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圣丹斯-CNEX论坛回顾 | 驾驭导演的视界(上)

Sundance-CNEX CNEX纪录片 2022-08-03

一年一度的圣丹斯-CNEX论坛已圆满结束!在此次论坛上,来自美国的多位知名纪录片电影人和中国顶级独立纪录片创作者们就独立纪录片和区别于西方的、中国独立纪录片的风格和美学问题展开了一天的深度探讨。


为了让没到场的小伙伴们感受到“在场感”,也为了让更多纪录片爱好者们能分享这场盛宴,CNEX公众号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将陆续推送论坛视频集锦,让喜爱纪录片的你不错过每一个精彩瞬间!

驾驭导演的视界(上)

Harnessing the Director's Vision

主持人 | 林乐群

与谈人 | David Teague,Grace Lee,杜海滨,赵亮,张钊维



林乐群

我们第二场对谈的主题是《驾驭导演的视界》,下面有请导演赵亮为我们分享他的创作经验。


1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525lwaopa&width=500&height=375&auto=0视频:赵亮分享《悲兮魔兽》的创作经验


赵亮:今天我谈一谈《悲兮魔兽》的创作经验。对我来说,分两部分,前期是立项、寻找一个拍摄的主题,以及后期的制作(当然不包括发行和影院的相关事情)。我现在的状态就是我会花很长时间去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我要拍什么的问题,因为我很难同时做两件事情,所以就只是用单线的方式在解决为什么要拍的问题。实际拍摄的时候涉及到怎么拍的问题,就是影像转换,也就是你的思想怎么转换成视觉语言的问题。我前期的思考过程和我后期实时拍摄到剪辑的过程,这个过程基本上是差不多的时间,在一年半左右。

 

当你选这些主题的时候,其实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你的知识积淀、你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当下时效性的东西以及以我这样的身份在中国如何以一种更有力的方式传达你想要表达的东西。

纪录片《悲兮魔兽》

在前期,举例来讲,就是一个砍木雕的方法。大原木要雕成一个形,你会有一个方向,你在具体考察某一个方面的时候,带着一些主题和疑问,然后逐渐把这些东西缩小范围。原来的主题可能很大,逐渐缩小的时候更倾向于去考察主题的可实施性。影片的可实施性非常重要,比如要拍一个外星人的纪录片,那怎么拍呢?所以可实施性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考量部分。

 

《悲兮魔兽》前期的考察也在两年左右,当时尘肺病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话题,北京雾霾也是一个重要的环境话题,那么尘肺和雾霾对我来说是社会上非常流行的、大家都关心的议题。所以我在考察这个主题去很多地方的时候,我就会带着这个议题深入寻找能达成我要表达的东西的方式。我选了很多考察的地点,长江、黄河都在内。


长江污染特别厉害,为什么我没有拍它?因为很难表现,我不想用访谈的方式做这个议题,我更希望用自己观察式的方式,它的视觉表达的状态对我来说很重要。而当我走到内蒙草原的时候,它的视觉呈现恰恰吻合了我的诉求。那么这时候木雕的大框架已经砍好,我就锁定了这样的地方,然后我在这里继续深入考察所有能源产业链的状况,包括鄂尔多斯整个从煤到铁到冶炼到生产到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流程。


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怎么拍的问题,我用了很多方式,因为创作对我来说是非常宽泛的,我给自己很大的自由度,同时在思考怎么能用不同的拍摄方式,所以拍摄的时候我非常松散,没有特别安定地按照纪录片的方式。


我在那边考察时觉得是地狱一样的状况。拍摄过程中我一直在看《神曲》,它给了我非常大的灵感。在《神曲》里我找到了结构,就是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比如我用红色来代表地狱的状况。在创作过程中你是在不断地寻找,而不是一开始就固定了你的模式。到后期的时候,你会把所有的材料准备好了,然后重新组合,重新开始一个新的生命。


我本来想分三部分,用文字打出来地狱、炼狱、天堂,但我在想能不能把所有的语言都剔除,用更视觉的方式直接用几个颜色来代表地狱、炼狱、天堂?比如这里地狱用红色开启;炼狱是我们所说的城市,用灰色;到了天堂,一个假象的象征性的天堂,我用蓝天摇下来,变成一个鬼城的反讽的天堂。

纪录片《悲兮魔兽》


创作中,我觉得早期做电影是不自觉的,题材性很重要。我们去跟一个人物,早期大部分做纪录片的都是跟拍,这对我来说完全是个人的喜好,这种表达方式让人特别难以维持下去,除非有很强的爱的力量。所以我可能是在进行一种尝试,把录像艺术和电影院的影像线性叙事的结构进行重新组合,这让我能非常自由地考虑影片的状况。

 

这里面每一个颜色、每一个主题下面都对应着一系列人群。我现在的状况是从写实主义到表现主义的一个过程。对我来说,不一定非得跟拍多少,只要语言转换恰到好处,你是可以抓取任何东西来表达你想说的东西。

纪录片《悲兮魔兽》


影像的大荧幕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早期的制作能力不足会让我们放弃很多,相反议题就很重要。到了我的表现主义时期,反而会有所转向,我拍最普通的生命、生活,在里面抽取提炼出我们想要的东西,它其实没有更重要的话题,但却可以从内部进入到一个影像序列里面去表达。


创作每一个作品都是一件艺术作品,它不一定非得有多么重要的新闻性。所以在每个阶段,我是会考量观众的。镜头的长度和可接受度、我的表达是否能让观众接受、题材等,我都会谨慎地构思和拣选。后期,镜头多几帧少几帧,几乎都不可能再更改,当然也是个人好恶审美的状况;最后的混音、作曲等电影的流程我都是非常尊重和工作人员的合作,我现在的剪辑师、作曲等都是在按照标准的法国式的工业流程在走。

 

上午谈到东方西方独立纪录片,对我来说早期我认同一个不同的点,在中国早期社会环境下,所能表现的、表达的是“在火里抢东西”的社会责任的一个状态。现在,年轻人加入之后,老炮们还在想怎么去做,怎么在自己的经验基础之上表达得更好。如果一个导演形成了一个风格,对我来说他可能是有了一个制造机器的机器。对我来说,一旦你有了风格,有了制造机器的机器,你就会是一个死的。因为如果你有了制造机器的机器的时候,这个时候你是自由的。  



林乐群

接下来请Grace Lee来和我们分享一下她最新的制作,这是一个叫K-TOWN'92的多媒体纪录片的专案。在美国我们有华人的社区叫Chinatown,也有韩国人的社区叫Korean Town。K-Town就是韩国人的社区,25年前发生了一个大暴动。Grace今天来和我们分享她怎么做的这个新形态的互动纪录片专案。


2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52506z4va&width=500&height=375&auto=0视频:Grace Lee分享K-TOWN'92专案制作经验


Grace Lee:我想和大家介绍的K-TOWN'92的项目,它是一个很好的能体验导演驾驭的工具。它和我自己的背景相关,我是韩裔美国人,我父母是从韩国移居到了美国,我在美国中西部出生,那时候不太有亚洲人。


92年的时候我的家在洛杉矶,当地发生了暴乱。1991年4月份的时候,监控录像记录下来,4个警察猛烈地殴打一个黑人。这个事情在洛杉矶、全美、全世界得到传播,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个事件走上了法庭,在92年4月的时候,法庭宣判这些警察并没有犯罪,说他们是无辜的,即使视频上他们的行为非常粗暴。


当年洛杉矶的非洲裔美国人非常愤怒,引发骚乱、纵火、53人死亡、数千人受伤、两千多家公司的正常运营受到影响,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这一切发生在6天之内当时我们有一个街区的人民并没有讨论当时的事件,就是韩国人的社区。当时这个社区有很多韩国人居住,但并不全是韩国人,也有很多其它国家的移民,比如中美洲,拉美洲,亚裔,这是一个多民族的社区。

K-TOWN'92 网站


93年我来过北京,今天再一次来发现大有不同。92年的时候韩国城和2017年的韩国城也很不一样了。今天有摩天大楼般的住宅楼,还有很多东西发生了变化,我们从被毁坏的地面上重新建立起我们的社区。


因为我自己是韩国城长大的人,所以我想为大家展示当时发生的事件。回到92年,我们了解这个事件的途径都是新闻,新闻媒体用它带有偏见的方式讲述发生了什么,造成的破坏,人们的愤怒,但并没有向大家介绍为什么发生了这些事情,以及它为人们带来了贫困,种族歧视和隔离相关的问题。我这里想展现的是92年的时候媒体给我们呈现出来的是什么样的现象,以及从不同的角度提供事件背后没有被媒体所爆出来的内容。我想从这些移民,无论是韩裔、非裔、拉丁裔、儿童,以及新闻媒体上没有报道出来的族群的角度来看这些故事。


我的时间很有限,资源也有限,所以我想要用一种新的格式来呈现故事,所以用一种互动式的方式。如果你去K-TOWN'92的网站,上面就会逐步看到这些体验,这是一个结构式的纪录片。

K-TOWN'92 网站


网站上可以看到不同的影像资料,混杂着92年的和更老的影像资料,这其中有独立纪录片人92年拍的,是我从档案里搜集来的,还有我拍的访问素材,是2017年几个月前拍的。作为用户你可以看这些视频,里面介绍了事件是怎么发生的。

 

所以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是到底是谁来说这个故事?


如果我们点击网页上Black这个选项,所有的素材都会是提到黑人的题目。你可以选择如何去建构你的体验,你对哪些议题有兴趣,比如韩裔美国人,青少年,抗议,移民这些主题,如果没有兴趣你可以挑别的主题去看。这是另外一个观看素材的方式以及架构故事的方式。

 

没有所谓的代言人是非常重要的,我就是想给大家提供不同的可能性。因为有很多不同的视角来说这个故事,没有一个单一的声音,所以我的目的就是去质疑到底是谁来说这个故事。到底谁有话语权,谁的视角会被呈现出来,这很重要。这也是给92年还没出生的新一代人提供途径,让他们自己来发现这个事件。



林乐群

我想特别问一下在座的中国导演,因为中国导演不缺历史大事件,对于这样的表现形式你们有什么样的看法?


3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525jbo3xf&width=500&height=375&auto=0视频:张钊维分享《冲天》创作经验


张钊维:我想讲一下抗战七十周年的《冲天》,这是之前我拍的讲述1937年到1945年中国飞行员的故事。我觉得K-TOWN'92是个很值得借鉴的方式,因为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会收集到非常多的材料。可能25年的时候你还能看到很多可视的影像,但此外也会有更古老文献、档案、照片灯光素材。

 

过去二三十年来,随着网络的发达,国外有很多以网络为基础的历史纪录片形式,也包括互动的作品。不管中国大陆、台湾还是华人地区,有大量历史题材可以被述说。比如再过几年就是国共内战结束70周年,大量的战争经验,大量的人口迁徙,不管是迁徙到台湾还是北京,其实它都有很多可以被用更多元、更丰富的形式处理的可能性。

 

我跟在座导演不太一样的是,在座的导演和剪辑师所处理的题材,大部分都是活着的人,现场就是你们拍摄的现场,但是我处理的题材大部分都是已经过世的人,现场只存留在照片上面或者资料影片上面,或者历史文献上面。所以我有一点像是一个书斋里面的导演,我在各种文献里面、照片、日记里面去建构人物跟整个故事。

纪录片《冲天》

这个影片是讲中国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中国空军的纪录片。战争期间是1937到1945。特别提出来,因为西方对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点,对欧洲来说从欧战开始,那是1939,美国参战是1941,但是对中国,全面战争的爆发是1937年开始。我提到这些数字不是为了给大家上历史课,而是在于说这里面意味着,第一个它时间跨度很长,八年时间,第二个它里面可能牵涉到的人物、事件、战斗其实非常多。我们做这个影片的时候设定电影的规格就是90分钟,有限的规格如何讲八年的故事呢?

 

所以我们需要一些筛选素材的标准。第一,要战斗期飞行员的故事。因为各位知道空军里面有轰炸机、运输机,还有很多幕僚、指挥官,但我想讲的是第一线战斗机飞行员的故事。在台湾,因为我们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去看抗战故事,或者很难看到抗战故事,所以我希望下一代的年轻人能够进入《冲天》这个故事。我想找跟年轻人同样年纪的、处于相对比较危险工作环境里面的人的故事。战斗机飞行员很容易就被击落,但是在地面上等待他们安全降落的女性倒是留下了不少记录。


第二,就是飞行员的太太、姐姐、女儿或者女性朋友的角度。这里呈现的是我们用动画重演的夫妻的画面,从她们当时的记录和事后的回忆去看当时他们的先生、男朋友、弟弟或者爸爸的经过。


第三,第一手材料,就是真的留下记录的、留下见证的材料。因为在那个战乱的时期,中国和美国不一样,美国可以留下很多影像的东西,但是在中国,一方面本来照相机就不多,另一方面逃难的过程中损失了非常多的东西。所以这三个标准一确立之后,很多东西就可以很快聚焦到人物的故事上。

纪录片《冲天》剧照


 我在做的事情大概是这个样子:首先,根据刚刚的三个标准去选择这段历史当中的典型人物。然后,看这个人物的记载,或访谈时留下的回忆里某一些关键的时刻或片刻。接下来,就是怎么样去调动各种方法去描述这个片刻和这个人物的状态,比如《冲天》里用了大量动画来处理。最后,历史中的某个片刻,可能是十分钟的时间,因为空战有时候是非常短暂的,交手“啪啪啪啪”几下子就胜败立见了,有可能是几天的时间里面的过程。


相对于八年时间的战争来讲,这是相对小的一个片刻。我对这个片刻做的大量的工作其实是为了把它放回到历史脉络里面去。这个工作其实和现在拍现实题材、直面现场的导演,拍活着的东西的导演的工作是类似的。因为我们在现场捕捉到一个人物的某一个片刻或某一个反应的时候,在剪接台上我们还要把它放回到社会生活或者是经济生活,甚至政治生活的脉络里面去,这个片刻就会有更深的一层意义。

纪录片《冲天》剧照


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一个片刻是这个《冲天》四分之三的位置,算是一个悲剧性的高潮点。林徽因在1944年写的这首诗《悼三弟恒》,她的弟弟林恒在1940年就已经阵亡了,但是林徽因其实认识了一批飞行员,这批飞行员从1938年开始一个一个阵亡,到最后一个阵亡就是1944年。这个飞行员阵亡的时候,她写了一首长诗,以悼念她弟弟的名义,其实是在讲悼念这群飞行员的共同的命运和处境。

 

我们在知道林徽因和这群飞行员的故事的时候,最开始找到的材料就是林徽因的儿子在五十年之后写的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了他们一家人和这群飞行员遭遇的故事。第二个就是林徽因写的这首诗,还有林徽因的书信中留下大概三四封对这群飞行员有描述的信件,材料其实非常有限。

纪录片《冲天》剧照


因为这一首诗情感浓度非常强,里面包括了她对这个国家命运的一些感受,我在处理的时候并没有把它当做一个很个人性的东西来处理。林耀的阵亡诱发了林徽因写这首诗,当我查林耀阵亡的时间和地点时,我就意识到一点,他大概是1944年夏天左右阵亡,战报上说他阵亡在湘江上空,你再去看当时在湘江(湖南)发生的事情,很多的本来散落在不同历史脉络中的片段就串起来了。所以通过林耀的阵亡,我其实是在建构当时从1943年底到1944年,中国在面对这场战争的时候所面临的处境是什么。

 

首先就是盟军轰炸日军在台的基地,企图切断日军的补给线,这个就是我们知道的飞虎队的陈纳德将军所率领的航空队。那么因为这个轰炸行动,日本就要反制,它准备发动一号作战(Operation Ichi-go,日本大本营制定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作战的代号),准备要打通大陆从汉口、开封一路贯穿到东南亚。同时把两边中国的空军基地占领,这样整个补给线就会得到确保。


因为那是1944年上半年的事情,各位知道当时盟军已经准备六月在诺曼底登陆,展开反攻了。它必须确保中国战场这边不会有其它事情,所以他就要求中国的部队支援缅甸,意味着中国内部的部队有点空了。这时候蒋介石其实打了电报给罗斯福,说日本可能会发动一次作战,因为盟国那时候在忙欧洲的事情,所以对中国的事情没有时间去想。那个时候日本真的发动了一号作战。


接下来就是衡阳保卫战。衡阳保卫战就是在日军的战史上面被认为是最惨烈、最值得一提的一场保卫战。因为是一场围城站,所以很多的补给品必须要仰赖空军支援,也必须仰赖空军来扫荡日军围城的部队。天空和地面之间的战斗是非常激烈的,也就是在这个情境底下林耀阵亡在衡阳的上空。

纪录片《冲天》剧照


那首诗本身透露的是一个情绪,是林徽因个人对于这群年轻人的哀悼。但我想说,我一开始看到这首诗就知道它会放在影片非常关键的位置,但怎么样去铺陈这首诗的出现,怎么样让大家感受到林耀的阵亡到底意味着什么,同时又怎么样体现戏剧张力……


我选择的方法就是透过战史上面,历史上面整个宏观的作为来处理,其实它们每一个之间都有像是连锁反应的关系。像我们在打台球的时候,一颗球打出去,直到最后一颗球入洞,影片中最后一颗球就是林耀的阵亡。同时它彼此之间又有一种冲突和张力在。


预告

CNEX公众号之后还将为大家带来最后一场对谈《创新思维:独立纪录片创作如何最大限度平衡叙事张力与影像美学》。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讨论

对于创作者们的观点,你有什么启发和见解呢?在下方的评论区留下你的所思所想吧!


更多内容请戳👇

圣丹斯-CNEX论坛回顾 | 东方与西方:谈中西方独立纪录片创作的求同存异(上)

圣丹斯-CNEX论坛回顾 | 东方与西方:谈中西方独立纪录片创作的求同存异(下)

重磅 | 2017圣丹斯-CNEX论坛中方嘉宾阵容公布

重磅 | 2017圣丹斯-CNEX论坛如约而至 奥斯卡圣丹斯获奖影片主创相聚京城



CNEX:给下一代太平盛世的备忘录


非营利性质的民间文创组织,由两岸三地热爱纪录片的人士组成,致力于纪实文艺的推广,已出品包括《音乐人生》、《不老骑士》、《1428》、《大同》、《大路朝天》等近百部纪录片。

Sundance Institute


美国的圣丹斯电影节一直以来被视为世界独立电影的麦加,提倡个人表达,自由多元,关注沉默的声音,多年来聚集了一批充满才华和独立创作精神的电影人。圣丹斯学会旨在发展和支持独立电影人及其观众,其下专门的纪录片项目为独立纪录片创作提供宝贵的资金和各方面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