薇举臂高呼,才意识到:这一切真的发生了,冠军到手了!
“直到那时都还在比赛里面,因为最后一分都还是很激烈,还以为没结束,担心对手把球救过来。”
贡献了这场精彩比赛后,她和搭档谢淑薇举起了大满贯的冠军奖杯的时候显得“有些吃力”。“两个人一起都差点儿举不起来。”王欣瑜说:“就像它的重量一样,对我来说,它的确也非常重要。”
这当然重要。这是王欣瑜个人职业生涯第一座成年大满贯冠军,同时也是深圳网球历史上第一座成人大满贯冠军。
如此欢乐的时刻,镜头带到了场边的观众,大家都带着笑容看着她们。
而一万多公里之外,深圳的深夜,很多球迷沉浸在惊喜之中,他们中的很多人也许都想起12年前:同样是这个季节,他们经历过相似的、振奋人心的一夜。
12年前的那一夜
印象中,中国网球好久没有如此令人振奋的消息了。
说起来,法网还真是中国网球实现突破的福地。1996年,易景茜在首轮即淘汰前世界NO.1卡普里亚蒂;2004年法网赛,郑洁历史性地杀入法网16强。
而2011年6月4日这一天,则彻底改变了中国网球,也改变了世界网坛的格局。
1.16亿中国球迷(几乎是法国总人口的两倍)都守在电视机前,观看李娜击败卫冕冠军弗兰西斯卡·斯齐亚沃尼,摘取了法网桂冠。
很多人说这样的成就不亚于“中国足球打进了世界杯”。当日,央视甚至在屏幕上打出了标语:“李娜,我们爱你!”解说员激动地喊道:“奇迹、突破、中国网球100多年来的第一次!”
大满贯,中国面孔,励志故事,决赛……当这些元素堆积在罗兰加洛斯,我们听到的,全都是热血沸腾的旋律。
也是在那个六月,10岁的王欣瑜还是福田区园岭小学的一名学生,她在电视里看到李娜举起了法网冠军,那是像过节一样的日子啊。
正是从那一晚开始,中国网球有了一条“被李娜照亮的大路”。和王欣瑜一样,那些刚拿起网球拍的女孩都“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成为李娜一样的选手”,并会为此拼命努力。
后来,王欣瑜也通过自己的父亲、前国家网球队教练王鹏认识了李娜,感觉她“像一个大姐姐”。尽管李娜面对面给了她很多建议,但最让王欣瑜难以忘怀的,还是李娜的自传《独自上场》中的一句话。
“她写道,你在球场时,你是一个人战斗。”王欣瑜说道,“这也是我在比赛里的亲身感受。无论你和团队多少人一起旅行,一旦踏上球场,自己就得做出所有决定,这也是网球让我着迷的地方。充满了挑战性,也令人热血沸腾。”
而命运也在2023年,让中国网球的两代人在罗兰加洛斯有了“交叉点”——2011年李娜在自己最不擅长的法网红土拿了冠军;12年后,王欣瑜也在自己最不擅长的法网红土拿到了女双冠军。
那个“脸可爱,球很凶”的女孩
是时候来认识一下王欣瑜了。
关于王欣瑜,除了金灿灿的冠军,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或许还有别的:身形高大匀称、肌肉线条流畅,鼻梁笔直、黑目发亮,小麦色的皮肤在阳光下反射微光,英语流利,镜头前谈吐自如,在强悍的身体条件之外,她网球技术娴熟且打法凶狠——这位22岁的年轻球员,已经是国际赛场上标准职业球员的模样了。
晶报体育一直关注着王欣瑜的成长。她的经历,或许是新一代网球运动员的一个样本:从4岁开始打网球,这始终出自她的兴趣。她从小就接受职业化、国际化的训练,自主选择,不走弯路。
王欣瑜出生在深圳,成长在深圳。按照她父亲王鹏的说法,她是从小在网球场玩大的孩子。
原来,王欣瑜出生时,王鹏一家就住在深圳市体育中心网羽中心。“她妈妈是一位篮球运动员,但她也喜欢网球,否则我们也不可能结婚了。”王鹏笑着说,“她两岁之前,我们就住在下面的网球中心,门一拉开就是网球场,她算是从小在网球场玩大的孩子。”
4岁的时候,王欣瑜就拿起了网球拍。接受正规网球训练是上小学。每天都是被固定了:上午上学,下午训练。虽然是练网球为主,但她仍然坚持读完了初中。
等到16岁,王欣瑜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突破,她成为了国内首位拿到大满贯正赛外卡的00后球员。王欣瑜的表现随后得到了知名网球学校IMG的青睐。同时,她拥有一支国际化的团队,除了父亲王鹏,团队还有来自塞尔维亚的教练,曾是大学生运动会冠军,小时候曾与德约科维奇一起练球,身后还有深圳体育局和深圳网球俱乐部的支持。
声名鹊起后的王欣瑜,坚定了走职业化道路,为此还拒绝了很多美国名校发来的邀请函。
一个运动员的天分、特点、性格与心智,往往在年少时就有了雏形。王欣瑜是进攻型选手,她自己说,她从小练球的风格就是“要么我把对手打‘死’,要么把自己打‘死’,总之不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在平时训练中,每天上千次击球后,王欣瑜还会来到力量房,和杠铃“亲密接触”,一练就是两三个小时。
她一再强调:“我要是力量练好了,球可能就被我打爆了。”长年累月,拉伤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即便如此,她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2018年的温网,王欣瑜夺得青少年女双冠军之后,与搭档王曦雨一同被邀请至李娜主办的特别晚宴——主题是庆祝亚洲网球的未来新星,一同出席的还有郑钦文,与几个月后即将捧起美网冠军的大坂直美。李娜看着长大了的姑娘,感叹道:“现在女孩子的身体条件真是好,打球风格也特别火爆。”
力量一直是王欣瑜网球风格的关键词。
“她脸可爱,但球很凶,所以不要被迷惑了。” 用搭档谢淑薇的话来形容王欣瑜再合适不过了:场下阳光可爱笑容满面,场上凶狠暴力毫不手软。
正是带着这样的特质,王欣瑜经历了一届太过神奇的法网:她带着0胜4负的单打热身战绩来到巴黎,却神奇地在法网赛突破性地赢得了两轮单打胜利,最后在第三轮输给了最终夺冠的斯瓦泰克;而在双打项目中,在这片她本并不擅长的场地类型上,她最终成为赢得大满贯女双冠军的首位00后中国球员。
网球四大满贯是网坛最顶尖的赛事,是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法国网球公开赛、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美国网球公开赛合在一起的简称。夺得大满贯,是每一个职业球员的梦想。
王欣瑜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深圳。
这么一个年轻、自信且美丽的深圳女孩站上了大满贯赛场的巅峰,就像深圳面向世界改革开放之后,物质财富、动员能力和价值体系的特殊结晶,同时也像这座现代化、充满活力的城市的成年宣示。
就在夺冠后,王欣瑜也说:“深圳一直是我的坚强后盾,给了我很大支持。希望未来,我还能拿更多冠军。”
被莎娃看好的“中国莎娃”
因为长相甜美,球迷们对王欣瑜有一个特别的爱称:“中国莎娃”。
很多摄影师最爱拍她的比赛,因为“王欣瑜哪个角度拍出来都很好看,很有明星味儿”。
年轻女孩终究是爱美的,在王欣瑜的微博上有很多自己的照片,有的是自拍,更多则是来自“专职摄影师”王爸爸之手。而几乎每张照片下面都会有粉丝留言,最多的是夸她“哇,好漂亮”。
不过,王欣瑜觉得自己还算不上什么明星,“我走在深圳的大街上也很少被球迷认出我”。面对外界对自己外貌的夸赞,她曾经回复道:“只有球打好了,才有人认识你,网球场从来不是依靠脸蛋说话的地方。”
颜值高,并不代表王欣瑜是一个“花瓶”。
王欣瑜其实是00后金花中最早成名的一位,早在2019年1月的深圳站,还不满18岁、排名仅309位的王欣瑜,在第二轮面对莎娃时就抢下了首盘,但第二盘中途因为抽筋只能选择退赛,当时莎娃就拍着肩膀安慰她:“如果像这么打下去, 你会成为世界第一的, 我保证!”
在莎娃看来,年轻的王欣瑜已拥有了进攻的武器和技术,“我觉得欣瑜正在一个正确的轨道上走,但是她还需要有良好的身体来支撑它,并在今后自己职业生涯中有更好的发展。”
莎娃还认为王欣瑜一定要有能打3个小时或3盘比赛的能力,这也必然是她在转入职业道路上需要去成长的事情。
这在当时不但成了一段佳话,“世界第一”也变成大家对王欣瑜的一种期待。
不过,从青少年过渡到成人赛场,王欣瑜的过渡并不容易。体育界有一个专有名词——“新秀墙”。它指的是,年轻运动员从业余转为职业的过程里,会遇到各种不适,或许状态会下降,他们要翻越一堵堵“墙”,才能进入职业的新阶段。
像王欣瑜这样的新一代运动员,越墙之难,除了职业本身之外,还叠加了疫情的影响。
2019年,结束了出色的青少年生涯之后,她的单打排名从第306位来到第150位,但在准备取得进一步突破时,新冠疫情突然暴发。
最初,与许多中国球员一样,王欣瑜对出国打比赛也持谨慎态度,“对每位球员来说,这都是艰难的时期。而我们更是如此,每次回家都要进行漫长的隔离。虽然可以随时跟家人视频通话,但仍特别难熬。”
网球是一项商业化程度极高、比赛密集、需要频繁跨国旅行的项目,而疫情曾在一段时间内导致王欣瑜的比赛不完整,只能回国休养和训练,极大影响了其职业道路的发展。
提及那段时期,王欣瑜特别感谢了身边始终耐心支持她的团队。“周围的人都对我说,要有耐心,不要着急。他们说,我们知道你会到达那一步,所以要慢慢来,先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这些鼓励对我很有帮助。”
这段日子,也许是职业生涯中最困难、最飘摇的阶段,但王欣瑜从未气馁,她一直在努力成为一位技术上和心理上更全面的球员。她自己评价,本届法网的突破,很可能更加来自于心态的变化。有一场赛后采访中,王欣瑜说:“我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发球有时候没感觉,带着这个事实去进入比赛;而不是埋怨自己,自己和自己对抗。”
李娜的自传《独自上场》还有这么一段话:“想要获胜,你必须真正发自内心地渴求胜利……要像在沙漠中跋涉,濒临死亡的人对清水的渴望一样。”
带着渴望和胜利上场,昔日的“邻家女孩”最终蜕变成蝶。“像教练跟我说的那样,play no fear(无所畏惧)!反正也没有什么可输的,就放开了去拼吧。”
下一个李娜?
说到底,体育比赛之所以激动人心,似乎都归于人们天然的民族自豪感。而作为时代的记录者,我们都在期待下一个“李娜时刻”。
“后李娜时代”,谁将重振中国网球的威风?
现在,许多人将期待放在了王欣瑜这一批年轻才俊身上,但这又谈何容易?
小威和莎娃退役后,如今的女子球坛,被视作是青春风暴的时代。今年的法网女单冠军斯瓦泰克,和王欣瑜同一年,才刚刚度过她22岁的生日。还要小一岁的杜拉卡努,在一年前就拿到了美网女单冠军,她的夺冠被称作“纽约童话”。还有20岁的阿尼西莫娃、19岁的费尔南德斯、18岁的高芙……每一颗星星都很年轻。
在王欣瑜面前的,是这么多强有力的对手,是漫长而充满变数的竞技生涯,埋伏着太多未知的难题,比如伤病,心态起伏,与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要成为一位伟大的球员,需要极度的努力,还有机缘。
接下来的路不会轻松。在伦敦郊区,历史最悠久的、最具声望的温布尔登球场,就在这个月底,王欣瑜准备翻越职业生涯中又一堵“墙”——草地球场。
“美少女”还是“网球手”?“双打卫冕者”还是“下一个单打冠军”?
温网有句名言:“只要你醒着,网球就不会睡大觉。”
初登巅峰后,王欣瑜自然是清醒的。即便在女双取得了重大突破,她表示依然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女单比赛上,“我的目标一直非常明确,希望在单打上拿出更好的表现,未来赢下大满贯单打冠军。”
看尽网球风云变幻的王鹏,能给女儿最大的忠告,便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你打球打得好的时候,外界把你称作下一个李娜,你不要当回事,那是人家这么说的。当你不行了,没人理你了,你也别觉得自己不行了。荣和辱,你都要坦然接受。其实很简单,你就做自己的事就好了。”
的确如此,就在此时此刻,请学会珍惜王欣瑜,爱护王欣瑜。我们可以等待,但不要妄自断论;可以祝福,但不要负重式期待。
网球,原本就是饱含信念的梦想。
线索征集
好的故事需要有人去挖掘,好的风景需要有人去发现。@故事发现者,如果有感动到你的故事、你闻所未闻的故事,让你对深圳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未来有所思考的故事;如果有能让你感受到深圳文脉跳动的景象,让你大开眼界的创意空间,欢迎联系晶报提供“元故事”“观文脉”选题和线索。根据选题和线索的价值,晶报将为故事发现者提供100-1000元不等的报料费。
请扫下方二维码
填写报料线索或故事简介
来源 | 晶报APP
统筹 | 李岷
记者 | 朱健
制图 | 胡洪利 麦韵珩
编辑 | 李慧芳 李一凡
往期推荐
点一下“在看”,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