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创客丨美丽乡村袁家村的众创之路
本文导读
自2014年李克强总理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来,这一思想在全国迅速掀起热潮。乡村旅游产品同化、盲目模仿、竞争力弱的问题凸显,乡村旅游发展遭遇瓶颈,亟需转型升级。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乡村旅游在这一关键节点遇到了新契机。位于礼泉县栖霞镇的袁家村紧紧抓住这一契机,使村庄逐步走入“创客时代”。绿维创景将带您步入袁家村,领会袁家村如何将创客思维引入乡村,找到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出口。
袁家村位于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距西安西北约80公里,人称“关中第一村”,是一座活着的关中风俗博物馆。2014年在CCTV“寻找中国最美乡村推介活动”中列入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名单。
袁家村自2007年打造乡村旅游业以来,从最初的康庄一条街到如今的小吃街、酒吧街等七条街,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国内有名的“关中民俗体验地”,持续火爆的旅游人气和产业化发展道路引来社会各界的关注。
面对乡村旅游业的转型升级,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节点,袁家村也在发展变革。当乡村需要创新,当创客需要土壤,乡村与创客的结合将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
一把铜壶,几克茯茶,些许清水,六成文火,再加上老师傅娴熟的熬茶手艺,一壶温润的老茶就出炉了,这便是袁家村里远近闻名的“王家茶馆”。土灶、铜壶、木桌、竹椅等古香古色的物件,传统的工艺,都吸引不少远道而来的游客驻足休憩。
45岁的王志俊是土生土长的袁家村人,年轻时就开始在外闯荡,十几年间,他换过数个工作,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然而直到袁家村打造旅游业后,他才重新找到自己的事业定位。
2012年的冬天,王志俊东拼西凑借了不少钱,投入100余万元打造了现在的茶馆。在老父亲的指导下,王志俊始终坚持秉承着传统的熬茶工艺,对水量、水温、茶量、火候以及熬制时间等条件都有着严格的要求,精心熬制着每一壶茶。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来袁家村旅游,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光顾王家茶馆。2014年茶馆的收益达到40余万元,到了2015年,仅前七个月就超过了上一年的收益。
“我不知道创客是什么意思,但我觉得我们袁家村的人,是在实实在在地搞创业。”提及这些年的经历,王志俊也颇为感慨,前面十几年一直漂泊不定,后来在村干部的带动下,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我们农民也在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觉悟也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现在大家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乡村的发展而共同努力,为袁家村的未来而奋斗。”
1986年出生的郭斌是土生土长的袁家村人,2007年村里开始打造休闲旅游业时,他正好大学毕业,怀抱着“想看看这个世界”的念头,他背上行囊前往北京,开始北漂生涯。先是工作,后是创业,前后辗转了国内多个城市,也尝尽了人生百态。
2012年,袁家村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虽然因为小吃街的火爆,带动了村里前期的旅游发展,但也因缺少休闲体验的项目,游客往往是“一日游”,如何留住游客?如何增加游客的旅游体验?书记郭占武和村干部也费尽心思,他们带领村民多次外出考察,也向专家请教发展方向,最后决定增加酒吧、艺术街区等体验项目。由于这一类产业较为年轻化,所以村里也号召年轻人加入进来。
听闻这一消息,结合自身的兴趣,郭斌下定决心,回归家乡。“以前觉得做小吃、搞旅游很简单,后来才发现村里还有更大的产业规划,也点燃了我们年轻人的创业激情。”郭斌回忆说。
虽然酒吧街起步后也遇到了不少经营方面的难题,但在全村人的努力下,2013年,人气渐渐聚集,特别是到旺季的时候,街区里12家酒吧基本全部爆满。而像郭斌这样从外回来的年轻人,也带回来不少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酒吧的服务标准。现在,郭斌酒吧的年收入已经达到12万元,获得的收益他也进行二次投资,不断提升酒吧的品质。
谈到未来的发展,郭斌也充满信心,一方面他打算继续提高酒吧的经营水平,根据袁家村规划发展,多开几家分店;另一方面,他也积极参与村上的建设、管理和接待工作,“就像是我店门口写的,‘还有99年,我们也是百年老店’,袁家村的未来也还有更广阔的前景。”
小吃、农家乐、民俗体验……如果说这是袁家村曾经留给游客的第一印象,那么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袁家村平台的日益壮大,越来越多的城市“创客”也慕名而来,“85后”的年轻小伙陈嘎就是其中之一,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
今年29岁的陈嘎毕业于西安欧亚学院,还在上学的时候他就希望和朋友创业,但受限于现实条件,毕业之后他先进入了西安左右客精品酒店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嘎和朋友来袁家村游玩,发现这里还没有文化创意类的项目,善于抓住商机的他便萌发了开办小店的想法。但事实上,这个想法并不算创新,在当下国内火热的旅游景区内,各类手工品小店层出不穷,如何作出特色,如何说服袁家村接纳他们的项目,陈嘎和他的团队也做了充分的准备。
“在西安我们纯粹做平面设计,但来到袁家村,我们结合特色给他们定制了文创产品,如手绘地图、明信片、手工制品等,找到双方的契合点。”陈嘎介绍说,在和村干部交流之后,2014年2月他们的“如此手工”艺术小店顺利开业。带有袁家村特色文创产品也广受游客的喜爱,随着市场的认可,同年9月他们又在艺术长廊开办了第二家小店“如此陶艺”,将这家店搭建成设计师的平台,从各地搜集艺术产品在这里展出及售卖。如今,第三家“如此生活”又在祠堂街开业,这里主营手工布艺,并将成为他们公司在袁家村的办事处,设计师的工作室也设在这里,便于大家寻找灵感。
“其实创业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能坚持下来,除了热爱之外,更重要的是袁家村这个平台搭建得好。最初引进我们过来,免收房租降低了成本,源源不断的客流量也降低了创业风险,为我们创业者提供了很好的环境。”陈嘎介绍说,“选择创业项目,就是基于我们的爱好,之后的发展,也围绕爱好进行。虽然创业之初心里也曾害怕,万一赔钱失败怎么办。但后来发现,只要坚持在自己的领域把事情做好,就会越来越有信心,路也会越走越宽。”
谈到未来的发展,陈嘎充满自信,“年后我们还将成立袁家村文化创意产业联盟,为相关行业的从业者搭建平台,联合举办一些展览等活动,在袁家村形成文创产业的规模,既能丰富这里的旅游业态,也能带动我们自身的发展。”
古朴的房屋,悠长的小巷,流淌的清泉和琳琅满目的商铺,有着浓郁关中风情的袁家村每年都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乡村旅游是项惠民工程,为了拉动旅游业,政府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际上真正受益的就是村民。不仅帮助他们增加了个人收入,也改变了他们的思想意识,提升村民对于市场的认识。
不过,随着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也走上了模仿复制的道路。近两年来,不少乡村都在积极打造诸如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体验项目,缺乏创新,单纯的照搬经验,以打造小吃街为主,虽然短期内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从长期来看,出现了高度同质化、商业化的问题,发展也遇到瓶颈,不少地方门可罗雀。
袁家村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响应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主动出击找准市场撬动点,不断创新旅游产品,是乡村旅游变革中的一个典范。
绿维创景认为,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主要特征的众创时代已经到来,结合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将成为中国微观经济的核心引擎。
顺应互联网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形势,绿维创景旗下文旅创联(北京)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简称“文旅创联”),构建面向人人 “众创空间”的创业服务平台、创意展示平台、创新参与平台,依托赛伯乐“双创云城”项目,将创客发展与旅游相结合,形成充满创意文化元素、无线激发创业灵感、鼓励创新力量的氛围,建设优良的文旅创客创业服务生态圈,探索一条新型泛创客经济发展道路。
(文本主要来源陕西日报,由绿维创景编辑整理,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
有关“文旅创客”更多内容推荐:
众筹小镇丨PPP+三层众筹+创筹--"东方酒肆"葡萄酒文化旅游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