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与张志安教授一起,记者节共话“记者”之惑 | 晶报10分钟

晶报 晶报
2024-12-14

明天(11月8日)

是第二十五个中国记者节

在这个节点

在这样一个全媒体环境下

《晶报10分钟》邀请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

共话“记者”所面临的难题

以及如何做好新时代的传播者



在公共传播时代

“记者”这个词变模糊了吗


谢晨星:又到了一年一度我们自己的节日——记者节。每年的记者节,我们基本上都会请一位老朋友。今年我们也把这位老朋友请来了,他就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


米鹏民:张志安教授,非常欢迎。记者节今年都25届了,24年前开始有记者节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记者也还需要节?这不是都是“无冕之王”吗?就现在来看,到现在连“记者”这个词都变得模糊了。


张志安:对,看怎么看,在何种意义上模糊了。如果从这个今天公共传播的时代,好像新闻的门槛降低了,好像人人都是记者了,所以“记者”这个词好像模糊了。从记者在今天这个舆论引导当中“定盘星”或者主流媒体它发挥的“压舱石”作用的这个角度,记者的公信力和记者的重要性反倒更加凸显了。


米鹏民:我倒是很同意张教授这个观点,但是实际上背后还有它的矛盾,那么记者这个身份、记者这个职业,到底是这个身份重要呢,还是当年它那个发布平台重要?但是现在这个平台变成了一个公共平台。


张志安: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问题啊。最难的就是我们这个渠道的影响力弱了,我生产内容的人、我自己的渠道没有那么多人在看,我要在别的渠道当中去分发,那就是互联网平台。媒体有一个不太愿意说出来的尴尬就是,大众流量有的时候是比较粗糙和粗俗的,但是小众的这个传播又是比较寂寞和孤独的。但我们今天在大众和小众之间要保持平衡,非常非常难把握原来那个度。


米鹏民:就是这个点到底在哪里?


张志安:我们叫专业的逻辑和平台的逻辑,要真正有效对接特别难。



在移动互联网主阵地上

把渠道的优势重新找回来


米鹏民:我们其实古人一句话,说的很像这个传播规律的东西,就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主流媒体希望能够正能量的方式,表达一些正能量的信息,这种传播和受众的习惯实际上还是有矛盾的,我觉得我们的记者,第一,我们的真相如何能够在后发的情况下,让受众接受说你的才是真的;第二个,就我们在情绪上,其实我现在想,很可能是表达上,如何能够和受众共情,让大家更信任。


张志安:有一种讲法说,当真相还在穿鞋子,谣言已经跑遍了全世界,背后其实跟人类接触信息的认知规律是有关的。负面信息会更强地对人的注意力和心理造成影响,一个是真相,还有一个是情感,这是今天特别大的两大挑战。从真相的角度,现在越来越多的(现象),我们只是把一个事实涌现出来的苗头,就当成了事实的全部。然后另外一个您讲到的,就是情感,现在互联网传播要想获取流量,从情绪到情感,或者情感结构的动员,是往往获得流量最关键的符码。


米鹏民:我们有做得不够的地方。比如说当大家期待、呼唤传统媒体、权威媒体提供真相的时候,我们有时候简单地满足于把政府、权威部门的官方信息搬运过来,那么这个东西的说服力,和现在的公众心理之间是有距离的。


张志安:对的,我们不能只满足于一个结果的一锤定音。这个政务发布出来的往往只有结论,它没有现场,但是媒体的作用恰恰在于此。媒体会记录一个事件发展的过程,它要讲清楚来龙去脉,媒体应该要抵达现场,给出第一现场、第二现场、多重现场的事实,这些丰富的事实和这个波折的过程,恰恰让我们在理解结论的时候,有了更强的公信力和理解。所以这就启发出我们的媒体要守住两个核心价值:第一,判断用户真正的需要;第二,经由多重现场的触达,去抵达事实背后的真相,其实是一般的政务机构媒体单独从它自己政府部门角度来进行新闻发布所不可替代的。



米鹏民:也是很多自媒体也做不到的。现在在互联网上,包括现在权威部门、政府部门也很关心舆情。什么是舆情?其实舆情在喧哗的那个声音,是不是真正的是多数人的声音?那个沉默的大多数,他的声音有没有人关注?


张志安:舆情和舆论在中文里头是不一样的,在英文里头它都指向了民意。那么如果是民意,就是您刚刚说的大部分公众表达出来的,对于公共事务相对比较一致的观点。所以它代表的公共的价值、公共的表达、对于公共事物的相对一致意见。但是现在在互联网上就碰到很多问题了,它可能是少数的、活跃的情绪,它表达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情绪偏向,大部分人没有讲话。它距离所谓真正的民意,还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在中文语境里面,舆情更多变成了什么?不好的事情,网上充分骂骂咧咧表现出来的这种态度。今天其实舆论很多时候是缺失的,舆情却过多地占据了我们的注意力,甚至是消耗掉了非常多的行政成本。


新时代互联网时代

记者的判断力比过去要求更高


米鹏民:真相的声音或者记者的声音,或者传统主流媒体的声音不够大。您说的“谣言已经在前面跑了,真相还在穿鞋”,那这个时候要覆盖先入为主的谣言,我们真相的力量起码要数倍于它,才有可能平衡它。所以您能不能给我们指指方向,我们是不是还需要做更多的事情?


张志安:今天因为渠道优势不在了,所以它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去拥抱平台,或者是做渠道布局,所以这个渠道资源还是得抢回来。那么比方说像我们《晶报10分钟》,我们通过轻量化的微表达,然后也谈热点,同时在热点当中也有冰点的思考,我们的这个制作非常轻量化,表达是移动化业态的,所以我们这种内容在我们的视频号当中得到了很好地传播。听说《晶报10分钟》的视频号的粉丝,已经在比较短的时间里面超过了10万。在移动互联网的主阵地上把渠道的优势重新找回来,这是第一点。但在找回来这个优势基础上的第二个,就跟原来职业记者非常重要的,就是判断。个人认为新时代互联网时代的记者的判断比过去要求更高,而且更为复杂。他要更懂得受众,更懂得当下什么样的话题事件,对公众具有极其重要的公共意义,叙事创新和公共表达的介入能力。那么还有一个非常重要,就在何种场景之中把内容投放出去,和受众产生共鸣,对舆论产生影响,这个是对传播者提出了对记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谢晨星:经常在网上,在吃瓜一线出现一个网络新闻的时候,大家都在里面就是等反转,但是总是你会发现,大家都会在呼唤传统媒体的出现。现在其实对媒体、对记者,你在什么时候切入,你要去做怎么样的叙事,要求可高多了。


张志安:所以我感觉,新时代的记者不仅仅是一个新闻传播者。他得是一个公共的对话者、或者是公共议题的设置者和公共舆论的引导者。


现在的新闻教育

不再培养狭义的“记者”


米鹏民:教授您在高校应该有这种体会。最近这些年经常有人讲,考大学报志愿千万别报新闻,觉得这个行业都快不行了。记者这样的一种触达现场、触达真相这样一种能力,这不是AI可以替代的。


张志安:这个对我们现在新闻教育提出了很大挑战。其实我们今天的新闻教育已经纳入了非常广泛意义上的公共传播,不再只是说在培养狭义意义上的主流媒体的记者,就是技术训练。它在培养战略传播者,在培养舆论引导者,在培养创意传播者,在培养策略性基础上传播促进公共对话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在政府、在企业、在社会组织、在媒体都会得到很好的应用。那么回过头来,就是您刚才讲到的问题,就是记者会被AI替代吗?我感觉就是那些无需触达现场,就通过机器抓取快速能够生成信息的这些记者,是可以被替代。当然也包含着触达现场、没有能力去挖掘现场之外背后事实真相的记者也是被替代。对那些具有很强的情感力、创造力和专业性的记者,是不太会被替代。


米鹏民:实际上就给我们这个从业的记者,尤其是年轻的朋友们一个指向,就是让自己更优秀。


张志安:所以这里头回到一个原始的问题,或者最初的问题,就是人的创造力到底在哪里?所以在卓越新闻的人才培养当中,我觉得我们会把专业性和创造性、还有公共传播能力,当成今天大传播之下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追求。


米鹏民:至少让我们从优秀的高校老师身上,也又看到一点亮光。


谢晨星:看到行业的未来。


米鹏民:所以说我们在记者节的这个时候,期待一下未来,保持信心,我们其实有更多的事情可以做得更好,所以我们还要给自己说一声节日快乐。



全媒体环境下

你怎么看待“记者”这个身份?

评论区讨论一下吧~


来源 | 晶报

出品人 | 米鹏民
总策划/总监制 | 米鹏民
总统筹 | 王博 
总运营 | 郑毅
总推广 | 赵翔庭
总编导 | 罗秋芳 赵茜庆
编导 | 伍岭
编导助理 | 叶长文
拍摄 | 成江 李亦浩 何保贤
剪辑 | 喻琪峰

编辑 | 蔡玫


往期推荐

少年心事“剧”透!学生自编自排自演,深圳校园“好戏连台”

“立冬”了,深圳还没入秋!11月还有两次冷空气,最低气温降至13°C!

刚刚,深圳荣膺“世界智慧城市大奖”!

应急管理专家刘子重:安全生产守护人 “应急响应”授业者 | 城市英雄154期

点一下“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晶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