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旭红校长在2023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风雨兼程,止于至善!
风雨兼程,止于至善!
在华东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钱旭红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
转眼又到了告别的时刻,毕业年年有,但今年最特别。三年来,我们终于能以正常的隆重方式送别毕业生们。现在我代表学校,依依不舍地给大家上这最后一课:风雨兼程,止于至善!
大学四年、研究生几年,你们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多变、且时而中断的学习环境中度过,在心情不安定的疫情期度过。你们遭遇了前几代学生没有遭遇过的、不可想象的,同时又充满磨砺、令人难忘的特殊历程。当然,在此期间,我们也幸运地与你们并肩一起欢庆分享了国庆七十周年、建党一百周年、校庆70周年的喜悦。
烈火炼真金,青年就是淬火时代。全球冲突加剧、治理极端、民粹泛滥,经济萎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已成为你们面前的公认现实。加之前所未有、闻所未闻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海啸般冲击,你们很可能将要面对前几代毕业生没有遭遇过的“更难”就业季。
在如此变局下,我们需要以服务求发展,以发展解困难,站在时代的潮头去创造价值;我们需要超常的战略性忍耐和坚韧,坚信风雨必将过去,碧空如洗后还会飘起七彩祥云!
我年轻时,很喜欢一首歌,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风雨兼程”。歌词大意是:今天你又去远行,正是风雨浓,山高水长路不平,愿你多保重;那年初相识,也在风雨中,风浓雨浓情更浓,祝你早成功!明天我也要登程,伴你风雨行,山高水长路不平,携手同攀登。常言说得好,风光在险峰,待到雨过天晴时,捷报化彩虹。来去匆匆,风雨兼程!
而这就是今天你们这一代不屈青年的真实写照,我将这首四十年前的歌献给你们!
你们这届同学,学习环境最为封闭、毕业求职最为艰辛。尽管面对这些艰难时,我们始终与你们同在,但作为老师、长辈,你们仍让我们觉得心怀歉疚。
同学们,“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面对未来,你们并不孤单,母校永远与你们心心相印、携手并肩。面对可能的困难,希望你们能够坚强!不要为眼前的繁荣或黑暗所迷惑,因为繁荣可能是昙花一现,伸手不见五指可能仅仅是黎明前的黑暗。沉闷不会长远,它往往孕育着新一轮的红日喷发和万马奔腾。希望同学们学会从平凡做起,做一个有使命感的平凡人,历经艰辛,仍然心怀真诚、笑容灿烂,历经磨难,仍然追求卓越,止于至善。
古代的中国神话,讲述了许多我们心目中的英杰,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后羿射日,他们使命飞天,风雨兼程,一再为后人注入不屈的灵魂和昂扬的精神。
近在眼前的你们的前辈校友,也为你们树立了众多的榜样。专程回国赶来毕业典礼现场,刚刚给大家作了校友致辞的是世界知名病毒专家王林发院士,他心系祖国、服务人类的事迹,想必大家已有所知晓,就不再赘述。我在此介绍一下蒋华良、汪滔两位校友。
著名药学家、战略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蒋华良校友,风趣活泼,集诗词说唱诸多才华于一身。在2020年初疫情乍起,社会惊慌不安、风声鹤唳之时,他不顾个人安危,留下遗书,泪别家人,悄悄奔赴武汉,坚守一线数月,苦心研究、寻找良药,他的口头禅是: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他对网络误解和流言一笑而过,三年里全身心投入,以命搏药,与同事合作推动两个治疗新冠的原创新药问世。这位年仅57岁的院士未能看到新药上市,而倒在了前夜。除了治病救人的良药,他给人间留下了永远的礼物,就是他以一辈子孜孜以求的“为民寻药”梦想,和用一辈子兑现的诺言——“国之所需,吾志所向”。
创立大疆无人机的汪滔校友,在校三年,就读电子系,除热衷创新创业,还对美术情有独钟。而他的夫人,同为我们的校友,不仅毕业于电子系,更是美术学研究生,在校时就充分理解并全力热情支持汪滔的科创探索。他俩素养能力上,中西兼容、艺术科技交融;他俩身上低调、踏实、独创、美感都体现在引领全球同业的大疆无人机优美矫健的形神之上。放在我们学校里的十多把人机工程俱佳并舒适优雅的木椅,就是由汪滔亲手设计并赠送母校的。汪滔的话语常能激励大家,他说:我是中国人,大疆是中国公司,与国家命运相连。
求实创造,为人师表,是我们对所有师生和校友的期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尽管你们处于不寻常的非常时期,而你们的困难和风险怎么都不会超过蒋华良、汪滔所面对的挑战;事实上我们年长者也在一同接受大变局的锤炼,如我还在努力走出失去年龄尚轻的挚友院士的悲伤,又在揪心于在国外身陷囹圄的科技英才。面对不确定的世界和形势,你们要保持谨慎的乐观,因为悲观不能改变现实,只会让你出错失误并情势更糟;而乐观可以提高免疫力,使你保持信心和专注,随时捕捉稍纵即逝的机遇。
你们已经扛过“大疫三年”,今后你们更要能“十年磨一剑”,卧薪尝胆,精忠报国,心无旁骛、敢坐冷板凳。善用他人之力,先生存、后发展,躬身为下、枕戈待旦、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我们大家要明白,在产生问题的思维层面永远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超限跨越到更高的维度,才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智慧。此刻是最后一课,送别之际,“送礼不如送道”,以下是我借用老子思想给予各位六点临别赠言,以祝各位未来吉祥顺利:
1.善悟经典。
纵观几千年,多少强人成为笑谈,泯灭于烟雨之中;多少国家兴起又消亡,几乎痕迹全无。感恩老子给孔子和我们留下了《史记》中的告诫和“五千言”,让中华文明在春秋战国、天下大战、烽火连天之后,又历经几千年生生不息;他让我们懂得为人处世、遵道守德、错锐避锋、不争善争、反败为胜,超越得失、仙风道骨。这“五千言”具有跨越时空、文明、民族、国界、行业的魅力,曾经启发激励了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每个人都应该有每日必读的经典,如《道德经》,它能让我们拥有比肩孔子、孙子、范蠡、葛洪那样的智慧。老子的智慧,源自于其史官的经历。以史为鉴,读史明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上溯父母上几代的家族史家庭史、家教家训,明白我从哪里来、我是谁、会到哪里去,我们就会知道眼前一切几乎都是人类历史的新妆再演。
面对这个极不确定的世界,我们更要用善心、善言、善行以对,保存实力、规避凶险。善就是“道行天下、以德配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代名词,善就是“大道”的别称。善不是软弱、虚伪,更不是过激、偏执,而是恰如其分的肯定和否定,并把握其变化。从某种意义来说,我们要珍惜不确定,因为创造源自不确定。不确定说明存在有多种可能性,它尽管让人不安,但却意味着更多机会。把握不确定中的机会,需要我们每个人具备一专多能、跨界智能、超能善成的多种可能和准备。
2.善用有无。
人们之所以常常困于窘境中无法走出,或者因成功而得意忘形最终坠入失败,原因在于不明白“反者,道之动”的规律,无法正确对待和把握无和有、成功与失败,以及它们的相互转换的大道铁律。“无”并非一无所有,“有”也不是永恒不变;不能忽视无的意义,而仅仅执着于有。世界来自奇点,有无相生;真空不空,那里有量子波动。凤凰涅槃,向死而生,才能在烈焰燃烧后重现重生。懂得“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才能于无声处听惊雷。
针锋相对、条件反射、随风起舞、黑白对立,是许多二元分裂大脑的传统习惯思维;然而,避实击虚、错位而进、以我为主、挪移乾坤,如此这般善用有无、无有相生,常能为人们打开新的发展时空。
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夏普莱斯曾经每天读一小时《道德经》,信奉老子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当今如何走出困境,再创精彩,我们不如道法自然,学习自然界。进化导致的物种繁华多样,主要不是针锋相对的竞争结果,而应归功于拒绝内卷、错位发展的美德。内卷是失去进步意义的、在同一生态位的恶性竞争。物种竞争并非全方位的、无空白的,发现、选择或开辟出一个空白的、全新的生态位,就能为自己创造个性化的宽松环境,就能茁壮成长而拥有未来。
顺流而下、逆流而上,都可以道法自然,从而化无为有、变有为无。摇摆的虹鳟鱼能将逆流转变成尾部的漩涡推力和头部的虹吸引力,实现逆流而上;运河里 “之”字形逆风逆水而进的木船,靠调节风帆和尾舵的角度,转化阻力为动力、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化逆境为顺境,化他力为己力,从而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3.善待观点。
要善待不同观点和不同的人,因为无数观点对事物的不同观察和相互验证,才能趋近世界的规律和真相。在论文写作、事务判断、行动规划中,要全面收集、均衡引用呈现那些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不同的观点意见,然后在价值观和使命信仰的基础上,作出不违大道的判断或选择。而万万不能对代表性的观点随意取舍,视而不见,以致欺骗自己、误导他人。能否善待不同观点,体现了人性的善和恶,这些离我们并不遥远,网络上每天可以看到的陌生人的动人事迹或者断章取义的网暴鼓噪都是正反两方面的最好例证。
4.善爱生命。
每个生命都有自我意志,充分尊重人性、调控人性,良性互动、和谐发展,即是善。我们要学会敬畏和规避无谓的凶险,理解“生命教育”的意义,珍爱生命、不靠危墙、不入死地,重视本质安全,恪守职责安全。
你们都将完婚成家立业,所以要理解家庭及“家庭教育”的意义,家庭是一个人生命的拓展和延续。天下大道,无弃物、无弃人。要善于发掘并发展自己的独特和不可替代性,发掘本自具足的智慧,善于面对一切挑战。善于接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不完美,因为不完美才给世界留出了更多发展的机会。真正完美的境界,应是“花未全开,月未全圆”。
对善良者,要善良优待;对不善者,也要妥善对待;从而实现以道德树立良善。对可信者,要予以信任;对不可信者,也要信其为真;从而实现以道德树立诚信。善者是不善者的老师或榜样,不善者是善者的资用或借鉴。不珍重老师或榜样,不爱惜资用或借鉴,看似智慧实质愚蠢。这些话不是我的发明,而是我对老子的例解。
5.善迎未来。
作为一所立志建成为引领育人创新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我们的目标是培养未来卓越英才。未来不可知,依据趋势可知大概,即超限、跨界、融合、智慧化才是未来。人类工业从低到高跨越了从1.0到4.0的四个时代:即蒸汽、电气、信息、智能时代;农业也跨越了从1.0到4.0的四个时代:即体力劳动、机械化种植、农业工业化、智慧化农业时代。对教育和育人而言,如果说,目不识丁的文盲是自然界1.0的人,拥有并停留在知识与技能层面的是2.0的人,学习并进化到思维与精神层面的是3.0的人,灵魂或思想能影响他人甚至人类的是4.0的人。所以,未来不是智能化的机器给人们的就业带来了挑战,而是只会机器般工作和学习的刷题应试者,早晚会被历史所淘汰。因此,希望大家都能够立足未来,超越知识点,让自己从2.0版本向3.0、4.0不断提升。
6.善事中国。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越来越清醒地看到,国家的稳定发展、繁荣强盛是公民极大的福祉,而中国的民富国强也将是全人类最大的福音。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教育和育人,就是要遵循和实现马克思提倡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人类是具有语言文字能力的高级动物,有的人更具物性,有的人更具“神”性,介于两可之间者可称为人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以服务人民、成就自我、止于至善、趋近大道为神圣使命,那么中国必将成为人人向往的神州大地。
希望同学们以梦为马、以善为翼,风雨兼程、止于至善。祝福你们!羡慕你们!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类社会的长治久安,你们将是参与者、创造者、见证者,这一切都将因你们的团结奋斗而实现!
谢谢大家!
更多阅读
2023届毕业生:成为华东师大校友的第一天,来校友之家度过吧!
你有一张ECNU电子校友卡待领取!有效期:永远
大爱无言 | 你是坚韧的大树,也是温柔的阳光
第111家!音乐学院校友联谊会成立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雷启立一行拜访在杭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