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投研方法,哪个更适合你
个人的精力与时间总是有限的,当你选择对一家公司进行深度研究的时候,可能就没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覆盖太多的公司;而当你选择覆盖更多的公司时,必然是做不到太深度的研究。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我们在做投资研究的时候,是应该“深度研究”一家或几家公司呢,还是“广度覆盖”更多的公司?
所以,为了应对这个问题,老道今天要介绍两种投研方法给大家。
介绍之前,拥有一个靠谱的投研工具很重要,老道在这里推荐估值宝,里面收录了上市公司的众多财务指标,比如主营业务、净利率、毛利率、ROE等,能够帮助投资者们提高对公司的分析能力。
除此之外,工具之中还有相关的课程详细讲解投研方法,道友们可以免费学习,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群火速体验~
👆扫码关注一小步,认知提升一大步↑↑↑
什么样才算深度研究?
至少要研究清楚该公司的行业背景与发展趋势、公司具体业务与发展脉络、公司产品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公司股东与管理人员水平,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未来发展规划与布局,以及公司的财务状况,并要搞清楚公司未来发展的催化剂与风险点。
更重要的是,以上这些基本面的情况需要是可以在逻辑上自洽的闭环,而且公司的基本面发展一定要得到财务数据上的验证。
深度研究可以让你对一家公司的理解更透彻,敢在公司估值比较低加仓或抄底,在股价波动的时候坚定持有,从而获得超额收益。
但深度研究的缺点也很明显,主要就是覆盖公司太少而带来的研究风险。
对与大白马股来说,通常其研究风险会比较小,但大白马股往往估值都不会低,也就无法获得超额收益;
能获得超额收益,往往是一些困境反转或加速成长类的公司,但是这样的公司深度研究的难度就会大很多。
而且有时候花费很大精力研究之后,才发现该公司并没有价值,甚至有造假嫌疑,那你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就等于白费了。
顾名思义,广度覆盖就是覆盖更多的公司,当然对这些公司的了解也就不如深度研究那样的透彻和全面。
A股市场的基金经理一般都是广度研究者,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因为A股的风格比较极端,变化也很快,想要业绩稳定,必须理解多个行业的逻辑,把握大量公司的机会;
另一个则是因为机构有专门的研究团队,研究员都是深度研究者,机构的投研分离模式也要求广度覆盖与深度研究的结合。
但广度覆盖同样会有缺点。
首先,如果是散户的话,精力有限,广度覆盖就代表没有时间对很多公司进行深入挖掘,必须要放弃很多好的研究对象。
其次,广度覆盖还容易错杀好公司,一般深度研究会对研究对象长期跟踪,当公司基本面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研究判断这种变化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从而确定是否淘汰基本面变化的公司。
而广度覆盖对公司了解不深,当基本面发生变化超过了自己的研究能力时,为了“安全”只能“走为上”,容易错杀。
最后,广度覆盖还要放弃一些利润段,因为广度覆盖研究的不深,很难在公司基本面好转的初期抓住时机入场,最后能获得的就只有业绩稳定增长时的利润。
深度研究者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逻辑来判断其未来的经营趋势,因此需要有把握企业发展逻辑的宏观视觉,再从细节上对逻辑进行验证,去判断企业未来的经营趋势,所以更适合研究经验丰富且有创业或企业管理经验的投资者。
深度研究者一般都喜欢自下而上的选股,虽然重点是在公司,但也要理解行业发展框架,要弄清楚行业整体的发展趋势,以业绩和估值为抓手,一步步地深入企业经营。
深度研究者一般都是买入后长期持有,适合交易能力一般的投资者。虽然说是长期持有,但能保持五年以上成长的公司毕竟很少,公司成长更多的是阶段性的,所以重点研究的目标也需要不断换血,一旦不合适了就果断换掉。
广度覆盖者一般都是自上而下的选股,从行业研究入手,挑选好的赛道,先搞懂行业投资框架,再将多家行业内的公司一起研究,提高投资效率。
选择广度覆盖研究,就必须放弃那些弹性股票,因为研究一家公司投入的时间精力少了,就必须要求公司本身有比较高的确定性,那些确定性比较差的公司,你就需要话更多时间精力去研究与追踪。
其实深度研究与广度覆盖并没有谁优谁劣的,主要的是与自己的性格、投资习惯、能力方向等相配。
例如,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散户更适合深度研究。因为广度研究的投资标的,对于时机的要求很高,而在研究覆盖广度和信息来源方面,散户肯定是拼不过机构投资者的。
另外,深度研究适合研究型的性格的投资者,要耐得住寂寞,拿的住票;
而不太喜欢研究,但交易能力比较强的投资者,可能更适合广度覆盖。
所以投资,不一定要找到最好的方法,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反而更重要。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个好用的投研工具——估值宝,里面收录了上市公司的众多指标,如:主营构成、财务分析、投资亮点风险、财报分析、重要指标、杜邦分析等,而这些指标都可以在估值宝工具中进行。
而且指标之中还有相关的课程详细讲解投研方法,道友们可以免费学习,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火速体验吧~
👆扫码关注一小步,认知提升一大步↑↑↑
注:更多精彩文章,可关注“投资老道”公众号↓↓↓