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会聚焦】家庭农场运作模式及发展方向解读

2014-03-07 绿维文旅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的推进,家庭农场将成为农业经营的重要模式之一。未来这一新型经营主体将受到持续关注。绿维创景就其运作模式及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解读。

 

        “家庭农场”以农民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经营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利用家庭承包土地或流转土地,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农业生产,在我国是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无论是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还是最近农业部下发的《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还是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的提及,都说明了国家对这一经营主体的重视。作为一种新事物,还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去探索。绿维创景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对其运作模式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剖析。

一、“家庭农场”的收入来源有哪些?

        “家庭农场”的官方概念中提出:业经营收入为“家庭农场”的主要收入来源。绿维创景认为至少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生产收入

        主要通过对粮食作物、饲料绿肥作物、水果、蔬菜及其它经济作物的种植,及禽畜、水产的养殖等,经政府收购或市场交易而获取的报酬。

2.农产品加工收入

        以磨米/面、油坊、酿酒及水果、禽、畜、蛋、奶等的初级加工,制造产品,获取报酬。

3.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收入

        家庭农场主在日常劳作之余,利用自家和周边优美的生态农业乡村景观(果园、菜地、粮田等)和民居,突出其鲜明的乡土烙印特点,设计出各种参与型的农趣活动和农耕文化体验产品,为城里人提供安全健康的农产品,提供传统地道的乡菜和拙朴野趣的乡居。

        这将成为“家庭农场”除直接的农业生产收入和农产品加工收入之外的又一重要经济来源。

二、单体的家庭农场如何与市场对接?

        “家庭农场”的官方概念中提出:“家庭农场”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农业生产

        依靠农业科技、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等方式,提高和增加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附加价值,延伸经营链条应该是主流。

        但有一些地方由于科技、文化、资金的限制,并不适合这样发展。绿维创景认为,或许这些地方依靠优美的乡村自然景观和观光体验农业,把城市居民的参与、体验、休闲、尝鲜结合进来,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方式,相对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可能更容易推广。

三、我国发展家庭农场都有哪些类型?

        “家庭农场”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分类方法也各不相同。我们从地理环境角度,对今后在国内可能会发展起来的 “家庭农场”的一些主要类型进行简单的盘点和说明:

1、都市型家庭农场

        位于都市边缘的“家庭休闲农场”,其区位好、交通便利;农场主有较为专业的能力;自然条件优异,基础设施完备,主要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放松,提供养生、生态教育、欣赏田园风光的服务。

2、过渡型家庭农场

        位于城市“卫星”的乡镇,以设施农业为主要经营业态;区位好、投资大、希望和风险并存;不受限于传统农业旧观念,可吸引消费者以更高的价格购买新创意农产品。

3、乡村型家庭农场

        更趋向于传统农业文化,属于体验型农业。着重展示乡村具有的传统文化、乡村独有的特色农业、乡村的传统节庆等,承载着建立特色乡村,提升农民社会地位的任务。

4、偏远型家庭农场

        此类农场一般远离城市、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农业资源结构较单一、农业用地成规模、污染少、生态资源保护较好,适合发展较大规模、单一品种、集约化、机械化的“家庭农场”,发展突破口是: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利等)、品种改良。

        可见,无论哪种“家庭农场”,均具有明确的边界范围、良好的农业景观、较为便利的交通和农舍,都具备向旅游休闲延伸的基本属性。

 

(以上内容知识产权属于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其他平台发布请注明来源)

【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右下角“阅读原文”,绿维创景将持续关注两会热点话题,并进行详细解读,敬请关注。】
————————————————

绿维创景   回复“lwcj”或者“绿维创景”查看内容列表

您在实际操作中还遇到了哪些问题?

您还关心哪些问题?

免费咨询热线:400-068-8099 

官方微信号:lwcj2005 或 绿维创景 

腾讯微博/新浪微博:@绿维创景

邮箱:experts@lwcj.com

网站:www.lwcj.com

(分享微信让更多人了解北京绿维创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