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我国迎来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当日上午,以“点亮精神火炬”为主题,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大会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隆重举行。席南华校友
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姜雪峰教授、尼玛扎西校友、路建美校友
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为这四位华东师大人点赞!
席南华,1985届数学系硕士、1988届数学系博士校友。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陈省身数学奖、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席南华院士主要从事代数群与量子群研究。研究工作包括:对仿射A型Weyl群证明了Lusztig关于双边胞腔的基环的猜想。确定了Deligne-Langlands关于仿射Hecke代数的猜想成立的充要条件。证明了特征p上的非单位根处的量子群的有限维表示的性质与特征0的代数群的表示类似;清楚具体地实现单位根处的量子群的有限维不可约表示;与Chari合作构造了量子群的单项基,计算了某些典范基,给出了根向量之间的一个交换公式。与Lusztig合作发现了典范左胞腔,与Tanisaki合作证明了仿射A型Hecke代数的一个代数滤过和一个几何滤过相同。开启了代数群的无限维抽象表示的研究。
姜雪峰,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2018年,姜雪峰被IUPAC遴选为硫元素“代言人”。2020年,荣获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贡献奖(个人)一等奖。2022年,荣获“第十四届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杰出人物”称号。2023年,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科学技术普及一等奖。
致力于有机硫化学研究,秉承从无机硫向有机硫转化的理念,运用独立探索的面具效应(通过源于天然无机源连于硫的离子基团,以电性、空间、立体、轨道、共振、耦合、超共轭等综合因素,精准调控不同氧化态和数量态的硫性质,获得定向需求的硫功能),突破解决了单硫偶联的配位毒化、催化受阻问题;多硫偶联的弱键保留、强键断裂的整体链接问题;高价硫的多组分兼容,平行氧合态引入问题。
尼玛扎西,1988届计算机科学系校友。西藏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是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得者。西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西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尼玛扎西是藏文编码标准制定的拓荒者,他1997年7月主持制定的《信息交换用藏文编码字符集》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审查鉴定被确立为国际标准,使藏文成为我国第一个制定完成信息交换用编码国际标准的少数民族文字,确定了我国在国际藏文编码标准制定领域的主导地位;作为藏文信息技术研究的奠基人,他1992年研发成西藏第一个达到实用化程度的“TCE藏、汉、英文信息处理系统”,为自治区藏文信息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藏文通信技术研究的领头雁,尼玛扎西研发成国内外第一款基于主流智能移动电话操作系统的藏文软件包,解决了藏文移动电话无法实现多操作系统、多机型覆盖的技术难题。首创移动电话藏文键盘布局,研发成功国内外第一个藏汉双语短信服务平台。尼玛扎西开始了藏汉机器翻译关键技术、藏文拼写文法形式语言描述等藏文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为用现代信息科技传播古老藏族文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参加工作30年余年来,一直工作在计算机学科建设、本科及研究生专业教学、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信息化一线。带领研究团队攻坚克难,在计算机藏文编码标准研制、藏语自然语言处理基础理论研究、操作系统藏文处理技术研发、藏文信息系统开发、藏文古籍扫描识别技术研究等领域取得系统性成果。
尼玛扎西校友在2021届毕业典礼上发表致辞
路建美,1994届化学系硕士校友。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中国化工学会会士、中国化学会会士、教育部第七及第八届化学学部科技委委员,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科技部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
路建美教授针对国家环境安全的重大需求,长期致力化工吸附分离研究,创制了高效油水吸附分离回收的新材料、新工艺,在美国墨西哥湾和大连716等40余起重特大溢油事故中成功应用,被环保部列入《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成果获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发明了低浓度VOCs吸附浓缩、原位催化降解的双功能材料和智能化装备,在全国15个省份VOCs治理中成功应用,打破了国内VOCs治理高端技术被日本沸石转轮技术垄断的局面,为我国治理雾霾和提升空气质量作出重要贡献,成果获得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因路建美教授在解决国家环境安全重大需求方面的卓越贡献,其本人获得2020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该奖项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于2017年共同设立,是继国家科学技术奖之后,国家批准设立的又一个重要的国家级科技奖项,是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是国家科技奖项与重大人才计划的有机衔接。每次评选先进个人不超过300名,颁发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并对其中不超过30名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颁发全国创新争先奖章;评选表彰先进集体10个,颁发全国创新争先奖牌。本届奖项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表彰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服务等相关科技创新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此次全国创新争先奖评选表彰过程具有突出价值引领、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坚持营造良好科研生态等特点。其将“四个面向”作为领域划分的重要依据,获奖团队、个人均在农业、医药卫生、交通建设等“四个面向”和社会服务相关科技创新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奖项通过分类评价的方式体现价值导向作用,将“分类评价”“破四唯”具体化,探索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统领的“六维度”综合评价法。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