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党旗飘扬|这些最美抗疫职工,就在我们身边!

上海徐汇 上海徐汇 2022-05-08



自本次上海疫情暴发以来,徐汇广大干部职工响应党的号召,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不舍昼夜奋战在抗疫一线。致敬最美抗疫职工,他们就在我们身边。



当天早上8点,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集结好的一支十六人的队伍已经整装待发,他们都是疫情以来一直奋战在一线岗位上的医护人员,当天的任务是去支援多个封控小区,完成全员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从半夜接到任务到整理好所有物资仅用了不到几个小时。


队伍里的医护工作者有的已经半个多月都没回过家,睡在平时做康复训练的地垫上;有的接到任务后急急忙忙安顿好家中体弱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便整理好装备随时待命;有的曾经被调侃是“被宠坏的95后”,转眼也长成了能肩负重担的骨干……


团队到达居民区后,将手套、消毒凝胶、采样使用的咽拭子及试管放好,将盛装医疗废弃物的袋子固定好,一天几乎不间断的工作就开始了。



方舱医院里,有人冲锋在前。西南位育中学的邱志老师既是一名党员,也是退伍军人,这次疫情期间响应号召驻点在方舱医院,负责安保管理服务。除了守护人员安全,接收防疫物资也是他工作中的重要一环。面对巨大的需求量,方舱医院里的防疫物资中多数以千为单位。搬运医疗组的医疗物资和器材设备、酒店管理组配备的污染区房间基础设备和各类生活必需品,协助酒店组进行分类和物品组装,帮忙发放工作人员的生活物资等工作成为了清洁区安保人员参与的日常工作。


由于时间紧迫、人手不足,队员们每日经常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这时候上海这么多人需要我们,我们不仅是安保工作者,也要和疫情做斗争。”邱志这样为自己和队员打气。


前不久,上海天降大雨,物资仓库所处位置地势较低,雨水倒灌,抽水机一直抽水也来不及,为确保物资安全,大家半夜将防汛沙袋从门口运到仓库堵住积水。忙完,每个工作人员都筋疲力尽却没有怨言。


方舱医院里,也有巾帼不让须眉。区审计局近10位干部进驻一家方舱医院接管运营工作。经过20多天的配合协同与运营保障,团队与山东省援沪医疗队越来越默契,不断在方舱医院里探索人性化运行模式及治疗方案。其中,更有4位女同志充分发挥特有的细心和敏锐,用温情温暖着管理及保障团队,也温暖了方舱医院里的患者和医护人员。


财政审计科科长周星伶不仅在审计业务上是行家里手,更是将审计人的细致带到了方舱医院。工作安排中,周星伶负责着方舱医院的生活物资分发和餐食保障。她牵头建立了患者进舱物资清单,在考虑物资清单丰富的基础上,体现男女性别差异和儿童特殊需求,让患者住得安心、家属放心。对于餐食订购,周星伶建立患者出入舱人数与餐食订购需求模型,备注儿童、老人等特殊需求,记录医护人员和患者对于餐食的意见建议,对用餐质量严格把关,确保舱内食品和用餐安全。


不仅工作严谨细致,周星伶还时刻心系患者,帮助解决患者难题。一次,一位老人进舱仓促,把假牙落在家了,老伴被分离在其他方舱,儿女又无法联系。周星伶得知后,立即联系用餐公司准备流质餐食,并从舱内筹备了蛋糕、面包和牛奶等“软食套餐”,让老人非常感动。


区审计局机关党支部预备党员杜鹃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最小的孩子今年才一岁多。“大家都不容易,我的困难可以往后放一放。”尽管牵挂孩子,但在单位召集干部前往方舱医院支援时,杜鹃还是迎难而上。进入方舱后,杜鹃在后勤保障组负责指挥部保洁和环境消杀工作,她牵头制定了指挥部环境消杀流程,确定重点消杀点位,严格消毒频率,确保环境安全。


巾帼女将们不怕苦不怕累,与消杀、保安、后勤人员一起刷墙、搭床、搬物资、修帐篷,每一个都是方舱医院中的“女汉纸”。


隔离酒店里,隔离不隔爱。在区统计局工作的解淋第一时间积极报名徐汇区级机关隔离酒店疫情防控志愿者,驻扎工作期间,多次积极对接密接人员的就医需求,让他们化险为夷。


住在1029房间的老人一度出现剧烈腹痛、腹泻伴有恶心呕吐,精神萎靡,病情十分危急。解淋和隔离点工作人员耐心询问后立刻联系了全科医生进行检查,初步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后,又与八院专家展开远程电话会诊,护士紧急为他静脉补液治疗。在各方的关心支持下,老人被送入了八院急诊病房进行救治转危为安。


1026、1028房入住的是骨科术后病人,伤口需要拆线,全科医生多次查看手术伤口恢复情况,经过联系八院医师会诊后及时为他们解决了拆线问题。


619房间入住人员当天就出现了急性尿潴留症状,腹痛腹胀难忍,解淋和隔离点工作人员了解到患者既往有前列腺增生症,紧急联系为他送来了导尿包。医护人员立即给患者予以留置导尿,胀痛缓解后,这位患者连声道谢。



在居民区里,徐汇抗疫职工们奔赴一线,积极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王琳是上海徐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工会主席,自3月社区封闭管理以来,王琳及时前往居委报到,开展力所能及的工作。所在的小区共计360户、838人,由于居委人手有限,王琳作为年轻党员肩负起了重任,常常早上5点上岗、凌晨2点才回家。


她变身“大白”,开展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维护核酸采样队伍秩序、协助信息登记、分发抗原检测试剂等工作。穿着防护服又闷又热,汗水湿了又干,半个多月她就瘦了5斤。


封控多日,居民家中蔬菜等必需品告急,王琳又对接保供渠道,当起了小区里的“团长”。“王阿姨,要不要购买蔬菜套餐呀?”不少对于智能手机操作有障碍的老人并没有加入微信群,王琳就一家家上门询问老人,是否需要购买套餐,有时直接送些食物给有需要的老人,她甚至还先行垫付了5万多元保供物资的费用,确保居民们能够吃上新鲜的食物。


4月19日开始,王琳开始常驻公司投身防疫物资储备工作。从当晚10点赶往徐汇仓库,在确保货物顺利入库后凌晨2点才返回公司休息,第二天7点又准时到达1号库与同事们一起盘点、收库、出库物资,当起报表员、搬运工等,保障着各街镇防疫物资供应。


战“疫”前线勇担重任,每一位一线抗疫职工汇聚起各自的正能量,助力上海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



猜你喜欢:

旧里洋房中的“火线救助”!来听“社区帮困先锋队”的故事→

一个人的极限52小时:没站在光里,也是英雄!

46万份消杀物资如何配送到13个街镇?这家企业“战”了出来→

做好保供维稳的背后,有这样一支你并不陌生的客服团队

实地探访徐汇区两处在建隔离点,空调、热水器、淋浴间都有了


记者:耿洁玉

编辑:陈思宜

校对:杨宜修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