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凌春杰:“审计老兵”的文学创作之路 | 城市英雄159期

曾令松 唐鼎峻 晶报
2024-12-14

“从最初在报纸上发表‘豆腐块’文章,到后来走上业余创作之路,屈指细数,足足坚持了35个年头。”作为长期奋战在审计一线的“老兵”,凌春杰对自己能在业余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不断坚持三十余载感慨不已。


自1989年开始发表文章,迄今共创作出版了10部文学作品。其中,中篇小说《西上庄的最后一场桃花雪》于2011年获得第七届深圳青年文学奖;长篇非虚构作品《我们的村庄》于2013年获得第四届深圳原创文学拉力赛冠军;短篇小说《跳舞的时装》于2014年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产业工人文学奖;散文集《花屋场》于2016年获得深圳市群文优秀散文一等奖,其间他的作品还多次被中国作协、广东省作协、深圳市作协以及福田区作协等单位评选为重点扶持文学作品予以资助。


值得一提的是,短篇小说《跳舞的时装》被翻译为韩、蒙、维等5个语种,于2019年获得第二届中国土家族文学奖,同年被纳入庆祝中蒙建交70周年《70周年70位作家70篇小说》一书,由蒙古国驻华使馆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蒙古语部组织翻译,在蒙古国出版发行。


如今,凌春杰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社科联委员和深圳市作家协会理事等多种社会身份于一身。



业余作家养成记


如果单看凌春杰的文学创作成果,不少人会认为他是一位职业作家,殊不知他是一位在审计战线耕耘了多年的“老兵”,长期从事审计宣传、审计科研和审计史志鉴工作。


“我是业余作家,创作比较随性,以免给人产生专职作家的误会”,他常常自嘲道。


其实,凌春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老家教书,后来顺应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辞职来到深圳某大型时尚集团从事企业文化和品牌企划,成为那个年代深圳“拓荒牛”的一员。


对企业品牌和文化建设,凌春杰有着自己的实战和体会,他把各个阶段、各个活动的实操总结提炼成行业经验和心得,并化为文学创作的涓涓细流,成为彼时不少主流杂志媒体的撰稿人。


“我正式转到审计机关后,起初从事的是《中国审计》特区版的编辑工作,工作角色的转换并没有改变我对文学的热爱,反而让我的业余创作路径变得更加宽广。我是个很容易被生活和工作细节感动的人,身边有太多有血有肉、生动饱满的职业形象,他们的努力与奋斗让我时常动容,与不同的人共事、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总是让我难以忘怀。”


凌春杰坦言,“干一行爱一行,尽量专一行”,也许正是因为对工作和生活的热爱,凌春杰才获得了许多真实创作素材,涌现出丰富的创作灵感。


在文学创作中蜕变


“多年来,我一直在文学之路上跋涉。”一谈起文学,凌春杰的眼里就闪烁着光亮,诗歌、小说、散文、文学评论……他都有所涉猎,也都颇有收获。


凌春杰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并非偶然。作为土家族人,童年时期受到家庭的影响和熏陶,他从小就对土家族的民族民俗文化耳濡目染。在那个书籍匮乏的年代,有本书读并不容易。


“那时候只要有书,就如饥似渴地阅读,连一张报纸的中缝广告都要读一遍。对于读书,我往往不求甚解,能从书中体会多少就是多少,只希望能寻找并碰撞出思想和智慧的火花。”凌春杰说。



凌春杰刚来深圳时,跟大多数来深的务工人员一样,喜欢流连徘徊于深圳和故乡之间,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惦记着“老家”,每个人都似乎躲不开“彷徨”二字。


2006年11月,他的短篇小说集《巴王村深圳各一只眼睛》正式公开出版,书中巴王村的原型正是凌春杰的家乡花屋场村,这是他创作的多个单篇小说的结集,也是他文学创作之路的第一个比较正式的里程碑。在此之前,他自印过两本书。


随后十多年中,凌春杰的文学创作彷佛走上了快车道,短篇小说集《爹的河卡》、中短篇小说集《深海钓》、散文集《花屋场》、长篇散文《我们的村庄》、中短篇小说集《午夜的旋》、长篇小说《美缘纪》(与人合著,2016年中国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出版同名电子书)、文艺评论集《发现与嬗变》、短篇小说集《跳舞的时装》等作品在各大出版社相继问世。


与此同时,凌春杰的文学作品还入选了中国作协选编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2017中国随笔精选》、广东省作协选编的《2014-2015广东散文精选》以及《中韩作家小说精品选集》《深圳三十年新诗选》《深圳散文四十年》等多种重要选本。


创作的灵感来自阅读和生活


“我的创作灵感很多来自阅读和生活,我常常被文学经典中的内容所触动,一下子就激活了创作闸门。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我对生活的感悟也与之前有所不同。”


他透露,“这些作品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有《跳舞的时装》《指挥一座山》《禾棠山21号》等作品。2020年我做了手术,也因此重新思考了生命的意义,开始较多涉猎到文艺理论与文学批评。我们都是被时代裹挟的人,既要看到时代的进步与光芒,也要看到人作为个体在时代浪潮的辛酸与无奈,不管有多难,我们都不要为此迷茫。”


谈到深圳作家的创作特质,凌春杰用了三个词概括:彷徨、奋斗、创新。“很多作家刚来深圳时,面对一线城市的飞速发展,他们很彷徨,他们大都经历了从租房到扎根的过程,如今他们的生命意识已经和深圳的城市精神连接到一起,奋斗和创新就成为了他们新的生命基调。”


当下,许多深圳作家都扎根于脚下的沃土,将目光聚焦于这片土地上的人、社会和历史,记录下这座城市的时光和嬗变。凌春杰深情地说:“我们讲好个人的真实感受,也就是讲好深圳故事,用文学的形式来表达深圳的独特,我们一直在路上。”



凌春杰

深圳审计战线上的一员“老兵”,工作之余长期坚持文学创作,先后在各类报刊发表文学作品近200万字,已出版著作10部,部分作品以多个语种译介至国外。

来源 | 晶报

记者 | 曾令松 唐鼎峻/文 受访者供图

编辑 | 李一凡


往期推荐

刚刚宣判!“乱港分子”戴耀廷获刑10年,黄之锋获刑56个月

收受财物数额特别巨大,王宜林被公诉

湖南常德一学校门口发生撞人事件,有人员受伤

流光溢彩的,太美了!国内第一家珠宝主题博物馆,在这儿→

点一下“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晶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